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未完

出版時間:2008-6-1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作者:劉川鄂  頁數:32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張愛玲是我國五四以來極具創(chuàng)作成就的女作家之一。她把中國傳統文學精華與西方現代小說 技巧圓熟地結合起來,其作品直逼現代都市男女情感世界的深處,小說人物頗具人性深度和 美學意蘊,顯示了獨特的觀察力和卓越的創(chuàng)作才華。   張愛玲出現在40年代中國文壇時,就迷住了眾多讀者,50年代后其作品在海外風行,80年代 以來她又成為廣受大陸讀者喜愛和研究者重視的作家。1995年中秋張愛玲仙逝于美國洛杉嘰,海內外又掀起了一陣“張愛玲熱”,知情人和研究者又發(fā)表了一批記敘和分析其人其作的論著。本書在十年前所著《張愛玲傳》的基礎上,充分汲取近些年的新資料新成果。在所有有關張愛玲的書籍中,本傳記的資料最為豐富、翔實,議論亦精當、平和,不但具有學者傳記的嚴謹風范,而且兼有文學傳記的生動、流暢,其筆觸探尋到張愛玲作家之為作家,女性之為女性的心底,有助于讀者了解謎一樣的張愛玲。

作者簡介

劉川鄂 男,文學博士,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湖北省魯迅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文藝理論家協會副主席。發(fā)表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學術論文近百篇,各類散論百余篇。出版《中國自由主義文學論稿》,《小市民名作家——池莉論》等著作。

書籍目錄

引言看張上部 (1920年-952年) 第一章 華麗緣(貴族血統)    一、祖父和祖母  二、父親和母親  三、誕生  四、童年憂歡 第二章 心經(成長之路)    五、無法維持的家  六、上小學  七、中學生活  八、逃離父親 第三章 燼余錄(大學生活)    九、觀察世相  十、密友  十一、港戰(zhàn)中 第四章 我的天才夢(文學之夢)    十二、藝術準備 第五章 自己的文章?。ㄤh芒初試)    十五、“極有前途的青年天才”  十六、一個女作家呼之欲出  十七、小說創(chuàng)作嘗試  十八、到處都是傳奇 第六章 傳奇(小說世界)    十九、沉下去的時代  二十、“人性呱呱啼叫起來”  二十一、洋場眾生相  二十二、“封鎖”中的男女 第七章 一曲難忘(文壇新人)    二十三、“張愛玲卻出乎意外地出現了”  二十四、新作研討會  二十五、“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獲之一”  二十六、“向來是惜墨如金的” 第八章 流言(散文創(chuàng)作)    二十七、關于《連環(huán)套》的爭議  二十八、“有關我的職業(yè)道德”  二十九、“流言——水上寫的字” 第九章 氣短情長(幾個女友)  三十、“找尋實際的人生”    三十一、“我喜歡聽市聲”    三十二、“一點點地毀了我的愛”    三十三、“謀生之外也謀愛”    三十四、渴望激情的愛 第十章 傾城之戀(才女初戀)  三十五、小說之媒  三十六、“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三十七、“天涯地角有我在牽你招你”    三十八、“我將只是萎謝了!” 第十一章 留情(沉寂歲月)  三十九、“有幾句話要同讀者說”    四十、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  四十一、“作家是天生給人誤解的”    四十二、影壇的朋友 第十二章 不了情(新的選擇)  四十三、“一個行頭考究的愛情故事”    四十四、文風漸變  四十五、《十八春》  下部?。?952年-1995年) 第十三章 創(chuàng)世紀(重回香港)  四十六、羅湖橋畔  四十七、參加文代會  四十八、創(chuàng)作《秧歌》  四十九、“遷就”之作 第十四章 相見歡(初到美國)  五十、拜會胡適  五十一、忘年之交  五十二、麥克道威爾文藝營  五十三、粗線條的賴雅 第十五章 半生緣(再婚賴雅)  五十四、遷居紐約  五十五、“她是真正的中國小說家”    五十六、夫妻苦樂 第十六章 重回前方(臺灣之行)  五十七、王禎和的“親戚”  五十八、再寫電影劇本  五十九、賴雅謝世 第十七章 哀樂中年(再受推崇)  六十、面對來客的自剖  