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作者:《視覺天下》編委會 編 頁數(shù):173
內(nèi)容概要
博物館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征集、典藏、陳列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場所,可以說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段甚至幾段物化的發(fā)展史。而館藏珍品則更成為研究歷史的寶貴財富。逝去的歷史無法挽留,而館藏珍品則成為歷史最鮮活的記憶。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歐洲卷 盧浮宮博物館 蓬皮杜國家文化藝術中心 巴黎奧賽博物館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 法國科學博物館 巴黎服裝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維多利亞皇家博物館 格林尼治天文臺博物館 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 英國警察總部博物館 摩納哥海洋博物館 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梵蒂岡博物院 古城龐貝 達·芬奇科學博物館 雅典國立考古博物館 奧地利美泉官美術館 瑞典火柴博物館 瑞典斯坎森露天博物館 柏林世界民族博物館 達豪集中營博物館 自然科學與技術成就博物館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俄羅斯博物館 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專題講述:歐洲文藝復興第二章 美洲卷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 波士頓美術館 哈佛大學植物博物館 哥倫比亞黃金博物館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館 普利茅斯移民村 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 專題講述:美洲三大文明第三章 非洲卷 埃及國家考古博物館 貝寧國立博物館 專題講述:燦爛的非洲古文明第四章 亞洲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 日本國家民族學博物館 韓國民俗村 新加坡歷史博物館 印度國家博物館 專題講述:亞洲文明綜述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戶浮宮博物館——法國 引言 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邊,始建于1204年,歷經(jīng)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guī)模。盧浮宮的藏品有聞名世界的三寶:《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 1793年8月10日,第一批參觀者走進盧浮宮時,立刻被炫耀人眼的眾多珍藏品所傾倒,盧浮宮用自身的魅力,征服了所有的參觀者。 “游歐洲,不能不到巴黎;游巴黎,不能不到盧浮宮”。位于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盧浮宮,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一座藝術博物館。它以其燦爛輝煌的歷史、豐富珍貴的文物而著稱于世。它不僅是法國文化傳統(tǒng)的象征,也是世界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 盧浮宮始建于13世紀,原本是法王菲力浦奧古斯特的城堡,16世紀前半期,法蘭西斯一世開始把它改建為文藝復興式的宮殿。后來,又經(jīng)過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和拿破侖三世的屢次改造,才完成了盧浮宮的現(xiàn)存建筑。它的總面積達19.7萬平方米,可展面積達4.5萬平方米。飽經(jīng)滄桑的盧浮宮見證了法蘭西王朝的興盛于衰亡。 盧浮官的收藏就是一部活化的藝術史,它包括了古埃及、古代東方各國、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藝術作品,也包括了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藝術作品,還陳列有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的繪畫杰作。充分地體現(xiàn)了人類歷史的源遠流長和世界文化的光輝燦爛。人們在這里除了品味其收藏品的藝術魅力外,還獲得了豐富的百科知識。 從法蘭西斯一世開始到路易十四,這座宮殿的主宰者們,不斷地為盧浮宮增添寶藏。尤其是被稱為“太陽王”的路易十四更是藝術品的收藏愛好者,他在盧浮宮居住了17年,買下了幾乎所能買到的歐洲各派的名畫,如拉斐爾的《巴達薩列?卡斯提尼奧尼肖像》,卡拉瓦喬的《圣母之死》、《卜者》,提香的《戴手套的青年》等。之后,拿破侖用堅船利炮把所有被征服國家最好的藝術品都運進了盧浮宮。其中包括拉斐爾的《圣母的婚禮》、喬?凡尼的《圣母哀子像》等。在拿破侖的影響下,法國的外交官、教士、商人源源不斷地把搞到手的埃及、希臘、意大利、波斯、巴比倫的文物,塞進盧浮宮里。所以,今天盧浮宮的藏品總數(shù)達到40萬件之多。
編輯推薦
《博物館尋珍》將帶領讀者一同走進世界各地最具知名度和趣味性的博物館,通過與博物館珍品的近距離接觸,探尋寶藏背后的故事,品味其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內(nèi)涵,梳理歷史發(fā)展的偉大歷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