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吳錦忠 編 頁數:217
內容概要
本書重點圍繞是西結合防治肝癌、結腸癌、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糖尿病、脂肪肝、血管性癡呆、帕金.森病、骨性關節(jié)炎、骨質疏松癥等疾病的重要天然藥物研究現(xiàn)狀進行整理和歸納,以期推動來自天然藥物的新藥研究與發(fā)展。
全書20多萬字,每個病種獨立成章,重點介紹重要天然藥物的種類(包括:單體化合物、復方化合物、單味中藥、復方中藥)、藥效學、藥物作用機制等研究新進展:適宜從事中西醫(yī)結合基礎和臨床研究工作的廣大研究人員.滲考,也可作為中西醫(yī)結合專業(yè)、中藥學專照、藥學專業(yè)等相關領域廣大師生的教學科研參考書。
作者簡介
吳錦忠,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藥與天然藥物化學教學科研工作?,F(xiàn)任福建中醫(yī)藥大學中西醫(yī)結合研究院副院長,先后擔任福建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副院長、研究生部副主任等職務。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從事訪問研究和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藥學院從事生藥學博士后研究工作。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生藥學科研三級實驗室主任和中藥化學重點學科帶頭人、中藥化學省級精品課程負責人。至今,主持并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3項;獲福建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發(fā)表93篇學術論文,其中SCI期刊源論文16篇;主編和參編國家規(guī)劃教材4部;現(xiàn)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天然藥物資源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藥材GAP研究促進會理事、福建省藥學會理事、福建省中藥材協(xié)會副會長、福建省藥學會中藥與天然藥物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微生物學會藥用真菌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等;受聘《福建中醫(yī)藥大學學報》和《海峽藥學》雜志社編委,《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等SCI源期刊審稿人。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天然藥物在中西醫(yī)結合預防治療疾病中的作用
第二章 肝癌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基于預防治療肝癌的天然藥物
第三章 結腸癌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基于預防治療結腸癌的天然藥物--
第四章 慢性腎小球腎炎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基于預防治療慢性腎炎的天然藥物
第五章 腎病綜合征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基于預防治療腎病綜合征的天然藥物
第六章 糖尿病
第一節(jié) 概述
……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二、復方化合物復方五味子素B是分別由中藥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蘆薈(Aloevera)和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中的五味子乙素、蘆薈大黃素以及黃芪多糖三種成分組成的復方。GST-T1是人類腫瘤細胞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主要成員,在細胞膜和胞漿中均有分布,在結腸癌耐藥細胞中的表達水平會明顯比正常結腸黏膜組織中的表達水平高,估計結腸癌對化療藥物敏感性的下降與它的表達水平升高存在正相關性,其介導的腫瘤多藥耐藥性(MDR)多發(fā)生在烷化劑和鉑類藥物的化療中。復方五味子素B可以強烈逆轉奧沙利鉑結腸癌THC-8307耐藥細胞的多藥耐藥性,并能顯著下調GST-Tl蛋白在奧沙利鉑結腸癌THC-8307耐藥細胞中的表達水平,估計下調GST-T1蛋白的表達是復方五味子素B抑制結腸癌細胞產生多藥耐藥性的機制之一。另一種與腫瘤細胞多藥耐藥性有關的蛋白是多藥耐藥相關蛋白(MRPl),同時分布在細胞膜和胞漿中,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降低腫瘤細胞的藥物濃度和改變藥物在細胞的分布而降低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度。復方五味子素B能顯著逆轉結腸癌耐藥細胞株THC-8307/OXA的多藥耐藥性,同時伴隨下調MRP1在結腸癌耐藥細胞株THC-8307/OXA的表達水平,提示ySC抑制THC-8307/OXA細胞產生多藥耐藥性的機制可能是通過下調MRP1的表達水平而防止結腸癌發(fā)生多藥耐藥性。三、單昧中藥單味中藥抗結腸癌文獻多有記載,對其作用機制的研究也有新的進展,研究較多的中藥如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和半枝蓮等。
編輯推薦
《中西醫(yī)結合10個病種天然藥物研究》是中西醫(yī)結合研究系列叢書之一,其編寫目的是闡述近年來在中西醫(yī)結合基礎與臨床研究領域中天然藥物對預防治療一些疾病的作用機制,為廣大從事中西醫(yī)結合天然藥物教學科研工作者提供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