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爭的藝術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作者:李石頭  頁數:233  字數:176000  

前言

人或生于富貴,或生于貧窮,或生于貧富之間的中等之家。人的出身概莫如此。人或為自己而活,或為別人而活,或既為自己又為別人而活。人活著無出左右。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或僅僅是自然的死亡無所謂特別的意義。人死亡非此即彼。    平庸的時代產生平庸的人,偉大的時代產生偉大的人。平庸的人縱然在人生的頂點也不會有精彩的演出,杰出的人即使在低谷也能上演精彩的故事。    有的人終究會成為朋友,有的人終究會成為敵人,有的人終究會什么也不是,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敵人,只是熟悉的人,或者過路客。    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相信一切,相信信仰,相信友誼,相信愛情,相信無欺的交易。但對于自己的命運來說,誰是最值得信賴的?不是你的父母,不是你的丈夫妻子,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不是你的子女,不是你的朋友上司,不是你的志同道合者,雖然他們可以給你帶來幸福、金錢、權力,但不是你的命運之神。誰也不可信,惟一最可信的是你自己。因為,你是你自己的承載者,是你肉體和精神的承載者。你是你自己的根基,你是你自己的土壤。你是你自己的信賴者。    信賴他人,即意味著你把幸福和人生的方向寄托在他人身上,或是相信他人能夠給自己帶來幸福,指明方向。只有信賴自己,才能真正地把握幸福和人生的方向,即自己是命運的主宰者。如果信賴別人,即意味著盲從,盲從就是別人說什么是什么,說非即非,說是即是,指東即東,指西即西。盲從是最危險的人生旅行。首先信賴自己,然后信賴別人,這樣的信賴才是值得信賴的,是理性的信賴。    宇宙中最難認識的事物是人,世界上最復雜的關系是人際關系。人與天、與地、與物的關系最后都可以歸結為人與人的關系。    人的本性或本質是什么?中國文化大體有七種觀點,這七種觀點早在漢朝以前就已經形成,其中有六種觀點來源于戰(zhàn)國時期,一種觀點來源于東漢。    儒家先圣孔子不以善惡講性,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彼徽J為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后來的相異,皆由于習。他既沒有說性善,也沒有說性惡,給后世留下了很大的想象和論述的空間。實際上孔子是強調人的自然本性的,他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既看到了人性中自然本能的一面,又把“仁”看作人性的潛在的本性,“我欲仁,斯仁至矣?!?   儒家亞圣孟子主張人性本善,他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庇终f:“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比私杂袗烹[、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乃仁義禮智之端,都是人所固有,無待于習。    稍晚于孟子的另一個儒家代表荀子主張人性本惡,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闭J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性中并無禮義,一切善的行為都是后來訓練而成。與孟子同時代的告子(告子之說惟見于孟子書中,略而不具,其詳不可得知)認為性無善惡,他說:“性無善無不善也?!庇终f:“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彼J為性無善惡,善惡都是后來才有的,原始的性則既非善亦非惡。    老子、莊子等道家主張人性超善惡,認為人之本性,既非仁義,亦非情欲,而是所得于道之德之顯見。性命之性是自然的,而仁義是人為的。戰(zhàn)國時的儒家世碩認為人性有善有惡,王充《論衡》中述其說云:“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舉人之善性,養(yǎng)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yǎng)而致之則惡長?!笔雷拥热说膶W說,主要是謂性中兼含善惡,發(fā)展其中的善性則是善人,發(fā)展其中的惡性則成惡人。    戰(zhàn)國時期還有一種學說(倡導者的姓名已失傳)認為,有性善有性不善,即有人生來即善,有人生來即不善。既非人人之性皆善,亦非人人之性皆惡,乃有兩種人的不同。    到了東漢,儒家王充把人性分為善、中、惡三等,他說:“余固以孟軻言人性善者,即中人以上者也;孫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奔粗腥艘陨险咝陨疲腥艘韵抡咝詯?,中人之性則不善不惡而可善可惡。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之大。原始佛教認為人性邪惡,有貪嗔癡的本性,必須嚴格地持戒修行。大眾部佛教提出“心性本凈”的觀點,肯定了人性是善的。大乘佛教進一步宣揚“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皆能成佛”。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后,在中國化的過程中,其思想也在演變發(fā)展,各派觀點不盡相同。華嚴宗認為佛性純善,眾生與佛一樣,本質上都清凈圓明,眾生的種種惡行來自于種種妄念,修行即要斷除心中妄念。天臺宗認為佛性中善惡兼具,因為人性中有善有惡,修行才有必要性。