六十一、與“皇冠”合作  六十二、創(chuàng)作《怨女》  六十三、夏志清的佳評 第十八章 公寓生活記趣(老鼠洞里)  六十四、習慣了孤單生活  六十五、在加州大學  六十六、水晶的來訪  六十七、“訪胡”而“看張”   第十九章 海上花開(學者生活)  六十八、臺港的“張愛玲熱”  六十九、“紅樓夢魘”    七十、救活“海上花” 第二十章 惘然記(心系親友)  七十一、關于《色,戒》的爭論  七十二、來自大陸的關切  七十三、與大陸親友的通信 第二十一章 遲暮(落寞晚景)  七十四、“好久沒有在綠茵場上出現”    七十五、垃圾事件  七十六、“剩下的時間不夠用,很著急”    七十七、“哦,上海,恍如隔世”   第二十二章 海上花落(悄然辭世)  七十八、急管哀弦  七十九、面對死神的幽默   八十、永伴,1995中秋月  八十一、遺囑后記張愛玲與我(增訂本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華麗緣(貴族血統)一、祖父和祖母“Long.LongAgo”“告訴我那故事,往日里我最心愛的那故事。許久以前,許久以前……”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中有一篇杰作叫《金鎖記》,女主人公曹七巧以“一個瘋子的審慎和機智”,毀殺了女兒長安的愛情,破滅了她“星光下的亂夢”。這時,一陣優(yōu)美而憂傷的口琴聲吹到長安的心海,“Long,LongAgo”轉眼間,愛情就恍若隔世,變?yōu)樵S久許久以前了。如今,張愛玲已仙逝。她的傳奇小說,她的傳奇生涯,是一個個許久許久以前的故事,是一個個有著悠長悠長回味的故事。這些故事,是傳奇,是蒼涼,當然也有歡愛。張愛玲的傳奇不是從她寫小說開始的,也不是從她出生開始的。張愛玲的傳奇開始于晚清的亂世,開始于一段婚姻佳話。春天有溫膩的細雨,也肯定有艷麗的陽光。那該是1888年4月的一個有陽光的日子,四十一歲的張佩綸應命來到李鴻章的簽押房。作為李都署內協辦文書,當他像往常一樣信步走入房內時,卻不意間看到了一個二十來歲的標致美人,那是李大人的愛女李菊耦,且在不意間他還看到了李菊耦剛剛寫就的兩首吟中法基隆之戰(zhàn)的七律:基隆南望淚潸潸,聞道元戎匹馬還;一戰(zhàn)豈容輕大計,四邊從此失天關。焚車我自寬房琯,乘璋誰叫使狄山;宵旰甘泉猶望捷,群公何以慰龍顏。痛哭陳辭動圣明,長孺長揖傲公卿;論材宰相籠中物,殺賊書生紙上兵。宣室不妨留賈席,越臺何事請終纓;豸冠寂寞犀渠盡,功罪千秋付史評。張佩綸看得心驚肉跳,因為他正是詩中所詠的中法之戰(zhàn)的參與者,且是基隆之戰(zhàn)失敗的主要責任人。當他紅著臉從簽押房退出之后,還沉溺在這些悱惻動容的詩句和平和有據的議論中。詩思如波跳蕩,美人如影閃滅,往事如煙飄來。張佩綸生于1847年,字幼樵,原籍河北豐潤。早年生活貧寒,但刻苦好學,才華過人。他二十三歲中舉人,二十四歲登進士,授編修充國史館協修官。光緒元年(1875年),二十八歲的張佩綸奪得朝廷大考一等第一名,升翰林院侍講,任日講起居注官。因大膽議諫朝政,聲名漸響。1882年又升為侍講學士及都察院侍講署左副都史,派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張佩綸青云直上,官職漸高,生活卻十分清貧,平常只能用白粥果腹。當他授了翰林院侍講學士后,洪鈞前來登門道喜,他卻無錢無米待客,只好叫仆人去典當了自己的棉袍以辦酒席,其寒苦可想而知。想到自己身為高官而窮困至此,而那些京中侍尚、外省督撫仗著心黑膽大頭尖手長,一個個富得流油,心中十分有氣,于是他把所知貪官污吏上折稟報,毀掉了無數烏紗帽。由于此舉深得慈禧太后賞識,他也成了朝廷紅人。當時與張佩綸有同好的,還有張之洞、陳寶琛、寶廷等人。他們設有一個“諫草堂”,常聚在一起議論時政。因大肆抨擊朝野惡習、彈劾污吏貪官,在當時被稱為“清流黨”?!肚宄笆反笥^》中提到張佩綸和他的朋友們時說:“號日清流,彈擊不避權貴,白簡朝入,鞏帶夕褫,舉國為之震竦?!笨梢姰敃r影響。而才學過人、儀表清俊的張佩綸更是氣度非凡,倜儻風流,“豐潤喜著竹布衫,士大夫爭效之”。當時的美國大使楊約翰曾對人說,“在華所見大臣,忠清無習氣者唯佩綸一人”,評價頗高?!暗娓概c‘清流黨人’的勇于直言,到底得罪了很多人。埋下了他日后被罷官的禍根。”百余年后他的孫子這樣議論說。1884年,中法戰(zhàn)爭打響了。張佩綸力主對法宣戰(zhàn),他慷慨陳詞,博得重用,以三品欽差大臣會辦海疆大臣的身份派往福建督軍。據說李鴻章極力促成此事。在張佩綸的父親張印塘(1797年至1854年,字雨樵)就任安徽巡察使期間,李鴻章在安徽辦過團練(1853年),“與印塘曾共患難”。李鴻章很賞識這位故舊之子的文采,見他常有關于國防軍事的高見,以為他能文能武,想借此機會培植他的實力,以為來日北洋大臣的人選。