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一碗鄉(xiāng)味兒

出版時間:2013-7-1  出版社:現(xiàn)代出版社  作者:汪雪英  
Tag標簽:無  

前言

我的食言食語    能夠走遍天下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能夠嘗遍這人世間的美食,更是八輩子修來的福分。而我,有幸成了這種人,不小心被美食撞了一下腰,幸福也不期而至。    在東莞這座城市,我儼然成了一名貌似專業(yè)的雜志美食記者。從一個黃毛丫頭,一個苗條瘦削的弱女子,變成如今這般臂圓玉潤,膚質(zhì)潔白,算是變得有點顏如玉了。這跟我這些年常有美食相伴,有店家請我品茗,時不時在家煲營養(yǎng)湯寵愛自己有很大關(guān)系。可是我還不消停,偶爾還會矯情地向同事們?nèi)鋈鰦苫蛘弑г箮拙洌何也幌矚g吃吃喝喝,天天吃天天寫,要是哪一天吃胖了要減肥,我可咋辦呢?馬上就有同事回擊我:英子,正好,換我去,我瘦,我特愛吃美食。    這部《江湖食語,俺老汪的美食地圖》,匯聚了全國各地的美食佳肴和風味小吃,還有與之有關(guān)的飲食文化、歷史人文。我寫菜肴,但不僅僅局限于菜肴,還有很多各地的風俗民情、食物典故、菜式的歷史源流等。我走了八年,寫了八年,終于堆砌起這座美食之城。這也是我最費時費力的一部作品。希望我愛的這些,你們也會喜歡。    這八年來,我在各個城市里穿梭,品嘗過一家又一家特色餐飲店的美味。在城市中走東串西地尋找街巷里的各類名吃名點、江湖小吃。更令我欣喜的是,常常,我寫完一篇美食專版,就會有讀者聯(lián)系我,詢問我哪里可以吃到雜志中的美食。    在廣東,特別是東莞,人們對吃尤其關(guān)心,特別是吃的質(zhì)量。如果發(fā)現(xiàn)有好的美食,哪怕開車行走幾十里路,也要趕著去嘗個新鮮。    我不胡吃海喝,也沒有讓身材變形,我科學而營養(yǎng)地進食。在職場中,偶爾還可以帶個親友團、美食團,去品嘗一下某些菜館研發(fā)的新式菜肴,生活過得也是有滋有味兒。    我繼續(xù)著自己的幸福,讓我的同事,還有身邊的友人,羨慕嫉妒恨。她們說:“老汪,你吃遍了大江南北的美食,啥時候也帶我們?nèi)テ穱L一下?!蔽掖穑骸爸?,跟我走吧,或者你閑下來了,就到我的‘江湖食語’美食專欄,到我的美食地圖里走走吧,總有一款菜肴你會喜歡。說好了,一有機會我就帶你去嘗鮮。不過,我請客,您埋單?!?/pre>

內(nèi)容概要

每個人心中的家鄉(xiāng)拼湊在一起,成為一幅壯闊的江湖地圖,家鄉(xiāng)的食物,是故土的味道,兒時老地方,是我們味蕾深處最深刻的懷念。
本書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家鄉(xiāng)美食,穿插各地人文歷史,地方文化,注重美味的同時,更加詮釋了美食背后的故事。作者以隨筆散文的方式,配上多張圖片和制作方法,記錄那些令現(xiàn)代都市男女和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無比懷念的家鄉(xiāng)老味道。用味覺牽線,將游走在外的腳步和思緒相連,快樂或感動,都將在嘴唇碰觸的那一刻突然有所感懷。

作者簡介

汪雪英    女,筆名汪洋。    美食記者,雜志編輯。    已出版作品:    《漂流花季》    《漂在東莞十八年》    《其實,簽單原來很簡單》    《不再讓命運流浪》    《同一屋瞻下:婆媳關(guān)系》

