片紙閑墨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作者:薛冰  頁數(shù):228  
Tag標簽:無  

前言

淘書年久,養(yǎng)成了個無奈的習慣,見到有字的紙片,都要伸過頭去多看一眼——居然也就時有幸遇,誠應了漢人的舊話,道是“十步之澤,必有香草”。記得是一九九六年的初夏,在南京朝天宮的一家小古玩鋪中,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批晚清信札,大多是凌亂散頁,少量粘貼在蘇州觀前街利蘇印書社一九二八年排印《木瀆小志》的宣紙書頁上,據(jù)店主說,是從蘇州舊家流至南京的。隨手粗略翻檢,計有三百余幀;多系彩紙花箋,圖案達一百余種,不覺心勃勃動,視為奇遇。昔年讀《魯迅書簡》和《西諦書話》,對于二位前輩苦心搜求舊箋紙編印《北平箋譜》的艱辛,深有感觸,既得見此,自不會放過。不無遺憾的是,在我見到之前,已有一位年輕人買去一部分,說是送給了他在蘇州木瀆的外公,所以這批信箋中,有些已成零頁,內(nèi)容不完整了。

內(nèi)容概要

薛冰,人稱金陵行者。花甲之年,猶淘書不輟,讀書不倦,片紙零縑,積腋成裘,已出版書話、隨筆三十余種,關(guān)涉收藏者有《舊書筆譚》、《淘書隨錄》、《版本雜談》、《錢神意蘊》等。

書籍目錄

序花箋光華尺牘留真封緘故事零落江南的晚清花箋畫人文士的閑情逸趣詩箋唱和見世情現(xiàn)代箋紙與新制花箋名紙、拜帖與賀卡明信片與請柬雜紙小品晚清蘇滬畫人掌故  李嘉福與蘇州潘氏  潘家是蘇州的“護官符”  上海和蘇州的書畫交易  求畫者的眾生相  文人之間的藏品交流  徐熙與“度遼將軍”漢銅印  西法照相與畫家繪像  沙馥的幾件家事  沙馥的縣令女婿張棟  蘇州民間生活小景  官場交游打秋風  求職酸辛說不盡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四寶”印款三種,皆甚典雅:其一繪立龍燭臺上插紅燭,旁置印袱、卷軸,款題北宋鄭獬詩:“中使傳宣內(nèi)翰家,君王令草侍中麻;紫泥印罷細封了,銀燭才燒一寸花?!边@是有名的才思敏捷故事,宋徽宗熙寧二年重召富弼為相,翰林學士鄭獬奉旨草詔,片刻即成,作此詩以為榮。其二繪紅燭、書匣、短劍、酒杯,題句“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出自杜甫五律,隱含著一樁雅聚故事。“檢書燒燭短”一句,尤搔到文人癢處。即我寫這一組文章,也是常常為檢索人名、掌故,不覺時光飛逝,一天寫不成幾百字,然而也正好逼著自己讀了不少平時懶怠去翻的史料。其三繪銅鏡、奇石和旌節(jié),題“鏡鑄千秋,石瞻一品,又旌節(jié)花開駘蕩”,“鑄得千秋鏡,光生百煉金”是唐明皇李隆基千秋節(jié)鑄鏡賜群臣的故事,石瞻一品是米芾愛石故事,旌節(jié)花生西域,讓人聯(lián)想到蘇武牧羊的舊典。這幾幅畫的作者署“華林主人”,頗有界畫的風格。署“華林摹古”的還有一種“漢銅鏡銘”:“令尹作竟宜侯王,定當大富樂未央?!敝皇沁@銘文很可能是臆造的。又見“綴云”制箋,取古代刀幣、布幣、方孔圓錢等拓片為一組,署“高干伯手拓”。古代文人雖不屑“銅臭”,但搜集已退出流通的古錢,則仍屬雅玩。此外如繪書函、卷軸、爵杯的“書簡爵秩”,繪瓶中插三枝戟的“平升三級”,屬于常用的吉祥圖案;又如摹帶鉤、摹磚銘、摹古錢串、摹青銅器,不一而足。別有風味的,是繪一只茶笥,題款道:“茶產(chǎn)于陽羨山中,珍重一時,煎法又得趙州之傳,因命湘君設(shè)司檢束?!毕婢侵竦拇Q:“司”隱喻笥。又繪一只方壺,款題“君子之交澹如此”,亦有俗中見雅之意。

編輯推薦

《片紙閑墨》:文心藏趣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片紙閑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讀書不倦,片紙零縑,積腋成裘
  •   圖文并茂,平實可靠!
  •   作為閑來翻翻的書尚可,做專業(yè)收藏用的指南就算了
  •   一本普及型的,關(guān)于紙質(zhì)品收藏和歷史的書籍。
    可以一看。
  •   漢有想象的好
  •   不玩這個的最好別看了。
  •   這套書其實選題很不錯的,不是什么大家和大寶貝,身邊人講身邊事,讀起來也很有趣味。唯一遺憾的是印刷太扣了,用紙本意出發(fā)點挺好的,都是黃色環(huán)保紙,但克數(shù)不夠,過于透光,正反兩面都出現(xiàn)陰影,很影響美觀和閱讀感。
  •   很喜歡有關(guān)“箋”的篇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