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作者: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 頁數(shù):407 字數(shù):400000 譯者:徐昌翰
前言
蘇聯(lián)的興亡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影響至巨的大事件,它直接改變了世界地緣政治和國際關系的大格局。如今,蘇聯(lián)的興亡史、蘇聯(lián)解體的經(jīng)驗教訓及其后果,已經(jīng)成為世界各國的理論工作者研究社會主義前景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對蘇聯(lián)解體和蘇共垮臺,我們是感到十分惋惜和遺憾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曾經(jīng)多次陪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和鄧小平等同志赴蘇聯(lián)訪問,蘇聯(lián)領導人赫魯曉夫等來華訪問,我也曾當過翻譯。我結交了很多蘇聯(lián)朋友,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隨著蘇共和蘇聯(lián)的逝去,這些都已成為如煙的往事。因為這層關系,我對蘇聯(lián)解體乏謎格外關注,對新解密的蘇聯(lián)檔案和有關當事人的回憶和反思格外留心。 雷日科夫是蘇聯(lián)解體前的部長會議主席,親歷了蘇聯(lián)解體的全過程,對彼時的真實景況和內幕有非他人能比的了解和洞悉,雷日科夫的著述因而就多了更深一層的價值和意義。雷日科夫這些年寫過不少書,但他對此書特別重視。他說:“這本書我寫了十多年。”書的主題是蘇聯(lián)解體——這是對他震撼至烈的人生經(jīng)歷。書中除了敘述蘇聯(lián)發(fā)生在1989至1991年的各種重大事件外,更重要的是對經(jīng)驗教訓的總結和后果的反思。起初作者只是備忘,把一些重要的事件記錄下來。可是后來,隨著戈爾巴喬夫改革造成的后果日益嚴重,他和整個俄羅斯思想界一樣,開始了對一連串重大歷史事件前因后果的深入思考。他把所有這些都寫進了此書。他說:“我希望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能回答我心靈和理智的呼喚。” 時間是最好的老師,拉開時間距離的觀照可能更為客觀、冷靜、清明和超脫。痛定思痛之余,15年來,雷日科夫幾乎沒有一天放松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研究。他曾同數(shù)以千計的本國和國外思想精英交換看法,促膝長談;也曾無數(shù)次深入底層,傾聽普通人的意見;他還曾閱讀了大量的有關著作。此書基本按時間順序,全面回顧了蘇聯(lián)解體過程中的所有重大事件,并清晰地梳理了它們的來龍去脈。對于蘇聯(lián)解體的原因,說法很多,以致許多資深的研究者也感到撲朔迷離,迷霧重重。但由于雷日科夫當時身處最高決策層。因此對于歷史關節(jié)點的把握就非常準確,對于此起彼伏的各種事件錯綜復雜的因果關系,就敘述得更合乎邏輯,也更為清楚。這種系統(tǒng)、明晰、中肯、準確、全面并具有獨特視角的敘述,對所有想要深入了解這段歷史真相的人,都將是莫大的幫助。 雷日科夫在敘述這些事件時主要圍繞兩條線索展開:一條是當時以葉利欽為代表的黨內反對派和以所謂“民主派”為代表的社會上的反對派是如何同流合污,一步一步發(fā)展起來的;另一條則是蘇共領導中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蘇共是如何一步步喪失領導權,而蘇聯(lián)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解體垮臺的。其間各種思潮的來龍去脈,各種社會力量的起伏動蕩,各種國際力量的相互作用闡述十分深刻細致,值得深思,足以成為我們的借鑒。 這本書雖屬宏觀敘事,但卻始終保持了明白曉暢的語言敘事風格,結合了大量歷史細節(jié),以親身經(jīng)歷的具體事實澄清了許多似是而非的傳言和關于某些問題的懸案,可謂做到了有根有據(jù),深入淺出。而且事事講來心平氣和,有睿智的長者之風,讀起來引人八勝,發(fā)人警醒。 無論如何,蘇聯(lián)解體都是一個“大國悲劇”。前蘇聯(lián)70年的歷史已經(jīng)成為蘊藏豐厚的研究資源。在當前我國思想輿論界掀起一輪“大國研究熱”的當口,新華出版社翻譯出版這樣一部解剖曾經(jīng)的超級大國蘇聯(lián)崩潰的著作,無疑很有意義。我相信,此書的翻譯出版,定能引起專家學者和普通讀者的廣泛興趣和關注,定能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研究和蘇聯(lián)研究以及其他內容廣泛的理論研究提供重要參考,并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堅定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是為序。 2007年11月
