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唐浩明 頁數(shù):全2冊 字數(shù):110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曾國藩,湖南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有人推崇他為千古第一完人,但因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起義和忠于清室同時又飽受爭議。梁啟超、蔣介石、毛澤東等均對他做了非常正面的評價。唐浩明精心研究曾國藩近二十年,心得獨具而厚積薄發(fā),以豐富的史料為基礎,以扎實的文學素養(yǎng),著成《曾國藩》。他跳出“三立完人”和“漢奸賣國賊劊子手”的傳統(tǒng)習貝,從對文物歷史化的反思入手,探索小說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寫他的文韜武略,又寫其待人處世與生活態(tài)度;寫他的困厄與成功,也寫他的得寵與失意。對史實的處理上作者堅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將主人公置于矛盾沖突之中,在時代急流的旋渦上起伏浮沉,優(yōu)樂榮枯,從而成功地塑了遺個有著多重人格、集功罪于一身的復雜形象。
作者簡介
唐浩明,湖南衡陽人,1946年出生,文學碩士 著有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楊度》、《張之洞》,以及讀史隨筆集《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奏折》、《唐浩明評點梁啟超輯曾國藩嘉言鈔》,間或也寫散文,現(xiàn)為湖南省作協(xié)主席。岳麓書社首席編輯。
書籍目錄
上
第一章 奔喪遇險
一 湘鄉(xiāng)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二 波濤洶涌的洞庭湖中,楊載福只身救排
三 擺棋攤子的康福
四 康家圍棋子的不凡來歷
五 喜得一人才
六 把這個清妖頭押到長沙去砍了
七 哭倒在母親的靈柩旁
八 蟒蛇精投胎的傳說
九 刺客原來是康福的胞弟
第二章 長沙激戰(zhàn)
一 城隍菩薩守南門
二 康祿最先登上城墻
三 今日周亞夫
四 歐陽兆熊東山評左詩
五 計賺左宗棠
六 巡撫衙門里的鴻門宴
七 藥王廟里出了前明的傳國玉璽
八 左宗棠薦
第三章 墨绖出山
一 謝絕了張亮基的邀請
二 世無艱難,何來人杰
三 接到嚴懲岳州失守的圣旨,張亮基暈死在簽押房里
四 陳敷游說荷葉塘,給大喪中的曾府帶來融融喜氣
五 郭嵩燾剖析利害,密謀對策,促使曾國藩墨绖出山
第四章 天王定都
一 洪秀全江寧稱王
二 天王開國的三件事:定都、朝拜、開科取士
三 東王攬權,翼王獻策
第五章 初辦團練
一 亂世須用重典
二 曾剃頭
三 寧愿錯殺一百個秀才,也不放過一個衣冠敗類
四 鮑超賣妻
五 拿長沙協(xié)副將清德開刀
六 大鬧火宮殿
七 停尸審案局
八 逼走衡州城
……
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一湘鄉(xiāng)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湘鄉(xiāng)縣第一號鄉(xiāng)紳家,正在大辦喪事。 這人家姓曾,住在縣城以南一百三十里外的荷葉塘都。荷葉塘位于湘鄉(xiāng)、衡陽、衡山三縣交界之地,崇山環(huán)抱,交通閉塞,是個偏僻冷落、荒涼貧窮的地方,但矗立在白楊坪的曾氏府第,卻異常宏偉壯觀:一道兩人高的白色粉墻,嚴嚴實實地圍住了府內百十間樓房;大門口懸掛的金邊藍底“進士第”豎匾,門旁兩個高大威武的石獅,都顯示著主人的特殊地位。往日里,曾府進進出出的人總是昂首挺胸,白色粉墻里是一片歡樂的世界,仿佛整個湘鄉(xiāng)縣的幸福和機運都鐘萃于這里。現(xiàn)在,它卻被一片濃重的悲哀籠罩著,到處是一片素白,似乎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過早地降臨。 大門口用松枝白花扎起了一座牌樓,以往那四個寫著扁宋體黑字——“曾府”的大紅燈籠,一律換成白絹制的素燈,連那兩只石獅頸脖上也套了白布條。門前大禾坪的旗桿上,掛著長長的招魂幡,被晚風吹著,一會兒慢慢飄起,一會兒輕輕落下。禾坪正中搭起一座高大的碑亭,碑亭里供奉著一塊朱紅銷金大字牌,上書“戊戌科進士前禮部右堂曾”。碑亭四周,燃起四座金銀山,一團團濃煙夾著火光,將黃白錫紙的灰燼送到空中,然后再飄落在禾坪各處。 天色慢慢黑下來,大門口素燈里的蠟燭點燃了,院子里各處也次第亮起燈光。曾府的中心建筑黃金堂燈火通明。