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現(xiàn)代 作者:姜狼 頁數(shù):347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說到中國歷史的幾大著名亂世,一般有兩個標(biāo)準(zhǔn),一是正式的大分裂大動蕩時期,比如春秋、戰(zhàn)國、漢末三國、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唐末五代十國、金與南宋。還有一種就是隱性的亂世,即名義上為統(tǒng)一政權(quán),實際上內(nèi)部已經(jīng)四分五裂,外敵橫踞門下,虎視耽耽。如隋唐之際、元朝末年、明朝末年、清朝末年、民國時代。通常所說的亂世,主要是指前一種?! ≌f英雄,道英雄,究竟誰是英雄?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要成為一個英雄,除了他的做所做為符合歷史發(fā)展的主流標(biāo)準(zhǔn)之外,非常重要的標(biāo)準(zhǔn)是氣勢磅礴,有血性,有擔(dān)當(dāng)。正如《三國演義》中曹操對英雄的理解:“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由于《三國演義》的橫空出世,將三國這段本來與其他亂世沒有太大區(qū)別的歷史,渲染成了中國人最為熟悉的歷史,甚至漢唐宋明清也不如三國的知名度響亮,更遑論其他同樣英雄輩出的亂世了?! ∑鋵嵕蜌v史階段劃分來看的話,真正屬于亂世只有三個時間段:春秋戰(zhàn)國、魏晉(五胡)南北朝,五代十國。從東漢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張角發(fā)動黃巾起義以來,截止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隋軍大舉滅陳,史學(xué)界一般將這段長達(dá)四百年的亂世稱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國只是這個大亂世的一個階段?! ∪魏我粋€時代都不缺少英雄,而且英雄往往都是一窩峰似的出現(xiàn),讓人眼花繚亂。但總有一種感覺,群毆式的亂戰(zhàn)局面,遠(yuǎn)沒有兩個死敵一對一的單挑,必有一人上天堂,必有一人下地獄,更能讓人熱血沸騰,就像普希金和他的情敵喬治。丹特士男爵的決斗一樣。 在南北朝中前期,雙雄單挑的局面并不少見,比如拓跋珪單挑劉義隆、元宏連續(xù)單挑蕭道成、蕭賾、蕭鸞。只是這些雙雄單挑,在整體氣質(zhì)上總讓人覺得似乎少了一些精彩和刺激,過程和結(jié)果都相對有些沉悶。即使是拓跋珪和劉義隆聯(lián)袂上演的那場著名的魏宋攻防戰(zhàn),亂戰(zhàn)過后,除了漫天飛舞的雞毛,并沒有給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在這種溫吞水的無聊局面,在南北朝中后期逐漸被打破,高潮不斷。梁武帝蕭衍單挑魏宣武帝元恪,以及元恪那位風(fēng)騷多情的胡皇后,過程打的非常漂亮。緊接著出場的是南朝傳奇名將陳慶之和北朝傳奇權(quán)臣爾朱榮的單挑,陳慶之北伐,在即將壽終正寢的北魏王朝的墳頭上又添了幾把新土。 曾經(jīng)累世強盛的北魏王朝,在內(nèi)憂外患中最終堅持不住,轟然倒塌,只留下一堆堆華麗的歷史碎片,讓后人憑吊嘆息。北魏漸漸分裂成一東一西兩個互相獨立,又互相仇恨的政權(quán),即東魏和西魏?! |魏和西魏,在名義上依然是鮮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權(quán),因為他們的皇帝都是北魏皇帝的正牌子孫。但所有人都知道,東魏和西魏真正的主宰者,并不是他們,而是站在他們身后的那兩個絕世梟雄。 