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作者:呂建平 頁數(shù):25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從博弈論最有趣、最好玩的一面入手,通俗易懂地講述了博弈論中最經(jīng)典的一些博弈模型,如囚徒困境、智豬博弈、斗雞博弈、蜈蚣博弈、酒吧博弈等十幾個日常生活中最常見、也最容易接觸到的博弈,通過對這些博弈案例的講解和闡述,相信一定會幫助大家開心著讀懂博弈、輕松掌握人生。
作者簡介
呂建平,從政二十余載,熟知人性真諦,深諳博弈之道,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博弈案例研究頗深,屢屢理論聯(lián)系實際而化險為夷,立足不敗之地。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博弈無處不在,不懂你就吃虧
1.什么是博弈論?
2.博弈是一場可以分出勝負的游戲
3.約翰·納什與博弈論
4.生活處處皆博弈
5.“博弈論”對人際交往的啟示
第二章 囚徒困境:背叛或是堅持,你如何選擇
1.囚徒困境的詮讀:背叛還是堅持
2.上屋抽梯,將對方陷入困境
3.做人不要太精明
4.在關(guān)鍵時刻作出正確選擇
5.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第三章 智豬博弈:做不了開車者,不妨做搭車者
1.智豬之道:少勞未必少得
2.做小豬還是做大豬,這是一個問題
3.激勵,智豬博弈帶給管理者的最大啟示
4.善于等待,做事要沉得住氣
5.巧借外力,善用他人之力成就自己
第四章 槍手博弈:我們靠什么笑到最后?
1.槍手博弈——復雜的多人博弈
2.后發(fā)制人,以退為進
3.弱弱聯(lián)合——迎戰(zhàn)強敵的最佳選擇
4.低調(diào)做人,切忌鋒芒過露
5.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勝者
6.化解僵局與尷尬的最佳選擇
第五章 酒吧博弈:勝利者永遠只是少數(shù)
1.酒吧博弈是一種少數(shù)人的博弈
2.脫穎而出的少數(shù)者
3.獨辟蹊徑,不走尋常路
4.不要迷信權(quán)威
第六章 以牙還牙策略:冤冤相報還是相逢一笑
1.什么是以牙還牙策略
2.不要什么事情都忍讓,適當表達你的憤怒!
3.冤冤相報何時了,人生不必太計較
4.化敵為友,學會擁抱你的對手
5.吃虧是福,正確看待個人得失
第七章 零和博弈:誰是真正的大贏家
1.什么是“零和博弈”?
2.非零和博弈與雙贏
3.助人即是助己
4.學會善待你的對手
5.競爭不一定要分出勝負,你吃蘿卜也可以讓別人喝湯
6.婚姻和愛情不是場零和博弈
第八章 協(xié)和謬誤:如何走出騎虎難下的困局
1.欲罷不能的困局和騎虎難下的尷尬
2.猶豫不決不如當機立斷,扼腕嘆息不如放手一搏
3.不要讓自己一錯再錯
4.不要什么事都大包大攬,要了解自己的能力
5.學會選擇與放棄:兩利相權(quán)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
6.學會變通:善于變通的人更易成功
第九章 蜈蚣博弈:猜到了結(jié)局,還會不知道怎么開始?
1.一個顛倒前后的奇怪博弈
2.有趣的強盜分金博弈
3.與你的合作伙伴分享榮耀與成果
4.眼光放長遠些,不要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5.逆向思維的魔力
第十章 分蛋糕博弈:想賺錢?那就吃透這個博弈
1.分蛋糕博弈與討價還價
2.如何正確對待不公平的遭遇
3.在討價還價中找到利益平衡點
4.處于弱勢一方時的談判對策
5.談判時要善用“暫?!薄?br />第十一章 斗雞博弈: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選擇死拼
1.兩“雞”相爭,必有一傷
2.威加于敵,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斗雞博弈中的威懾戰(zhàn)略
3.丟掉虛榮心,做人不能太愛面子
4.培養(yǎng)強者意識,寧可戰(zhàn)死不被嚇死
5.示弱、守弱,再以弱勝強
6.當仁不讓,應(yīng)該爭取的就不要放棄
第十二章 臟臉博弈:為什么我們總是要通過別人來看自己?