書籍目錄

前言  我的食言食語  04第一章  江西菜,我故鄉(xiāng)的味道  贛菜的紅色文化  6  到“井岡人家”喝南瓜湯,追憶紅色文化  11  江西血鴨    14  醬蘿卜老鴨湯與美女豆腐  18  藜蒿:鄱陽湖里的草,南昌人餐桌上的寶  21  黃燜石雞與清蒸石雞  24  蔥油蒲蛋  26  雙龍過江,也叫鯽魚蒸蛋  28  干鍋筍干  30第二章  粵菜,我第二故鄉(xiāng)的美食  廣東人的年夜飯  38  又聞粽子飄香來  40  淳樸的客家菜  41  粥趣    43  陳啟泰的家鄉(xiāng)風味  47  松山茶居:松湖煙雨茶餐情    49  煮在雞蛋里的艾草:芳香四溢  52  街巷里的小美食  54  鮮活美味的順德菜與全魚宴  62  春之味,順德人愛的客家菜  65  客家人農(nóng)莊:原汁原味中的鄉(xiāng)野味道  67  清鮮不膩的潮州菜  69  “蠔”門盛宴  72  潮江漁村:新鮮海味,從漁船到飯桌  75  食以“芥”為先  77  素食非齋——健康素食新概念  78  貴“蜆”有別  84第三章  地方菜,或與之有關(guān)的  魯菜:山東菜的歷史源流  92  湖北菜:大肆做魚,大碗吃魚  94  湖南菜:生蔥熟蒜的美味  99  東北菜:老劉野生大魚,來自烏蘇里江  109  云南美食:花花草草、蟲蟲鳥鳥亦是菜    113  川菜: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  116  微菜:安徽菜與徽菜的區(qū)別  123  陜西菜:陜西飲食文化  128  河南菜:河南老鄉(xiāng),吃饃喝湯  131  蘇杭菜:甜甜的味道  134  夢里水鄉(xiāng)浙江菜:清淡新咸味兒  136  貴州菜:酸辣可口的開胃菜  139  內(nèi)蒙古菜:呼倫貝爾草原,飄來清香的烤羊肉的吱吱聲  142  臺灣菜:小食的魅惑  145  新疆菜:遙遠的地方,有我向往的孜然美味    148第四章  異域風味美食環(huán)游記  文藝的意大利也是美食勝地  155  午餐,讓我們享受印度咖喱的美味  158  從東莞去“老巴剎”,品味新加坡美食  160  口味酸辣讓人上癮的泰國菜  162第五章  我的美麗健康飲食秘籍  美顏果蔬:吃出天然美麗自然健康  172  家庭廚房:吃出溫馨美味健康營養(yǎng)  179  珍貴菜肴:吃出奢華口味美容養(yǎng)顏  186第六章  食色性也,我的美食小情調(diào)  調(diào)酒師:夜色,旋轉(zhuǎn)于指間的舞蹈  194  松山湖畔紅酒香  196  美女鐵板燒,清風撲面來  201  浪漫情牽甜絲絲  203  藍岸,紅酒映紅了西餐扒房  205  愛上藍岸  208  心累了,到卡爾福去躲雨    211  感·悟·香鵝掌  215  帝豪花園酒店荔枝宴    219后記  223