這對梟雄雙璧,就是鮮卑化的漢人高歡,和他一生的知音和對手——鮮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 ≡谀媳背渌A段出現(xiàn)的雙雄對峙局面的時候,雙方其實都沒有打算吃掉對方,他們之間的戰(zhàn)爭,更像是爭奪山頭。今天你搶我一塊地皮,明天我再搶回來,最多也就是朝對方院子時在扔幾塊磚頭?! 《邭g和宇文泰的情況有所不同,在他們的鐵血生涯中,只有一個目標(biāo),就是要強行吃掉對方。所以東魏和西魏之間的戰(zhàn)爭打的異常慘烈,名局不斷,比如沙苑之戰(zhàn)、邙山之戰(zhàn),以及殘酷至極、悲壯至極、精彩至極的玉璧攻堅戰(zhàn)。讓后人看的血脈賁張,不能自已。 如果從北魏正式分裂的那一年(公元534年)算起,高歡和宇文泰的雙雄爭霸戰(zhàn)打了整整十三年,直到公元547年,玉璧慘敗后,高歡淚流滿面的吟唱著《敕勒川》,含恨離開人世。千里之外的敕勒川下,天依然很藍(lán),牧民快樂的歌聲依然嘹亮…… 高歡和宇文泰的雙雄爭霸,之所以過程如此精彩,結(jié)局如此悲壯,除了二人的雄才大略外,更不可忘記的,是站在他們背后的鐵血名將群: 高歡:斛律金 斛律光 竇泰 高敖曹 堯雄 彭樂 厙狄干 段榮 段韶 慕容紹宗 莫多婁貸文 侯景 宇文泰:賀拔勝 李弼 于謹(jǐn) 獨孤信 趙貴 王羆 王思政 侯莫陳崇 蔡佑 宇文貴 達(dá)奚武 楊忠 韋孝寬 三國名將如云,是三國魅力經(jīng)久不息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東、西魏(北齊、北周)爭霸時代的這些名將,整體素質(zhì)之出眾,星光之燦爛,絲毫不遜于三國名將群。即使是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來衡量,高歡和宇文泰各自的名將群都是最頂級的。 云從龍,風(fēng)從虎,高歡和宇文泰各自率領(lǐng)自己的弟兄們,用最為鐵血霸道的方式,向蒼天大地證明自己是頂天立地的熱血男兒?! 」兰o(jì)中葉的歷史,因為有了高歡和宇文泰,江湖上人聲鼎沸,熱鬧非繁,這是歷史的幸運?! 「邭g死后,宇文泰又多活了十年,直到公元556年,宇文泰才平靜的離開這個喧鬧的名利場。但在這十年間,宇文泰并不寂寞,因為高歡的兒子們整體素質(zhì)都非常強悍,一個狠過一個。他們接過父親留下來的那桿鐵血戰(zhàn)旗,率領(lǐng)麾下將士,繼續(xù)和宇文泰進行著命運的決戰(zhàn)?! ∮钗奶?zhǔn)備進攻北齊,當(dāng)聽說高歡次子高洋治軍嚴(yán)整,不禁長嘆:“高歡有這樣的兒子,雖死猶生矣!”帶著一股常人難以理解的孤獨,感慨命運的無常,瀟灑的撤軍。 宇文泰的嘆息,實際上并不是對自己無法征服天下的一種哀傷,而更像是對老朋友高歡的懷念。一個人的世界,終歸是寂寞的。宇文泰英雄惜英雄,就像曹操稱贊孫權(quán)的那句名言:“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東魏和西魏,嚴(yán)格來說是不存在的,他們只不過是后來取代東魏之北齊、取代西魏之北周的前身,一副華麗的政治外殼而已。公元550年,高洋廢掉東魏,建立北齊;公元557年,宇文泰的次子宇文覺在權(quán)臣宇文護的擺弄下,廢掉西魏,建立北周。北齊和北周的雙雄對峙,實際上是高歡、宇文泰時代的延續(xù),北周和北齊各自的最高戰(zhàn)略目標(biāo)依然是吃掉對方。物是人非,但雙方的爭霸戰(zhàn)依然精彩絕倫?! ≡诟邭g、宇文泰時代,雙方的戰(zhàn)爭整體上呈東攻西守之勢。因為高歡占領(lǐng)的地盤是北魏時期的黃金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達(dá)、人口眾多,所以發(fā)動戰(zhàn)爭的能力要強于宇文泰。雙方的幾次大戰(zhàn),基本上都是高歡主動挑起的?! 