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欒錦秀 頁數(shù):247
內(nèi)容概要
《咬文嚼字讀論語》要指瑕的四家為:《論語譯注》(中華書局出版)的作者楊伯峻先生,《論語今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作者李澤厚先生,《細說論語》(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作者傅佩榮先生,《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作者徐志剛先生。
《咬文嚼字讀論語》作者欒錦秀以為四家之譯注《論語》,雖不乏真知卓識,然尚未臻純美,其間疏失舛誤、魯莽滅裂之處亦時有所見。
不才與四君相比,雖相形見絀,自愧不如,但有一點卻是他們所難企及的:離休在家,時間充裕,頗有自知之明。不敢大膽放肆,常常終日坐在冷板凳上,細細地琢磨推敲,多多地檢查稽考。故雖是“愚者”,卻偶有千慮之得,可供讀者諸君進一步明辨是非,更準確地理解《論語》中的某些詞句。
作者簡介
欒錦秀,江蘇省泰興市人。 1949年東吳大學法學院肄業(yè)。
上海解放后,考入華東軍政大學。 1955年后在江蘇省泰興中學任高中語文教師數(shù)十年。
畢生致力于語文教育和古文研究,曾在《中國語文》《語文學習》《語文教學與研究》 《中學語文教學》《辭書研究》等
專業(yè)刊物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
書籍目錄
學而篇第一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治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xiāng)黨篇第十
先進篇第十一
顏淵篇第十二
之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wèi)靈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按:“司馬牛憂日”譯為“司馬牛憂愁地說”,生硬不順,傅佩榮譯為“司馬牛很憂愁,說”,較好。句子可標點為:“司馬牛憂,曰?!笨勺g為“司馬牛憂心忡忡,說”。楊伯峻譯“兄弟”為“好兄弟”。在“注釋”中說:“自來的注家都說這個司馬牛就是宋郭桓魑的兄弟?;各葹槿撕軌?,結(jié)果是謀反失敗,他的幾個兄弟也都跟著失敗了。其中只有司馬牛不贊成他這些兄弟的行為。但結(jié)果也是逃亡在外,死于道路(事見《左傳’哀公十四年》)。譯文姑且據(jù)這種說法?!奔哟俗⑹强梢缘模靶值堋敝苯幼g為“好兄弟”則不可?!吧搪勚印保瑮畈?、李澤厚、徐志剛均譯為“我聽說過”,“之”字漏譯,“之”代下面的話,譯為“我聽說過這樣的話”,較完整。傅佩榮譯為“我聽到的說法是”,與原文的語言結(jié)構(gòu)不相類?!熬泳炊鵁o失”,楊伯峻譯為“君子只是對待工作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只是”當是“只要”或“只要是”之誤?!笆А弊?,楊伯峻、傅佩榮譯為“差錯”,徐志剛譯為“過失”,疑不當:人哪有一點“差錯”、“過失”都沒有的?孔子說“過則勿憚改”,子貢也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可見君子也不能無過失。與下文“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義不相屬,一個人有了過錯,難道四海之內(nèi)就無兄弟或少兄弟嗎?李澤厚譯為“放縱”,較好?!都ⅰ丰尅熬炊鵁o失”為“持己以敬而不間斷”,亦不訓“失”為“過失”。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