離京赴海邊前,張佩綸滿懷英雄豪情和感恩之情,去向慈禧太后告別。慈禧大大夸獎了他一番,并寄予厚望。隨后,他取道上海前往福建,“中外人士仰望豐采”,一路十分風光?!耙栽~臣而任軍機”的張佩綸,這年三十七歲,正是躊躇滿志,大展鴻圖的時期?!罢摬脑紫嗷\中物,殺賊書生紙上兵”,正像李菊耦詩中所評那樣,張佩綸一介書生,并無從戎經驗,不會打仗,不善納地方官的意見,兵器又陳舊,很快就失敗了。他不僅打了敗仗,而且還有臨陣脫逃之罪,于是遭到全國上下一片譴責。朝廷也大怒,把他革職流放到張家口邊地。流放期間,他以讀書著述打發(fā)時光。元配早在1879年去世,繼室又于1886年病逝于北京,他成了孤家寡人。1888年的4月,是他生命中的第二個華美的春天。在李鴻章的努力下,這個流囚回到了津門,成為李鴻章幕下掌管重要文件的文書。于是很快就有了本節(jié)開頭所敘的結識李鴻章千金的一幕。雖然張佩綸的子孫后代都不認為那兩首七律為李菊耦的手筆,但在張佩綸重返天津不到半月的時間里,李鴻章就把女兒許配給大她近二十歲的張佩綸卻是事實,且成為了晚清的一段著名的佳話。佳話之佳在于,張佩綸才華奇絕卻命運大起大落,李菊耦年輕貌美且為名門閨秀,李鴻章視女兒為掌上明珠,把她許配給年過四十的流犯,是充分賞識張佩綸的才干,并相信他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的。佳話之佳還在于,當年張佩綸年輕氣盛時曾彈劾過父親的故交李鴻章,李鴻章卻不計前嫌,不僅收落難的張佩綸于帳下,而且還許女兒的終身于他,足見其愛才心切,風度大氣。佳話之佳還因近人曾樸的長篇小說《孽?;ā返耐撇ㄖ鸀?,他在小說中把莊侖樵(即張佩綸)、威毅伯(即李鴻章)及女公子的故事大大渲染了一番。如何不意撞見、如何讀詩有知音之感、威毅伯如何暗示、莊侖樵如何及時請人說媒、小姐如何暗喜、夫人如何反對,以及二人婚后的幸福生活等等,寫得十分別致有趣。1895年,張佩綸攜妻遷居南京,從此告別了官宦生活。本來,在李鴻章手下,張佩綸并非沒有復出的念頭。但他“干預公事,屢招物議”。1894年8月就被參過一本。朝廷因他“發(fā)遣釋回后又在李鴻章署中以干預公事屢招物議屬實,不安本分”,“著李鴻章即行驅令回籍毋許逗留”。他的原籍本在河北,但李鴻章設法讓他們去了南京,并給了一份豐厚的饋贈。張佩綸夫婦在南京買了一所巨宅,是康熙年間一個有功老臣的舊宅。民國時期,那幢房子曾做過國民政府的立法院,30年代毀于戰(zhàn)火。南京生活期間,張佩綸對社會政務極少關心,甚至“斷不置喙”,他深知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經完結,又回歸到自得其樂的書生生活。他和李菊耦夫唱婦隨、詩酒應和,其樂融融。他們的書房叫“蘭駢館”,也緣自一段故事。二人結婚后,喜詩詞的李菊耦拿出珍藏的宋拓蘭亭,張佩綸驚奇不已,因他也有一份蘭亭,“蘭駢館”即因之而來。從他們的日記中可見,有夢中得詩的快樂,有精心賞茶的雅趣。他們合寫過一本食譜,也合著了一本武俠小說,自費印刷。張佩綸一生還有一些著述,如《管子學》二十四卷、《澗于集:奏議》八卷、《澗于草堂文集》三卷、《澗于日記》十四卷、詩四卷,為他的才學功業(yè)留下了真實記錄。但沒幾年光景,夫妻先后辭世。1903年,五十六歲的張佩綸以肝疾而逝。四年前他返老家河北祭祖時曾購地擬為百年之用,但在臨死前對后人說:“死即埋我于此(指南京:筆者注)。余以戰(zhàn)敗罪人辱家聲,無面目復入祖宗邱壟地。”九年后,他的妻子也病逝于上海。他們留下了一兒一女。兒子張志沂(廷重),女兒張茂淵。二、父親和母親張佩綸與李菊耦的婚戀是很有些浪漫色彩的,他們的佳話被文人名士們編得有聲有色,年復一年地傳揚著。但是,他們子女的情感生活剛好翻了個兒,兒子并不安生,并不專情,一娶再娶;女兒一直單身,長期過著獨居的生活,年老方嫁。張廷重生于晚清,但他從少年起就成為民國的國民了。1915年,他成了家,娶的也是名門望族的千金小姐。妻子黃素瓊(后來改名逸梵,英文名Y.vonne)是清末首任長江水師提督黃軍門黃翼升的孫女、廣西鹽法道黃宗炎與小妾所生的女兒。黃逸梵的家是明朝時由廣東搬到湖南來的,她的生母就是湖南長沙附近的農家女出身。黃逸梵出生時,生父已死于廣西任上,大太太非常擔心,如果這個姨太太生個女兒,黃家的香火就斷了。黃逸梵落地時,大太太一聽說是個女的,頓時氣昏在地。傭人一陣慌亂,又聽產婆在屋里說:“不要慌,里頭還有一個!”接著生下來的,是一個男孩,后來給他取名叫黃定柱。他們姐弟是雙胞胎,出生不久生母就去世了,由大太太撫養(yǎng)成人。長大了的黃逸梵身段窈窕、深目高鼻,眉清目秀,是一個美麗的女子。當她與張廷重結婚時,兩人都才十九歲。張廷重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兄長叫志潛,乃張佩綸與元配所生,大張廷重十七歲。