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余春臺、 孫正治 中醫(yī)古籍出版社 (2012-02出版) 作者:余春臺 頁數(shù):468 譯者:孫正治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在傳統(tǒng)命理典籍中,大概沒有哪一本書的命運比《窮通寶鑒》更具傳奇性。 這本書原名《攔江網(wǎng)》,不知出于何人之手,因為其文辭俚俗,詞不達(dá)意,而被認(rèn)為出于江湖術(shù)士的手筆;也不知寫作時代,只是根據(jù)書中多載明人命造,而推為明代的著作。本書在清朝以前從未出版過,只是作為“壓箱底兒”的秘笈,在江湖術(shù)士中流傳。由于輾轉(zhuǎn)傳抄,本書訛錯極多,以至魯魚亥豕,不能卒讀。 本書的第一次出版,是在清初的康熙年間,由日官(執(zhí)掌占卜的官員)以《造化元鑰》為題,增附大量命造實例而刊行的。日官在序言中這樣贊嘆本書:“《造化元鑰》一書,獨得其秘焉!……論簡而賅,理微而顯,雖立一成之局,實具萬變之機,深參之可以通源,淺得之亦能微中,洵祿命之圭臬也!” 到了清末,楚南人余春臺又以今題刊行此書,并在序言中推崇說:“審其議論精詳,取舍恰當(dāng),實有得五行生克、八卦錯綜之妙?!苏婷鼘W(xué)之指南,子平之模范也!” 到了民國年間,著名命理學(xué)家徐樂吾先生竟三次評注此書(一次是《窮通寶鑒評注》,一次是《造化元鑰評注》,還有一次是《寶鑒例釋錄》),并慨嘆說:“《欄江網(wǎng)》一書,以十干配十二月察其生旺休囚,以定取用之準(zhǔn)則,立一成以馭萬變,秩然有序,命理書中,殆無其匹……高山流水,知音者稀,反不如《淵海子平》、《神峰通考》之受人歡迎,斯則良可嘆也!” 這種從“高山流水,知音者稀”,到熱烈歡迎贊嘆,以至在命理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變化,豈非極富傳奇色彩嗎? 本書命運的傳奇性,主要是由書中的內(nèi)容決定的。雖然從宋代的徐子平開始,就在很大程度上掃蕩了從星命術(shù)沿續(xù)下來舊習(xí),但是命理學(xué)上拘泥吉兇神煞、執(zhí)著奇格異局、強調(diào)納音論命的舊習(xí)依然存在,有時還相當(dāng)嚴(yán)重。而本書對命局的看法,則脫盡了舊式命書的窠臼,對上述舊習(xí)概行屏除,只憑五行生克、十干性情、理氣進(jìn)退、配合喜忌,綜合考慮日元的強弱和用神的旺衰,特別是命局是達(dá)到了中和,從而決定格局的高下,有時甚至不依月令定格局,在月令之外選用神。其義理精微深邃,多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在命理學(xué)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本書立論的基礎(chǔ)是“十干實物說”和“十干生存說”。所謂“十干實物說”和“十干生存說”,即把十天干形象地比擬為十種具體事物,借助物理常識或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它們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生存狀況來分析命局。比如,丙丁同樣是火,但丙為太陽之火,丁為爐中之火,二者性質(zhì)不同;壬癸都是水,但壬是江河湖海之水,癸是雨露之水,二者作用也相異。同時,日主本身必須富于生氣,然后才能談到其他,所以冬火要有甲乙木作為引燃物,這樣才光輝不滅;壬癸水在夏令要有庚辛金作為源泉,這樣才能潤澤大地。由此就構(gòu)成了《窮通寶鑒》一書論命的五個技術(shù)模式,即甲庚丁三干互用模式、丙辛用壬模式、乙用癸丙模式、戊己共用甲丙癸模式、壬癸用戊辛丙模式。 所謂甲庚丁三干互用模式,指甲木、丁火、庚金三者無論哪一個為日主,都是彼此互用,缺一不可的。比如甲木要成材,一定要有庚金的疏劈才有希望;而庚金要使甲木成材,本身要“成器”(斧子)才行;而庚金的成器,又不能缺乏丁火的鍛煉。所以甲木日主不能離開庚金和丁火。庚金日主要成器,一定要有丁火的鍛煉,而丁火作為人間爐火,又須甲木作為燃料,所以庚金日主一定要有丁火和甲木的配合。