黃金堂正中是一間大廳,兩邊對稱排著八間廂房。此時,這間大廳正是一個肅穆的靈堂。正面是一塊連天接地的白色幔帳,黑漆棺材擺在幔帳的后邊,只露出一個頭面。幔帳上部一行正楷:“誥封一品曾母江太夫人千古”。中間一個巨大的“奠”字,“奠”字下是身穿一品命服的老太太遺像。只見她端坐在太師椅上,慈眉善目,面帶微笑。幔帳兩邊懸掛著兒女們的挽聯(lián)。上首是:“斷杼教兒四十年,是鄉(xiāng)邦秀才,金殿卿貳?!毕率资牵骸氨庵劭弈付Ю?,正鄱陽浪惡,衡岳云愁?!弊笥覊Ρ谏蠏鞚M了祭幛。領頭的是一幅加厚黑色哈拉呢,上面貼著四個大字:“懿德永在”。落款:從四品銜長沙知府梅不疑。接下來是長沙府學教授王靜齋送的奶白色杭紡,上面也有四個大字:“風范長存”。再下面是一長條白色貢緞,也用針別著四個大字:“千古母儀”,左下方書寫一行小字:“世侄湘鄉(xiāng)縣正堂朱孫貽跪挽”。緊接縣令挽幛后面,掛的是湘鄉(xiāng)縣四十三個都的團練總領所送的各色綢緞絨呢。遺像正下方是一張條形黑漆木桌,上面擺著香爐、供果。靈堂里,只見香煙裊裊,不聞一絲聲響。 過一會兒,一位年邁的僧人領著二十三個和尚魚貫進入靈堂。他們先站成兩排,向老太太的遺像合十鞠躬,然后各自分開,緩步進人幔帳,在黑漆棺材的周圍坐下來。只聽見一下沉重的木魚聲響后,二十四個和尚便同時哼了起來。二十四個聲音——清脆的、渾濁的、低沉的、激越的、蒼老的、細嫩的混合在_起,時高時低,時長時短,保持著大體一致。誰也聽不清他們究竟在哼些什么:既像在背誦經(jīng)文,又像在唱歌。這時,一大捆一大捆檀香木開始在鐵爐里燃燒。香煙在黃金堂里彌漫著,又被擠出屋外,擴散到坪里,如同春霧似的籠罩著四周的一切。整個靈堂變得灰蒙蒙的,只有一些質地較好的淺色綢緞,在附近的燭光照耀下,鬼火般地閃爍著冷幽幽的光。換香火、剪燭頭、焚錢紙、倒茶水的人川流不息,一概渾身縞素,躡手躡腳。靈堂里充滿著凝重而神秘的氣氛。 靈堂東邊一間廂房里,有一個六十二三歲、滿頭白發(fā)的老者,面無表情地頹坐在雕花太師椅上,他便是曾府的老太爺,名麟書,號竹亭。曾家祖籍衡州,清初才遷至湘鄉(xiāng)荷葉塘,一直傳到曾麟書的高祖輩,由于族姓漸多略有資產(chǎn)而被正式承認為湘鄉(xiāng)人。麟書的父親玉屏少時強悍放蕩,不喜讀書,三十歲后才走人正路,遂發(fā)憤讓兒輩讀書。誰知三個兒子在功名場上都不得意。二子鼎尊剛成年便去世,三子驥云一輩子老童生,長子麟書應童子試十七次,才在四十三歲那年勉強中了個秀才。麟書自知不是讀書的料,便死了功名心,以教蒙童糊口,并悉心教育兒子們。麟書秉性懦弱,但妻子江氏卻精明強干。江氏比丈夫大五歲,夫妻倆共育有五子四女。家中事無巨細,皆由江氏一手秉斷。江氏把家事料理得有條有理,對丈夫照顧周到,體貼備至。麟書干脆樂得個百事不探,逍遙自在。他曾經(jīng)自撰一副對聯(lián),長年掛在書房里:“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世事不聞不問,且將艱巨付兒曹?!爆F(xiàn)在夫人撒手去了,曾麟書似乎失去了靠山。偌大一個家業(yè),今后由誰來掌管呢?這些天來,他無時無刻不在巴望著大兒子回來。曾府有今日,都是有這個在朝廷做侍郎的大爺?shù)木壒?。喪事還要靠他來主持,今后的家事也要靠他來決斷。 就在曾麟書坐在太師椅上,獨自一人默默思念的時候,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身著重孝,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這是麟書的次子,名國潢,字澄侯,在族中排行第四,府里通常稱他四爺。 “爹,夜深了,你老去歇著吧!哥今夜肯定到不了家?!?“江貴已經(jīng)回來五天了?!崩咸珷敱犻_半閉著的雙眼,眼中布滿血絲,“他說在安徽太湖小池驛見到你哥的。江貴在路上只走了十六天,你哥就是比他慢三四天,這一兩天也要趕回來了?!?“爹,江貴怎好跟哥比!”說話的是次女國蕙。她雙眼紅腫,面孔清瘦,頭上包著一塊又長又大的白布,正在房中一角清理母親留下來的衣服,“江貴沿途用不著停。哥這樣大的官,沿途一千多里,哪個不巴結?這個請吃飯,那個請題字,依我看,再過半個月,哥能到家就是好事了。” 麟書搖搖頭說:“你們都不知你哥的為人。這種時候,他哪會有心思赴宴題字,莫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吧!”麟書無意間說出“意外”二字,不免心頭一驚,涌出一股莫名的恐懼來。
編輯推薦
《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圖文版)(套裝共2冊)》二十余年暢銷千萬冊,晚晴風云畫卷躍然紙上,官場政治智慧深蘊文中。看此書,學做人,學做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