1.共同認知引發(fā)的奇怪博弈——什么是臟臉博弈?
2.旁觀者清,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3.正確接受別人的批評
4.改變別人難上難,調(diào)整自己最簡單
第十三章 獵鹿博弈:合作與雙贏的博弈之道
1.什么是獵鹿博弈?
2.單槍匹馬難成大事
3.合作是壯大自身的重要手段
4.合作,才會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5.與同行合作,攜手雙贏
第十四章 信息博弈:信息決定成敗
1.完全信息博弈與不完全信息博弈
2.信息中蘊藏著財富
3.全方位獲取信息
4.巧妙運用信息不對稱
5.小心,保護好你的商業(yè)機密
第十五章 人質(zhì)困境:沉默,還是反抗,這是一個問題
1.什么是人質(zhì)困境?
2.職場中應(yīng)用:凡事要有主見,切忌唯唯諾諾
3.處理好個體與團隊的關(guān)系,依靠團隊取得勝利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博弈無處不在,不懂你就吃虧 1.什么是博弈論? 什么是“博弈論”?簡單來說,博弈論就是分析博弈行為和博弈決策的一門科學?! 〔┺恼摽梢运愕蒙鲜墙倌陙碜顣r興的一門前沿學科,這一點可以從研究“博弈論”的學者屢屢被諾貝爾獎青睞而看出,從1994年約翰·納什,也就是曾獲取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美麗心靈》中的主人公,因他的“納什均衡”獲得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以來,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將近十來位經(jīng)濟學家因研究博弈論而獲獎?! ∈聦嵣?,“博弈論”并不是西方人專利,中國古代也早已有之,被稱之為“博戲”,是一門古老的游戲,《孫子兵法》就是一本中國式最古老最全面的“博弈大全”。而中國人向來也不乏運用博弈的經(jīng)典案例,古有“三十六計”、“田忌賽馬”、“龐涓斗志”,今有毛澤東的“十六字游擊戰(zhàn)術(shù)”,無不顯示博弈之美。 我們下面再簡單了解一下博弈的分類。從不同角度分析,博弈論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分為合作博弈與非合作博弈。如果各博弈方能達成某種有約束力的契約或默契,以此選擇共同的策略,此種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就屬于非合作博弈。比如,企業(yè)之間的聯(lián)合定價就屬于合作博弈,而經(jīng)常挑起價格戰(zhàn)的企業(yè)采用的便主要是非合作博弈。在合作博弈中往往包含著非合作博弈,如石油輸出國組織是合作博弈的產(chǎn)物,但其中為了各自利益的勾心斗角又屬于非合作博弈。 二是分為零和博弈、常和博弈與變和博弈。零和博弈指的是所有博弈方的得益總和為零,各種賭博就屬于零和博弈。例如4個人參與一場賭博,其中3個人總共輸了1000元,那么另外一個人必然贏了1000元。期貨交易市場的參與者之間的關(guān)系也屬于零和博弈。人們平常所說的“損人利己”實際上也包含有零和博弈的意思。常和博弈則是指所有博弈方的得益總和等于非零的常數(shù)。例如若干人分配一份總額既定的財產(chǎn)就是典型的常和博弈。變和博弈則是指隨著博弈參與者選擇的策略不同,各方的得益總和也不同。如在同一個股票市場,面對同樣的大盤走勢,伴隨著投資者的投資策略不同,有可能大部分人賺錢而小部分人虧錢,也有可能小部分人賺而大部分人虧,甚至還有可能所有人都賺或都虧。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