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中國畫報 作者:吳永剛//謝才智 頁數(shù):28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古文觀止》是清代以來最為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之一。選編者是清代吳楚材和吳調(diào)侯,所選文章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大體反映了先秦至明未散文發(fā)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本書入選之文皆為語言精煉、短小精悍、便于傳誦的佳作,從中不難看出選編者細致和周到的眼光,基本上兼顧到思想性與藝術(shù)性。書名為“觀止”,可知該書的編選意圖就在于盡善盡關(guān),一覽此書。即可“觀止”古文矣。
《古文觀止》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歷代散文大觀.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散文發(fā)展歷程。這本書是學習國學的一條重要路徑,其中蘊含的許多思想,對現(xiàn)代人仍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古文觀止》的許多譯注本,都是用中華書局本為底本。我們這次選編綜合參考了較流行的各家版本,從中精選一百篇,編輯為《古文觀止一一精裝珍藏本》。這些選文基本上可以反映“二吳”原書的面貌。在體例安排上,于古籍和人名下分列篇目,有原文、注釋和譯文。注釋中涉及的人和事盡可能詳解,給讀者提供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比如對“二吳”本作者在文中的注評,本次選編因體例關(guān)系沒有原文照錄,而是將其融入注釋當中。
書籍目錄
《傳》
鄭伯克段干鄢(隱公元年)
鄭莊公戒飭守臣(隱公十一年)
曹劌論戰(zhàn)(莊公十年)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僖公四年)
宮之奇諫假道(僖公五年)
子魚論戰(zhàn)(僖公二十二年)
介之推不言祿(僖公二十四年)
燭之武退秦師(僖公三十年)
蹇叔哭師(僖公三十二年)
鄭子家告趙宣子(文公十七年)
齊國佐不辱命(成公二年)
呂相絕秦(成公十三年)
駒支不屈于晉(襄公十四年)
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襄公二十四年)
晏子不死君難(襄公二十五年)
子革對靈王(昭公十二年)
子產(chǎn)論政寬猛(昭公二十年)
《國語》
祭公諫征犬戎(周語上)
展禽論祀爰居(魯語上)
叔向賀貧(晉語八)
《公羊傳》
吳子使札來聘(襄公二十九年)
《轂梁傳》
虞師晉師滅夏陽(僖公三年)
《檁弓》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檀弓上)
曾子易簀(檀弓上) .
公子重耳對秦客(檀弓下)
《戰(zhàn)國策》
蘇秦以連橫說秦
范雖說秦王
鄒忌諷齊王納諫
馮諼客孟嘗君
觸奢說趙太后
唐雎不辱使命
李斯
諫逐客書
《楚辭》
宋玉對楚王問
《史記》
五帝本紀贊
項羽本紀贊
孔子世家贊
伯夷列傳
屈原列傳
……
《漢書》
賈誼
晁錯
鄒陽
司馬相如
李陵
《后漢書》
李密
王羲之
陶淵明
魏徵
駱賓王
王勃
李白
李禹錫
杜牧
韓俞
柳宗元
李格非
范仲淹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曾鞏
王安石
宋濂
劉基
方孝孺
王*
王守二
歸有光
王世貞
袁宏道
張溥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楚靈王到州來冬獵,駐扎在潁尾,派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率領(lǐng)軍隊包圍徐國以恐嚇吳國。楚王駐扎在乾溪,作為他們的后援。天下雪,楚王戴皮帽,穿秦國羽衣,翠鳥羽毛的披肩,豹皮鞋,握鞭而出。仆析父跟隨著。子革晚上進見,楚王會見他,脫去帽子、披風,丟掉鞭子,和他談話,說:“從前我們先王熊繹與齊國、衛(wèi)國的王孫牟、晉國的燮父、魯國的伯禽同時侍奉周康王,四國都有分賜的寶器,唯獨我國沒有?,F(xiàn)在我派人到周室,要求將九鼎作為分賜給我國的寶器,周王會給我嗎?”子革回答說:“會給君王??!從前我們先王熊繹在偏僻的荊山地方,柴車破衣,居于草野,跋涉山林,侍奉天子,只有這桃木做的弓、棗木做的箭來供奉王室大事之用。齊,是周王的舅父;晉及魯、衛(wèi),是周王的同母兄弟。楚國因此沒有分賜到寶器,而他們都有?,F(xiàn)在周室與上述四國都服侍君王,將會唯命是從,豈會吝惜九鼎?”楚王說:“從前我們的遠祖伯父昆吾,住在許國舊地,現(xiàn)在鄭國人貪圖那里的田地有利,而不給我們。我們?nèi)绻蛩麄円?,會給我們嗎?”子革回答說:“會給君王啊{周室不吝惜九鼎,鄭國豈敢吝惜田地?”楚王繼續(xù)說:“從前諸侯認為我國偏遠而畏懼晉國,現(xiàn)在我們大力修筑陳、蔡、東、西不羹四個城邑,兵賦都達到兵車一千輛,你參與其事是有功勞的,諸侯會畏懼我們嗎?”子革回答說:“會畏懼君王啊單這四大城邑,已足以使人畏懼了,再加上楚國,豈敢不畏懼君王嗎!,,這時工尹路請示說:“君王命令破開圭玉裝飾斧柄,冒昧請君王指示?!背踹M去察看。仆析父對子革說:“您,是楚國有聲望的人,現(xiàn)在和君王說話好像回聲一樣應和,國家會怎么樣呢?”子革說:“我磨快言語的刀刃以待時機,君王出來,我的刀刃就將砍下去了?!背醭鰜恚纸又勗?。左史倚相從面前小步快速走過,楚王說:“這個人是好史官,你要好好看待他。這個人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樣的古書?!弊痈锘卮鹫f:“下臣曾經(jīng)問過他,從前周穆王想要隨心所欲,走遍天下,要使天下都留有他的車轍馬跡。祭公謀父作了《祈招》的詩篇來制止穆王的貪心,穆王因此能在祗宮壽終正寢。下臣問他詩句卻不知道。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以《古文觀止》和《昭明文選》并稱,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部一樣的不可輕視?! 斞缸x《古文觀止》可以知歷史,可以知哲學.可以知文體變遷,可以知人情世故,可以知中國的宗教精神與人文精神,幾乎可以知道中國統(tǒng)文化的一切。 ——金克木它吸取了歷代古文選本的體例和選文優(yōu)點,再加上有所發(fā)展,所以成為長期流傳的古文選本?! 苷窀湃酥模冀袢酥x,讕略者詳之,繁者簡之,散者合之,舛錯者厘定之,差訛者校正之云爾。蓋諸選家各有精思深義以抉古人之奧,讀之者取此置彼用美者或遺,一概觀覽則勞于睹記,此余兩人所以匯而集之也?! 獏浅藱?quán)我青年時代的散文創(chuàng)作,完全得益于我在少年時代對于二百篇《古文觀止》的背誦?! 徒?/pre>編輯推薦
《古文觀止(精裝珍藏本)》:流諸筆端的天籟之音,指引生命的不朽篇章,不可不讀的國學精髓,流芳百世的文化浩典,權(quán)威譯注,完整定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最權(quán)威的古文入門讀物。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