他主持著日常家務,張廷重兄妹也受著他的管束。這時全家都居住在上海。1916年張廷重的生母過世后,他就想與兄長分開過日子。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理由。后來,托在北洋政府做交通部長的堂伯父張志潭的引介,他在天津津浦鐵路局謀了一個英文秘書的職位,于是借機分了家。1922年,張廷重夫婦由上海搬到天津,這時他們已有了一個兩歲的女兒和一歲的兒子,女兒小名叫小煐,兒子小名叫小魁,學名子靜。同去天津的,還有張茂淵,這年她二十一歲。去天津的那年,“我父母二十六歲。男才女貌,風華正盛。有錢有閑,有兒有女。有汽車,有司機,有好幾個燒飯打雜的傭人,姊姊和我都還有專屬的保姆。那時的日子,真是何等風光?!睆埻⒅睾苡行┻z少派頭,排場大,開銷大,好玩樂,花天酒地。他是20年代初極少擁有私人小汽車的車主之一,配有專門的司機,他自己也好驅車玩樂,四處招搖。也許是因為分家前受的拘束太多太久了,一旦分家,另立門戶,可以自由支配錢財時,就如脫韁的野馬,管不住自己,恣意放浪。賭博、抽大煙、嫖妓、養(yǎng)姨太太,不一而足。一個典型的浪蕩公子、洋場闊少。“從前的男人是沒有負心的必要的”,何況是張廷重這樣的遺少。出身豪門貴族的人大都帶些“皇”氣,如果朝代中興,皇室大戶的子弟中既有紈袴膏粱,亦有奮發(fā)向上者。如果朝代衰落,他們大都拼命玩樂,仿佛等不及似的。死啃老本,坐吃山空,狂嫖濫賭,在醇酒婦人中麻醉一生。尤其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王朝的最后一代遺少們,他們是徹底垮掉的一代,無可救藥的一代。在那個年代,遺少幾乎是“惡少”的同義語。張廷重即是這樣一個典型。他的一生,除了在天津鐵路局有幾天短暫的“上班”生活外,全部花在了玩樂上。在車輪的瘋狂飛旋中,在咸肉莊的淫逸糜爛氣息中,在鴉片煙霧的徐徐裊繞中,消磨了一生。家業(yè)一天天敗落,生命之光也一天天耗盡。黃逸梵雖然也出身于傳統世家,卻是一個新派女性。林譯浪漫小說、五四時代風潮對她的人格有著很大的影響。她雖也是纏過腳的(因腳小常買不到合適的鞋,只好訂做),但思想卻較解放。她“踏著這雙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從清朝走到了民國,走向了現代。黃逸梵“總是說湖南人最勇敢”,雖然她結婚的時候還沒有聽說過“娜拉”,沒有見過“子君”式的新女性,雖然她不能選擇自己的婚姻,嫁給了一個浪蕩公子,但她對丈夫的不負責任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她的姑子張茂淵也站在她一邊。夫妻生活雖不和諧,但姑嫂二人卻親如姐妹。然而,無論她倆的言行態(tài)度如何清堅決絕,卻絲毫改變不了張廷重的浪蕩生活方式。在20年代初,在面對一個負心男人的時候,她也稱得上是一個勇敢的女性。她生活在傳統觀念依然強大而現代意識只是零星閃現的夾縫時代,她所奮斗的未必是人們都理解的,她所憎惡的卻是她不得不接受的。她渴望獨立自由歡愛甜美的生活,卻被迫擁有著一個無愛的家庭。一個女人嫁給了她不愛的男人,一輩子都是不幸的,更何況她是個新女性,她內心的痛苦比那些順從接受人間性別不平等的舊式女人強烈得多。身為兩個牙牙學語的孩子的母親,黃逸梵的天津生活是不快樂的。三、誕生小烘煥出生于1920年初秋。秋天總給人凈朗怡人的感覺,但這一年的9月30日(農歷八月十九日)也許是陰沉沉、懶洋洋、毫無生氣的,不然她何以一開始以筆寫人論世時就帶著絳色的沉哀呢?她的出生地是上海。麥根路(今泰安路)與麥得赫斯脫路(今泰興路)轉角處一座清末民初式樣的洋房,有二十多個房間,后院還有一排專供傭人居住的房子。這是當年李鴻章給烘煐祖母的陪嫁之一。祖母在世時,二伯父、父親和姑姑都住在這里。小煐煐在這里長到了兩歲,但這里的一切她毫無記憶。但她成年后卻津津樂道于滿歲時“抓周”的情形。當然,這是后來聽大人說的。她,后來成為一代才女的煐煐,“抓周”的時候,面對漆盤里琳瑯滿目、花花綠綠的東西,徑直抓起的是一個亮閃閃的金錠。雖然人人都愛財,人人都離不開錢,但父母長輩總是希望子女有出息。而對古中國人來說,“有出息”是讀書上進的同義語,“抓周”雖是游戲,也寄托著成年人的期望,他們總希望小嬰孩抓的是文房四寶之類的東西。小煐煐這一抓,似乎是俗不可耐,令全家駭然。然而,“抓周”的當事人多年后卻十分坦然地承認自己的“俗”,她說她喜歡錢,是因為基本上沒吃過錢的苦,不知錢的壞處,只知錢的好處。她直言自己是個“拜金主義者”:但是無論如何,從小似乎我就很喜歡錢。我母親非常詫異地發(fā)現這一層,一來就搖頭道:“他們這一代的人?!蔽夷赣H是個清高的人,有錢的時候固然絕口不提錢,即至后來為錢逼迫得很厲害的時候也還把錢看得很輕。這種一塵不染的態(tài)度很引起我的反感,激我走到對面去。因此,一學會了“拜金主義”這名詞,我就堅持我是拜金主義者。

