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注釋錄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蕭軍  頁數(shù):29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是一部具有史料價值的回憶錄。是蕭軍對魯迅在上個世紀30年代寫給他與蕭紅的書信的整理、輯錄和注釋,其中包含作者對當時歷史背景與個人心態(tài)的追憶。值此魯迅誕辰130周年之際,出版此書對于專門研究和喜歡閱讀魯迅作品的讀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史料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蕭軍(1907—1988),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原名劉鴻霖,祖籍遼寧義縣沈家臺鎮(zhèn)下碾盤溝村(現(xiàn)屬凌海市)。
他五歲進村學,受私塾啟蒙;十八歲入伍當騎兵;后考入“東北陸軍講武堂炮兵科”學習軍事。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蕭軍擬組織抗日義勇軍,因事機不密險遭不測,事敗后潛入哈爾濱,易姓更名,鬻文為生,開始文筆生涯……在此期間結識了大批革命志士,遭偽滿通緝而逋遷關內。其成名作《八月的鄉(xiāng)村》出版后,被譽為“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文學上的一面旗幟”,魯迅先生稱它“是一部很好的書”。歷時十余載寫就的長篇巨著《第三代》(上下卷,即《過去的年代》)被視為他的代表作。
他是一位多產(chǎn)而極富社會責任感的作家: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無不涉獵,僅古體詩留存下來的就近千余首。在極度困難的境況下,他也不曾放棄自己的信念——為了祖國的獨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和一個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制度的實現(xiàn),傾盡畢生的心血。
他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承上啟下者,一位“有民族氣節(jié)的革命作家”。
蕭軍晚年所寫的《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注釋錄》和《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開創(chuàng)書信注釋新時期文學的先河,受到學術界好評與關注。

