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宋幫強 頁數:27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日據時期臺灣共產黨研究》力圖以“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寫的《臺灣社會運動史》歷史檔案資料為依托,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采用歷史研究方法和文獻分析方法,對日據時期的臺灣共產黨作一研究?!度論r期臺灣共產黨研究》共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闡述了臺灣共產黨誕生的歷史背景。臺灣共產黨的誕生與臺灣的內部環(huán)境、外部環(huán)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以內部環(huán)境來說,日本在臺灣殘酷的殖民統(tǒng)治,臺灣日漸發(fā)展的民族運動;就外部環(huán)境來講,共產國際的東方戰(zhàn)略,日本、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相繼興起?! 〉诙糠郑接懪_灣共產黨成立的來龍去脈。隨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展,共產國際對殖民地無產階級政黨組織的建立也給予了重視與支持。1928年4月15日,在共產國際、日本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指導和幫助下,林木順、謝雪紅、翁澤生聯(lián)絡在中國大陸、臺灣地區(qū)和日本的臺籍共產黨員,在上海共同創(chuàng)立臺灣共產黨?! 〉谌糠?,論述臺灣共產黨政治大綱中的“臺灣民族”、“臺灣獨立”等焦點問題。1928年臺灣共產黨綱領中的“臺灣民族論”是日本共產黨忽視了臺灣的特殊性而生搬硬套列寧的民族殖民地理論的產物。臺灣共產黨政治綱領中的“臺灣獨立”的真實內涵是指臺灣擺脫日本帝國主義統(tǒng)治的“獨立”,并非要從祖國、從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獨立”出去,希望借此先自我解放,然后,待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的革命取得勝利后,再回歸祖國?! 〉谒牟糠郑接懪_灣共產黨失敗的原因。共產國際“第三時期”理論與臺灣共產黨“左”傾錯誤、日警的鎮(zhèn)壓、臺灣共產黨員自身的不成熟都是導致其失敗的重要原因?! 〉谖宀糠?,探討臺灣共產黨與日本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共產國際的關系。臺灣共產黨在成立時,是作為日本共產黨的一個民族支部,在組織上屬于日本共產黨,然而,后來由于日本共產黨黨組織屢遭日本政府的破壞,臺灣共產黨和日本共產黨的關系中斷,所以臺灣共產黨更多的是在共產國際東方局和中國共產黨的指導下開展活動的?! 〉诹糠?,探討臺灣共產黨對臺灣社會運動的影響。臺灣的農民組合、文化協(xié)會和工會在臺灣共產黨的領導下和組織下,一度掀起了臺灣民族革命運動的高潮,給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擊,在近代臺灣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書籍目錄
緒論一 選題緣由與選題意義二 學術史回顧三 研究資料、方法與思路四 研究目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第一章 臺灣共產黨誕生前的歷史背景第一節(jié) 日本在臺灣殘酷的殖民統(tǒng)治一 殘暴苛酷的政治控制與壓迫二 敲骨吸髓的經濟掠奪三 赤裸裸的民族差別教育第二節(jié) 臺灣民族運動的興起與分化一 武裝抗日的失敗及教訓二 臺灣民族運動的興起三 臺灣民族運動的分化第三節(jié) 臺灣共產黨誕生前的共產國際、日本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一 共產國際的成立及其東方戰(zhàn)略二 臺灣共產黨誕生前的日本共產黨三 臺灣共產黨誕生前的中國共產黨第二章 臺灣共產黨的成立第一節(jié) 臺灣島內外共產主義活動為臺灣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思想條件和干部力量一 臺灣先進知識青年在日本的共產主義活動二 臺灣先進知識青年在中國大陸的共產主義活動三 臺灣先進知識青年在臺灣島內的共產主義活動第二節(jié) 臺灣島內的農工運動為臺灣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一 農民運動二 工人運動第三節(jié) 臺灣共產黨成立的經過一 共產國際醞釀并指導臺灣共產黨的成立二 臺灣共產黨成立前夕的準備工作三 臺灣共產黨成立大會附錄關于臺灣共產黨活動的報告(1930年10月20日)翁澤生關于臺共人數、群眾組織人數的報告(1931年2月7日)第三章 