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園偶寄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季羨林 著,姜永仁,胡光利 編  頁數:236  字數:250000  

前言

光陰荏苒,季羨林先生離開我們不覺已經三年了。而今,季先生的身影仍然時常閃現在我們眼前,并且注定會長久地存留在我們的心中。常言道,善解吾師者莫如弟子也。不論季先生生前的名聲有多大,榮譽有多高,弟子們總會覺得,如果褪去各類人為的光環(huán),他就僅是一位大家所熟知的普普通通的凡人,但其偉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學術品格則恰恰寓于這種平凡之中。在紀念季羨林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際,為了將他的平凡而偉大的形象再次展現在廣大讀者面前,我們編選了這部《季羨林精選文集》。全書總共七集,即《問學論道》《人生感悟》《故人情深》《新紀新語》《學人箴言》《燕園偶寄》《病房客話》。書中所選文章均為季先生坦蕩心懷、直抒胸臆、對百載人生經歷的真實記錄和深刻體驗。其中,有懷舊文稿、四海游記以及與新朋舊友交往的美好回憶;有文采斐然的散文名篇和耄耋之年黃鐘大呂式的文化隨筆;有對學術研究的真知灼見和經驗之談。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季先生一生的最后十年,在病榻上依然難得糊涂,時刻承載著天下大事,守望著祖國人民,他的那支筆一直揮舞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堪稱風流倜儻、可喜可賀的佳話?!熬幼鸬滦远缹W問”,季羨林先生為我們留下了上千萬字的著述,其中不乏講道德談學問的精彩論述?;蛟S,有的讀者至今仍然百看不厭地讀著他的書,儼然成了他的“粉絲”;有的讀者雖然讀過他的書,卻覺得似懂非懂,不甚了了;有的讀者甚至只是知道他的大名卻未曾讀過他的書;而這部《季羨林精選文集》,正好應時而生,在季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際與讀者喜相逢,它會讓你一睹“世紀老人”的獨特風采,聽他講述遙遠而現實的娓娓動聽的故事。由此,你會真的“識破廬山真面目”——看這些故事背后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主人公備嘗多少艱辛、苦澀和歡愉;在深邃與優(yōu)雅相間、嚴肅與幽默同步、小情愫與大胸懷兼具的字里行間,怎樣透射出季先生對人情世事、學術道德的公正謹嚴、詼諧有趣的思考,閃耀著啟迪人們心智的燦爛光輝。季羨林先生生前反復強調說:“我只有一個信念、一個主旨、一點精神,那就是:寫文章必須說真話,不說假話。上面提到的那三位師友(指冰心、巴金、蕭乾——編者)之所以享有極高的威望,之所以讓我佩服,不就在于他們敢說真話嗎?我在這里用了一個‘敢’字,這是‘畫龍點睛’之筆。因為,說真話是要有一點勇氣的,有時甚至需要極大的勇氣。古今中外,由于敢說真話而遭到厄運的作家或非作家的人數還算少嗎?然而,歷史是無情的。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為人所欽仰頌揚的作家或非作家無一不是敢說真話的人。說假話者其中也不能說沒有,他們只能做反面教員,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睌[在讀者面前的這套書,即可還原季羨林先生的真情、真思、真美,而絕非偶像或符號式的人物。文章中的字字句句都是季先生發(fā)自肺腑的聲音,而絕無任何矯揉造作。正如印度婆羅門教經典所言:“真實是至高無上的,至高無上的是真實。有了真實,人絕不會從天界墮落下來。”讀了這套書,你會發(fā)現季先生并非是神話中頂天立地的英雄,而是大地上實實在在的人。讀了這套書,你會感受到季先生靈魂中的真誠的美。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季羨林先生在生命的彼岸漸行漸遠,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代際”之間存在的失憶、遺忘、模糊、隔膜,會使人們對他似曾相識終不認;而他又是“后五四優(yōu)秀知識分子”中晚近謝世的一位,從此人們只能與他保持著象征性的聯系,或若縹緲的春夢般的尋蹤。然而,季先生畢竟對我國文化教育事業(yè)做出巨大的貢獻,對20世紀我國學術有著重要的影響。他的人格魅力和學術品格受到全社會的認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對青少年的心智生命成長將會長時間地起到教育、鼓舞和啟迪作用。我們編選這套書的目的正在于通過重溫季先生的道德文章,引起人們對其為人風范和為學精神的思考、探究、評斷和闡示,以便直接或間接地受益,并希望其影響扎根于一代代人心中??傊?,季羨林先生不愧為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一面永不倒的旗幟,他的道德文章為后人留下了無比豐厚的精神遺產,讓我們伸開雙手接受這份遺產吧!借此機會,我們感謝季羨林先生之子季承先生親自授權編輯出版此套文集。感謝資深出版人吳昌榮先生的鼎力相助,感謝世文圖書為此套文集所付出的努力和創(chuàng)意以及承擔的前期編校工作;感謝金城出版社具有戰(zhàn)略眼光的決策及為出版此套文集所付出的辛勞。同時,我們也感謝季先生的山東小老鄉(xiāng)、原聊城大學本科生、現遼寧大學碩士生高源、靳慶柯兩位先生,他們?yōu)槭占砑鞠壬奈母迮c圖片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書采用季羨林先生的一些照片以及與其相關的圖片,如他的一些師友的照片,左圖右史,相映成趣,使讀者產生直觀的立體感,從而構成本書的一大特色。在此,我們向為季先生及其師友拍照的有關人士表示感謝。我們深感學殖之瘠薄,能力之不逮,編選這部《季羨林精選文集》自然會存在不當和紕漏之處,敬請同行專家及廣大讀者賜教。