書籍目錄

第一封信(一九三四年十月九日夜 上海)
我的那一本《野草》,技術并不算壞,但心情太頹唐了,因為那是我碰了許多釘子之后寫出來的。我希望你脫離這種頹唐心情的影響。
第二封信(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三日 上海)
接得先生第一封回信以后,我及時地把《生死場》的抄稿連同由哈爾濱帶出來的一本《跋涉》(這是一九三三年我和蕭紅合印的一本短篇小說、散文集),并附了一封信寄去了上海。
第三封信(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五日夜 上海)
上海有一批“文學家”,陰險得很,非小心不可。
第四封信(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上海)
對于女性的稱呼更沒有適當?shù)?,悄女士在提出抗議,但叫我怎么寫呢?悄嬸子,悄姊姊,悄妹妹,悄侄女……都并不好,所以我想,還是夫人太太,或女士先生罷(吧)。
第五封信(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上海)
我有一本《兩地書》,是我們兩個人的通信,不知道見過沒有?要是沒有,我當送給一本。
第六封信(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上海)
許多事情,一言難盡,我想我們還是在月底談一談好,那時我的病該可以好了,說話總能比寫信講得清楚些。
第七封信(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上海)
本月三十日(星期五)午后兩點鐘,你們兩位可以到書店里來一趟嗎?小說如已抄好,也就帶來,我當在那里等候。
第八封信(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六日 上海)
中國是古國,歷史長了,花樣也多,情形復雜,做人也特別難,我覺得別的國度里,處世法總還要簡單,所以每個人可以有工夫做些事。
第九封信(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日夜 上海)
中華書局譯世界文學的事,早已過去了,沒有實行。其實,他們是本不想實行的,即使開首會譯幾部,也早已暗中定著某人包辦,沒有陌生人的份兒。
第十封信(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上海)
本月十九日(星期三)下午六時,我們請你們倆到梁園豫菜館吃飯,另外還有幾個朋友,都可以隨便談天的。
第十一封信(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上海)
代表海嬰,謝謝你們送的小木棒,這我也是第一次看見。但他對于我,確是一個小棒喝團員。
第十二封信(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上海)
我最討厭江南才子,扭扭捏捏,沒有人氣,不象(像)人樣,現(xiàn)在雖然大抵改穿洋服了,內容也并不兩樣。
第十三封信(一九三五年一月四日 上海)
新年三天,譯了六千字童話,想不用難字,話也比較的容易懂,不料竟比做古文還難,每天弄到半夜,睡了還做亂夢,那(哪)里還會記得媽媽,跑到北平去呢?
第十四封信(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一日 上海)
自己吃東西不小心,又生了幾天病,現(xiàn)在又好了。
第十五封信(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九日 上海)
我不想用鞭子去打吟太太,文章是打不出來的,從前的塾師,學生背不出書就打手心,但愈打愈背不出,我以為還是不要催促好。
第十六封信(一九三五年二月九日 上海)
中國向來的歷史上,凡一朝要完的時候,總是自己動手,先前本國的較好的人、物,都打掃干凈,給新主子可以不費力量的進來?,F(xiàn)在也毫不兩樣,本國的狗,比洋狗更清楚中國的情形,手段更加巧妙。
第十七信(一九三五年二月十二日 上海發(fā))
印書的事,我現(xiàn)在不能答復,因為還沒有探聽,計劃過。
第十八封信(一九三五年三月一日 上海)
到各種雜志社去跑跑,我看是很好的,慣了就不怕了。一者可以認識些人;二者可以知道點上海之所謂文壇的情形,總比寂寞好。
第十九封信(一九三五年三月十四日 上海)
金人的譯文看過了,文筆很不差,一篇寄給了良友,一篇想交給《譯文》。
第二十封信(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七日 上海)
前天,孩子的腳給沸水燙傷了,因為雖有人,而不去照管他。傷了半只腳,看來要有半個月才會好。
第二十一封信(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九夜 上海)
因為靜不下,就更不能寫東西,至多,只好譯一點什么,我的今年,大約也要成為“翻譯年”的了。
第二十二封信(一九三五年四月二日 上海)
《八月》已看過,序已作好。
第二十三封信(一九三五年四月四日 上海)
還有,現(xiàn)用的“三郎”的筆名,我以為也得換一個才好,雖您是那么的愛用他(它)。
第二十四封信(一九三五年四月四日 上海)
“蕭”字的來源,是我很喜愛京劇《打漁殺家》中的蕭恩;“軍”是為了紀念我是個軍人出身的一點意思,并無其他“奧秘”在其中。
第二十五封信(一九三五年四月十三日 上海)
一個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負”也不好的,容易停滯。我想,頂好是不要自餒,總是干,但也不可自滿,仍舊總是用功。要不然,輸出多而輸入少,后來要空虛的。
第二十六封信(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上海)
幫朋友的忙,幫到后來,只忙了自己,這是常常要遇到的。
第二十七封信(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上海)
還有一篇署蕭軍的,已登出,而沒有單子寄來,大約是您直接寄去的罷(吧)?
第二十八封信(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上海)
月內此外還欠兩篇文債,我看是來不及還清的了,有范圍,有定期的文章,做起來真令人叫苦,興味也沒有,做也做不好。
第二十九封信(一九三五年五月九日 上海)
我這一月以來,手頭很窘,因為只有一點零星收入,數(shù)目較多的稿費,不是不付,就是支票,所以要到二十五日,才有到期可取的稿費。不知您能等到這時候否?
第三十封信(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二日 上海)
今天有點收入,你所要之款,已放在書店里,希持附上之條,前去一取。
第三十一封信(一九三五年六月三日 上海)
金人的稿子,由我寄出了兩篇,都不見登出;在手頭的還有三篇。
第三十二封信(一九三五年六月七日 上海)
但在不知內情的讀者和投稿者,是要發(fā)生反感的,可又不能說明內情,這是編輯者的失敗,也足見新近壓迫法之日見巧妙。
第三十三封信(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五日 上海)
我們都還好,我在譯《死魂靈》,要二十以外才完。
第三十四封信(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上海)
你說做小說的方法,那是可以的。
第三十五封信(一九三五年七月十六日 上海)
我喜歡毛邊書,寧可裁,光邊書象(像)沒有頭發(fā)的人——和尚或尼姑。
第三十六封信(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七日 上海)
近來關于我的謠言很多,日本報載我因為要離開中國,張羅旅費,拼命翻譯,已生大病?!渡鐣侣劇氛f我已往日本,做“順民”去了。
第三十七封信(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上海)
對于謠言,我是不會懊惱的,如果懊惱,每月就得懊惱幾回,也未必活到現(xiàn)在了。大約這種境遇,是可以練習慣的,后來就毫不要緊。倘有謠言,自己就懊惱,那就中了造謠者的計了。
第三十八封信(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七日 上海)
《死魂靈》譯了一半,這幾天又放下,在做別的事情了。打雜為業(yè),實在不大好。
第三十九封信(一九三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上海)
前一輩看后一輩,大抵要失望的,自然只好用“笑”對付。
第四十封信(一九三五年九月二日 上海)
《死魂靈》的原作,一定比譯文好,就是德文譯,也比中譯好,有些形容辭之類,我還安排不好,只好略去,不過比兩種日本譯本卻較好,錯誤也較少。瞿若不死,譯這種書是極相宜的,即此一端,即足判殺人者為罪大惡極。
第四十一封信(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一日 上海)
這十二本中,聞系何谷天、沈從文、巴金等之作,編輯大約就是巴金。
第四十二封信(一九三五年九月十六日 上海)
本月瑣事太多,翻譯要今天才動手,一時怕不能來看你們了。
第四十三封信(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九日 上海)
久未得悄吟太太消息,她久不寫什么了吧?
第四十四封信(一九三五年十月二日 上海)
匆匆,再談。
第四十五封信(一九三五年十月四日 上海)
但是,要戰(zhàn)斗下去嗎?當然,要戰(zhàn)斗下去!無論它對面是什么。
第四十六封信(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日 上海)
現(xiàn)在在開始還信債,信寫完,須兩三天,此后也還有別的事,天下之事,是做不完的。
第四十七封信(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九日 上海)
中國作家的新作,實在稀薄得很,多看并沒有好處,其病根:一是對事物太不注意,二是還因為沒有好遺產(chǎn)。對于后一層,可見翻譯之不可緩。
第四十八封信(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五日 上海)
您們倆先去逛公園之后,然后到店里來,同到我的寓里吃夜飯。
第四十九封信(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上海)
校稿除改正了幾個錯字之外,又改正了一點格式,例如每行的第一格,就是一個圈或一個點,很不好看,現(xiàn)在都已改正。
第五十封信(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上海)
校出了幾個錯字,為什么這么吃驚?我曾經(jīng)做過雜志的校對,經(jīng)驗也比較的多,能校是當然的,但因為看得太快,也許還有錯字。
第五十一封信(一九三六年一月十四日 上海)
我在編集去年的雜感,想出版。
第五十二封信(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五日 上海)
那三十本小說,兩種都賣完了,希再給他們各數(shù)十本。
第五十三封信(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上海)
我如今懂得了印書不把圈、點放在行頭上,也還是從魯迅先生那里學得來的。