章節(jié)摘錄

贛菜的紅色文化    “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二十萬軍重入贛”,“贛水蒼茫閩山碧”……翻開《毛澤東詩詞》,隨處可見歌詠江西的詞句。江西出過著名的“江西詩派”,更是中國革命的發(fā)祥地,而贛系菜式也以獨具的紅色文化特色而著稱。    贛菜飲食可謂五花八門。主流菜系贛菜酥爛脆嫩,鮮香可口,咸辣適中,色形斑斕,特有風味,古來皆聞。滕王閣上王勃欣命“洪都雞”,自居易感懷“思鄉(xiāng)魚”,朱元璋餓吃“流浪雞”等都是贛菜與名人的佳話。毛澤東欽點的“四星望月”早就紅遍贛江南北,三杯狗肉、匡廬石雞腿、豫章酥雞、蟲草燉麻雀與五元龍鳳湯更是贛菜中的精品。其獨特的地方特色堪與“八大菜系”中的任何一個菜系相媲美。    贛菜品種多樣,調(diào)味也豐富多彩。和其他地方菜肴一樣,充分利用了當?shù)卣{(diào)味用料,在菜肴烹制的過程中巧妙配合,使不同的調(diào)料相互滲透,進而融為一體,滋生美味。同時,利用各種調(diào)味料的特殊成分以及相互之間的作用,加以調(diào)和,達到清除異昧,突出正味,豐富口味的頗佳效果。    贛菜的不少菜肴屬原汁原味型,這是贛菜中的一大主要特色。即通過原料自身的鮮昧相互滲透的烹調(diào)方法,輔以適當?shù)恼{(diào)味料來突出主料本味的一種味型。    東莞能吃到的江西特色餐廳有井岡人家、贛情0769、綠湘源,還有鴻福路小區(qū)有一家吉安人開的江西私房菜館,外面沒打招牌,食客基本上都是回頭客,老鄉(xiāng)介紹老鄉(xiāng)來吃的,也有帶朋友去的。    贛南客家名菜——四星望月    “四星望月”屬贛菜系贛南客家菜,是江西贛州市興國縣當?shù)氐膫鹘y(tǒng)菜,也是當年毛澤東率紅四軍轉(zhuǎn)戰(zhàn)到贛南時欽定的一道名菜,同時擁有“天下第一菜”的盛譽,目前已被列入“十大贛菜”之中。    1929年4月,紅四軍從閩西回師贛南,分兵發(fā)動群眾,紅四軍第三縱隊在司令員伍中豪、黨代表蔡協(xié)民的率領(lǐng)下來到興國縣古龍崗,毛澤東帶著一個警衛(wèi)排首次進入興國縣城,受到興國縣委領(lǐng)導陳奇涵、胡燦等人的歡迎。當時,紅軍從井岡山突圍出來,轉(zhuǎn)戰(zhàn)數(shù)月,風餐露宿,早已憔悴不堪。于是,陳奇涵等人決定請毛澤東打一下牙祭,吃一餐興國客家的傳統(tǒng)菜“蒸籠粉魚”。    這天晚上,毛澤東在桌邊坐定,見桌上油炸花生米、竹筍炒肉和炒雞蛋等四碟小菜圍著一個大小尺余的竹蒸籠,頗感詫異。揭開籠蓋一看,明白原來是一道菜,他夾起魚片一嘗,又鮮又辣又可口,頗合他的嗜辣口味。    吃罷,毛澤東撇下筷子,問道:“這菜叫個么子名字?”胡燦說:“家鄉(xiāng)菜,沒啥名字,就叫粉蒸魚?!标惼婧χf:“毛委員,您看叫什么名好呢?”毛澤東興致盎然地說:“是該有個名字才好。”少頃,他用手中竹筷指著蒸籠比畫,饒有興味地說“這是一個大的團圓月嘛!”又指著四個盤子說“這是四個星星嘛!四個小盤子圍著個大蒸籠,就像星星圍著月亮,我看就叫‘四星望月’好不好?”    毛澤東不愧為詩人和政治家,隨便起個菜名,都賦予了美麗和浪漫的色彩,嚴肅而深刻的內(nèi)涵。從此,興國縣這道客家風味菜載入了中國名菜譜,還走上了中南海的國宴席。    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品嘗“四星望月”,稱贊其為“天下第一菜”。    1970年,廬山會議期間,時隔40余年,毛澤東還特地請興國的陳廚師專程上廬山做這道菜。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數(shù)次回江西,都要去吃“四星望月”,并把這道菜引進了中南海,1972年12月鄧小平重返興國,指名要吃“四星望月”,說是重溫歷史?!八男峭隆彪m是名菜,但它的用料卻非常簡單,成本低廉,標準和四菜一湯類似,以代表革命傳統(tǒng)的飲食文化享譽全國。    1996年9月9日,京九鐵路一通車,江澤民同志便到興國視察,也要求為他準備“四星望月”。這道讓中國三代領(lǐng)導人都看好的菜,其意義恐怕還不僅僅于此。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四星望月”不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亮相,還由興國臺屬帶到了臺灣、香港等地。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名肴佳菜何止萬千,但像“四星望月”這樣和中國革命歷史相連的名菜,卻是僅有的一道風景。    P6-8

