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研究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城市學研究編委會 編  頁數:247  

內容概要

  《城市學研究(第1輯)》主要內容包括:農民工落戶城鎮(zhèn)需要跨省調用復墾指標、城市化進程、戶籍制度和土地國有制:對城市居民、農民和農民工的影響、為什么土地和戶籍制度需要聯(lián)動改革、從“二元”到“雙低”:農民工社會保障的“浙江模式”探析、進城或返鄉(xiāng):中國四川、安徽兩省進城農民工返鄉(xiāng)遷移的選擇性及原因、農民工的戶籍與市民化問題研究的新視角--首屆城市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征集評選活動成果綜述、城市學學科研究、城市學研究的回顧和對其學科定位的認識--城市發(fā)展對策研究、亞洲大都市的全球競爭力與地方可持續(xù)發(fā)展、城市規(guī)劃的轉折期:從城市化社會到成熟的城市社會、收費體制對于城市交通管理的影響--以倫敦交通擁擠費征收體制為例分析等。

書籍目錄

開卷語城市管理者論壇堅持“離鄉(xiāng)不離土”與“離鄉(xiāng)又離土”兩手抓妥善解決城市農民工問題農民工問題研究轉型時期的中國農民工--長江三角洲16城市農民工市民化問題調查基于社會成本考慮的農民工市民化:一個轉軌中發(fā)展大國的視角與政策選擇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以杭州市為例倒“u”形軌跡與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流動--新生代農民工的流動史研究及其啟示中國城市農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為例農民工落戶城鎮(zhèn)需要跨省調用復墾指標城市化進程、戶籍制度和土地國有制:對城市居民、農民和農民工的影響2000年以來戶籍制度改革的基本評估、政策分析及其深化改革的問題為什么土地和戶籍制度需要聯(lián)動改革--基于中國城市和區(qū)域發(fā)展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從“二元”到“雙低”:農民工社會保障的“浙江模式”探析進城或返鄉(xiāng):中國四川、安徽兩省進城農民工返鄉(xiāng)遷移的選擇性及原因農民工的戶籍與市民化問題研究的新視角--首屆城市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征集評選活動成果綜述城市學學科研究城市學研究的回顧和對其學科定位的認識一城市發(fā)展對策研究亞洲大都市的全球競爭力與地方可持續(xù)發(fā)展城市規(guī)劃的轉折期:從城市化社會到成熟的城市社會收費體制對于城市交通管理的影響--以倫敦交通擁擠費征收體制為例分析書評《城市論》:中國城市建設的優(yōu)秀答卷信息資訊杭州城市學研究理事會簡介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杭州研究院)簡介首屆城市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征集評選活動成功舉辦首屆城市學高層論壇在杭州舉辦首屆城市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征集評選活動獲獎名單第二屆城市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征集評選活動啟事英文提要(ABSTRACTS)

章節(jié)摘錄

  六、城市化與農民和城市居民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那些沒有遷移的群體:農民和城市居民。在本部分,首先介紹我們的數據庫,然后解釋變量的構建,之后是呈現(xiàn)回歸分析的結果。在該部分實證分析中,默認我們依靠那些偏向于以政治為基礎的城市化測量值(如空間擴張測量值)。理想的方法便是同時包含更偏向于以市場為基礎的測量方法,如農民遷移,但我們目前不具備所需的數據。這是我們的實證分析必須承認的缺陷。 ?。ㄒ唬祿 ”疚闹形覀円揽績蓚€數據庫來研究城市化對收入增長的影響。其一是中國家庭收入項目(CHIP)。CHIP由經濟學院、中國社會科學學會和其他國家的學者共同設計。該項目由國家統(tǒng)計局的城市調查組實施。調查主要從國家統(tǒng)計局用于提供中國官方數據的更大樣本中獲得。CHIP已被很多中國研究者用于研究貧困、收入分布、性別歧視以及勞動力市場特征。CHIP的樣本框架,以及其他國家統(tǒng)計局實施的其他類似的農村和城市家庭調查,是以被調查家庭的登記狀態(tài)為基礎的。我們使用該數據庫調查戶口居民?! HIP分三次實施,分別是1988年、1995年和12002年。因為城市化是近期的現(xiàn)象,在本文中我們主要使用cHIP2002年的數據。CHIP是中國農村和城市戶口家庭的重復橫斷面調查。2002年農村CHIP觀察的最大數目是9,200戶家庭(37,969家庭成員),2002年城市CHIP觀察的最大數目是6,835戶家庭(20,632家庭成員)。CHIP原本就是家庭成員的樣本,因為我們的目標是研究城市化對家庭收入增長的作用,通過獲得關于家庭戶主、子女的信息,或篩選其他家庭成員的信息,我們首先將單個的CHIP數據合成為家庭水平。  與國家統(tǒng)計局自身實施的其他類似的調查相比,CHIP調查的一個顯著優(yōu)點就是它們覆蓋了更全面的家庭收入來源。本文收入的重要成分就是對那些有房產家庭的租賃估算收入??紤]到之前的實證研究已經記錄了城市化過程中增加的財產價值,了解從土地資產增值獲得的分配收入模式非常重要。我們從之前的研究中知道資產增值強化了中國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問題在于它是否也對中國家庭產生了益處。租賃收入雖然遠未能成為一個完善的測量值,但至少可說明該變化的一些特征?! ≈笤摷彝祿炫c中國城市社會經濟指標數據庫(cusI)相結合。CHIP和cusI具有6位行政編碼,使我們能夠匯合兩個數據庫。cusI由國家統(tǒng)計局編輯,包括1996年到2004年之間的數據,其中1996年為264個城市,2004年為284個城市。數據包括地區(qū)GDP、就業(yè)情況、教育水平、政府財政情況,以及對于本文最重要的城市化的多個指標。cusI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它不僅包括城市的中心區(qū)域,還包括市郊的農村地區(qū)。對于每個地區(qū),cusI提供兩個數據點:一個是關于市區(qū)的,另一個是關于包含城市附近農村地區(qū)的市轄區(qū)區(qū)域的。結合CHlP和cusI時,我們使用了同樣的指標。在CHIP農村數據中,具有與cusI區(qū)域同樣行政編碼的地區(qū)被視為附近的農村區(qū)域?!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城市學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