章節(jié)摘錄

  一、我為什么要在這第八封信的注釋欄中,竟抄錄了這么多的文獻資料呢?因為這些資料它對于有志于研究先生生前、逝世、逝世后的種種情況全有著一定的關系的;對于我本人也是有著一定的關系的?! ∽詮囊痪湃哪晔辉氯瘴覀兊谝淮魏拖壬娒?,到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五日我和他最后的一次晤面,這快近兩年的日子里,是我們平生中最幸福、最愉快的歲月!在他的雨露陽光的培育和拂照下,使我們得到了正常生長的條件和機會。因此,這是我終生絕難淡忘的歲月!他的逝世,也就是我真正的幸福和愉快的歲月永遠逝去了!多年來它使我陷在沉沉的痛苦的深淵里!因此,我要把這段快樂和悲痛的歷程描繪在這里?! 《?、關于《魯迅先生逝世經(jīng)過略記》這篇記錄文字,本來是要胡風寫的,后來因為他不愿意寫,加上全面情況他也不甚了解,就由我承擔起來。今天來看,文字雖然顯得很笨拙,但卻敢于保證是忠于事實的,也盡可能求得達到“實事求是”這一精神的?! ∪㈥P于《魯迅紀念集》,我是參加者之一,胡風也是參加者之一。在編輯方針上,我們發(fā)生了分歧和爭論。我和其他幾位編者主張盡可能大角度地搜集、容納、保存各方面的現(xiàn)有的原來素材,作為將來研究當時情況的材料的來源;胡風主張選幾篇有“價值”的文章出一本紀念冊就可以了。我認為“時過境遷”,將來再要尋找這方面的材料就困難了,至少是難于“完全”;至于有價值的研究性質的文章,魯迅先生所有的著作盡在,那是什么時候全能夠研究,以至于產(chǎn)生有“價值”的文章的……  結果是我和另幾位編輯者“勝利”了,胡風就“怠工”不干了,最終也只好由我把這一整個剪裁、編輯、校對、跑印刷所……的全面工作擔負起來?! ∫痪湃吣昶咴率呷赵谏虾HA安大廈成立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的大會我也去參加了。這時《魯迅紀念集》正在排印過程中,當時我似乎曾向委員會匯報了它的工作進度情況,因此委員會才決定在先生周年祭以前必須把它出版。  八月十三日上海的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了,一切幾乎全陷于停頓狀態(tài)。我去印刷所(上??茖W印刷公司),那里竟也冷冷清清,沒人工作。好則《紀念集>的全部文字基本上已排完,也作了初校……  ……

媒體關注與評論

  “現(xiàn)在我們中國最需要反映民族危機、鼓勵斗爭的文學作品,……像《八月的鄉(xiāng)村》、《生死場》等作品,我總還嫌太少?!薄 ?-魯訊    “只要人類有將來,紀念魯迅的意義也就永在?!薄 ?-蕭軍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注釋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魯迅先生對于莫不相識的兩個東北青年竟然如此關愛,真的是打心眼里要栽培青年呀,看他寫給二蕭的信,好溫馨啊。在上海舉目無親流浪的兩個東北青年在魯迅哪里找到了救命稻草。喜歡蕭軍蕭紅,跟他們有關的書都想買,就買了這本書信集。
  •   很早的時候,大概至少10年得有了,讀過河南大學劉思謙老師寫蕭紅的文字,無比感慨呀!再看蕭軍的注釋,更是無比心痛。這可惱的人間!蕭軍的《人與人間》可拿來一并讀。
  •   很喜歡魯迅,應該是崇拜的那一種喜歡。
    愿意看關于魯迅的一切。
    所以就買了。
  •   一部具有史料價值的回憶錄。
  •   剛剛拿到
  •   內容很好。只是原信影印不夠清晰。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