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雷武鈴 頁數:19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自我·宿命與不朽:伊克巴爾研究》是雷武鈴用了近10年時間完成的一部學術著作,這個時間包括他學習思考,收集資料,分析研究和寫作修改的整個過程。武鈴肯花去這么多時間和心血,一是因為他是一個做學問認真的人,二是因為伊克巴爾宗教哲學思想研究是一個有難度的課題。無論如何,我以為花去的是值得的。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節(jié) 伊克巴爾:文化身份的辨別第二節(jié) 伊克巴爾的思想第三節(jié) 本書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 認識的起點:作為知識的宗教第一節(jié) 發(fā)展觀念下的知識之重要性第二節(jié) 知識的兩種含義和知識的神圣性第三節(jié) 作為知識的宗教第二章 萬物的存在:物質和生命第一節(jié) 統合的意圖第二節(jié) 物質的存在第三節(jié) 生命、意識的存在第三章 上帝的存在:創(chuàng)造者與全能者第一節(jié) 創(chuàng)造者上帝第二節(jié) 全能者上帝和人世的痛苦第四章 人的存在:自我、宿命與不朽第一節(jié) 認識自我第二節(jié) 自我的自由及宿命論第三節(jié) 自我的發(fā)展進化與永生第五章 伊斯蘭歷史文化精神第一節(jié) 信仰與科學第二節(jié) 伊斯蘭歷史文化中的科學精神第三節(jié) 伊斯蘭文化的現代性第六章 政治理論第一節(jié) 伊克巴爾的民族思想第二節(jié) 伊克巴爾的創(chuàng)制論思想第七章 人類的理想第一節(jié) 對伊斯蘭教內部的批判第二節(jié) 對西方現代社會的批判結論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他認為笛卡爾的二元論來自早期基督教中的摩尼教影響。他說,如果假設肉體和靈魂都是獨立的,并且彼此互不影響的話,那么,就會像萊布尼茲所設想的那樣,它們的變化是在兩條完全平行的線上奔跑,它們能這樣進行要歸功于事先定好的和諧:肉體和靈魂彼此的變化毫無關系,只是碰巧同時發(fā)生。德國心理學家朗格的情感理論傾向于在肉體和靈魂交互作用中,起主導作用的是肉體。伊克巴爾認為很多事實表明不是這樣的。他認為即使肉體起主導作用,在情感發(fā)展的某一定時刻,心靈也必須參與。而情感能否進一步發(fā)展,依賴于自我(意識)是否參與。① 伊克巴爾批判肉體和靈魂平行論和肉體靈魂交互影響論,為自己的肉體靈魂合一論做好了準備。他認為肉體和靈魂是融合無間的,屬于同一系統。身體是一個行為系統,靈魂也是一個行為系統。它們之間的聯系是緊密的。身體和靈魂緊密相連并不否定身體和靈魂之間的區(qū)別。物質是低層次的自我群落,當它們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達到一定程度的協調時,就從中產生更高層次的自我?! ≡谝量税蜖柕淖晕依碚撝?,最有意思的可能就是他的自我進化論了。他借鑒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把這種進化擴張到精神意識領域,而不僅僅限于身體功能?!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