內容概要

 
本書收錄季羨林先生數十篇散文名作。季先生是當代著名散文家,閱讀他的散文作品是一種美的享受,知識的滋養(yǎng),性情的陶冶和心靈的凈化。讀了這里的《夢縈紅樓》、《夢縈未名湖》等文章,讀者可以感受到他在北大半個世紀的辛勤耕耘,他人生的大超大落,經歷的雨雪風霜;讀了《二月蘭》、《懷念西府海棠》、《園花寂寞紅》等文章,讀者可以感受到他對生命的關愛和與大自然的水乳交融;讀了《登廬山》、《石林頌》、《西雙版納禮贊》等文章,讀者可以跟隨他一起游歷祖國的名川大山,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懷;讀了《下瀛洲》、《佛教圣地巡禮》、《重過仰光》、《曼谷行》等文章,讀者可以跟隨他出去走一遭,領略異國風情,體驗友好情誼……

作者簡介

 
季羨林,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東省清平縣(現并入臨清市)康莊鎮(zhèn),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稱為“學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人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他先后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著作已經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有24卷,內容包括印度古代語言、中印文化關系、印度歷史與文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佛教、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糖史、吐火羅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的翻譯。
季羨林創(chuàng)建東方語文系,開拓了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創(chuàng)獲良多、著作等身,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

書籍目錄

校園抒懷
春滿燕園
春歸燕園
燕園盛夏
夢縈紅樓
夢縈未名湖
清塘荷韻
夢縈水木清華
清華夢憶
懷念西府海棠
閑情偶寄
老貓
晨趣
黃昏
聽雨
二月蘭
枸杞樹
槐花
五色梅
夾竹桃
馬纓花
海棠花
喜鵲窩
寂寞
園花寂寞紅
尋夢
野火

