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心理美學

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現(xiàn)代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通過對《趙氏孤兒》《奧賽羅》等戲劇分析及對表演藝術家(梅蘭芳等)、劇作家(莎士比亞、莫里哀等)的創(chuàng)作實例的解讀,從觀眾心理角度來闡述戲劇藝術的隨筆著作,用散文的筆調(diào)對戲劇學乃至心理學也都作了生動的解讀,極具吸引力。上世紀80年代問世以來,廣受好評,基本上也奠定了余秋雨學術著作通俗化的寫作特點,成為藝術表演類考生的重要參考書,也是大學表演類專業(yè)必讀書目。

作者簡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現(xiàn)為慈溪)人。在家鄉(xiāng)度過童年后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學會會長。撰寫過大量藝術史論和文化史論著作,在學術界影響巨大。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中國十大藝術精英”、“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
  20年前辭職后開始全面考察中華文明,然后又親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希伯來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遺址,以及歐洲九十六座城市。由于考察過程中要貼地穿越當今世界最恐怖的地區(qū),又被電視追蹤直播,引起全球各地的極大關注。在考察過程中寫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尋覓中華》、《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書籍,開創(chuàng)“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風,獲得兩岸三地諸多文學大獎,并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籍暢銷排行榜前列。
  曾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國會圖書館以及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地演講“中華大文化史”和“中外文化對比史”。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
  余秋雨先生最近三年新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奠基教授,香港鳳凰衛(wèi)視首席文化顧問,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人文藝術學院院長,臺灣元智大學桂冠文學家。

書籍目錄

概述:心理美學引論
 一 什么是心理美學
 二 心理美學的立足點
 三 對“觀眾”的誤解
 四 “正常觀眾”
 五 心理美學的首要范疇
 六 心理美學中的悲劇美和喜劇美
 七 悲劇美為何發(fā)生轉(zhuǎn)型
 八 喜劇美為何不適合情感投入
 九 這一對范疇融合了
 十 又從心理學通達了哲學
 十一 審美心理機制
 十二 以“注意”為例
 十三 隨意注意
 十四 屏風之爭
 十五 心理空間
本論:觀眾審美心理
第一章 學理基礎
 一 心理研究是一種思維升級
 二 接受美學與心理學相遇
 三 接受美學的基本思路
 四 期待視域
第二章 綜合的心理需要
 一 心理需要的第一度對象化
 二 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對象化
 三 心理定式
第三章 反饋流程
 一 反饋的意義.
 二 集體心理體驗
 三 劇場內(nèi)的多角反饋
 四 劇場內(nèi)外的反饋
第四章 觀眾的感知
 一 特殊的強度
 二 變異
 三 感知真實
 四 感知力度
第五章 觀眾的注意力
第六章 觀眾情感的卷入
第七章 觀眾的理解和想象
第八章 心理厭倦

章節(jié)摘錄

一 什么是心理美學    心理美學,Psychological Aesthetics,是一門從審美心理上研究美的學問。這是對傳統(tǒng)美學的一種根本性突破。    德國古典主義哲學家黑格爾是傳統(tǒng)美學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學,是他龐大哲學體系的一部分,基本上與心理學關系不大。他認為,美是“絕對理念”的派生物,或者說,“美是絕對理念的感性形式”。因此他研究美,以“絕對理念”為起點。不管他是不是把“絕對理念”解釋清楚了,也不管后人是不是理解了他的“絕對理念”,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所建立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美學。    自黑格爾以后,絕大多數(shù)美學都繼承了這種“自上而下”的模式。即使并不贊成“絕對理念”,也會首先尋找一個抽象概念,再層層具體化。幾乎一切美學著作,包括大學里的美學教材,總是當頭提出一個問題:“美是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一個定義,定義可長可短,但都因艱辛概括、拼湊概念,似乎什么都包羅了,結果卻毫無價值。直到今天,這種“美的定義”不知道出現(xiàn)了多少,但沒有一個能被人們記得。更嚴重的是,這種“自上而下”的理論程序,把人世間大量豐富多彩的美,全都變成了同一源頭的概念衍生物,其實是嚴重脫離了美的存在狀態(tài)。    試想,要把狂風暴雨中的驚魂夜海、古代美女的秋波一閃、百歲夫妻的臨終握手、大漠莽原的孤狼長嚎、宋詞格律的平仄調(diào)整、歌劇女腔的故意停頓、現(xiàn)代畫家的實物引入、萬眾聚集的默然悼念,等等等等這一些美,全都概括成同一個定義、揭示出同一種理念,有可能嗎?有必要嗎?有意義嗎?    如果硬要概括,那么,美學從一開始就走向了不美。    當然,也可以用一種聰明的方法來定義:“不丑即美”。但問題仍然來了:丑是什么?丑和美之間往往只有一點點最微妙的界線,這個界線怎么劃定?世上有遼闊的“不丑不美”的灰色地帶,這個地帶與美和丑的界線又怎么劃定?……    由此可見,“自上而下”的美學,一開步就會撞墻。    在學術上,完全可以容忍少數(shù)哲學家通過形而上的途徑繼續(xù)研究人世間一些終極命題的內(nèi)涵和外延,但是這并不是普遍社會對美學的要求。普遍社會時時、處處都在發(fā)現(xiàn)美、接受美、享用美、創(chuàng)造美,人們希望獲得這方面的理論指引。    正是在這樣的渴求和這樣的困境中,人們發(fā)現(xiàn),如果把問題的重心從“什么是美”轉(zhuǎn)移到“為什么讓人感到美”,整個學術框架立即就出現(xiàn)了生機。    “為什么讓人感到美”,這個問題,把美的接受者當作了主體。隨之而來,“美”也就轉(zhuǎn)化為“美感”。產(chǎn)生“美感”的過程,稱作“審美”,因此,這種美學也可以稱之為“審美學”。    一個人如何產(chǎn)生美感,這是心理學課題。由此,美學也就從哲學的門庭轉(zhuǎn)向了心理學的門庭。所不同的是,在哲學的門庭中,美學的地位不高,分量不重;而到了心理學的門庭,便取得了特殊地位。心理美學的歸結點是美學而不是心理學。當然,這種美學與傳統(tǒng)美學有著根本的差異。二心理美學的立足點    從心理學的方位來研究美,擺脫了抽象概念的云中游戲,產(chǎn)生了一種腳踏實地的學術憑依。但是,既然腳踏實地了,地上也有多條路可走。    對美的心理學研究,至少有以下三條路可走——    第一條路,研究美的創(chuàng)造者的心理活動過程,也可以稱為“藝術家心理研究”。例如,藝術家的童年記憶,藝術家的精神創(chuàng)傷,藝術家的特殊氣質(zhì),藝術家的思維異常,等等。    第二條路,研究藝術作品中的心理邏輯。例如,經(jīng)典小說中主人公的情感程序,著名繪畫中各種眼神所包含的心理內(nèi)涵,戲曲的唱腔所刻畫的情緒逆反,等等。    第三條路,研究接收者(即觀眾、聽眾、讀者)的心理反應,并由此推斷藝術創(chuàng)作要遵循的心理規(guī)則。    心理美學的立足點,不是第一、第二條路,而是第三條路。    因此,心理美學也就是“接受美學”,又可以稱為“觀眾審美學”、“觀眾心理學”。P3-5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觀眾心理美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6條)

