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雷原 頁數(shù):164 字數(shù):154000
內容概要
雷原教授寫的《自然的智慧——》著重從五個方面,即信仰、常道、常名、貴生與為政,闡述老子的思想,并且通過闡述《老子》思想進一步闡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闡述中以孔子釋老子,以老子印證孔子,從而使儒道在源頭上達至統(tǒng)一。比如天人合一,心物一體,以道德為本,中庸與無為,在這些根本思想之下又進一步將其展開,與我們的政治、經濟結合起來,即是大一統(tǒng)政治思維、禮法合制以及農本商末的自然經濟方式等;與我們看待事物的方法以及表述事物的方式結合起來,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與我們的養(yǎng)生結合起來便是一套順應人身特點的綜合心與物的無為養(yǎng)生方式。
《自然的智慧——》在論述過程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并與現(xiàn)實緊密結合,從而使本書具有極強的趣味性與學以致用的特點。
作者簡介
雷原,男,漢族,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學博士,一九六七年生于陜西長安,長期從事管理工作。先后在蘭州市第二毛紡織廠、蘭州市財政局、蘭州市信托投資公司、甘肅省信托投資公司、華龍證券有限公司、甘肅證券期貨協(xié)會、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經紀工作委員會任職?,F(xiàn)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后流動站從事中國歷史研究工作,并擔任北京大學人才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在國內重要刊物發(fā)表理論研究文章十多篇,對"三農"問題、城市化問題、征信問題以及中國資本市場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等領域有深入的研究。
書籍目錄
序
信仰——自然之道
一、天人合統(tǒng)與天地人道共統(tǒng)
二、統(tǒng)于道德
三、中國人的理性與禮樂文化——信仰禮樂化
四、鬼神與不朽
常道
一、慈道
(一)無私、玄德與無身
(二)棄智無名
(三)兵者不祥之器
(四)以德報怨
(五)修德乃昌
(六)踐行以誠,用心以善
二、謙道
(一)上善若水
(二)不自矜
(三)不盈不滿
(四)戒躁戒輕
(五)善下之
(六)知不知上
三、無為之道
(一)合而不分
(二)無知寬簡
(三)順勢損補之
(四)有無互為利用
(五)弱者道之用與無私不妄為
(六)難大于易細
四、中庸之道
(一)整體思維
(二)陰陽兩端與中德
(三)動善時,凡事有度,物極必反
常名
一、常名
二、可名之禍
三、重實輕名
四、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五、正名與禮
(一)筮日、筮賓
(二)挽髻、箸(著)緬
(三)加冠
(四)拜見尊長
(五)取字
六、西方重名的邏輯學與“白馬非馬”論
貴生
一、貴生
二、擅于養(yǎng)生者只有十分之一
三、養(yǎng)生的方法
(一)積極的心態(tài)與七情之調和
(二)飲食
(三)養(yǎng)精養(yǎng)神
(四)陰陽和諧
(五)居住
(六)以德養(yǎng)生
(七)太極拳養(yǎng)生
(八)無為養(yǎng)生
為政
一、為政者的修養(yǎng)
(一)清凈為天下正
(二)忍辱負重
(三)智、明、力、強、富、志、不朽
(四)海納百川之胸懷與均和天下
二、天下為公
(一)圣人不積,與人己愈多
(二)小國寡民
三、執(zhí)古之道與傳統(tǒng)文化
(一)“大一統(tǒng)”的傳統(tǒng)
(二)王道的傳統(tǒng)
(三)注重向內的一種重生命與重德性的人生價值與生活方式
(四)與時偕行
四、大制不割與整體發(fā)展
五、關于自然經濟
(一)低碳經濟與自然經濟
(二)對自然經濟的論述
(三)自然經濟思想下的農村改革
六、無為而治
(一)無為之道
(二)無為之法
(三)無為之術
參考書目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