我的家
月是故鄉(xiāng)明
寸草心
人間自有真情在
春色滿寰中
九州攬勝
我愛北京的小胡同
登蓬萊閣
登廬山
石林頌
西雙版納禮贊
游石鐘山記
富春江上
富春江邊  瑤琳仙境
贊西安
香櫞
火車上觀日出
洛陽牡丹
游小三峽
游天池
火焰山下
在敦煌
觀秦兵馬俑
虎門炮臺
訪紹興魯迅故居
法門寺
大覺寺
臺游隨筆
東方巡禮
到達印度
初抵德里
天雨曼陀羅--記加爾各答
海德拉巴
佛教圣地巡禮
尼泊爾隨筆
望雪山--游圖利凱爾
別加德滿都
下瀛洲
游唐大招提寺
重過仰光
曼谷行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黃昏是神秘的,只要人們能多活下去一天,在這一天的末尾,他們便有個黃昏。但是,年滾著年,月滾著月,他們活下去。有數不清的天,也就有數不清的黃昏。我要問:有幾個人覺到過黃昏的存在呢? 早晨,當殘夢從枕邊飛去的時候,他們醒轉來,開始去走一天的路。他們走著,走著,走到正午,路陡然轉了下去。仿佛只一溜,就溜到一天的末尾,當他們看到遠處彌漫著白茫茫的煙,樹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層金黃色,一群群的暮鴉馱著日色飛回來的時候,仿佛有什么東西輕輕地壓在他們心頭。他們知道:夜來了。他們渴望著靜息,渴望著夢的來臨。不久,薄冥的夜色糊了他們的眼,也糊了他們的心。他們在低隘的小屋里忙亂著,把黃昏關在門外,倘若有人問:你看到黃昏了沒有?黃昏真美呵。他們卻茫然了。 他們怎能不茫然呢?當他們再從屋里探出頭來尋找黃昏的時候,黃昏早隨了白茫茫的煙的消失,樹梢上金黃色的消失,鴉背上白色的消失而消失了。只剩下朦朧的夜,這黃昏,像一個春宵的輕夢,不知在什么時候漫了來,在他們心上一掠,又不知在什么時候走了。 黃昏走了。走到哪里去了呢?——不,我先問:黃昏從哪里來的呢?這我說不清。又有誰說得清呢?我不能夠抓住一把黃昏,問它到底。從東方么?東方是太陽出來的地方。從西方么?西方不正亮著紅霞么?從南方么?南方只充滿了光和熱??磥碇挥姓f從北方來的最適宜了。倘若我們想了開去,想到北方的極北端,是北冰洋和北極,我們可以在想象里描畫出:白茫茫的天地,白茫茫的雪原和白茫茫的冰山。再往北,在白茫茫的天邊上,分不清哪是天,是地,是冰,是雪,只是朦朧的一片灰白。朦朧灰白的黃昏不正應當從這里蛻化出來么?

編輯推薦

《燕園偶寄》編輯推薦:光陰荏苒,季羨林先生離開我們不覺已經三年了。而今,季先生的身影仍然時常閃現在我們眼前,并且注定會長久地存留在我們的心中。常言道,善解吾師者莫如弟子也。不論季先生生前的名聲有多大,榮譽有多高,弟子們總會覺得,如果褪去各類人為的光環(huán),他就僅是一位大家所熟知的普普通通的凡人,但其偉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學術品格則恰恰寓于這種平凡之中。在紀念季羨林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際,為了將他的平凡而偉大的形象再次展現在廣大讀者面前,我們編選了這部《季羨林精選文集》。全書總共七集,即《問學論道》《人生感悟》《故人情深》《新紀新語》《學人箴言》《燕園偶寄》《病房客話》。書中所選文章均為季先生坦蕩心懷、直抒胸臆、對百載人生經歷的真實記錄和深刻體驗。其中,有懷舊文稿、四海游記以及與新朋舊友交往的美好回憶;有文采斐然的散文名篇和耄耋之年黃鐘大呂式的文化隨筆;有對學術研究的真知灼見和經驗之談。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季先生一生的最后十年,在病榻上依然難得糊涂,時刻承載著天下大事,守望著祖國人民,他的那支筆一直揮舞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堪稱風流倜儻、可喜可賀的佳話?!熬幼鸬滦远缹W問”,季羨林先生為我們留下了上千萬字的著述,其中不乏講道德談學問的精彩論述?;蛟S,有的讀者至今仍然百看不厭地讀著他的書,儼然成了他的“粉絲”;有的讀者雖然讀過他的書,卻覺得似懂非懂,不甚了了;有的讀者甚至只是知道他的大名卻未曾讀過他的書;而這部《季羨林精選文集》,正好應時而生,在季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際與讀者喜相逢,它會讓你一睹“世紀老人”的獨特風采,聽他講述遙遠而現實的娓娓動聽的故事。由此,你會真的“識破廬山真面目”——看這些故事背后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主人公備嘗多少艱辛、苦澀和歡愉;在深邃與優(yōu)雅相間、嚴肅與幽默同步、小情愫與大胸懷兼具的字里行間,怎樣透射出季先生對人情世事、學術道德的公正謹嚴、詼諧有趣的思考,閃耀著啟迪人們心智的燦爛光輝。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燕園偶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幫別人買的沒給我說怎么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