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王貴祿 頁數(shù):376 字數(shù):27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前瞻性批評:消費時代的文學與影像》從宏觀視野上觀測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文學和影視文化在消費語境中的整體轉(zhuǎn)向,始終從追問當代學者和作家的文化身份入手,以左翼史觀為基本出發(fā)點,對中國文學與影視文化進行宏觀的富于深度的反思。《前瞻性批評:消費時代的文學與影像》的研究旨在梳理和敞亮9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和影視文化的整體轉(zhuǎn)向,這種“轉(zhuǎn)向”當然是全方位、多層面的,包括從作家的創(chuàng)作精神的轉(zhuǎn)向到文學史書寫、文學批評、文學閱讀等方面的轉(zhuǎn)向。敞亮意味著一種強烈的“重建”意識、一種呼喚意識,目的在于從這種幾乎是“頹敗的”轉(zhuǎn)向中重建一種文學與影視的深度模式,同時重建一種積極參與社會、參與人生的文藝模式。
作者簡介
王貴祿(1967一),男,甘肅秦安人,天水師范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2005年畢業(yè)于蘭州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08年赴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并于2011年6月獲文學博士學位。2005年以來先后在CSSCl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20多篇,出版專著兩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社科項目、省教育廳項目等科研項目多項,并參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西部文學、底層寫作、延安文藝、消費文化、當代影視。
書籍目錄
代序批評者何為
上編
第一章質(zhì)疑與叩問…………………………………………
第一節(jié)誰是接受主體與文學應有的社會責任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再解讀
第二節(jié)誰的文學批評與文學批評何為
——l990年代以來批評話語的轉(zhuǎn)型與蛻變
第三節(jié)誰的文學史與如何定位烏托邦時代的文學經(jīng)典
——l990年代以來當代文學史敘事中的1950至1970年代文學
第二章探尋與重構…………………………………………
第一節(jié)誰的寫作與新世紀文學中的“左翼”思潮
——重估“底層文學”中的意識形態(tài)話語
第二節(jié)底層作為美學主體的當代意義
——再議革命話語主導下的底層表述
第三節(jié)一種當代詩美流變的歷史考察
——當代詩歌中樹意象所映像的英雄主義與犬儒主義
第三章尋找失落的精神家園……………………………
第一節(jié)在鄉(xiāng)土、荒野及牧場之間
——地域文化與西部小說
第二節(jié)轉(zhuǎn)型時期的文學能指
——新生代西部作家的精神結構與歷史境遇
第三節(jié)緣自遠古的文化回聲
——長安文化精神對當代秦地作家的深層影響
第四節(jié)從民族性到現(xiàn)代性的諸種可能
——《野草》意象群的生成與佛家文化
第四章西部作家的多重啟示……………………………
第一節(jié)重鑄民族文學之魂
——西部作家文學精神論
第二節(jié) 自為的文學與自覺的文學
——西部作家底層意識論
第三節(jié)消費時代的詩性情懷與精神高地
——寧夏西海固作家論
下編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底層文學”也是對新時期以來局部成功而總體失敗的文學實踐的一次必要的校正與修復。新時期文學從整體上看走的是技術主義路線,盡管在恢復作家的“主體性”、完善創(chuàng)作的“文學性”等方面有一定貢獻,但由于主要取法歐美,置“民族化”、“大眾化”等中國經(jīng)驗于不顧,所以,新時期文學在日趨歐美化和貴族化的同時已遠離了讀者,遠離了文學的社會功能。文學成了少數(shù)新貴裝點門面的飾品,成了幾個無病呻吟的文人飯后茶余的作秀,成了少男少女們戀愛時才用得著的參考資料,而更大面積的鐵桿讀者卻因為對那些稀奇古怪的文字百看不懂,失望之余只好走開,此后便對文壇的熱鬧置若罔聞。是誰將文學推向了絕境?研究者可能會列出一百條理由,但在筆者看來,有一條就夠了:阻斷“左翼文學”的發(fā)展經(jīng)脈,必然會造成文壇的混亂與蕭條。而“底層文學”因為是對“底層”血淚人生的真切傳達,盡管可能文字粗糙、文學性不夠,但它所形成的沖擊力和感染力決不是那些精雕細琢的文字可以相提并論的?!暗讓游膶W”使流浪的文學回到了故鄉(xiāng),回到了生活本身,回到了正義與良知的所在,這種趨勢有效逆轉(zhuǎn)了新時期以來文學技術主義路線的頹敗。 “底層文學”接續(xù)了“生活是文學的源泉”的理念與傳統(tǒng),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文學精神,重溫著社會主義的鄉(xiāng)愁與夢想,也因此重構了文學的自信,重樹了讀者對文學失落已久的信任。
編輯推薦
《前瞻性批評:消費時代的文學與影像》是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在信仰貧乏的年代堅守住信仰,在精神匱乏的年代重構精神空間?!暗讓游膶W”從其發(fā)端就將眼光投向“被甩到社會結構之外”的底層,投向底層滿帶著血淚的人生經(jīng)驗,投向底層為生存而累積的辛酸與屈辱,投向底層蘊蓄著憤怒和反抗的精神世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