內容概要
擁有70年輝煌歷史的超級大國蘇聯(lián)瞬間土崩瓦解,給世界帶來巨大的震撼與無盡的思考。
本書穿越時空的迷霧,詳細、生動、全面地敘述了蘇聯(lián)解體和蘇共垮臺這一震撼世界的歷史性事件的全過程,以獨特的視角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體內在邏輯,揭示了與其相關聯(lián)的各種事件之間的前因后果,展現(xiàn)了蘇聯(lián)各加盟共和國千百萬人民由此所經(jīng)歷的困窘和悲慘后果。本書所披露的內容,僅就其權威性而言,已絕非其他人物撰寫的回憶錄所能比擬。
作者簡介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1959年畢業(yè)于烏拉爾工學院。從1950年起即在烏拉爾重型機械廠工作,先后任技師、工程師、總工程師和廠長。
1975-1979年任蘇聯(lián)重型工業(yè)和交通機械工業(yè)部第一副部長,1979-1982年任蘇聯(lián)國家計委第一副主席,1985-1990年任蘇聯(lián)部長會議主席(總理)。
1981-1991年被選為蘇共中央委員,1982-1985年任蘇共中央書記,兼任蘇共中央經(jīng)濟部部長,1985-1990年擔任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蘇聯(lián)解體時期任蘇聯(lián)人民代表,解體后1995-2003年任俄聯(lián)邦聯(lián)邦會議國家杜馬代表,議會“人民政權”黨團領袖、國家杜馬理事會理事、國家杜馬聯(lián)邦會議成員等。
書籍目錄
序言:真相與后果瓦連京·拉斯普京
第一章 亂自何來
第二章 阿拉木圖:不妥當?shù)娜蚊饑乐睾蠊?br />第三章 第比利斯:顛倒黑白的審判政客得勢的代價
第四章 費爾干納的黑色六月
第五章 巴庫:誰是罪人
第六章 雪崩前奏:波羅的海三國
第七章 后果:仇俄浮出水面
第八章 后果:可恥的審判
第九章 “獨立”烏克蘭的怪現(xiàn)狀
第十章 二合一的烏克蘭
第十一章 蘇聯(lián):從改革到解體
第十二章 政權處于彌留時刻
后記
雷日科夫小傳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我們將不知不覺地,但積極地和經(jīng)常不斷地促進官員們的恣意妄為,讓他們貪賄無度,喪失原則。官僚主義和拖沓推諉將被視為善舉,而誠信和正派將被人恥笑,變成人人所不齒和不合時宜的東西。無賴和無恥、欺騙和謊言、酗酒和吸毒、人防人賽過懼怕野獸、羞恥之心的缺失、叛賣、民族主義和民族仇恨,首先是對俄羅斯人民的仇恨——我們將以高超的手法,在不知不覺閥把這一切都神圣化,讓它綻放出絢麗之花……只有少數(shù)人,極少數(shù)人,才能感覺到或者認識到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但是我們會把這些人置于孤立無援的境地,把他們變成眾人恥笑的對象;我們會找到毀謗他們的辦法,宣布他們是社會渣滓。我們要把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根挖出來,把精神道德的基礎庸俗化并加以清除。我們將以這種方法一代接一代地動搖和破壞列寧主義的狂熱。我們要從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的賭注壓在青年身上,要讓它變質、發(fā)霉、腐爛。我們要把他們變成無恥之徒、庸人和世界主義者。我們一定要做到。 40年后,一切果然這樣發(fā)生了。西方,特別是美國,消滅蘇維埃國家的目標果然完全實現(xiàn)了。不過,我當然絕不會以為,這樣一個大國的悲劇性解體能夠僅僅發(fā)生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之下。如果內部沒有一個實際上完全奉行蘇聯(lián)的敵人所樹立的目標的“第五縱隊”,而只靠外部力量,誰也不能把我們國家怎么樣。這只要回想一下俄羅斯千百年來的歷史,包括衛(wèi)國戰(zhàn)爭那悲慘的時光和最后的勝利結局,就可以一目了然。 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告訴我們,所謂的民主變革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特別是在千百萬人民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方面。毫不奇怪,許多人都在越來越經(jīng)常地問自己:難道真的需要這場改革嗎?難道它真的是歷史的必需和必然嗎?而且,許多人很自然地懷著一種尊敬的心情回想起蘇聯(lián)時代——日子過得雖不富裕,但勞動、休息、教育、醫(yī)療服務、必要的社會福利等方面都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人們終于明白,原來第一撥“民主派”是厚顏無恥地欺騙了他們。那些家伙曾許諾很快就會過上天堂般的日子,而這些玫瑰色的甜言蜜語現(xiàn)已猶如朝霧般消散。