《M入雙方的第二代較量后,北周趁南梁陷入侯景之亂的災(zāi)難中不可自拔,及時吃掉了南朝蕭梁王朝的西川、荊湖地區(qū),實力暴漲。雖然北齊也趁侯景之亂,吃進了南朝的淮南地區(qū),但在整體實力上,周、齊已經(jīng)不相上下,甚至在戰(zhàn)爭發(fā)動能力上,北周還要超過北齊一籌。所以蔡東藩先生對后三國實力的定位是:周最強、齊次之、陳最弱,這是符合歷史事實的論斷?! 「邭g、宇文泰死了,但是,他們的子孫還在!特別是兩個敵對政權(quán)的第二代接班人,整體素質(zhì)之出眾,在歷史上也不多見。北齊方面有高澄、高洋、高演、高湛、高浚、高淹、高浟、高渙、高孝瓘(即大名鼎鼎的蘭陵王高長恭)。北周方面有宇文護、宇文毓、宇文邕、宇文憲、宇文盛、宇文達(dá)、宇文逌?! ‰p方從人才素質(zhì)到綜合實力相差無幾,但最終卻是宇文家族笑到最后,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北周優(yōu)質(zhì)的第二代統(tǒng)治者戰(zhàn)勝了北齊劣質(zhì)的第三代統(tǒng)治者。在北齊的第三代子孫中,同樣擁有不少頂級精英,比如高澄的幾個優(yōu)秀兒子高孝瑜、高孝珩、高長恭、高延宗。但問題是,坐在金字塔頂端的,卻是高歡孫輩中最不成器的頑主高緯。而高緯的對手,卻是宇文家族第二代精英中能力最強的宇文邕,結(jié)果可想而知。 公元577年,宇文邕率摩下將士攻克北齊國都鄴城,生擒高緯。高歡積二十年之功,打拼出來的大齊帝國,在一瞬間煙消云散。高歡地下有知,會做何感想?唐人李商隱嘆惜北齊的滅亡:“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人的一生,最值得回憶的,除了親情、友情之外,還有能讓你刻骨銘心的敵人。缺少了敵人,人生不會完美。北周的存在,實際上是因為有了北齊這個偉大的對手,才顯得更有意義。北齊的滅亡,宣告著這一段熱血激情歲月的終結(jié)?! v史,漸漸歸于平淡。 宇文邕實現(xiàn)了父親吃掉北齊的夢想,他是勝利者,但北周宇文氏的勝利,僅僅維持了四年。公元581年,北周的天下落在了一個名叫普六茹那羅延的漢人之手,他的漢名就是楊堅——隋高祖文皇帝?! ∫磺卸冀Y(jié)束了。
內(nèi)容概要
姜狼作品——《逐鹿天下(北齊和北周四十年爭霸史526-581)》。
《逐鹿天下(北齊和北周四十年爭霸史526-581)》講述:公元六世紀(jì)初葉,曾威震天下的北魏帝國在內(nèi)憂外患的打擊下,最終徹底崩潰,只留下一堆華麗的歷史碎片。千里北方大地上,狐兔狂奔,胡沙漫天,各路軍閥勢力為了獲得北方天下的統(tǒng)治權(quán),大打出手。
真正從群雄中殺出重圍的,是鮮卑化的漢人高歡和鮮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震撼歷史的雙雄爭霸拉開了大幕。此后,河橋之戰(zhàn)、沙苑之戰(zhàn)、邙山之戰(zhàn)、玉壁之戰(zhàn),歷史銘刻了屬于他們的驕傲。
一切總會被時間終結(jié),但幸運的是,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子孫們的堅持下,脫胎于東魏的高氏北齊帝國,和脫胎于西魏的字文氏北周帝國,延續(xù)著父輩的熱血與鐵血,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攻防戰(zhàn)。
但讓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并不是最終的勝利者。笑到最后的,卻是一個名叫普六茹那羅延的漢人,他就是楊堅。
歷史總是充滿著不可預(yù)知的神秘色彩。
作者簡介
男,生于七十年代,曾在國企工作過,現(xiàn)為自由職業(yè)者。酷愛歷史文學(xué),有一定的歷史知識積累和駕馭文字的能力,對亂世歷史的研究和寫作有濃厚的興趣。
