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游漫記

出版時間:2012-12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陳友琴  頁數(shù):151  字數(shù):124000  
Tag標簽:無  

前言

20世紀,是人類社會進展最快的世紀。20世紀的通行話語是“變革”。    就中國而言,自進入20世紀,1911年“辛亥革命”為延續(xù)數(shù)千年的中國封建王朝的譜系畫上了句號,1919年“五四”運動,新文化普及,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為現(xiàn)代中國奠定了基礎。20世紀前50年間,袁世凱“稱帝”、溥儀重返紫禁城,北伐、長征、抗日戰(zhàn)爭……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受到舉世關注。此后,特別是從“文化大革命”到改革開放,這些歷史事件親歷者的感受,深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20世紀是中國進入現(xiàn)代時期的關鍵的、不容忽視的轉型期,以20世紀前半期為例,1900年,“八國聯(lián)軍”踐踏中華文明,舉國在抗議中反思;1901年,原來拒絕改良的清廷宣布執(zhí)行新政;1906年,預備立憲……以世界背景而言,“十月革命”,兩次“世界大戰(zhàn)”,成立聯(lián)合國……1911年到1949年,僅僅歷時30多年,中國結束了封建社會,經(jīng)歷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到社會主義的巨大跨越。反思20世紀,政治取向曾被視為文明演進的門檻,“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不是紅,就是黑,一度成為輿論導向,影響了大眾思維。    無可否認,在現(xiàn)代社會,伴隨社會的進步、發(fā)展,中華民族的民主、科學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的過程,是中國歷史最具影響力的事件,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推動力、中國現(xiàn)代時期的鮮明特點。    《20世紀人文地理紀實》則為這一影響深遠的歷史過程,提供了真實生動的佐證。    20世紀的豐富出版物中,一定程度上因為政治意圖與具體事件脫節(jié),人文地理著作長期以來未能受到充分關注,然而文學、歷史、政治、文化、語言、民族、宗教、地理學、邊疆學、地緣政治……等學科,普遍受到了人文地理讀物的影響,它們是解讀20世紀民主、科學思維成為社會主流意識的通用“教材”。    人文地理紀實無異于在社會急劇變革過程進行的“國情調(diào)研”,進入20世紀的里程碑。沒有這部分內(nèi)容,20世紀前期——現(xiàn)代時期,會因缺失了細節(jié),受到誤解,直接導致對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認識不足。    就學科進展而言,現(xiàn)代文學研究是最早進入社會科學研究前沿位置的學科之一,《20世紀人文地理紀實》則為現(xiàn)代文學家鋪設了通向文學殿堂的臺階:論證了他們的代表性,以及他們引領時代風氣的意義。    與中華文明史、中國文學史的漫長歷程相比,從“辛亥革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30多年短如一瞬間,終結封建王朝世系,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現(xiàn)代時期定位的標志。    “人文地理”,是以人的活動為關注對象。風光物態(tài)、環(huán)境變遷、文物古跡、地緣政治……作為文明進步的背景,構建了“人文地理”的學術負載與閱讀空間。    關于這個新課題,第一步是搜集并選擇作品,經(jīng)過校訂整理重新出版。民國年間,中國的出版業(yè)從傳統(tǒng)的木刻、手抄,進入石印、鉛印出版流程,出版物遠比目前認為的(已知的)寬泛,《20世紀人文地理紀實》的編輯出版,為現(xiàn)代時期的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參照,樹立了傳之久遠的豐碑。否則,經(jīng)過時間的淘汰,難免流散失傳,甚至面目全非。    《20世紀人文地理紀實》與旅游文學、鄉(xiāng)土志書、散文筆記、家譜實錄等讀物的區(qū)別在于:    人文地理紀實穿越了歷史發(fā)展脈絡,記錄出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得失成敗。比如邊疆,從東北到西北,沒有在人文地理紀實之中讀不到的盲區(qū)。