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史話

出版時間:2013-9-1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呂思勉  
Tag標簽:無  

前言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后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這是宋朝陸放翁先生的詩,所說的,便是現(xiàn)在的說書。說書雖然是口中的事,然到后來,將說書的人所用的底本,加以潤飾以供眾覽,就成為現(xiàn)在的平話了。平話俗稱小說,亦謂之閑書。雖然是用以消閑的,然而人們的知識得自此中的,實在不少?,F(xiàn)在中國的書籍,行銷最廣的,是《三國演義》。據(jù)書業(yè)中人說:它的銷數(shù),年年是各種書籍中的第一。這部書有些地方,渲染得很有文學意味,如赤壁之戰(zhàn)前后便是。有些地方,卻全是質(zhì)實的記事,簡直和正書差不多。這就顯見得其前身系說書的底本。說得多的地方,穿插改造得多了,說得少的地方,卻依然如故。我在學校中教授歷史多年。當學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來會考時看過的歷史試卷不少。有些成績低劣的,真“不知漢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然而問及三國史事,卻很少荒謬絕倫的。這無疑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他們未必個個人自己讀,然而這種知識,在社會上普遍了,人們得著的機會就多,遠較學校的教授和窗下的閱讀為有力。這可見通俗教育和社會關系的密切。老先生們估量人們知識的深淺,往往以知道的、記得的事情多少為標準。講歷史,自然尤其是如此。但無意義的事實,知道了,記得了,有什么用處呢?尤其是觀點誤謬的,知道了,記得了,不徒無益,而又有害。而且平心論之,也不能算知道史事。因為歷史上的事實,所傳的,總不過一個外形,有時連外形都靠不住,全靠我們根據(jù)事理去推測他、考證他,解釋他。觀點一誤,就如戴黃眼鏡的,看一切物皆黃,戴綠眼鏡的,看一切物皆綠了。我們在社會上,遇見一個人、一件事,明明是好的,卻誤把惡意猜測他,就會覺得處處可疑。明明是壞的,卻誤當他好的,也會覺得他誠實可靠。歷史上的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從前論史的人,多說史事是前車之鑒。其意以為一件事辦好了,我們就當取以為法,摹仿它;一件事辦壞了,我們就當引以為戒,不可再蹈其覆轍。這話很易為人們所贊許,其實這話似是而非。史事哪有真相同的?我們所謂相同,都不過察之不精,誤以不同為同罷了。事情既實不相同,如何能用同一的方法對付?別的事情姑弗論,在歐人東來之初,我們所以對付他的,何嘗不根據(jù)舊有的知識?所謂舊有的知識,何嘗不是從歷史經(jīng)驗而來?其結(jié)果卻是如何呢?真正硬摹仿古人的自然不多,就是事實也不容你如此。然而人的知識總是他所知道的、記得的事情鑄造成功的。知道的、記得的事情一誤謬,其知識自然隨之而誤謬了。所以我們現(xiàn)在研究歷史,倒還不重在知道的、記得的事情的多少,而尤重在矯正從前觀點的誤謬。矯正從前觀點的誤謬,自然是就人所熟悉的事情,加以講論,要容易明白些,有興味些。三國時代,既然是人們所最熟悉的,就此加以講論,自然最為相宜。所以我想就這一段史事,略加論述,或者糾正從前的誤謬,或者陳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以我學問的荒疏,見解的淺陋,自不免為大方所笑,我只是一點拋磚引玉的意思,希望以后人們能注意到這一方面的漸多,亦希望人們就我所說的賜與教正。

內(nèi)容概要

沒有一本書能夠像《三國演義》那樣,在大眾的心中完全取代史實。我們也希望,桃園結(jié)義、青梅煮酒、千里走單騎等故事曾在這片土地上真實發(fā)生過。
就歷史而言,真相只有一個。然而,即使是《后漢書》《三國志》這樣的重要史籍,對三國這段歷史的也存在記錄不一的問題。史學泰斗呂思勉老先生生前寫就《三國史話》一書,以豐富的歷史知識,對三國歷史和文學中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戰(zhàn)爭、地理環(huán)境等進行深入解析,為三國歷史進行了原貌復原。
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以及對人性的深層思考。因此,呂先生的史論,在獨具只眼的同時,也往往充滿了人文關懷。因此,本書為易中天先生品評三國的重要資料,對我們思考當下也能帶來許多啟發(fā)。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武進人。我國現(xiàn)代著名史學家,其史學研究通貫各時代,周瞻各領域,與陳垣、陳寅恪、錢穆并稱“現(xiàn)代四大史家”。曾任教上海光華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1949年后任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在現(xiàn)代史學史上,是唯一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域里都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學家,著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著中國近代史》等1000萬字。