姜狼創(chuàng)作的《逐鹿天下(北齊和北周四十年爭霸史526-581)》,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精練的筆觸,真實地還原這段熱血沸騰的歷史,解讀那個精彩、撼人心魅的時代。
書籍目錄
前言
一北魏王朝的崩潰
二改變北魏國運的河陰之變
三短暫的爾朱榮時代
四初出江湖的高歡
五高歡艱難的起步過程
六高歡和爾朱兆互相算計的精彩片段
七高歡的人才儲備情況
八爾朱家族覆滅記(上)
九爾朱家族覆滅記(下)
十初出江湖的宇文泰
十一宇文泰的上位之戰(zhàn)
十二高歡、元修、宇文泰的三角大博弈(上)
十三高歡、元修、宇文泰的三角大博弈‘(下)
十四小關(guān)之戰(zhàn)
十五沙苑秋風(fēng)起(上)
十六沙苑秋風(fēng)起(下)
十七亂戰(zhàn)河橋(上)
十八亂戰(zhàn)河橋(下)
十九高歡和宇文泰之間的互相拆臺
二十邙山生死劫(上)
二十一邙山生死劫(下)
二十二發(fā)生在公元年的治貪風(fēng)暴
二十三西魏蘇綽改制
二十四玉壁夕照(上)
二十五玉壁夕照(下)
二十六如風(fēng)逝去的高歡時代
二十七高歡的家庭生活
二十八侯景叛變
二十九長社之戰(zhàn)
三十高澄遇刺的前前后后
三十一東魏傀儡皇帝元善見的辛酸人生路
三十二北齊建國始末
三十三高洋殺人實錄
三十四高洋的另類行為藝術(shù)
三十五高洋成功的另一面
三十六高洋治軍
三十七西魏對殘梁的擴張戰(zhàn)爭
三十八西魏傀儡皇帝的辛酸人生路
三十九宇文泰之死
四十北周建國
四十一北周殘酷的權(quán)力斗爭
四十二曇花一現(xiàn)的高演時代
四十三高湛殘殺宗室實錄
四十四周齊大戰(zhàn)
四十五祖埏的官場生存術(shù)
四十六“和士開時代”的興衰榮辱
四十七高緯兄弟殘殺
四十八宇文護被殺的前前后后
四十九高緯的荒謬人生
五十斛律光之死
五十一高緯最后的瘋狂
五十二太建北伐
五十三北周對北齊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東征
五十四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
五十五北周攻克晉陽之戰(zhàn)
五十六如風(fēng)消逝的北齊帝國
五十七定鼎中原
五十八字文邕的千古之恨
五十九周宣帝宇文贊的荒誕人生
六十隋朝建國始末
章節(jié)摘錄
一 北魏王朝的崩潰 著名歷史學(xué)家黃仁字先生在名著《中國大歷史》中,明確地將中國歷史劃分為兩個帝國階段,即中華第一帝國——秦漢四百年,中華第二帝國——隋唐三百年。在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歷史意識中,還沒有哪個時代會比這兩個偉大的時代更讓中國人感覺揚眉吐氣,由衷地進發(fā)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貪h以降,隋唐之前,中國歷史上還有一段轟轟烈烈的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時期。作為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之間的過渡階段,魏晉南北朝對上承秦漢、下啟隋唐,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沒有這段充滿血腥和殺戮的夢幻時代的反襯,則秦漢失色,隋唐無光?! “凑罩髁鳉v史觀來看待魏晉南北朝的歷史,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民族問題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繞過去的。在這段漢人與胡人兩種不同文明長達(dá)三百多年的碰撞中,有猜忌、有合作;有排斥,也有融合。