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堂讀書記

出版時間:1989/6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作者:孫犁  
Tag標簽: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耕堂讀書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耕堂讀書記》是孫犁晚年讀我國古代典籍的讀書隨筆。孫犁所讀并非偏僻稀世之作,大多是常見的名著和典籍,然而作者卻能在這些普通的古籍中,獨具慧眼地翻出新意來。孫犁不太側(cè)重于介紹書籍的知識和演變,而著重闡述自己對書籍內(nèi)容的體會和感受。讀者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學(xué)識、眼界和品格,受到一次極好的美學(xué)陶冶。作者在讀書記中借古說今,所表達的感情是深沉的、含蓄的、淡遠的,因而更能給人一種綿綿不斷、回腸蕩氣之感。大道低回,大味必淡。此書值得細細品讀。
  •     《耕堂讀書記》(孫犁著·百花文藝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知道孫犁,是因為他的那篇《荷花淀》,其清麗自然的文風(fēng)讓人深為感慨。因為那種戰(zhàn)爭題材,一般都是以宏大的敘事場面出現(xiàn)的,幾乎很少小資情調(diào)。后來孫犁沉靜在讀書的氛圍里,居然自成一格,被讀書人屢屢道及。不過翻讀他的《耕堂讀書記》,雖然讀書不少,但見識卻不敢恭維。譬如“買《漢魏六朝名家集》記”里寫道“文運如天運,總是向前運行的?!笨墒恰都t樓夢》這樣的小說至今還沒有超越者??梢娢倪\未必“總是向前運行的”。至于此老讀書時對曾國藩的仇視、對農(nóng)民暴動者的歌頌,大抵上還是意識形態(tài)的舊路子,看不出此老的獨立見解。另外,不少文章寫的時間已是1980年代中期及末期,還在那里大談“四人幫”如何如何,豈不知“四人幫”也是被妖魔化的人物。孫犁見識如此,他的讀書類的筆記,不讀也罷。如果與周作人的讀書筆記相比,高下判然兩途。孫犁自己還瞧不起知堂,文中屢有詆毀知堂處。
  •     一
      《耕堂讀書記》,新版兩冊,布面精裝帶護封,是河南的大象出版社出的,我最近才從孔夫子舊書網(wǎng)上買到,價格算是很實惠,加上郵費只是半價。只不過該書甫面世就因價昂遭到過詬病,其實我與該書見到的第一面它已打了很大的折扣,但彼時我還處于審慎購書的階段,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放縱,因此捧在手上摩挲不已、猶豫再三之后,最終還是止步。話說回來,圖書原價在現(xiàn)在看來仍有點燙手,但我心里一直覺得物有所值,端看它清新可喜的裝幀、剛好盈掌的開本,精到細致的做工,就已值回書價,更遑論書的內(nèi)容和現(xiàn)在購書的折扣了。有些讀者光是從書價上計較,其實是有點盲目。當(dāng)年不少心儀的書如今都能以更低的折扣收入囊中,吾心甚慰。但有一利必有一弊,也有極少數(shù)書當(dāng)年唾手可得,但目前卻似已告絕版。
      
      耕堂大概是他的齋名,文如其人,齋名亦如其人。我最早讀耕堂的文章,可以追溯到高中時代,是在一家書店里發(fā)現(xiàn)的他的文集,名曰“耕堂劫后十種”,山東畫報出版社所出,少見的小開本,深綠色的封面,有耕堂老人銀色的頭像印在其上。到手價格極廉。一叢十種,不記得當(dāng)時書店全乎不全,我只抱著嘗藥的態(tài)度買了兩三種,好像有《曲終集》和《如云集》,現(xiàn)在這套書已價格騰貴,亦不好找,遠非昔日可比。
      
      他賴以出名的長篇小說我一部也未讀過,《白洋淀紀事》曾經(jīng)節(jié)選入中學(xué)的語文課本,但我一直來也只是讀了課文中的那篇,沒有窺其全豹。倒是短篇,家藏他的一本《蕓齋小說》,讀了些,都極短,感覺不像小說,倒像隨筆,好像不是虛構(gòu)的似的,寫作的時間也靠后,都是進城以后的內(nèi)容。他的小說,語言樸實,不事雕琢,氣味上有點跟汪曾祺相近,但又有出入,感覺汪的小說介于出世入世之間,而耕堂腳踏實地,可引發(fā)些許思考,但余味差了一些。
      