后記

1997年,大概是我這些年來寫作最勤奮的一年。一部二十萬字的博士論文和一部三十萬字的《張愛玲傳》都殺青了。而這,是在我干完本職工作、克服了許多雜務的情形下見縫插針般完成的。除了校內每周幾個鐘點的講授,我還上了約六十個整天的各類成人教育方面的課,“傳道授業(yè)”,亦是稻粱之謀。所以我還得感謝家人和師友們給我時間上、精神上的支持。這一年也是我家務干得極少、娛樂活動極少、為報刊寫稿最少的一年。盛夏時節(jié),身體欠安,我遇到了“寫作危機”,差點打了退堂鼓,連給丁寧女士寫信“毀約”的腹稿都打了好多遍。但妻女和朋友們都鼓勵我“養(yǎng)精蓄銳”之后接著干下去,這才有了《張愛玲傳》的按時交稿。順便說一下,我一家人都是“張迷”,本書第二章的標題原擬為“怨女”,但我十二歲的女兒堅持認為“心經”更好,我當然“從善如流”了。就我個人所見,教書與寫作是有矛盾的。不僅時間上有沖突,工作方式上也不太相融。在忙著的時候,我一會兒是臺“教書機器”,一會兒是臺“寫作機器”,免不了要“卡殼”,“犯沖”,運轉不靈。何況我本不是臺裝備精良、材料過硬的機器。更何況人不是機器,人是血肉之軀,我常常感到生活缺乏動力。魯迅、老舍、王小波等作家都有過教書的煩惱,雖然他們無疑是出色的教師,但后來都放棄了教鞭而專事筆耕。張愛玲也斷然拒絕過弟弟要她以教書謀生的建議,她覺得那職業(yè)“又要作戲,又要作人”,很累。張愛玲是現代文壇上罕有的忠于寫作的職業(yè)作家,她覺得…人性是一本大書,一生一世寫不完”,她頑強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個五彩繽紛的美的世界里,她“活過”、“寫過”、“愛過”她的生活有動力。我對她充滿了敬意!劉川鄂1997年12月31日夜

媒體關注與評論

總覺得世界上真有魔術棒似的東西在指揮著,每件新事故都像從天而降,教人無論悲喜都有些措手不及。張愛玲女士的作品給予讀者的第一個印象,便有這情形?!斑@太突兀了,太像奇跡了”?!道孜野庵割^算來算去,諾大的文壇,哪個階段都安放不下一個張愛玲,上海淪陷,才給了她機會?!蚂`凡是中國人都應該讀張愛玲?!闹厩濉拔逅摹币詠?,以數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贏得讀者持續(xù)支持的中國作家,除魯迅外,只有張愛玲。——王德威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學并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20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猶存?!嗲镉陱埖奶觳攀前l(fā)展的最好者之一?!瓘埖臅强梢允詹亓碎L讀的。嗨,與張愛玲同活在一個世上,也是幸運,有她的書讀,這就夠了?!Z平凹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傳奇未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8條)

 
 

  •   張愛玲是我國五四以來極具創(chuàng)作成就的女作家之一。她把中國傳統文學精華與西方現代小說 技巧圓熟地結合起來,其作品直逼現代都市男女情感世界的深處,小說人物頗具人性深度和 美學意蘊,顯示了獨特的觀察力和**的創(chuàng)作才華。
  •   我有一段完全沉浸在張愛玲小說中的少女時期。那時散步去家里附近的書店,買一本張愛玲的小說是我每個周末唯一的活動,在初中,高中功課緊張的時刻,在張愛玲的小說中可以欣賞到一個全然特別的世界。那時手邊還沒有便捷的網絡,我能找到的所有關于張愛玲的文字,在書店或者圖書館。而那時看的一本傳記是我了解張愛玲的基礎。書中有許多的照片,從她的孩童時期開始,每個階段的都有。在我的腦中有個一個完整的關于張愛玲的世界。只是張愛玲這個人卻很難以清清楚楚的形象出現。我對于她總是有很多猜測和想象。這是作家的奇特之處,他們的形象定位往往很難完全的表現出來。寫張愛玲傳記可能并不非常困難,因為素材很多,她的生平因為在那繁華又混亂的年代,所以有諸多的起伏,再加上她本身的卓爾不凡,所以想必一定是非常好看的。但是我喜歡這本書里許多細節(jié)的描寫。盡管不知道是事實或是想象,但是因為這些細節(jié),反而比照片更能勾勒出一個人,這本傳記是以文字取勝的。