禪宗認為人性即佛性,“即心即佛”,佛性不在人的本性外,人不可離開自身去求佛,見性即可成佛。    和中國一樣,在西方持性善論者有之,持性惡論者有之,持有善有惡論者和無善惡論者亦有之。持性善論者有古希臘的斯多葛學派和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古希臘斯多葛學派認為,人雖然有自利要求,但人具有理性,能把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按照理性的原則進行協(xié)調,從而取得和諧。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盧梭認為,人性原來都是善的,原始社會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純潔的自然狀態(tài)之中,只因社會文明特別是城市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惡叢生。這位著有《社會契約論》和《懺悔錄》等名篇的作者認為個人和社會都應該歸于自然才能自由、幸福、平等。    公元四世紀的奧古斯汀、十五世紀的馬基雅維利、十六世紀的霍布士、十八世紀的叔本華等都是性惡論的代表人物。《君主論》作者馬基雅維利認為,人類總有填不滿的欲望和膨脹的野心,趨利避害、自私自利、偶爾行善只是人們的一種偽裝,是為了贏得名聲和利益。他有一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    性有善有惡論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近代的康德。柏拉圖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大哲學家。柏拉圖認為,人有欲望、意志和理性,當理性能駕馭欲望和意志時,就能獲得善,反之就是惡。亞里士多德也認為人有理性和情欲。他提出了三個著名的論斷,即“求知是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動物”、“人是政治動物”。他認為人生的目的在于用理性節(jié)制情欲于一個合理的狀態(tài),恰到好處,以獲得人生的幸福。德國古典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康德既是哲學家,又是天文學家和星云說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他認為人有兩個我,一個是“實我”,一個是“真我”。“真我”是理性主導的我,“實我”是情感主導的我,“真我”因為善性的約束而高于惡性欲望的“實我”。    主張性無善惡的首推近代思想家洛克,他是英國哲學家、經驗主義的開創(chuàng)人,同時也是第一個全面闡述憲政民主思想的人。他提出了人心白紙說,認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紙,根本不存在善與惡的問題。善與惡的心理觀念和道德品質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教育因素造成的。美國現代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也是性無善惡論者,他認為善絕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東西,它僅是能滿足人們需要的事物而已,是相對的價值判斷。人性都有發(fā)展成善的可能性,只要有適當的教育,人是能養(yǎng)成善良的品性的。    在整個西方世界,占主流思想的既不是性善論,也不是有善有惡論以及無善無惡論,而是性惡論--基督教的原罪說。根據基督教的創(chuàng)世說,上帝創(chuàng)造了世界后,用泥土創(chuàng)造了亞當,然后取下亞當的一根肋骨創(chuàng)造了夏娃,把他們安放在伊甸園中。后來,亞當和夏娃在魔鬼的引誘下,偷吃了“知善惡樹”上的禁果,犯下了大罪,上帝就把他們逐出了伊甸園。這就是原罪的由來。他們的罪惡遺傳下來,他們的子子孫孫一生下來就是有罪的。為此,人要用懺悔和勞作以及服從禁忌、戒律等來獲得全能全知上帝的救贖,否則,人的靈魂就只能淪落于苦難的地獄,而不能進入美麗的天堂。    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對人性是善還是惡作出論斷。在馬克思看來,人性無所謂善惡。馬克思說:“假如我們想知道什么東西對狗有用,我們就必須探究狗的本性。這種本性本身是不能從‘效用原則’中虛構出來的。如果我們想把這一原則運用到人身上來,想根據效用原則來評價人的一切行為、運動和關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個時代歷史的發(fā)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瘪R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意義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 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概括而論,中國以儒家的人性善為主流思想,西方以基督教的人性惡為主流思想。    而筆者從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主義辯證法中讀出了人的本性、本質是斗爭,筆者從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為代表的唯物主義辯證法中讀出了人的本性、本質也是斗爭,筆者還從先秦諸子百家、《資治通鑒》、《二十四史》、《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歷史名人、名篇、名著中讀出了人的本性、本質還是斗爭。