      二
      
      《耕堂讀書記》有舊版,為天津的百花文藝出版社刊行,止印3000冊,該版為我所無,三聯(lián)書店出過他的《書林秋草》,所收篇目亦不出談書的范圍,這本我是有的。他另有一本《書衣文錄》,也是談書的結(jié)集,惟其更為短小精悍,如書名所言,是作者包書衣上隨手寫錄的短章。《讀書記》新版后記中提到“復(fù)將作者其他集子里性質(zhì)相近的文字,大體按寫作時間先后,輯成《耕堂讀書記續(xù)編》,與原書合為一帙。”是為該書新版第二冊的內(nèi)容,全書篇目我未及與《書林散葉》加以對照,具體增補了哪些不詳。但不管新增舊補,該書所有篇目在形式上是高度統(tǒng)一的,集中標題大略以五種形式出之,第一類是直接以書名為題的,如“《莊子》”;第二類是以“我的……書”為題的,省略號的內(nèi)容是某類書籍,比如“我的子部書”,第三類是以“買……記”為題,如“買《飲冰室文集》記”;第四類是以“讀……”為題,如“讀《燕丹子》”;第五類是以“題……”為題的,如“題《梅村家藏稿》”,十九不出于此五種,也有少許幾篇溢出的,也大同小異,如“關(guān)于《聊齋志異》”,又如“《紅樓夢》雜記”,總之,他的讀書文題簡單到不假思索,形式上拒絕繁復(fù),在內(nèi)容上,他也是隨性不拘,談書中不時旁逸斜出些私情來。
      
      他的文字好,淺近,又不流于淺薄,是讓人看了不會頭大的文章。他每每談及書的版本,但并不泛泛,往往一筆蕩開,另辟蹊徑。且必有所談而談,無浮夸強說之詞,當(dāng)發(fā)力處亦不惜力,有所痛惜必溢于言表。如他談《流沙墜簡》,“書共兩函,三大冊。烏青布套,封面為土黃色,這是象征流沙吧。紙是日本印書用的宣紙,質(zhì)地很好,國內(nèi)是很少見的。羅氏的書,很多是在日本印行的。此書除圖版外,文字部分全部系書寫上版,楷書莊嚴秀麗,兩個序文的字體尤佳?!边@段介紹,簡而有要,讓我們雖不能見,如在目前。往下他又簡介內(nèi)容,兼及后續(xù)的他人的簡牘研究著作,一直談到八零年代陳夢家的簡牘研究論文集《漢簡綴述》,他說:“較之王國維,陳的考釋,更為詳細具體,研討方法,仍追蹤王氏,行文則比較通俗?!睅拙潢愅跹芯康臏Y源有自,概括精當(dāng)。行文卻不止于此,他續(xù)寫道:“陳初為聞一多派詩人,后考訂金石,一九六〇年,轉(zhuǎn)治漢簡,突飛猛進,成績可觀。然不久即慘死于十年浩劫。以詩人才華,退而考古,終不免死于人事紛擾之中,與王氏同,二人先后以學(xué)者之身,死于非命,亦考古一途之厄運也。讀其書,不無戚戚之感?!庇晌锛叭?,耕堂散漫談之,且將這兩個不同時代學(xué)者的遭際放在同一天平上觀之,見出造物的弄人與時代的詭譎,這也可稱得上非史家的史家之筆吧。
      
      他的態(tài)度又是極端老實的,不知為不知,未讀即是未讀,他不止在一篇文章中說自己“不懂”,他說“我對古文字,一點不懂,多數(shù)印文,不能識別,閑時翻閱,好像是欣賞一種抽象藝術(shù)而已?!保}《簠齋古印集》)又說“《佩文齋書畫譜》……洋洋六十四冊,古色古香。實際到我這里,一直塵封未動,沒有看過。此又好古之過也。”(《我的金石美術(shù)圖畫書》)這些文字,足以讓書癡如我等寬心,又可讓不少“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人安心。且慢,后一篇文章,是寫于1987年,續(xù)編中有一篇寫于一九九四年的《甲戌理書記》,又提到是書,這回打開來看了,“希能瀏覽一過,稍長關(guān)于書學(xué)之知識,日后或能有所論述,與畫論配套。”結(jié)末且自勵云:“大難不死,平生多次,上天既不厭其生存,自當(dāng)努力,散放余光,使之有所輝照?!笨梢姇罱K還是用來讀的,藏而不讀,空飽蠹蟲,非正途也。
      
      三
      
      耕堂讀書的好尚與我多有相近,其中一項是愛讀日記,只不過寒齋多藏近人日記,比起耕堂所讀,近了些年次,而耕堂著眼于發(fā)現(xiàn)史實,我則更愛好窺私,這又是境界的差別,不可同日而語。
      