臺灣共產黨政治綱領焦點問題評析第一節(jié) "臺灣民族論"不能成立一 臺灣共產黨政治綱領中的"臺灣民族論"不能成立二 臺灣共產黨政治綱領中的"臺灣民族論"是日本共產黨照搬列寧的民族殖民地理論的產物第二節(jié) "臺灣獨立"的真實內涵一 臺灣共產黨提出"臺灣獨立"主張的歷史背景二 臺灣共產黨政治綱領中"臺灣獨立"主張的真實內涵·三 臺灣共產黨黨員用行動再次證明了"臺灣獨立"主張的真實內涵附錄1928年臺灣共產黨政治大綱1931年臺灣共產黨政治綱領第四章 臺灣共產黨失敗原因探析第一節(jié) 共產國際"第三時期"理論與臺灣共產黨"左"傾錯誤一 臺灣共產黨"左"傾錯誤的根源:共產國際"第三時期"理論二 臺灣共產黨領導人謝雪紅對共產國際"左"傾指示的抵制三 在共產國際"左"傾指示下,臺灣共產黨出現(xiàn)嚴重的"左"傾錯誤四 臺灣共產黨的"左"傾錯誤釀成了臺灣共產黨的失敗第二節(jié) 日本警察的鎮(zhèn)壓一 上海讀書會事件二 臺灣共產黨東京特別支部的破壞三 臺灣赤色救援會事件第三節(jié) 臺灣共產黨黨員自身的不成熟一 大多數黨員"只唯上"、"不唯實"是導致臺灣共產黨失敗的主觀原因二 臺灣共產黨黨員缺乏斗爭經驗三 少數臺灣共產黨黨員的革命意志薄弱附錄瞿秋白與翁澤生、潘欽信及陳德興的談話記錄(1930年10月)遠東局女工作人員與翁澤生、潘欽信的談話記錄(1930年11月26日)謝雪紅致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的信(1931年4月25日)因臺灣共產主義者遭到逮捕而發(fā)出的呼吁(1931年夏天或秋天)第五章 臺灣共產黨與日本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共產國際的關系第一節(jié) 臺灣共產黨與日本共產黨的關系一 在日警的鎮(zhèn)壓下,日本共產黨對臺灣共產黨指導的不充分(1927年11月至1929年4月)二 日本共產黨對臺灣共產黨僅有的一次指導(1929年4月至1932年4月)第二節(jié) 臺灣共產黨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一 臺灣共產黨的建立與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作用二 中國共產黨對臺灣共產黨革命斗爭的支持和指導三 舊臺灣共產黨人員的演變--回歸中國共產黨及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的建立第三節(jié) 臺灣共產黨與共產國際的關系一 共產國際對臺灣共產黨的幫助及正面影響二 共產國際對臺灣共產黨的負面影響附錄1928年臺灣共產黨組織大綱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遠東局致臺灣共產主義者的信(1930年、1931年交替之際的冬季)共產國際致臺灣共產主義者的第二封信的草案(1932年9月)第六章 臺灣共產黨對臺灣社會運動的影響第一節(jié) 臺灣共產黨對文化協(xié)會活動的影響一 臺灣共產黨對文化協(xié)會的滲透二 臺灣共產黨逐漸取得文化協(xié)會的領導權三 組織大眾黨和新文協(xié)解散問題四 文協(xié)成為臺灣共產黨的外圍組織第二節(jié) 臺灣共產黨對農民運動的影響一 臺灣共產黨對農民組合的滲透二 臺灣共產黨影響下的農民組合第二次全島代表大會三 "二·一二"事件四 農民組合的再建運動五 臺灣共產黨外圍團體的臺灣農民組合六 在臺灣共產黨的領導下,農民組合準備武裝斗爭第三節(jié) 臺灣共產黨對工人運動的影響一 臺灣共產黨對工人運動的指導方針二 紅色總工會組織運動三 臺灣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運動結語附錄一 林木順留學蘇聯(lián)學校考附錄二 臺灣共產黨大事年表附錄三 臺灣共產黨相關圖片參考文獻后記
編輯推薦
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臺灣的農民組合、文化協(xié)會和工會在臺共的領導下和組織下,一度掀起了臺灣民族革命運動的高潮,給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擊,在近代臺灣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臺共黨史本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但由于種種原因(譬如過去臺共史料缺乏及政治禁忌太多),以至日據時期臺共研究工作,進展得非常緩慢,并留下一些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問題,亟待我們去撥開它神秘的面紗。宋幫強編寫的《日據時期臺灣共產黨研究》對“臺共誕生的歷史背景”、“ 臺共的成立”、“臺共政治綱領焦點問題”、“臺共敗亡的原因”、“ 臺共與日共、中共、共產國際的關系”、“臺共對臺灣社會運動的影響”等問題,作了深入、縝密的論述。此書適合于各省黨校、大專院校、臺辦、各省黨史研究室和各省社科院等相關人士閱讀,具有一定的學術和珍藏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