同樣地,丁火要發(fā)光,要甲木作為燃料,而甲木又要借助庚金利斧疏劈才行,所以丁火日主也離不開甲木和庚金。書中這類論述極多,例如:“非丁不能造庚,非庚不能造甲?!薄胺菜募炯啄荆偛煌夂醺??!薄岸』鹑劢穑刭嚰啄疽?,方成烘爐?!薄叭〖滓。酶追ゼ?,方云木火通明?!薄凹撞浑x庚,乙不離丙?!薄凹啄烁加?,凡用甲木,庚不可少。無庚無甲,何能引?。俊薄敖杓滓?,借庚劈甲?!薄邦B金宜丁,旺土須甲?!边@些論述,充分說明了甲庚丁三干之間的互用關(guān)系。 所謂“丙辛用壬”模式,指丙辛日干都要以壬水作為論命的主要依據(jù)。就是說,丙火作為陽光之火,要用壬水(江湖之水)來映襯,才有偉大的光明氣象;辛金作為珠玉之金,要有壬水的淘洗,才能透出寶氣珠光。這就是著名的“壬水輔丙說”和“壬水洗淘法”。 交待過這兩種技術(shù)模式之后,相信讀者對其他技術(shù)模式也可以舉一反三了。 公允地說,只從十干“實物說”和“生存說”論命,而不重視它們作為財官印食等十神的作用,不免有重視十干自然屬性而忽視其社會屬性之嫌,但是也正是這一點,連同對吉兇神煞、奇格異局和納音五行等舊習(xí)的摒除,使得本書立論統(tǒng)一,干凈利落,而不雜任何歧見,沒有任何枝蔓。這可以看作本書的一大特點。 和十干“實物說”、“生存說”和五大技術(shù)模式相聯(lián)系,本書十分重視調(diào)候的作用。書中認(rèn)為,火為天之神,水為地之精,所以夏令日主重在要水,這樣才能使萬物得到滋潤,保持生機;冬令日主則重在要火,這樣才能使萬物復(fù)蘇,春意盎然。值得注意的是,本書的調(diào)候不像一般論命方法那樣,完全依據(jù)每月月令稟氣的正五行,而是著重考慮實際氣候情況,同時兼顧月令稟氣的正五行。比如正月建寅,甲木當(dāng)令,丙火長生,戊土寄宮借生,應(yīng)當(dāng)依甲丙戊來論命,但本書則說:“正月甲木,初春尚有余寒。得丙癸透,富貴雙全。癸藏丙透,名“寒木向陽”,主大富貴;倘風(fēng)水不及,亦不失儒林俊秀。如無丙癸,平常人也?!薄罢乱夷荆仨氂帽?,因天氣尤有余寒,非丙不暖?!薄罢录和?,田園猶凍,蓋因臘氣未除,余寒未退,故丙為尊?!彼员緯划?dāng)代命學(xué)界視為“調(diào)候之書”,是有相當(dāng)?shù)览淼摹? 本書在編排形式上也別出心裁。它根據(jù)取用貴乎提綱的宗旨,將十干分列于十二月,每月各列若干條,以列舉其經(jīng)驗心得,用以概括所有的命例,有條不紊,系統(tǒng)井然,而且斷語爽利而絕不含糊,讀者只要略加用心,就可以對天下千千萬萬的命造胸有成竹。看來本書原來題作《攔江網(wǎng)》,意思是要將長江大河中的萬千魚鱉盡數(shù)收入網(wǎng)中,是別有深意的。 總之,本書是一部掃蕩一切舊的窠臼和教條,從實際經(jīng)驗、實際氣候情況和具體命局出發(fā)論命的典范性著作。它在諸多命理典籍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不是偶然的。 當(dāng)然,對于本書,古今讀者也并非只有喝彩聲,特別是當(dāng)代。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就有人發(fā)表文章說:“《窮通寶鑒》在命理學(xué)界擁有相當(dāng)高的地位,被稱為‘子平之模范’,其根本原因在于:八字共有約五十二萬種變化,而學(xué)命的人一直想找到一種簡捷的方法可以概括所有的命例,而《窮通寶鑒》就提供了這樣一種形式,如‘某日干生于某月,干透或支藏某某物,即為富貴或貧賤’,就像是一部命學(xué)字典,只要按圖索驥,既省時又省力。由于該書是根據(jù)實際操作中總結(jié)而來的,所以肯定有相當(dāng)?shù)膽?yīng)驗性,但若以此為標(biāo)準(zhǔn),則就大大地犯了形而上學(xué)的錯誤。”不過,本書即使確有微瑕,也不掩其為美玉,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本書的評注者徐樂吾,是民國命理學(xué)家,被同時代著名命理學(xué)家韋千里尊為“近代之命壇巨子”。