  •   我很佩服作者對張愛玲作品以及有關文字資料的考據,既講張愛玲每個時期的作品,也講張愛玲各個時期的人生際遇,兩條線索齊肩并進,看得我不是失眠,而是根本毫無睡意,一直看完為止。這點實在可恨!張愛玲寫人性寫到極致,然而在生活中卻是一個怪人,起居生活一塌糊涂、不善于人際交往、奇裝異服、離群索居等等。但請不要責怪天才乖僻的性格和怪異的行為,我完全相信天才式的人物,需要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我也挺喜歡作者談到張愛玲敘事方式時常用的一個詞——“反高潮”,即故事的發(fā)展趨勢偏離常態(tài)高潮趨勢,而是轉向另一個極端:例如《色,戒》中王佳芝并沒有遵循以往文學作品中寫愛國女特工那種套路,把救國理想貫徹到底,而是顯露出作為女人的情感弱點,在最后一刻放走了刺殺對象,以致任務失敗,而小說結尾對易先生的心理描寫,不也是揭露了一般化的人性弱點么?——他也認為她是愛他的,是他的紅粉知己,他們是獵人和獵物、占有與被占有的關系。又如《半生緣》里面寫曼楨和世鈞故事,原本順著故事發(fā)展,兩人在一起本是順理成章,她也試圖給了他們一個陽光般的開端,然而筆觸一轉,制造出各種陰差陽錯的誤會,最后兩人重遇,都感覺“再也回不去了”,這又是一個反高潮式的敘事方式。張愛玲的作品是神奇的,張愛玲的人生是神秘的,這就是看張的樂趣。
  •   作者將作家的作品作為線索,勾勒出張愛玲傳奇的一生。筆墨細膩,力求真實,材料詳實,很具有閱讀價值。起初在學校圖書館里發(fā)現這本書,還是老版的,叫《張愛玲傳》?,F在改了書名是很好的決定,因為我能感覺到作者很注意書體裁——傳記,也就是要力求客觀。但同時作者又不想僅僅只當作傳記來作,他在努力和張愛玲一起體味她的生命,思索命運的本真。因此,與其他同類傳記不同,從中還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些許智慧與感悟。呵呵...圖書館里那本已經很舊了,來當當看看,搜索作者的名字才找到這本書,所以要買回來細細地看。
  •   很好的一本傳記,讀了它能詳細了解張愛玲的生活歷程和情感經歷。然后就有助于張的作品的理解和品味。是張迷們不錯的選擇!
  •   這本書是送給親愛的老婆的,拿在手里感覺很精致,而且是秒殺的哦,感覺很合算的,呵呵~~書的內容沒有讀過,不過劉川鄂是傳記的高手,相信這本書也一定錯不了的,很期待老婆大人驚喜的樣子,她是十足的張愛玲粉絲。
  •   讀一讀張愛玲的傳記有助于理解她的作品。
  •   看了張愛玲傳奇的一生對這位女性有了更多的了解,很欣賞她的才華,個性,對她不幸的婚姻又有幾分同情,只能感慨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   張愛玲傳記寫的客觀,文筆流暢,讀來有一種好的感覺
  •   張愛玲真的是一個傳奇,愛她,也愛這本讓我了解她的傳奇未完
  •   張愛玲 這個作家 是一個人人皆知的女作家 尤其是對青年人的影響最大 這本書是作者的思考 值得閱讀
  •   傳奇未完:張愛玲 。傳奇張愛玲
  •   作為張愛玲的粉絲我感到滿意~作者以時間為經線,張氏作品為緯線,描繪出一個有血有肉的張愛玲。本書較突出的特點是對張的作品附許多學術性分析,另在描繪其生活方面援引許多張氏親友的史料,旁征博引,詳實可靠。此書最初成書于95年,07年增補。書中提到了《小團圓》,而未含《雷峰塔》和《易經》,應該下次再版能補進去了。
  •   結合張愛玲的作品 寫她的一生 很好看 一口氣讀完
  •   本來想買《傳奇》,但這本也不錯嘛,非常喜愛張愛玲
  •   這是一本對張愛玲作品詳解的書,想了解她的作品看看這本書有一直接的深入的概述。
  •   喜歡張愛玲,喜歡她的作品,更希望了解她的人生和內心,看看這本書,希望我會找到自己想要的。
  •   張愛玲無疑是個傳奇,曾曾祖父李鴻章,留洋的母親和姑姑,抽大煙的父親和有某某之癖的繼母,不得志的求學路,坎坷的愛情觀,一切的一切都無可復制。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張愛玲。
  •   小的時候總喜歡拿著張愛玲的書來看,最喜歡傾城之戀,但也就僅限于看著作,卻沒了解過她的生平,所以看這本書還是很有意義的
  •   作者非常了解張愛玲,筆端充滿了敬愛,張的文章都介紹到了,包括寫文章時的環(huán)境以及張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我很喜歡這本書
  •   本文作者是絕對的水平超一流的“張迷”,整本書用詳實的材料概括了張愛玲的人生和幾乎全部作品。內容好,書的質量也不錯,值得珍藏。
  •   張愛玲的一生充滿傳奇,這本書可以長讀。
  •   很喜歡,淺淺的了解張愛玲
  •   現在正在看,不過快看完了,覺得好像張愛玲就站在眼前一樣。這本書對張愛玲的一聲介紹得還是比較詳細的。
  •   品讀張愛玲,非常好的書!