21世紀,開發(fā)西部是中國現(xiàn)代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開發(fā)西部并非始于今天,進入了現(xiàn)代時期便成為學術精英肩負的使命:從文化相對發(fā)達的中原前往相對落后的中西部,使中西部與政治文化中心共同享有中華民族的豐厚遺產(chǎn),共同面對美好前景。通過《20世紀人文地理紀實》,我們與開拓者一路同行,走進中西部,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分擔他們的艱難困苦。感受文明、傳承文明。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與中華民族的文化,不會因歲月流逝、天災人禍,而零落泯滅。    《20世紀人文地理紀實》是20世紀結束后,重返這一歷史時期的高速路、立交橋。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作者的第一部游記文集。作者作為“中央通訊社”特派員參加川康考察團,考察當時的四川省和西康省。全書的內(nèi)容的重點在為四川的“建設事業(yè)與工商情形”作出紀實。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江行初寫
第二章 漢皋流連
第三章 雪深水淺到宜難
第四章 用“民主”力量到四川去
第五章 荊沙上溯過宜昌
第六章 驚心駭目上新灘
第七章 高唐夜月宿陽臺
第八章 巫山縣長說巫山
第九章 夔萬一瞥
第十章 忠酆過了到巴渝
附:由宜昌水行至重慶道里表
第十一章 抵渝以后
附錄(一)重慶自來水公司概況
附錄(二)重慶電力廠概況
附:嘉陵江三峽游覽區(qū)域略圖
第十二章 北碚鎮(zhèn)與溫泉峽
三峽染織工廠概況
北碚農(nóng)村銀行概略
溫泉公司
第十三章 成渝道上
甜的內(nèi)江縣
成的自流井
附:由重慶陸行至成都道里表
第十四章 在成都
第十五章 灌縣與郫縣
第十六章 離蓉之前夕
第十七章 向川北進發(fā)中
新都
廣漢
德陽翻車
綿陽
梓潼
七曲山
郎當驛
武連驛
第十八章 長路關心悲劍閣
第十九章 昭化與廣元
附:由成都陸行至廣元道里表
第二十章 閬中與南部
閬中
南部
附:由廣元陸行至南部道里表
第二十一章 潼川道中
附:由南部回成都道里表
第二十二章 歸途
附:四川銀行業(yè)之調(diào)查
附:四川復雜幣制種類表
附:四川之大宗出口貿(mào)易調(diào)查 顯示部分信息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三十日陰霾多霧,寒氣逼人,幾與江浙最寒冷之氣候仿佛。據(jù)重慶人云,此種寒冷氣候不常有,霧重則為慣見景象。午刻雨,訪二十一軍政務處長甘績鏞(字典夔)及四川善后督辦署參謀長郭昌明(字文欽),談關于軍政各事甚詳。本日赴渝市各報社公宴一次,新聞記者協(xié)會筵一次,一在青年會,一在四風會。外間有組織的記者考察團到川,同人等實為第一次,故渝市同業(yè),倍示款誠,使吾人有賓至如歸之樂,極為可感。在青年會席終時,并有川劇助興。川劇為予向所未聆,高腔激越凄楚,殆由秦聲轉變者。大鑼震動全場,耳鼓幾為破裂,此真正露天荒野場上之民間歌劇也。川伶有名者如賈培之(須生)、陳碧秀(青衣)、薛艷秋(花旦)等均蒞場,唱《昭君和番》《后帳會》《梅龍鎮(zhèn)》《宮人》并《霸王別姬》等數(shù)劇,予等實茫然莫解,經(jīng)人為釋明,始略諳其少數(shù)字句。通行川劇本中有《離燕哀》《琴探》者,文辭頗雅馴,聞亦有以打諢著名者,其人名唐廣體,惜未能一見。據(jù)座客語予云,川劇前輩康子林,前年作古,生平俠骨義腸,允為藝人班首,工武生,技擊做工,負盛譽,年既老,人猶嬲之登壇,競因賣力太過,得病,殞其身。康少年接近女性甚多,而不嗜色。紅氍覦上,坤角多慕其武藝而戀之者,康不為所迷,死后人有誄之者,曰:“當筵簫鼓,雖萬種之多情;退食房帷,仍一塵之莫染”,蓋紀實也。

編輯推薦

《20世紀人文地理紀實(第1輯):川游漫記》編著者陳友琴,1934年1月至5月,以中央通訊社特派員身份參加川康考察團,考察當時的四川省和西康省,回來以后,在上?!睹駡蟆愤B載了多篇專題報道,1934年10月,結集為《20世紀人文地理紀實(第1輯):川游漫記》,是他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書籍。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川游漫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紙張印刷都不錯,雖然上個世紀初的黑白照片模糊了些,但卻很好地再現(xiàn)了歷史的真實,文字記錄更是簡潔明了。
  •   可了解民國時期重慶、四川地區(qū)的事情。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