內容概要

  
宇宙中最難認識的事物是人,世界上最復雜的關系是人際關系,而人的本性也決定著人際關系的基本性質。關于人的本性,有善、惡、無善無惡論一直爭辯不休。但是,無論是那種人性,都存在最原始、最本質的東西--斗爭。人從出生就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并且在斗爭中發(fā)展前進。所以,人際關系本質是一種人與人的斗爭關系,洞悉了這一本質,對于現實中每一個搖擺在人際關系里的人來說,具有醍醐灌頂的啟示作用。

作者簡介

  
李仁虎,筆名李石頭,新華社高級記者1984年南開大學哲學系畢業(yè)到新華社,先后在新華社新疆分社、山西分社、安徽分社從事新聞工作。歷任山西分社農村室主任、安徽分社政文部主任、副總編、社長助理兼新華社皖南支社社長、新華社《經濟參考報》黨組成員、總編輯助理,現任遼寧省新華社分社副社長、總編輯。采寫和編輯的稿件有多篇獲得新華社社級好稿和中國經濟新聞大賽一等獎。撰寫的文章被收入《南人與北人》、《風云人物大寫真》、《記者論記者》、《如何與媒體打交道》等書籍。

書籍目錄

序 言
第一章人的本質是斗爭
一、一切事物都存在著斗爭
二、適者生存:自然和社會法則
三、斗爭伴隨人的一生
斗爭是矛盾沖突,是互不相讓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沖突、爭奪。斗爭還是一種互相滲透的交融,是一種相互結合的過程,是實現新的平衡的途徑,是共同增長的手段。
第二章斗爭的目的、手段和結果
一、生存還是毀滅
二、和諧的境界
三、善惡之分
四、欲望的魔鬼和天使
與自然界完全一樣,社會環(huán)境同樣存在著“弱肉強食”的法則,高智慧的、擁有權力的、擁有財富的人,統(tǒng)治著低智慧的、沒有權力的、貧窮的人,智慧、權力、財富決定了一個人在社會環(huán)境中的位置或層次,這是社會環(huán)境的法則。
第三章成在理性敗在莽
一、知彼己和不知彼己的斗爭
二、清晰的和盲目的斗爭
三、克制的和沖動的斗爭
大凡成功者性格必然有彈性,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控制自己的性格、情緒,處人做事率性而為必然失敗。不能控制自己的性格、情緒,在與他人的斗爭中就會暴露自己的缺點、弱點,或者會失理、失義,而使自己陷入不利地位,或者會在感情上傷害他人而給自己帶來災難。
第四章因勢進退攻防
一、強勢者的斗爭
二、弱勢者的斗爭
三、面對面的斗爭
四、幕后的斗爭
五、借助外力的斗爭
人,往往會在關鍵時候退卻。許多人走過了黑夜、戰(zhàn)勝了黑夜,卻未能迎來晨光,因為他們沒有熬過黎明前的黑暗,那是最黑暗的時候,黎明前的關鍵時刻最能考驗人的毅力。堅持,再堅持,關鍵時刻一定要堅持;堅持下來,弱勢者就會變成強勢者。
第五章斗爭隨角色而變
一、正職及決策者的斗爭
二、副職及助手的斗爭
三、中層及群眾的斗爭
四、家庭內的斗爭
有人的角色越演越精彩、越重要,有人的角色越演越灰暗、越輕淡。有的人會終生從事一種職業(yè),有的人不斷改變謀生手段;有的人一生平淡無奇,有的人一生跌宕起伏。平庸的人在人生的頂點也沒有精彩的演出,杰出的人即使在低谷也上演著精彩的故事。