  •   愛張愛玲,好書
  •   寫張愛玲的書,可以放在床頭,隨時隨地的讀一讀
  •   本以為會喜歡的,結果卻說張愛玲對女人一些描述她不喜歡。
  •   非常喜歡,迷上了張愛玲,堅強、個性、有追逑的一生。
  •   喜歡張愛玲,此書寫的也很美
  •   一直想要的關于張愛玲自轉的書,關于其自傳的很多,這本只能是參考之一
  •   了解女神的一本書,作者很詳盡的從生活作品多方角度闡發(fā)還原最真實的傳奇女性作家。
  •   傳奇未完 一生有三憾 生為女子 襲一身長袍顯現出對這個社會的傲氣 她就是傳奇般或在這世上 留給后人陣陣感嘆
  •   書不錯,需要了解人物生平
  •   很好的一本書,內容豐富,價格便宜。
  •   質量好,了解張的成長環(huán)境
  •   可以幫助了解
  •   因為我先看了電視劇《她從海上來》,所以在看此書時覺得寫的內容很全面。一些小細節(jié)也寫的很詳細。
  •   今天晚上剛收到書,包裝完整、干凈,希望能在本書中獲得養(yǎng)料。
  •   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印刷超正,
  •   這本書質量很好,物超所值!內容也很精彩!贊!太超值了!
  •   不錯的一本書,很喜歡的作者
  •   五分好評不解釋
  •   恩恩,,,感覺還挺好的。。。
  •   很滿意,紙張也很好。
  •   張愛玲本身就是一個傳奇,然而傳奇未完。
  •   好劃算哦 挺不錯的書哦 才剛到
  •   很好。買了幾次了。
  •   書挺好的。。可以珍藏
  •   拿到書就迫不及待的看了,很好!
  •   永遠的愛玲。
  •   肯定喜歡啥
  •   沒看,先借給別人了。應該會有幫助
  •   品相好,超值。
  •   書的質量可以,價格也很便宜
  •   買錯了.....
  •   挺好的書,值得購買。
  •   很好看 同學很喜歡
  •   買的時候剛降價,超喜歡??!
  •   本很好,只是包裝跟封面都顯得有點舊,應該是庫存貨
  •   一本耐讀的好書
  •   送貨快 東西也很好 值得
  •   很精彩的個人專輯~~推薦~~
  •   好書,女朋友很喜歡
  •   劉教授的這本書是之前他的書的擴編本。之前那本書很悲劇滴將炎櫻的照片當做張愛玲的做了封面。好在那書只印了2000冊。這本書還沒看,估計要較前一本更豐富也更成熟。作為張愛玲的傳記,劉教授的書還是值得一讀。余彬寫的要更符合一般人讀傳記的習慣吧。
  •   張愛玲的傳記有很多,這一本有種獨特的感覺···
  •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張愛玲,這本書我很喜歡
  •   材料詳盡,將張愛玲從生到死都描述了下來,對于想了解張的身世的人,很有參考價值。
  •   文章很好..張愛玲滴文章就是特別滴討人回味..
  •   書是幫同事買的,我只看了個大概。書的質量是很好的,無論紙張還是印刷。內容就不枉加評論了,張愛玲,自問還不敢對她的一切加以評論,呵呵是本好書。
  •   是一本了解愛玲的好書,屬于傳記類的,以前只看過愛玲的作品,不清楚她傳奇的一生,這本書讓我從另外的角度了解了她,寫得不錯。
  •   張就是一個傳奇
  •   書都挺好的,印刷業(yè)還好,但有本書缺頁
  •   內容挺好,雖然有的內容是引用的.
  •   購入19本,尚未閱讀。
  •   讀一傳奇女子
  •   好 包裝也不錯
  •   
    還沒看,不過我想我會喜歡的,不過,為什么沒有插圖?
  •   內容還不錯,把張的一生都呈現在了我的面前。
  •   還沒看內容,但是沒有圖片,稍微有點失望。
  •   感覺一般,記得還有一本以小說的形式寫張愛玲故事的書,跟這本結合起來看應該不錯。
  •   比較客觀的描寫張的一生,只是讀來無味,只不過喜歡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作品,書的印刷紙張都不錯很輕。里面有一些照片還算值得一看。
  •   這本書沒有塑皮包裝,而且封面上有幾道藍色圓珠筆的劃痕
  •   著本書真的很好我很喜歡
  •   字太少,太密了,不好讀.內容方面跟其他書關于張的書有點相同
  •   我是資深張迷,與張愛玲有關的文字我?guī)缀醵伎催^了。這本書的作者真有意思,幾乎都是抄襲別人的文字呀,很讓我失望,沒有任何新奇與驚喜。不過對不熟悉張愛玲的人還可以,你通過這本書能了解張愛玲的前生后世,盡管都是作者抄襲別人的。
  •   不是我想的那樣,我還以為是散文式的呢,但是如果喜歡她的事跡的好奇的可以買
  •   明明買的時候是張愛玲的傳奇。郵過來的時候就成劉川鄂的傳奇未完了、唉
  •   我是張迷,她的傳記也都不放過,雖然大家的原始材料都差不多,但這一本是最細致的,沒有去糾纏細枝末節(jié)的小資情調,而是真正將張從出生到死亡都描述了下來,對于想了解張的身世的人,很有參考價值。