 
 

  •   余秋雨先生對于文學作品的解析非常透徹,這本書卻從觀眾層面介紹了一些文化現(xiàn)象。好的作品,無論小說、戲曲、話劇、音樂等等,都離不開觀眾,而觀眾作為參與者,心理層面的審美價值,也會影響到作品的表現(xiàn)。這本書會很好的為我們講述這親密的關系的。
  •   現(xiàn)在的大學教育所選用的教材,往往都比較乏味。余秋雨老師的作品,如他的散文一樣,平實,細致。
  •   讀了這本書對觀眾心理美學有了系統(tǒng)的認識,非常值得一讀!熱愛戲劇的人必看!
  •   已經(jīng)看完了,余秋雨的文學理論,適合大眾,高于大眾
  •   大師畢竟是大師,從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了觀眾心理美學。讀后受益匪淺。分析透徹,細而不累贅,雖然是學術書,但普通人群也能讀懂,好書。
  •   相信余秋雨,果斷買了
  •   余大師的《戲劇審美心理學》整裝新版,內(nèi)容沒變,還是那么經(jīng)典。
  •   觀眾心理美學(平裝)版本很好。內(nèi)容簡潔明了。大家的書,值得擁有。。。
  •   很喜歡余老的作品,觀眾心理美學,很好的一本書,還是余老的風格,本以為會看不懂,會很學術,沒有令我感覺自己是一個門外漢。喜歡余老
  •   雖然是學術著作,也有散文的靈動
  •   一本藝術大眾普及的書,不深奧,但也不是很通俗,需要費腦筋才讀得下來,不錯的書。
  •   之所以這樣說,因為此書雖為學術著作,但語言毫無晦澀,深奧之感,但這一點不影響這本書來自于扎實的現(xiàn)場調(diào)查形成的嚴謹權威。語言深入淺出、旁征博引。不愧是專業(yè)水準,大師手筆。
  •   分析的明白,懂了基本的創(chuàng)作理念,Ok
  •   很不錯的一本書 值得購買哦
  •   作為看過不少話劇的人來說,看這本書挺有感覺的,對舞臺上下的各種分析很到位深刻。
  •   謝謝,書很好,物流也很快
  •   書不錯,喜歡秋雨老師!
  •   用一個全新的視角了解在媒體面前我們究竟是在什么樣的位置,我們究竟有哪些特點
  •   好像專業(yè)了點,看了自有收獲。作品需要解讀,人也需要解讀,怎樣解讀更好?余秋雨不愧是文化大師,眼光獨到。
  •   不錯,很好的一本書,早就想看了,就是沒什么圖
  •   余秋雨早期著作,價格可以,不錯。
  •   通篇看完,感覺論據(jù)充實,講解生動,對掌握觀眾心里,提升創(chuàng)作水平有一定幫助。只是,感覺上可以再深入一些,結合實際演出事例和演員心得及其他心理學著述再多些會更好。總有一種小品文的感覺,不能算學術著作,可以說是融入了學術著作氣質(zhì)的觀眾心理學科普導讀。
  •   太好的書,一口氣讀完,忍不住又想讀第二遍!
  •   都是戲劇研究 關于影視的不多
  •   至今讀來仍不失為一審美接受通俗普及文本。
  •   一直覺得他很酸,但是拜讀了他的作品以后,決定很好。內(nèi)容清晰,易懂。據(jù)說余秋雨的學生各大高校都爭著要呢。我的導師也聽過他的課。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