第六章斗爭的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中斗爭
一、人在系統(tǒng)中
二、情面害人誤事
三、勝負要在時地
四、智勇毅達聚于一身必勝
一個偉大的人有時會栽倒在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手里,同樣,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有時會成就一個偉大的人。斗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人要在系統(tǒng)中掌握主動,在系統(tǒng)中把握自己的命運。
主要參考書目
后 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后人無法知曉人類在蒙昧野蠻的道路上經歷了多少個黑暗長夜,但那艱難跋涉中的行為卻奠定了人性的基礎,有愛,有恨,有忍讓,有爭奪,有友好,有兇殘……強者生存,弱者滅亡。亨德里克·威廉·房龍所著的《人類的故事》一書開篇《致讀者》一文的作者錢滿素寫道:人類從一種野蠻生物開始,為擺脫野蠻,必然經歷一個野蠻的過程。在自然界的生存斗爭中,弱肉強食的叢林原則是正常狀態(tài)。統(tǒng)治人類原始社會的也只有一個信條,那就是至高無上的求生欲望。每個群體為求生存,都必須制定許多強制和禁忌,對與自己不同的異類保持高度的懷疑、警惕和排斥。所以房龍說,不寬容不過是人的自衛(wèi)本能的一種表現。寬容與專橫之爭貫穿人類的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相食同類史不絕書。中國有一句成語叫易子相食。意思是:父母交換子女來吃。該成語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闭f的是宋楚兩國交戰(zhàn),楚軍久圍宋城,宋國害怕,派人前來對楚將說:“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就是說,我們都城現在因為圍困已經絕糧斷炊,只好互相交換孩子吃,劈開人骨頭當柴燒。言下之意,貴軍可憐可憐我們吧,不要在都城外大修營寨圍困我們了。 脫離了蒙昧野蠻時代的人類對自己的同類仍然擺脫不了兇狠殘暴的劣根性。根據《漢書》、《后漢書》、《資治通鑒》等史書記載以及《水滸傳》等演義小說的描寫,人吃人現象大約有五種情況,一是因為饑餓,二是因為仇恨,三是因為兇殘,四是因為經濟暴利,五是因為變態(tài)嗜好。 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斗爭永不停息。早期,人類在被動地應對自然界的挑戰(zhàn)中,自然的威力遠遠大于人類的力量,人類只有順從。人之結受制于自然之網。人類在順從的實踐中積累了經驗和智慧。后來,人類主動地、慢慢地、逐漸地向自然界挑戰(zhàn)。人之結要制約自然之網。有一天,人類制造了車輪,人類可以走出狹小的天地,可以長途遠行。后來又制造了舟船,開始打破江河的阻隔。