所著命理書有《窮通寶鑒評注》、《子平真詮評注》、《滴天髓征義》、《滴天髓補注》、《造化元鑰評注》、《子平四言集腋評注》、《命理尋源》、《命理雜格》、《命學(xué)新義》、《命理一得》、《子平一得》、《子平粹言》、《寶鑒例釋錄》、《古今名人命鑒》、《樂吾隨筆第一集》、《樂吾隨筆第二集》,總計達(dá)16種,堪稱著作等身。《窮通寶鑒》雖然在他以前就已經(jīng)聲名鵲起,但真正得到普遍的見重,卻不能不說得力于他的評注和推崇。至于其評注的精辟詳備和畫龍點睛的作用,這里即使不說,想來讀者也是可以推知的。 至于本書的譯釋工作,可以告慰讀者的是,筆者心里時時不忘尊重古人古書,也時時不忘對得住今天的讀者,所以譯釋工作是認(rèn)真的,慎重的。當(dāng)然,由于筆者學(xué)識有限,不當(dāng)之處在所難免,所以誠懇地希望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今后做得更好。 有出版商打算重新出版本書,約筆者把本書譯成白話,并要求在前言中多介紹一下本書,所以姑且寫下這些作為前言。 孫正治 2007年12月6日
內(nèi)容概要
《中國古代命書經(jīng)典:窮通寶鑒評注(最新編注白話全譯)》原名《攔江網(wǎng)》,不知出于何人之手,因為其文辭俚俗,詞不達(dá)意,而被認(rèn)為出于江湖術(shù)士的手筆;也不知寫作時代,只是根據(jù)書中多載明人命造,而推為明代的著作?!吨袊糯鼤?jīng)典:窮通寶鑒評注(最新編注白話全譯)》在清朝以前從未出版過,只是作為“壓箱底兒”的秘笈,在江湖術(shù)士中流傳。由于輾轉(zhuǎn)傳抄,《中國古代命書經(jīng)典:窮通寶鑒評注(最新編注白話全譯)》訛錯極多,以至魯魚亥豕,不能卒讀。
作者簡介
作者:(明朝)余春臺
書籍目錄
窮通寶鑒評注卷一 論木 甲木喜用提要 三春甲木總論 三春甲木 三夏甲木 三秋甲木總論 三秋甲木 三冬甲木 乙木喜用提要 三春乙木總論 三春乙木 三夏乙木總論 三夏乙木 三秋乙木 三冬乙木 窮通寶鑒評注卷二 論火 丙火喜用提要 三春丙火總論 三春丙火 三夏丙火總論 三夏丙火 三秋丙火 三冬丙火 丁火喜用提要 三春丁火 三夏丁火 三秋丁火 三冬丁火 窮通寶鑒評注卷三 論土 論四季月之土 戊土喜用提要 三春戊土總論 三春戊土 三夏戊土 三秋戊土 三冬戊土 己土喜用提要 三春己土 三夏己土 三秋己土 三冬己土 窮通寶鑒評注卷四 論金 庚金喜用提要 三春庚金 三夏庚金 三秋庚金 三冬庚金 辛金喜用提要 三春辛金 三夏辛金 三秋辛金 三冬辛金 窮通寶鑒評注卷五 論水 壬水喜用提要 三春壬水 三夏壬水 三秋壬水 三冬壬水 癸水喜用提要 三春癸水 三夏癸水 三秋癸水 三冬癸水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評注)這是總論火的性質(zhì)。火的真性是熱和光,以木為主體,火才有所附麗,從而體現(xiàn)它光輝的品德;以水為對象,火才能蒸發(fā),而發(fā)揮它炎熱酷烈的作用。丙火離不開壬水,丁火離不開甲木,其原因值得深長思考。火性炎上,行于東南方,就有欣欣向榮的氣象;行于西北方,逆火的性質(zhì),則會逐漸熄滅。所以丙丁的作用雖然不同,而其性質(zhì)卻相同。出生于離位,性格果斷,奮發(fā)向上,有所作為;生于坎宮,小心謹(jǐn)慎,拘泥禮法。這是由于火的性情,因人出生月份所在方位而發(fā)揮的作用有所不同。 (原文) 金得火和,而能熔鑄;水得火和,則成既濟;遇土不明,多主蹇塞;逢木旺處,決定為榮。木死火虛,難得永久,縱有功名,必不久長。春忌見木,惡其焚也;夏忌見土,惡其暗也;秋忌見金,金難克制;冬忌見水,水旺則滅。故春火欲明不欲炎,炎則不實;秋火欲藏不欲明,明則太燥;冬火欲生不欲殺,殺則歇滅。 (評注)此段可與《滴天髓》十干性情節(jié)參看。丙火猛烈,欺霜侮雪,不畏水克也。水火相和,則成既濟之功;逢木旺地,則顯通明之象(坊本作“逢水難生”,誤)。最怕戊土,晦火之光,火失其明,土偏于燥。《滴天髓》云:“土眾生慈。”火性猛烈而日生慈,則失其性矣,故多主蹇塞也。生于春,喜其通明,不欲炎烈,故忌見木多;生于秋冬,休囚之地,須有木以生之,不宜金水氣旺?;鹬邓ノ?,金旺,力難克制;水旺,氣勢歇滅,非中和之道也。詳下。
編輯推薦
《窮通寶鑒評注(編注白話全譯)》由中醫(yī)古籍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