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紀念館的訴說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北京古籍出版社  作者:北京支部生活雜志社 編著  頁數(shù):309  字數(shù):363000  

內容概要

套書“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90年中人與事”統(tǒng)一用紀實報道的文體,分7卷圖文并茂地講述了90年黨史中7個方面的典型事例和優(yōu)秀人物。
這些內容生動具體地再現(xiàn)了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時期領導人民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和黨的光榮傳統(tǒng)、優(yōu)良作風?!都t色紀念館的訴說》就是該套書中的一卷。

作者簡介

  劉陳德,高級記者,現(xiàn)任前線雜志社總編輯,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常委,北京市新聞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創(chuàng)作新聞作品600余篇,有90余篇分別獲得全國和省市級優(yōu)秀新聞作品一、二等獎,擔任國家重點出版項目《輝煌50年》中的子項目《輝煌50年北京》圖書的總撰稿人和主編。著有長篇報告文學《豐碑》、《乙酉大洗禮》,長篇散文詩《感動》和作品選編《滴水集》等。創(chuàng)作話劇劇本《楊為民》,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公演。

書籍目錄

題記
播撒“紅花種子”的先驅——訪李大釗紀念館
拜謁“紅樓”——訪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工人覺醒在此時——訪長辛店二七紀念館
“勞工”的心聲和新生——訪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七月尋根——訪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紅船光彩映春秋——訪南湖革命紀念館
第一部黨章在這里誕生——訪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走上更廣闊的歷史舞臺——訪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
長洲島上尋“黃埔”——訪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千秋青史永留紅——訪方志敏紀念館
踏訪農運搖籃——訪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黑土地上的英烈——訪東北烈士紀念館
雨花石的銘記——訪雨花臺烈士紀念館
亦剛亦柔楊靖宇——訪楊靖宇紀念館
小洋樓里撥乾坤——訪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軍旗升起的地方——訪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永恒的精神家園——訪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莫斯科郊外的追憶——訪中共六大會址
紅旗漫卷百色城——訪百色起義紀念館
古田光芒——訪古田會議紀念館
萬泉河畔的傳奇隊伍——訪紅色娘子軍紀念館
永不消逝的電波——訪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
共和國的“故居”——訪瑞金
撩開紅色金融的記憶——訪中國錢幣博物館
撫今追昔不忘國恥——訪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國歌從這里唱響——訪黃浦劇場
邁出萬里長征第一步——訪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
春到遵義——訪遵義會議會址
紅軍飛奪瀘定橋——訪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
革命圣地的璀璨之光——訪延安革命紀念館
紅旗漫卷西風——訪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
華清池的槍聲——訪西安事變紀念館
盧溝曉月月曉事——訪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
奔向延安的“秘密交通站”——訪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
續(xù)寫中華印刷的輝煌——訪中國印刷博物館
不能忘記的難史——訪侵華目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鋼刀插入敵胸膛——訪鐵道游擊隊紀念館
太行浩氣傳千古——訪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豐碑永鑄新四軍——訪新四軍紀念館
中國電影的革命征程——訪中國電影博物館
威震敵膽的鄉(xiāng)村戰(zhàn)——訪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紀念館
紅巖圣地千秋業(yè)——訪紅巖革命紀念館
留住白求恩——訪白求恩紀念館
蘆葦蕩中魚水情——訪常熟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
“淀上神兵”建奇功——訪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
狼牙峻峰頌英名——訪狼牙山紀念館
將軍頭顱回人間——訪趙尚志紀念館
炸得鬼子魂飛散——訪地雷戰(zhàn)紀念館
華南抗戰(zhàn)一面旗——訪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
寥寥遺物說子榮——訪楊子榮烈士紀念館
一衣一物總關情——訪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
石城胸前的“紀念章”——訪梅園新村紀念館
群山作證沂蒙情——訪孟良崮戰(zhàn)役紀念館
潛伏在妙峰山的情報站——訪平西隋報交通聯(lián)絡站紀念館
化作塵泥為中華——訪董存瑞紀念館
新中國從這里走來——訪西柏坡紀念館
小車推出來的勝利——訪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
“陸戰(zhàn)之王”的光榮歷史——訪中國坦克博物館
再歷平津戰(zhàn)役——訪平津戰(zhàn)役紀念館
金色盾牌熱血鑄就——訪北京警察博物館
解放全國的號角從這里吹響——訪雙清別墅
永葆本色“好八連”——訪“南京路上好八連”事跡展覽館
見證大海勁旅——訪海軍博物館
降伏沙漠添綠洲——訪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
鴨綠江畔的訴說——訪抗美援朝紀念館
“一汽”見證中國汽車——訪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紀念館
小禮物展示大春秋——訪國際友誼博物館
東高地上“龍?zhí)ь^”——訪中華航天博物館
清明再看航天魂——訪東風革命烈士陵園
衛(wèi)星的訴說一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展示館
不朽的“鐵人精神”——訪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永遠的雷鋒——訪撫順雷鋒紀念館
沙丘上的豐碑——訪焦裕祿紀念館
艱苦奮斗引天河——訪紅旗渠紀念館
中國農村改革的發(fā)源地——訪“大包干”紀念館
魂系雪域高原——訪孔繁森同志紀念館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七月尋根--訪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坐落在上海市盧灣區(qū)一條寧靜的里弄里,它是一幢紅色的石庫門建筑。在20世紀20年代初的老上海,這種建筑很常見,它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由于它的門框四周由黃色的花崗巖石條圍成,所以老上海人稱這樣的房子為“石庫門”?! 耐獗砜?,這是一幢尋常民居。但在中國近代史上,它卻猶如一座豐碑,標志著一場開天辟地的偉大革命的開端。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正式召開。現(xiàn)在,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底樓那間18平方米的客廳,雪白的墻壁,朱紅的地板,正中是一張大餐桌,桌上放著一只飾有荷葉邊的粉色花瓶,還有一套白瓷茶具和一對紫銅煙灰缸。桌子的四周圍著一圈小圓凳,東西兩墻各有一只茶幾和兩把椅子,靠北端西墻邊,放置著一張兩斗小桌,布置得潔凈、樸素。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間客廳里召開。除建筑外,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所有家具物品都是根據(jù)當事人的回憶,按當年原樣仿制的。  新中國成立之初,在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毅提議下,有關部門開始尋找中共一大會址。經多次勘察,確定了現(xiàn)在地處興業(yè)路76、78號(原望志路106、108號)的房屋為中共一大會址。發(fā)現(xiàn)時,沿街的底層房屋已成為制作切面的“恒昌福面坊”。據(jù)當年出資建造房屋的陳老太回憶:1920年新屋建成后不久,她就將106號和108號兩幢房屋租給姓李的居住,即當時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代表李漢俊及其哥哥李書城,成為他們的寓所。所以當一大開會的時候這里還是一幢新房子。沒過多久,李家搬走,她又將這兩幢房屋及其他房屋全部租給了一位商人,商人曾出資對房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改建,而后,有的房屋又轉租給別人住。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紅色紀念館的訴說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