后記

中國五千年文明,其中有三千年漫步在封建社會里。在君主專制下的封建社會,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帝王君主是國家、權力、法律、地位、名譽、利益等一切名和利的核心、代表。國家的各級成員只對君主或下級只層層對上級負責,而不對百姓大眾負責。人治是君主專制下封建社會的主要特征和規(guī)律。百姓大眾則做出各種努力,使出各種手段向著以君主為核心的集團和其它大小官僚集團奮進、靠攏。    人性之惡在封建社會最為泛濫,人性之惡在封建最為典型。    在以儒家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性善論是統(tǒng)治者和正統(tǒng)思想高舉的旗幟,他們高唱著人性本善的頌歌,其私下里真實的目的是,是讓天底下的百姓大眾安心當順民,安心受指使。聽天由命,恪守綱常,否則就是大逆不道。而他們自己卻是為所欲為,不受任何約束,耍盡了陰謀詭計,干盡了罪惡勾當。    以仁政來對付刀劍,是孟子的追求,是孟子的理想。孟子一生講得最多的要算人性善和法先王以行仁政這兩個問題。他所說的人性,就是人生而具有的善性;所謂仁政,就是以堯舜之世為最高典范的賢明政治。孟子一生奔走于齊、梁這些大國之間,反復宣傳他的性善論和仁政學說,企圖打動齊、梁國君的心,接受他的主張,但那純真的理想終因不合時宜,未被采納,也未受到重視。他堅持自己的信念:“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彼孟胫收碓从诮y(tǒng)治者的善性,并最后與庶民的善性相適應,從而國泰民安,各得其所。    人如果真的性善,那圣王和禮義又有什么用呢。法家代表茍子如是反駁孟子。荀子說:“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人之性固正理平治(指善)邪?則有惡用圣王、惡用禮義哉!”人生而人欲,有欲則有求,求不得則紛爭。    如孟子之說為真,則世無紛爭或少有紛爭。人類的歷史進程說明,孟子之說為偽言。    中國文化掩蓋了人性惡的真相,以謊言掩蓋真相,以真相推行謊言,以謊言麻痹百姓。    三千年來順民的傳統(tǒng)已經滲透到每個時代幾乎每個人的血液里,并沉淀在當代中國人的靈魂深處,本可以不必謙卑的卻謙卑了,本可以反對的卻順從了,本可以抗爭的卻忍受了,本可以真誠的卻虛假了,本可以公正的卻傾斜了,本應該誠信的卻欺騙了,本可以光明正大的卻背后陰謀了。    如若以性本惡為真,則統(tǒng)治者必作自我誡勉,必作自我之約束,必以法治天下,必劃分、規(guī)范各自的權力、義務、職責。    中國人性的弱點是中國走向現代化,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最大障礙之一。去中國人性之弱點非一代之功,必經自由、民主、公平、正義之無數次洗禮,不能脫其弊,祛其病,除其疾。    面對現實的中國人,面對當下的中國人,我們必須學習斗爭的技巧,以斗爭求尊嚴、求權益,以博弈求共諧、求共贏,以社會各種力量的有序沖突、博弈,促進社會的自由、民主、公平、正義。    筆者試圖從理論上闡述斗爭的本質,從人類的本性上解讀斗爭的根源,從人在現實生活中所處的角色、位置探討斗爭的方法、策略。    筆者努力把先秦諸子百家、《資治通鑒》、《二十四史》、《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歷史名人、名篇、名著的格言、警言、案例融會貫通于其間。    筆者幻想本書集哲學與生活、理論與實踐、戰(zhàn)略與戰(zhàn)術于一體。集理論性與實用性、思想性與邏輯性、知識性與故事性于一體。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斗爭的藝術》為強者計,為弱者謀,為平者策。    本書旨在探討,人要在斗爭中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應萬事之策,行萬善之事,結萬勝之果。    2012年5月11日于北京

編輯推薦

《斗爭的藝術》是改善你人際關系的革命性認識。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人性陷阱。替強者計議,為弱者支招斗,給糾結在人際關系中的人解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斗爭的藝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斗爭理論化
  •   中國現代版本的馬基雅維利主義
  •   很好的書,觀點有意思,語言深入淺出,有讀的欲望。
  •   沒事用來打發(fā)時間吧,總的看點什么東西吧
  •   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確實。
  •   這個真不好說,看個人的感覺了
  •   書不錯,不過書有折角,有很多灰,希望當當能夠認真些
  •   作者從比較廣闊的視野去寫本書,過得去
  •   **書籍,浪費別人的時間,謀財害命
  •   跟描述的一樣,講的內容很多
  •   書好,有讀的欲望,觀點新穎,產生許多思考。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