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外交照片解讀

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陳敦德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寫“新中國外交照片揭秘”專欄    我本是外交領域的門外漢,因決心觸及尼克松總統(tǒng)1972年訪華“破冰之旅”的相關題材,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有了難得的機緣,獲準進入新華社資料館那棟灰色老樓閱讀相關海外報刊,特別是西方及港澳臺地區(qū)的主要報刊。我查閱了1968年至1972年五年間的資料,特別下工夫苦讀了這五年新華社自己編印的《大內(nèi)參》?!洞髢?nèi)參》每天有上午版、下午版兩期,當天發(fā)生的國際大事、要聞皆收錄在內(nèi)。我每期不漏地細讀,對重要的及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還做了好些摘錄。每天我?guī)е杉Z和水壺,從所住的北影大院到小西天搭乘地鐵前往新華社,館樓開門的時候我已等在旁邊了,進去后直到下午關門時才離開。我斷斷續(xù)續(xù)在樓里讀了半年資料,終于對1968年至1972年那個時期的國際風云變幻了然于心了,我這才開始采訪當年“破冰之旅”的親歷者、見證人及研究者等。半年的充分準備使我常一開口提出的問題就讓被訪者感到驚訝,因此訪問進行得也比較順利,探討的問題也能夠深入、細致,這使我得益匪淺。研究資料與深入訪談的那段時間所做的積累奠定了我之后涉足外交題材的基礎,后來,在拍電影(本職專業(yè))的同時,我還致力于外交題材的原創(chuàng)紀實作品的寫作。寫作中,我得到了改革開放以來老一輩外交家們及外交部各屆領導的大力支持,作品不斷問世、再版。    時過境遷,現(xiàn)在新華社現(xiàn)代化資料館和數(shù)字信息系統(tǒng)已令世界傳媒界羨慕;但是,對我來說,當年的那座老灰樓,在我的人生中卻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是我人生起步的地方,因此我格外珍惜和回味。館員笑盈盈地抱著沉沉的一沓沓老報紙出來,我翻閱它們時那栩栩輕響,仿佛就發(fā)生在昨天。    老外長李肇星常讀我的書,曾評價我“以大半輩子的精力來表現(xiàn)新中國外交”。在他的過問下,2007年春,我得以結集出版一套九本的《新中國外交年輪叢書》。叢書是以紀實手法再現(xiàn)新中國外交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新華社的相關領導及《攝影世界》雜志主管編輯看了這套書,很有想法。要知道,新華社從抗戰(zhàn)初年延安窯洞時期創(chuàng)建以來,就為中國共產(chǎn)黨從延安時代的“半外交”,到新中國開國外交,再到改革開放時期的外交,保存了豐富的照片,記錄了數(shù)十年的歷史進程。這些數(shù)量極為可觀的照片,是新華社的一筆關于中共黨史和新中國外交史的極其珍貴的財富。于是,他們就產(chǎn)生了在新華社攝影部主辦的《攝影世界》雜志上開辟每月一期的“新中國外交照片揭秘”專欄的想法。專欄文字由我執(zhí)筆,大部分照片從新華社的“照片寶藏”里挖掘、挑選,同時,我也使用了好些從外國通訊社、圖書館及相關政要贈予等渠道得來的照片。    新華社攝影部《攝影世界》雜志“新中國外交照片揭秘”專欄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各方讀者喜愛,好評如潮。本書是該專欄的結集本,收錄了自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的各期文章,根據(jù)圖書出版的需要對文章布局做了一些調(diào)整,對文章內(nèi)容做了進一步潤色加工。衷心地希望讀者朋友們繼續(xù)支持這個專欄,也支持和喜愛這本書。    陳敦德    2011年12月

內(nèi)容概要

  “解放上海十萬大軍睡馬路的來龍去脈”“中美日內(nèi)瓦會談要回錢學森”“新中國大使首次在西方世界亮相”……《新中國外交照片解讀》通過解讀外交老照片的形式,闡釋一個個外交領域已解密、但知曉者仍較少的重大事件,通過圖片串聯(lián)解讀的精妙文筆,把散佚在浩瀚史料中的情節(jié)變成了動人的故事。大量傳奇故事情節(jié)加上首次披露的孤品圖片,使《新中國外交照片解讀》具有較高的閱讀和欣賞價值。

作者簡介

陳敦德,作家,導演,電影出品人。原籍廣東南海,抗戰(zhàn)末年生于桂林。他作為新中國外交史專題作家享譽中外。其早年代表作《毛澤東、尼克松在1972》至今在海內(nèi)外經(jīng)久不衰,該書與《起航在1979:鄧小平與卡特》《勝利在1971:老布什結緣新中國》都是寫美國總統(tǒng)與中國關系的紀實專著,先后獲得尼克松、卡特、老布什三位美國總統(tǒng)的肯定與收藏。他將所著關于新中國外交史重大事件的專題圖書,結集為《新中國外交年輪從書》(一套幾本),深受讀者歡迎。他還著有圖文版“毛澤東握手三部曲”:《毛澤東、尼克松在1972》《臺海較量——毛澤東與蔣介石》及《“總統(tǒng)”歸來——毛澤東與李宗仁》,獲得讀者肯定。近年他為香港治史,所著《香港問題談判始末》獲港澳專家高度評價。作為電影人,由其擔任制片人、編劇或?qū)а莸墓适掠捌饕小斗ㄍ?nèi)外》《血戰(zhàn)臺兒莊》《鐵血昆侖關》《芙蓉鎮(zhèn)》及《周恩來萬隆之行》等。