書籍目錄

三國史話楔子 宦官 外戚 黃巾 歷史和文學 后漢的地理 董卓的擾亂曹操是怎樣強起來的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袁紹和曹操的戰(zhàn)爭 赤壁之戰(zhàn)的真相 劉備取益州和孫權取荊州 替魏武帝辨誣 從曹操到司馬懿 替魏延辨誣 姜維和鐘會 史話之余孫吳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馬懿如何人 司馬氏之興亡 晉代豪門斗富 其他諸葛亮南征考 諸葛亮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 諸葛亮治戎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獎率三軍,臣職是當 袁曹成敗 論魏武帝 曹嵩之死 魏時將帥之驕 魏太祖征烏丸 關羽欲殺曹公 孫策欲襲許 孫氏父子輕佻 姜維不速救成都 用人以撫綏新附 君與王之別 兵無鎧甲文臣輕視軍人 張純之叛邊章、韓遂李邈 馬鈞 罷社 吞泥 三國之校事

章節(jié)摘錄

赤壁之戰(zhàn),軍事上的勝敗,真相頗為明白,用不著研究。其中只有孫權的決心抵抗曹操,卻是一個謎。讀史的人,都給“操雖托名漢相,實為漢賊”兩句話迷住了,以為曹操是當然要抵抗的,其中更無問題。殊不知這兩句乃是周瑜口里的話,安能作為定論?何況照我所考據(jù),曹操確系心存漢室,并非漢賊呢。然則孫權決心和曹操抵抗的理由何在?周瑜、魯肅等力勸孫權和曹操抵抗的理由又何在?這系從公一方面立論,從私一方面說,也是這樣的。赤壁之戰(zhàn),曹操固然犯著兵家之忌,有其致敗之道,然而孫、劉方面,也未見得有何必勝的理由。自此以后,曹操幸而用兵于關西、漢中,未曾專注于南方。倘使曹操置別一方面為緩圖,盡力向荊州或者揚州攻擊,孫權的能否支持,究竟有無把握呢?孫權和劉備不同。劉備投降曹操,曹操是必不能相容的,所以只得拚死抵抗。孫權和曹操,本無嫌隙,當時假使投降,曹操還要格外優(yōu)待,做個榜樣給未降的人看的。所以當時孫權假使迎降,就能使天下及早統(tǒng)一,免于分裂之禍;而以孫權一家論,亦系莫大的幸福;裴松之在《三國志·張昭傳》注里,早經(jīng)說過了。然則孫權的決意抵抗,周瑜、魯肅的一力躥掇孫權抵抗,不過是好亂和行險僥幸而已?!度龂尽斆C傳》說:魯肅初到江東時,回東城葬其祖母(魯肅是東城人),他有個朋友,勸他北歸,魯肅意欲聽他,特到江東搬取家眷,周瑜卻勸他,說從前人的預言,都說“代劉氏者必興于東南”,勸他不要回去。又把他薦給孫權。見面之后,甚為投機。眾人都退了,孫權獨留他喝酒。談論之間,魯肅便說:“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猝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焙髞韺O權稱帝時,“臨壇顧謂公卿曰:‘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于事勢矣?!保ㄒ姟度龂尽斆C傳》)《張昭傳》注引《江表傳》又說:孫權稱帝之后,聚會百官,歸功周瑜。張昭也舉起笏來,要想稱頌功德。孫權卻說:“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可見自立的野心,孫權和周瑜、魯肅等,早就有之。赤壁之役,孫權聚眾議論降戰(zhàn)時,反說“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不知帝制自為的,畢竟是誰?事實最雄辯,就用不著我再說了。

媒體關注與評論

呂思勉先生唯一一本通俗歷史著作。易中天的品三國,大部分觀點都來自于此書。

編輯推薦

1.作者呂思勉先生為史學界泰斗,本書為作者唯一的通俗史學作品,可讀性強2.呂思勉先生討論三國,從不援引他人研究成果,所有材料皆從各類史書中直引,考證極為嚴謹。本書為易中天品評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3.本書以1943年開明書店初版本為基礎,保留了有價值的、曾被刪減的文字,另外增加史話之余4篇,札記21篇,可供讀者深入?yún)⒖佳芯俊?/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三國史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0條)

 
 

