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古漢朝語研究

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宋兆祥  頁數(shù):30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上古漢朝語研究》以漢朝語為研究對象?!吨猩瞎艥h朝語研究》研究使用了朝鮮三國時期的地名材料、吏讀音和《東國正韻》等譯音資料,并按照借音時間的先后通盤考慮這些資料,分別加以探析,理出層次關系?! h朝語存在著不同時期的漢字音系。上古漢字音系最為古老,保存在三國古地名和部分吏讀音里。魏晉南北朝時期朝鮮借入了北方中原漢字音系,主要反映于中古前期吏讀音和三國晚期的漢字地名。統(tǒng)一新羅借入了唐代長安漢字音系,此音系完整地保留于《東國正韻》,中古后期吏讀音也保存了這個音系的部分讀音?! ‰S著時代地推移,上古和中原漢字音系逐漸被長安漢字音系所覆蓋和替代,其中一部分仍舊保留在朝鮮語的口語和固有詞中,另外一部分則慢慢消失。

作者簡介

  宋兆祥(1979-),山東膠州人,華中科技大學博士,魯東大學國際交流學院教師。現(xiàn)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和留學生交流事宜,以歷史語音學、方言語音比較等為研究樂趣,先后在《語言研究》、韓國《人文學研究》、《語言科學》等國內(nèi)外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摘要AbStract1 導論1.1 漢朝語的歷史背景1.2 漢朝語的學術價值1.3 漢朝語研究述評1.4 本課題的研究范圍和使用的材料1.5 研究所用的方法1.6 本課題的創(chuàng)新2 《三國史記》漢語地名反映的漢朝語2.1 三國時代朝鮮半島的語言2.2 《三國史記》中的地名2.3 《三國史記》地名反映的上古漢語早期聲母問題2.4 《三國史記》地名反映的上占漢語后期聲母問題2.5 《三國史記》地名反映的上古漢語聲母系統(tǒng)2.6 本章小結3 吏讀音系研究3.1 吏讀音的狀況3.2 《吏讀集成》簡介3.3 上古層次的吏讀音3.4 中古層次的吏讀音3.5 漢朝語從上古至中古的發(fā)展3.6 本章小結4 《東國正韻》的語音體系4.1 《東國正韻》簡介4.2 朝鮮語聲母體系的演變4.3 《東國正韻》音系的聲母系統(tǒng)4.4 朝鮮語韻母體系的演變4.5 《東國正韻》音系的韻母系統(tǒng)4.6 《東國正韻》音系與《切韻》及唐五代西北方言4.7 從《東國正韻》與吏讀音的比較看漢朝語的發(fā)展4.8 本章小結5 結語5.1 本書所作的研究5.2 本書的結論5.3 本書的不足之處和今后努力的方向附錄《東國正韻》音系重紐表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漢武帝元豐三年(前108),漢武帝滅衛(wèi)滿朝鮮,分其地為玄菟、真番、樂浪、臨屯四郡。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罷臨屯、真番以并樂浪、玄菟,則臨屯郡地屬樂浪,真番郡地屬玄菟?;铣r和衛(wèi)氏朝鮮的舊壤就納入漢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其南境在禮成江、臨津江至漢江以北,與辰韓接壤?! ]有箕氏朝鮮,就沒有衛(wèi)氏朝鮮,也就沒有漢四郡?;献鍒F進入朝鮮半島,帶來并促進了半島青銅文化的發(fā)展;衛(wèi)滿集團帶來并促進了鐵器文化的發(fā)展,使得半島北部形成了濃厚的漢文化圈。因此,揚雄在《方言》中特意劃出“燕之外鄙,朝鮮冽水之間”這個北方方言區(qū),以之與“東齊海岱之間”、“宋魯陳衛(wèi)之間”、“秦晉之間”諸方言區(qū)對應?!俺r冽水(冽水,指半島載寧江)之間”作為一個方言區(qū)和文化區(qū),在中國文明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 」?-前世紀2世紀,高句麗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不過,當時的高句麗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歸屬于古朝鮮的地方政治勢力--“候國”。公元1世紀前后,高句麗人在漢玄菟郡建國,逐步把版圖擴展到朝鮮半島北部和遼寧一帶。根據(jù)文獻記載,高句麗王室的始祖朱蒙出自北夫余,后投奔卒本夫余,建立高句麗。高句麗又滅掉北夫余,并將北夫余降人置于椽那部(即絕奴部),絕奴部又世代與王室通婚。因此,夫余是高句麗的族源之一,’夫余文化的確是高句麗文化的起源之一。  根據(jù)考古資料,在日后形成高句麗民族的地區(qū),早在高句麗民族形成以前,就居住著大量漢人,漢文化的遺物非常豐富。此地區(qū)漢人聚居區(qū)的漢文化遺存有:新賓縣永陵漢城址;集安市舊城下漢土城址;通化快大茂子赤柏松漢城址;柳河縣釣魚臺古城址;桓仁下古城子遺址。漢人和其他各族雜居區(qū)的漢文化遺存有:梅河口永安遺址;東豐縣大架子等遺址;東遼縣石驛彩嵐夫余墓地出土的漢文化;西豐縣西岔溝夫余墓地出土的漢文物。這些漢文化遺跡證明了在高句麗族形成以前,這個地區(qū)已經(jīng)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居住著相當數(shù)量的漢人,他們無疑對日后高句麗族的形成有著深刻的影響。漢文化對高句麗族有重要影響,這是多數(shù)學者所公認的。這些影響除了早期和晚期來自漢文化對高句麗文化的影響,即高句麗人接受了漢文化,還有來自漢人加入高句麗族所直接帶入的。孫進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孫進己,2002):  事實上,在高句麗長期發(fā)展中,不斷有漢人加入其中。因此,實際上到最后,高句麗族中的漢人成分已逐漸成為主體了,這也是以后高句麗族迅速漢化,最后大批融入漢族的原因?!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上古漢朝語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