但最終,融合是主流,以漢人為代表的農(nóng)耕文明,以鮮卑人為代表的游牧漁獵文明,融為一體,從而開啟了隋唐第二帝國的瑰麗旅程?! ∽晕鲿x統(tǒng)治崩潰后,活躍在中國北方的幾個主要民族,除了漢人外,還有匈奴人、羯人、氐人、羌人、鮮卑人。在這段特定歷史時期內(nèi),他們?yōu)榱藸帄Z中原統(tǒng)治權(quán),歷經(jīng)百年廝殺,上演了一幕幕讓人熱血沸騰又扼腕嘆息的人生大戲,高潮迭起。一在這百年戰(zhàn)爭中,最終笑到最后的,是鮮卑人?! □r卑人作為一個游牧與漁獵文明兼而有之的民族,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非常大。隋唐第二帝國的出現(xiàn),就與鮮卑人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隋唐的統(tǒng)治者都來自以鮮卑人為主的武川軍事集團。但如果說隋唐是鮮卑人建立的,現(xiàn)有證據(jù)并不足以證明這一點?! £P(guān)于鮮卑的起源,最早見于《后漢書·鮮卑傳》,鮮卑本是東胡族的一個別支,后來遷徙到鮮卑山(大興安嶺北段)居住,以山名作族名,從此自稱鮮卑。在今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境內(nèi)的大興安嶺北段的峭壁上,有一座西南朝向的山洞,洞_口周圍草木茂密,洞內(nèi)陰涼濕潤。這座山洞名叫嘎仙洞,而鮮卑人正是從這里走進中國歷史的大舞臺,創(chuàng)造了一段轟轟烈烈、蕩氣回腸的歷史,從而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r卑是一個以漁獵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他們捕魚射獵,穿獸皮,居穹廬,在一望無際的白山黑水之間過著快樂的生活。歷史已經(jīng)證明,鮮卑、契丹、女真這樣的漁獵民族往往比匈奴、柔然、突厥這些傳統(tǒng)的游牧民族更容易接受農(nóng)耕文明?! ≡谌笪拿鞣绞街?,漁獵文明是介于農(nóng)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間的一種過渡型文明,所以漁獵民族一旦和以漢民族為主體的農(nóng)耕文明發(fā)生聯(lián)系,很快就會被“封建化”。羌人和氐人,則是典型的山地農(nóng)耕民族,與漢民族的生活方式非常接近,所以他們的漢化進程要比鮮卑人更早?! □r卑人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不是偶然的。十六國中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涼,以及不算在“五胡十六國”之內(nèi)的代國、西燕、吐谷渾,均為鮮卑人所建。而其中的代國,則正是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帝國的前身?! |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有一個明顯的北亂南安、南亂北安的格局,即十六國在北方進行百年戰(zhàn)爭的時候,南方的東晉則相對比較穩(wěn)定;而南朝宋齊梁三朝在不停地更換政權(quán)時,北方的鮮卑魏則相對比較穩(wěn)定?! ”蔽旱臍v史,如果從公元386年,前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孫子拓跋璉在牛川稱代王開始算起,截止于公元534年,孝武帝元惰出逃長安,首尾長達(dá)一百四十八年。北魏歷史明顯可以分為三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朝陽初升,開拓期:從公元386年至公元439年。