書籍目錄

自序 我寫“新中國外交照片揭秘”專欄
毛澤東乘坐美軍吉普車——美軍觀察組在延安
從《四萬萬人民》、八路軍電影團到《血戰(zhàn)臺兒莊》——電影大師伊文思半世紀的中國情
毛澤東為廖承志赴港獨當一面而舉手——香港有個八路軍辦事處(上)
利用香港特殊地位,組織華南抗日軍事武裝——香港有個八路軍辦事處(中)
延安派出特使密赴香港看望宋慶齡——香港有個八路軍辦事處(下)
白求恩來延安,怒砸窗子驚動毛澤東——廖承志在香港最早成立的機構是支援白求恩小組
解放上海十萬大軍睡馬路的來龍去脈——鮮為人知的南京入城不對涉美“入宅”事件
解放軍鋼鐵洪流穿越“國中之國”——毛澤東指示北平入城式要經(jīng)過東交民巷
毛澤東對葉劍英面授機宜:部隊不能越過禪木頭——新中國成立中英關系掀開了第一頁
開國大典“突然之間冒出”的新中國空軍編隊——林彌一郎為新中國空軍所做的特殊貢獻
“對越南政府要求建立外交關系,應立即答復同意——毛澤東在莫斯科決策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
毛主席接受國書時,將軍們?yōu)槭裁床厣砥溜L之后——新中國外交“另起爐灶”派出將軍大使
毛澤東讓耿飚在巴基斯坦打開我國西部大門——中巴友好關系的新篇章
新中國大使首次在西方世界亮相——在斯德哥爾摩自己駕車的將軍大使耿飚
老天給胞波兄弟“潑水”——中緬解決邊界爭端的成功范例
中美日內(nèi)瓦會談要回錢學森是一個勝利——中美大使及首輪會談內(nèi)幕
周恩來大義凜然赴萬?。盒轮袊枰笥眩骸翱耸裁谞柟魈枴笨针y背后的故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 圖2表現(xiàn)了非洲多國代表們的歡樂情景,該照片是非洲朋友拍攝的,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辨認出這次聯(lián)大會議非洲使團中的兩位靈魂人物,一個是薩利姆(圖2a),另一個是布特弗利卡(圖2b)。薩利姆·艾哈邁德·薩利姆,出使聯(lián)合國常任代表之前擔任坦桑尼亞駐中國大使,曾在天安門城樓上向毛主席遞交國書;1971年時他僅29歲,雖然很年輕,但凝聚力、思辨力極強,被西方記者稱為該屆聯(lián)大之“親北京集團的核心人物”;后來他出任坦桑尼亞總理、非洲統(tǒng)一組織秘書長。布特弗利卡全名為阿卜杜勒-阿齊茲·布特弗利卡,擔任阿爾及利亞外交部長多年,多次訪問中國,見過毛澤東、周恩來;他頭腦清晰,思維活躍,說服與協(xié)調(diào)能力很強;布特弗利卡曾擔任非洲統(tǒng)一組織非洲解放委員會主席、不結盟國家部長會議主席、第29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主席、非洲統(tǒng)一組織執(zhí)行主席和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輪值主席等職,現(xiàn)任阿爾及利亞總統(tǒng)。他是主張接納新中國驅(qū)逐國民黨席位的23國聯(lián)合提案的領軍人物。由于這年7月15日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突然”宣布將訪問北京,蔣介石據(jù)此判斷,將遭美國“拋棄”,于是,就為在第26屆聯(lián)大出現(xiàn)最糟糕的情況給其代表團作了決策:堅決退出,不與“毛共”在聯(lián)合國坐在一條板凳上。老蔣在第26屆聯(lián)大召開前夕,委任周書楷任“外交部長”并率領一支龐大代表團出席聯(lián)大會議。周書楷與整個代表團一起在紐約使盡渾身解數(shù),也未能挽同局面。

編輯推薦

《新中國外交照片解讀》編輯推薦:毛主席接受國書時,將軍們?yōu)槭裁床厣砥溜L之后——新中國外交“另起爐灶”派出將軍大使。周恩來大義凜然赴萬?。盒轮袊枰笥选翱耸裁谞柟魈枴笨针y背后的故事?!凹t色中國人來了,使所有好萊塢明星都黯然失色”——喬冠華率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在聯(lián)合國“亮相”。“你把手伸過了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尼克松與周恩來首次握手?!拔覀児餐睦吓笥咽Y委員長可不高興了”——毛澤東與尼克松握手。“中美關系正?;瘍擅腌娋涂梢酝瓿??!囆∑皆L美與卡特從此成為好朋友。伊麗莎白二世送來先王“遲到了390年的信”——英國女王的首次訪華之旅?!疤m花外交”獲重大突破,中國密使化解中日貿(mào)易困境——松利謙三苦心推動中翻互設貿(mào)易辦事處與互換記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新中國外交照片解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