      《讀書記》目次當(dāng)中有《曾文正公手書日記》、《能靜居士日記》、《翁文恭公日記》、《緣督廬日記鈔》等幾種,受到肯定的是其中最不出名的《能靜居士日記》,著者趙烈文,為曾氏兄弟的幕僚,耕堂稱他的日記“所記甚為詳細真實,是日記中的佳品?!?,又說“小人物的日記,比起大人物的日記,可看的東西就多了。這是因為小人物忌諱較少,也想存些史實,傳名后世?!壁w的日記所載多是曾氏湘軍攻打太平軍的那一段,因同曾氏兄弟接近,記載其言行頗多,很能反映他們的心態(tài)和動機。
      
      耕堂似乎不記日記,自言“沒有養(yǎng)成記日記的良好習(xí)慣”,《讀書記》在體例上按時間先后編排,起于一九七八年七月,迄于一九九五年五月,雖非日記,但從字里行間也可窺見作者心態(tài)之一斑,有些章節(jié)徑可做日記讀。如《十國春秋》一文寫道: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五日,余檢書至《十國春秋》,忽見書衣上有連日所記與張離異前之糾紛,頗傷大雅。乃一一剪下,貼存于他處?!稌挛匿洝钒l(fā)表時,亦檢及此書,現(xiàn)查閱《文集》,只摘錄其中數(shù)語。以后因此書部頭大,很少拆閱。今年老,念及身后,故使之與書本脫離。
        
      “嗚呼,余一生輕舉妄動之事太多,身心受禍亦不少,過去之事,亦不愿永存記憶。然仍貼存之,以警來日。來日雖無多,亦不無意義也?!?br />   
      這不就是一篇標準的日記嗎,也許他本來要寫些與書有關(guān)的內(nèi)容,聊聊版本,說說來源,但看到書衣上的文字卻不由自主地被強烈的感情所取代,不可抑制,不能消停,非奮筆疾書幾行無法消解,我們似可通過只語片言感覺到作者內(nèi)心的起伏。
      
      又如他在一篇文中說到把《芥子園畫傳》送給她的大女兒,因“她退休后,偶畫小鳥,并帶來一張叫我看”,又補充說“大女兒幼年受苦,十六歲入紗廠上班,未得上學(xué)讀書。她晚年有所愛好,我心中十分高興?!边@種純乎私人的瑣事記載在一般的談書文章中是不易見到的,在耕堂的文中卻時有出現(xiàn),雖無關(guān)宏旨,但每一見到,總讓人不勝低回,鼻腔免不了要發(fā)熱一番。
      
  •     孫犁這個老頭其實算是搭了政治的順風(fēng)車,由一個農(nóng)村的書生變成一個城市的書生,晚年他已經(jīng)告別了搭上順風(fēng)車的資格,開始孤獨地在書的世界里找尋他仍然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由此來麻醉自己,來慰藉自己。是的,他平和的心,早就不適宜於當(dāng)時的政治形態(tài),但是還得照著人家畫好的圈圈走,他不是讀書人,他只是書寫自己情懷和所看到的世界的情懷的人,所以,他對於真正的國故其實並不是太瞭解的。有些東西需要年輕人培養(yǎng)起一種基礎(chǔ)和趣味才好,真的,當(dāng)人老了之後,確實是很可憐的,連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都辦不到,只好在懷舊一樣的情懷中慢慢的遮掩著走。他有自己對世界的判斷,這是難能可貴的,但是他的判斷籠罩在一個既定的政治氛圍里,再也擺脫不了。
      他擺脫了來自歷史集體無意識可能會帶來的種種羈絆,卻有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另外一個早就知道的圈子里,再也走不出來了。他 是個新的書生,和歷史上的那些識字的人讀書結(jié)構(gòu)不同,卻只是把書當(dāng)做孤獨的伴侶。
  •     從首都圖書館借閱了全兩冊中的一本。
      
      作者以謙遜的態(tài)度簡要的介紹了自己所讀之書的一些體會,選書的題材,分析了文人的一些品行,治學(xué)態(tài)度及創(chuàng)作技藝。
      
      
  •   《書衣文錄》寫到《魯迅小說里的人物》有下面一段話:
    今日下午偶檢出此書。其他關(guān)于魯迅的回憶書籍,都已不知下落。值病中無事,粘廢紙為之包裝。并想到先生一世,惟熱惟光,光明照人,作燭自焚。而因緣日婦,投靠敵人之無聊作家,竟得高齡,自署遐壽。毋乃恬不知恥,敢欺天道之不公乎!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   看了上面的幾篇摘記,頗有同感。
  •   總是站著說,不免委屈了腰。不妨試著與往者一起并排坐下,遇到的困難才是真困難,好過只是觀觀花。
  •   三聯(lián)書店出過他的《書林散葉》
    ------------------------------------------
    應(yīng)該是《書林秋草》。
  •   對的,已改,多謝。
  •   不一味地盲從,跟在別人后面唱贊歌,不錯啊
  •   真的是這樣的,一直沒好意思講開的。你都說到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