后記

在東莞生活,工作,品嘗美食,真好,很多人沒我的口福,只要是東莞稍有些特色的餐飲店,美味菜式,我都吃過。走南闖北四處游,回來之后,發(fā)現(xiàn),吃在廣東。    “東西南北中,發(fā)財?shù)綇V東?!蔽覜]有發(fā)過財,也無意于發(fā)大財,有小日子過,有美食吃,足矣!我要改一句:“大江南北中,美食在廣東?!?   說實在的,在廣東這個省,在東莞這個城市,沒有哪一個地方的飲食是我在這里找不到的。就在我還來不及梳理這些地方美食中的文化淵源和歷史時,我就在每天的“胡吃海喝”中度日了。我的同事云霞和小佳常說:“你是美死的,別身在福中不知福?!?   作為美食記者,我從一個瘦弱的人,吃“肥”了呢!不過,管它呢,先飽口福再說。說實在的,請我們美食記者吃的餐飲店,都拿出自己的特色菜、招牌菜和鎮(zhèn)店菜肴,耐心地給我講解每道菜的做法、源流、歷史、味道,很怕我寫不出來,也很怕我忽略了哪一道菜沒有吃到,這就是我在東莞食尚界的江湖,這是一個行走的江湖,一個美食的江湖,我在這個美食的江湖中,找到自己的味蕾,胡言亂語地稱此書為“江湖食語”,意為“食在江湖,我在江湖”。    此書能夠出版發(fā)行,首先我要感謝司徒平安和出版策劃者,感謝《東莞時尚》《精彩一周》,感謝我的同事王佐、方文、關(guān)芬、喜燕,感謝電視臺的美女編導楊柳、趙陽、馬瀟、鄒炎青、清霞、王曉。他們中有的人是我書中圖片的拍攝者:有的人是我書里的美食模特;有的人是與我朝夕與共,一同采訪一起嘗美食的同事、友人。    一句謝謝,難以表達我的心意,就這樣吧。

編輯推薦

廣東青工作協(xié)會員汪雪英近日出版散文集《食一碗鄉(xiāng)味兒》,該書內(nèi)容介紹了全國各地的美食佳肴,風味小吃,還有與之有關(guān)的飲食文化,歷史人文掌故。這是作者在全國各地行走八年中撰寫的一部有關(guān)美食,有關(guān)歷史人文,有關(guān)情感的“江湖食語”。能夠走遍天下、能夠品嘗人間美食中是福分,作者希望與讀者分享從美食升華的精神感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食一碗鄉(xiāng)味兒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在人生旅途上,無論你走了多遠,離開家鄉(xiāng)多少年,家鄉(xiāng)的味道始終是最親切、最溫馨的回憶。這本書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將引起人們對家鄉(xiāng)的回憶。值得回味。
  •   美食是一種文化,家鄉(xiāng)的美食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味道,身在異鄉(xiāng)我們也會時常懷念鄉(xiāng)味兒。就像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專屬的味覺記憶。
  •   不同于單純寫美食的書,這本書附著了大量的情感,讀來內(nèi)心總有被觸動的地方。
  •   一直就很喜歡美食的書,喜歡這本書帶我的快樂。美食的淵源,美食的講究,都體現(xiàn)出來了。
  •   全國各地的美食佳肴,風味小吃,書挺好看
  •   感覺內(nèi)容還不錯. ..
  •   文字內(nèi)容一般,相比內(nèi)容,感覺書皮更美一些。主要寫東莞的一些菜品,其他各地的菜式感覺都查自網(wǎng)絡(luò)上,空洞,有碼文字之嫌。
  •   每個人都會經(jīng)常懷念起家鄉(xiāng)的飯,家鄉(xiāng)的味道。我們的家鄉(xiāng),有幾道特別的菜,別的城市從沒有見過吃過。大腸豆餅、南瓜哆、洗面筋飯。即使是似從相識也是味道不同,不如家鄉(xiāng)的味道。每次回家,除了想家人,也想家鄉(xiāng)的菜,家鄉(xiāng)的情。
  •   故鄉(xiāng)既是鄉(xiāng)味,很不錯的一本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