還有一些人,他們在人民中只占很小一部分,現(xiàn)在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全是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不過這些東西實際上是直接從絕大多數(shù)人手里搶過來的。所以,許多人對“改革”的態(tài)度絕對是負面的。這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它的悲慘之處更在于,從根本上來說,它是一種內心深處的迷失,而大眾傳媒卻用盡了渾身解數(shù)來支持這種迷失。 問題在于,在許多人的眼里,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也好,蓋達爾—丘拜斯—葉利欽的“激進改革”也好,它們都匯人了同一的過程,盡管就目的、社會經(jīng)濟內容和政治推動力而言,它們其實是相互對立的東西。他們之間的共同點只有一條,那就是“改革”的失敗和垮臺創(chuàng)造了消滅蘇聯(lián)和改變蘇聯(lián)社會政治制度的有利條件。
后記
我們這一代中國知識分子,大多有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蘇聯(lián)情結。因此,當2007年春節(jié)過后,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巾國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斯米爾諾夫博士突然打電話給我,告訴我雷日科夫有一本關于蘇聯(lián)解體的最重要的新作已經(jīng)殺青,希望能翻譯成中文出版。斯米爾諾夫問我是否愿意承擔這項工作時,我的心動了。當時,由于我手頭正有別的工作,不便當場表示同意。但他那迫切的口氣使我不得不改變初衷,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答復。 斯米爾諾夫先生曾兩度同我有過密切的文字之交,而且后來義承蒙他撰文在莫斯科報紙上對我和我的同事們的工作加以謬贊。這次他是應邀同俄羅斯國立莫斯科社會大學副校長、莫斯科名人俱樂部執(zhí)行主席、原蘇共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副主席科京先生一同到哈爾濱來參加2007年冰雪節(jié)的。為雷日科夫的新作尋找譯者并安排在中國的出版事宜,是他們此行的主要任務。他見我應允了此事,便邀我到賓館同科京先生面談。 科京向我簡要地介紹了這本書的大致狀況,答應回國后立刻把該書的電子版文字和圖片設法傳遞給我;而我則向他保證一定努力忠實地傳達原文,并幫助他們物色到一家合適的中國出版社來做這項工作,以不辜負作者的期望。這樣,這件事便定了下來。 科京回國之后,很快便通過特快專遞發(fā)來雷日科夫親筆簽字的版權委托,又通過電子郵件發(fā)來該書全文;再后來,又通過本書譯者中在莫斯科工作的徐明稼帶回圖片光盤。而我,則把此事向所在單位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做了匯報。院長曲偉先生和院老年科協(xié)深知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表示積極支持,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鼓勵。我們對國內幾家重要出版社的情況進行研究,認為還是請新華出版社支持這項工作為好,于是便把全書的簡介寄到了新華出版社。 很快,新華出版社打來電話,表示愿意合作。于是我們邀請了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資深翻譯家高文鳳、宋嗣喜和年輕的翻譯家李蓉,資深翻譯家、黑龍江大學的王育倫教授、黑龍江省經(jīng)濟干部管理學院的王琳德教授參加翻譯,并邀請在莫斯科常駐的徐明稼小姐擔任譯者同作者之間的“聯(lián)絡員”,并參加部分章節(jié)翻譯,承擔了一些技術性的工作。這樣,就出現(xiàn)了譯者的如下分工(按章節(jié)順序排列):徐昌翰:前言,第1、4、5、12章;王育倫:第2、3章;王琳德:第6章;高文鳳:第7章;李蓉:第8、9章;宋嗣喜:第10、11章;徐明稼:后記、作者小傳、圖片說明。最后,全書由徐昌翰作了統(tǒng)一校訂。 在此。我愿代表全體譯者,向所有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幫助和鼓勵的領導和朋友們表示由衷的感謝。假如這本書能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將是對我們的勞動,也是對這些朋友最好的回報。 徐昌翰 2007年11月
編輯推薦
《大國悲劇:蘇聯(lián)解體的前因后果》的翻譯出版,定能引起專家學者和普通讀者的廣泛興趣和關注,定能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研究和蘇聯(lián)研究以及其他內容廣泛的理論研究提供重要參考,并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堅定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