  •   那一輩人是做學問的,有自己的觀點,不像現(xiàn)在,動輒戲說,動輒調(diào)侃,拿粗俗當幽默!呂老的書,可以靜心細看。
  •   沒讀《三國史話》認為易中天先生真高,《品三國》觀點新穎,視角獨特,剖析到位。讀了《三國史話》認為,呂老真高,在當時就能做出如斯論斷推理,真神人也。易中天先生之《品三國》多引子呂老《三國史話》而已。
  •   呂老的書可以讓我們從傳統(tǒng)的灌輸跳出來,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歷史。
  •   呂老從幾個細節(jié)或多或少地解了現(xiàn)代人對于三國的一些誤解,還從“外戚”“宦者”等關鍵字為我們剖析了東漢末年的局勢和早就埋下的亂因,其間遣詞造句樸實嚴謹,并不會代入過多的個人情感因素,從歷史中取材并分析。個人很喜歡《為魏武帝辯誣》和《為魏延辯誣》,論證分析,字字句句,皆有道理。作為講三國的一本書,《三國史話》實在是非常之好。
  •   一是還原古事,批評古人要很謹慎,要限于可能的范圍。(這本書滿足不了大眾的獵奇心理,但多少能從中得到一些事實的真相。)講到做人的道理,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yǎng)》一書中提出應“責己重而責人輕”;對于別人,由于他們的客觀條件不同,決不是自己所能深刻理解的。如果任意推導他們行為的原因,而嚴加要求,這樣是否合適呢?所以對自己要求嚴而對別人要求寬,這樣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平等。二是古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不可復制,因此“以史為鑒”是個假命題。當時的決策是否恰當,實在是和當時的環(huán)境,人物密不可分的;歷史是勝利(當權)者書寫的,這句話確實不假;然而稍后的人撰寫的“歷史”是否又能如實的再現(xiàn)古事發(fā)生時的方方面面呢?現(xiàn)實既然與之不同,更不可直搬古人之“智慧”或“決策”。呂先生有句話很有道理:想歐人東來之初,我們所以對付他的,何嘗不根據(jù)舊有的知識?所謂舊有的知識,何嘗不是從歷史經(jīng)驗而來?其結(jié)果卻是如何呢?
  •   呂大師的作品,其學術功力無須評價。相比于那些大部頭、嚴謹而半文半白的斷代史,這本采用白話敘述的小書,顯得更輕松可讀。
  •   盡管成書于解放之前,但先生的確是秉著淺顯易懂的原則去創(chuàng)作的。于我這樣歷史門外漢而言,書中所述的觀點,擊潰了我過去從歷史課本上習染的一些痼病。尤其對于三國這段演繹在民間的大眾故事,從歷史學者的視角去重溫,真真感覺到本來復雜的歷史竟然是活在自己的偏見里。 比起CCTV-10,易中天的講解,呂的《三國史話》剔除了商業(yè)操作、個人表現(xiàn)的現(xiàn)代成分。如果說過去的評書就是在茶館里經(jīng)由說書人演繹、夸張而背離了歷史的真相的話,那么CCTV-10的節(jié)目,難免是在千家萬戶通過電視媒體對歷史的再一次演繹,只不過這次演繹迎合了大眾的新口味,至于究竟有多少真相包含其中,非得如呂先生所言了——歷史上的好多事情都卻不可盡信。
  •   這一些列書還不錯,除了封面那句“跟大師學國學”類似廣告一樣的宣傳用語,另好書失色不少。中華書局也算老字號了,出版的書應當和市面上哪些封面滿是廣告的快餐讀物區(qū)分開來。送貨速度是沒的說,贊一個。就是書到手時封面有些臟,橡皮擦不掉,算了,便宜貨還免運費,不能要求太高,畢竟網(wǎng)站經(jīng)營也相當不容易,但是希望以后能盡量避免這種事情,畢竟買書之人多為愛書之人,書本受損閱讀心情也會受影響。
  •   內(nèi)容還錯,是我仰慕已久的書,里面內(nèi)容確實通俗易懂,建議喜歡讀歷史方面書籍的朋友不妨看看,不感興趣的不妨也了解下真正的三國當中一些歷史,比三國演義要真實。
  •   書的質(zhì)量自不必說,遠勝當今為名為利之作品。校對、編排的也很好。沒生在五十年前,甚感慶幸。
  •   第一次看這種書,有意思!
  •   以前一直不太明白讀史為什么能使人明智,看到呂思勉先生這本小書才真正明白,我是到書店閑逛看到的,當時就愛不釋手,回來就買了。并且一口氣看玩了。
  •   久有所聞,文字平實,通達不俗,雖個人以為有些矯枉過正之嫌,確乃匡糾舊謬,增識啟發(fā)之佳作。
  •   呂先生觀點犀利,本書值得一看。
  •   中華書局這個系類的書都不錯,而且定價很低。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國》以后,就一直想著要看看呂思勉的這本書。確實不錯,內(nèi)容并非局限在三國時期,而是貫通古今。另外還加入了很多其個人對歷史研究的看法和見解??催^之后,對大師知識之淵博,見解之獨到由衷的佩服和敬仰。
  •   內(nèi)容還沒有看,但是看到介紹說是386頁,實際只有274頁,這樣的介紹是不是也太不正確了
  •   大師作品,很有深度,值得思考,值得閱讀。
  •   內(nèi)容詳實,見解深刻,語言優(yōu)美。
  •   我是看了《百家講壇》的《易中天品三國》才要買的這本書。呂先生的考證嚴謹、詳實,觀點獨道、鮮明。
  •   想了解三國,這本書不得不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