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李雙華 頁數(shù):360 字數(shù):282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由李雙華編寫的《吳中派與中晚明文學》?!秴侵信膳c中晚明文學》的內容提要如下:
在明代中后期的文壇上,吳中地區(qū)的文學是一支重要力量。在中國古代,文學實際上在沿著兩條路線發(fā)展:一條是據(jù)守政教傳統(tǒng)的古典主義文學,另一條則是以個人生活和個人情趣為中心的世俗化文學。中唐以后,后一種文學勢力逐漸強大,發(fā)展到元明,已然形成強大的世俗化傾向,詩文作家們實際上已將大部分注意力投射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日常情感,從而形成了浩蕩的世俗主義文學潮流,明代吳中派的文學活動正是這股潮流的重要群體。其中,沈周作為平民文人、祝允明作為鄉(xiāng)居士紳、唐寅作為市井文人、徐禎卿作為風雅才子,從不同方面卻共同地顯示出文人的民問化和文學的世俗化的歷史趨勢。沈周之平和、祝允明之狂怪、唐寅之放逸、文徵明之溫婉、徐禎卿之清雅,既典型地代表了昊地的文學風貌,又標志著吳中派文學脫離古典主義文學的范疇,成為明代世俗主義文學的重要推動者和典型代表,因而成為明代文學主湖的中堅力量。
作者簡介
李雙華
江蘇邳縣人。文學博士,南京工業(yè)大學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的教學與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元明清文學與文化。發(fā)表過《明中葉吳中士人心態(tài)及其文化意義》、《論沈周的人生態(tài)度極其文化意義》、《西門慶——專制政體下商業(yè)資本的縮影》等論文。
書籍目錄
序
緒論
一 緣起
二 吳中派文學研究述略
三 所謂吳中派
第一章 弘正文風與吳中文風
第一節(jié) 吳中文學之特質
第二節(jié) 吳中文風的個體化傾向
第三節(jié) 吳中文風與臺閣文風
第四節(jié) 吳中文風與七子文風
第五節(jié) 吳門畫風與吳中文風
第二章 吳中士風與吳中文風
第一節(jié) 吳中文人的政治態(tài)度
第二節(jié) 吳中文人的仕與隱
第三節(jié) 吳中文人的生活態(tài)度
第三章 吳中學風與吳中文風
第一節(jié) 宋明理學與吳中學風
第二節(jié) 吳中學風對文風的影響
第四章 平民文人沈周
第一節(jié) 沈周的家世及生平
第二節(jié) 沈周的人生態(tài)度
第三節(jié) 沈周的詩歌藝術
第五章 吳中怪杰祝允明
第一節(jié) 祝允明的家世教養(yǎng)及人生態(tài)度
第二節(jié) 祝允明的學術思想
第三節(jié) 祝允明的文學思想
第四節(jié) 祝允明的文學創(chuàng)作
第六章 市井文人唐寅
第一節(jié) 唐寅的生平及人生態(tài)度
第二節(jié) 唐寅的思想性格
第三節(jié) 唐寅的文學創(chuàng)作
第四節(jié) 唐寅的意義
第七章 吳中文壇盟主文徵明
第一節(jié) 文徵明的生平及人生態(tài)度
第二節(jié) 文徵明的思想性格
第三節(jié) 文徵明的文學創(chuàng)作
第八章 吳中詩才徐禎卿
第一節(jié) 徐禎卿的生平及思想
第二節(jié) 徐禎卿《談藝錄》寫作時間考
第三節(jié) 徐禎卿的文學思想
第四節(jié) 徐禎卿的詩歌藝術
第九章 吳中派與中晚明文學
第一節(jié) 北與南的變遷
第二節(jié) 民間社會的成長與世俗化浪潮的興起
第三節(jié) 吳中派在中晚明文學史上的地位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而唐寅的這組《花月吟》就脫離了這種經(jīng)典范式的審美路向,由外傾型的審美轉為內省型的審美;由關注生命的外在形式轉向關注生命本身的感覺;由追尋人生的外在價值轉向自身的生命體驗。明代人的內省傾向人所共知,但人們論述其源頭時大都集中在理學、心學和佛教禪宗上。實際上,這些學說所冥會的主要是抽象的天道、理念,而唐寅的內省,則是在體驗自己的生命過程,這是生命活動的具體樣態(tài),是人的生活的真實面目,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據(jù)和基本動力。這種內省,是對自我當下生命的內省,而不是將生命抽象為天道、理念、價值等作為觀念來理解,它注重的是人的個體生命的具體感覺,這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具體生命?! ∪嗽谏钪凶裱氖巧钸壿?。在日常生活中,生命都是具體的、感性的、情緒的,主體對自我存在的認知全依賴當下的心理體驗、感悟。而對于每一個在世的人來說,實際經(jīng)歷的生命就是正在進行著的當下的生命,而不是抽象的歷史描述,更不是寫在紙上的定義、規(guī)范、價值觀。生命實際上是一個體驗過程,是一個心理過程,這一過程才是人的生命的真正根基,是人生最真實的實在。唐寅在《花月吟》中力圖展示的正是這樣一個生命過程、一個心理過程,它將目光集中在生命本身,即當下存在的、生機勃勃的、有著敏銳感覺的感性生命體上,即感性的自我。在他這里,一切抽象的東西都是虛妄的,只有感性的生命才是唯一的實在。他不厭其煩地描述花、月、時光,就是在強調這種生命感覺。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