  •   從張愛玲的家族,成長經歷一步步介紹才女傳奇的人生及她在文學上的造詣,張迷們值得一看。
  •   挺有感覺的書,傳記里面寫的不錯的~~
  •   東西很好 同學看了很喜歡
  •   介紹的非常好 能加強讀者對張愛玲的了解
  •   正在看,寫的很好。包裝也好
  •   今天是周五的晚上,在橫貫東西回家的公交車上看完了劉川鄂的《張愛玲傳》?! ?“張愛玲是躺在房里唯一的一張靠墻的行軍床上去世的,身下墊著一床藍灰色的毯子,沒有蓋任何東西,頭朝著房門,臉向外,眼睛和嘴都閉著,頭發(fā)很短,手和腿都自然平放著。她的遺容安詳,只是出奇的瘦,保暖的日光燈在房東發(fā)現時還亮著”。讀完張愛玲去世的這段現場描寫后,不禁從電子書上抬起臉來,窗外是各種顏色的日光燈,公交站里的燈箱廣告牌里有人在微笑。身邊俊秀的男生有點驚訝地看著我沒有漠然到也許有點走神的臉。心里深深地被震動了,眼眶仿佛熱了,卻沒有淚。她這樣的一生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惋惜。甚至都不是心痛。仿佛時光在眼前開了一個隧道,從黑白色的幾十年的從前,穿梭在她那深宅大院鴉片煙繚繞的童年,她那低到了塵埃里的愛戀,她那無限勇敢卻又一直守著的“老鼠洞”?! ?有多少人終其一生不曾放下夢想,不曾對鐘愛的生活方式改變,不曾為千絲萬縷的情愛關系所累。她從二十歲開始投字報刊,容顏正艷時即名揚天下,無論如何輾轉,她似乎只做了寫作一件事情。她從小不諳家務,亦不曾希望學會,即使她從再婚的賴雅先生逝去后,從四十歲不到到臨終75歲,數十年期間,她絕大部分時間是以罐頭牛奶果腹,在家只穿膠皮拖鞋,備著幾十雙,用完即扔。廚房用品亦是一次性,即用即扔。有次被記者跟蹤一個月,最后卻只遇到一次她出來扔垃圾。為數不多去過她家做客的朋友說...,印象最深刻的家具是她有一個燈,燈柱有天花板那么高,有一排三個燈罩,裝著200瓦的燈泡。這樣的話,家里時刻仿佛白晝。也很暖和吧。她坐在地毯上寫作,整理家務?! ?張愛玲說,書是她最好的朋友。這本劉川鄂先生的書也很有趣,今年自以為覺得可愛的書,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作者都是describe的,無論是場景,是風景,是主人公的行為做派,作者仿佛是個穿著隱形衣的天使,他用著最貼切,豐富,生動的詞匯,冷靜地用文字描繪了這一幕幕。這本書就是這樣。整篇書幾乎沒有作者自己的感受,這種人生是怎樣的,該怎樣,作者只是按照最傳統的方式,從她父母的開始,爺爺奶奶的開始,她的童年,她從前的名字,她在天津,在上海,她住大宅院,她和生母分開,她被后母虐打。她那多病體弱的弟弟,她那云游四海的母親,她那過了一輩子大少爺生活的父親,她到香港求學,她的好朋友炎櫻,她的愛人胡蘭成,她一個人提著箱子遠走美國,她一個地方接一個地方地搬家,她出了一本又一本的書。從前的書,為什么有這樣的一個故事,還有一點線索和緣由,越到后來,似乎就是這樣,出了一本這樣的書。她活在自己的老鼠洞里,外人無從窺探,不曾聽過她和朋友談天說地,沒見過她采購,她扔垃圾都是急急忙忙就要回家,盡管她那么精于穿著,卻沒聽說沒見過她逛店試衣。她只說生病,看牙醫(yī)看皮膚醫(yī)生。我們只能從她預定的郵箱里,看到誰給她寫信了,她那短短的回信里,客氣而謹慎地匯報工作進展和生活狀態(tài)。安慰大家,她只想在老鼠洞里過自己的日子。   她不需要朋友,她不需要傾訴,她不需要陪伴,不需要回家探親,她一個人陪著自己過了很多年?! ?早幾年讀《讀庫》時有段時間每一期都刊登張愛玲和臺灣編輯的通信,現在想起來應該是宋琪先生了。說得最多的是,因為她最近搬家,受臭蟲之害,預定的信箱沒辦法取,又丟了手稿。她病了好段時間,所以回信晚了,交稿晚了。連續(xù)十幾期對話都沒有什么大的改變,不連續(xù)讀的話你還以為編輯犯了什么錯。當初的確心有戚戚焉,不該把生活過成這樣的?! ?如今縱觀她的一生,每一步都是自己選擇的,似乎沒有人試圖干涉她,阻擾她,她也似乎不曾需要為什么轉彎停留等。唯一一次覺得她和大家相似,是她和賴雅初認識時,懷孕了,賴雅不想要孩子,卻求婚了。她于是就沒有要孩子了。似乎也沒人聽見她是否希望有孩子。如果有,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吧?! ?今天和vivi討論,她是否做過一個人生活很久的準備。她答,是的。沒有為什么,也許是心里的直覺告訴你,這樣不錯?! ?專注自己,這才是最上等的傳奇吧。 閱讀更多 ›
  •   張愛玲一生介紹的很詳細,喜歡
  •   無錯別字!我是一個字一個字摳著找錯別字的!但---沒有的。很好。
  •   書真的不錯,內容還沒看,感覺是我想要的內容。
  •   相比《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樣的“口水書”,這本的確很有內涵,看了好久才看完如果想要解悶,這本書不適合。
  •   劉川鄂以第三方角度寫的張愛玲生平事件,并無張愛玲文章。沒什么文學價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