公元439年也是十六國正式被北朝取代的紀(jì)年。 第二階段,如日中天,守成期:從公元439年至公元515年,這也是北魏最為強盛的時期。 第三階段,殘陽西下,沒落期:從公元515年至公元534年,累世強盛的北魏帝國從混亂走向崩潰?! ”蔽鹤钣忻幕实郏匀皇切⑽牡墼?,但北魏歷史最應(yīng)該感謝的是處在帝國開拓期的三位鐵血帝王: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太宗明元帝拓跋嗣、世祖太武帝拓跋燾。是他們祖孫三人,歷經(jīng)五十三年的艱苦努力,將原來毫不起眼的鮮卑拓跋部,打造成威震天下的鐵血帝國?! 〔贿^在南北朝對峙形勢出現(xiàn)后,鮮卑魏帝國已經(jīng)基本失去了再南下擴張的可能性,宋朝的塊頭太大,只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零敲碎打。所以在拓跋燾死后,北魏開始了由擴張向守成的轉(zhuǎn)變,這也是符合北魏自身條件的政策定位?! ≡谖某傻弁匕峡?、獻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統(tǒng)治的近五十年間,北魏很少發(fā)動對南朝的戰(zhàn)爭,而重點則是漢化改革,鮮卑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漢化運動就發(fā)生在這一階段。北魏漢化運動其實早在拓跋珪時代就已經(jīng)開始,只是一個歷史結(jié)果需要一段歷史進程來證明?! ”蔽旱诙A段的漢化運動的主導(dǎo)者,有兩個人:北魏孝文帝元宏和他風(fēng)華絕代的祖母馮(太皇)太后。因為元宏即位時只有五歲,政權(quán)實際上把持在馮太后手上?! □r卑政權(quán)的漢化改革,是一場鮮卑貴族階層與漢族貴族階層公開的政治斗爭,這次漢化運動受到了來自鮮卑貴族階層強大的阻力。身為漢人的馮太后以鐵腕手段堅持推行漢化改革,絲毫不向舊勢力妥協(xié)。而元宏雖然是鮮卑人,但他的母系血統(tǒng)卻以漢人血統(tǒng)為主,他本人繼承了祖母的改革基因,義無反顧地推行漢化。 元宏認(rèn)為鮮卑人如果想要發(fā)展進步,就必須接受先進的漢文明,除此之外,沒有第二路可走。站在歷史的高度來看,北魏漢化改革極大地打破了各民族之間的心理壁壘,推動了原來互相猜忌的各民族之間的大融合,為漢文明在北中國的進一步確定統(tǒng)治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v史的發(fā)展不會是一帆風(fēng)順的j在特定的歷史階段總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的反復(fù),甚至是全盤否定正確的路線。這次漢化改革激起了鮮卑各階層的強烈反抗情緒,不能就此指責(zé)他們固守陳規(guī),畢竟老祖宗傳下來的生活習(xí)慣,不是靠一紙公文就能改變的?! υ甑臐h化改革,大量鮮卑貴族和維護鮮卑貴族階層利益的漢族大臣群起而攻之,而地方上的普通鮮卑人階層也對此極為不滿。元宏率鮮卑貴族南下接受漢化,這部分鮮卑人稱為“南遷鮮卑”,而在北魏與柔然接壤的六鎮(zhèn),還有為數(shù)眾多的鮮卑人,稱為“原住鮮卑”?! ≡邗r卑漢化的過程中,南遷鮮卑得到的政策照顧遠(yuǎn)遠(yuǎn)高于原住鮮卑,北魏甚至把在政治斗爭中失敗的大將貶到六鎮(zhèn)當(dāng)鎮(zhèn)將,足見南遷鮮卑和原住鮮卑的地位差距。所以這也激起了原住鮮卑的不滿,他們拒絕接受漢化,依然從鮮卑舊俗?! ≡诒蔽和菩袧h化至北魏滅亡的四十年間,本來同根同脈的原住鮮卑和南遷鮮卑漸行漸遠(yuǎn),南遷鮮卑已經(jīng)和漢人沒有區(qū)別,但原住鮮卑依然在大漠草原上孤獨地堅守著。 ……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