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孫少佩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11-06出版) 作者:孫少佩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比較文學七講,ISBN:9787515400013,作者:孫少佩著
作者簡介
孫少佩,女,1964年出生,海南三亞市人。華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士?,F(xiàn)為瓊州學院人文社科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外國文學和比較文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作家》、《時代文學》、《瓊州學院學報》、《文學教育》等核心期刊及省級期刊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篇。
書籍目錄
第一講 什么是比較科學第二講 影響研究理論與實踐闡釋希臘悲劇孕育的一朵奇葩:《雷雨》從《春之聲》到《歡樂》——淺析意識流對中國新時期文學的影響第三講 平行研究理論與實踐闡釋從平行研究角度看《十日談》和《拍案驚奇》中愛情主題之比較面對荒誕的選擇——方鴻漸與奠基人物之比較于連、高家林人物形象比較第四講 闡發(fā)研究理論與實踐闡釋叔本華的悲劇學說與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第五講 當詩學在跨越中對話論柏拉圖的“迷狂說”與嚴羽的“妙悟說》第六講 當“形象”在“他者”目光中變異“中國形象”:西方語境中的傳統(tǒng)中國“中國形象”:西方語境中的傳統(tǒng)中國第七講 中西小說比較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比較文學是一門誕生于19世紀末期的年輕學科。進入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它盛行于世界各國,發(fā)展得極其迅猛,現(xiàn)在已成為國際文壇上最有活力、最有成就、最受青睞的學科之一,因而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的一門“顯學”。然而,就是這樣一門如此活躍、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學科,從確立到現(xiàn)今的歷史雖然相對較短,但屢次遭受嚴重誤解,甚至產(chǎn)生傾覆的危險。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是因為人們對比較文學本質(zhì)意義上的規(guī)定性尚缺乏準確把握。同時,也是因為學科本身的復雜性,甚至到目前還很難對此作出明確的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伴隨著一次次的掙扎、蛻變,比較文學正日漸成熟,顯示出獨特而強大的生機和魅力。什么是比較文學?這是一個最簡單而又最基本的問題。然而,一百多年來,這個偌大的問號就像一樁懸案,自始至終都在伴隨著比較文學的腳步,直到今天了沒有得到圓滿的解答。由此可見,任何一門學科都是隨著人們的研究實踐和認識水平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著的。因此,對于學科的界定了在不斷地進行著調(diào)整。比較文學也是如此。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編輯推薦
《比較文學七講》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