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公共服務的電子政務管理體系研究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作者:孫寶文  頁數:518  字數:660000  

內容概要

  《面向公共服務的電子政務管理體系研究》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論、IT治理理論和現(xiàn)有的電子政務研究文獻,立足中國國情,研究了政府部門推進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過程中管理體系建設中的核心理論問題。通過辨析電子政務管理體系的概念、構建電子政務管理體系的理論框架以及一系列的實證研究,本書力圖從理論層面系統(tǒng)地解釋面向公共服務的電子政務管理體系建設的核心研究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構建電子政務管理體系、提升電子政務公共服務能力的政策建議。本書由孫寶文等著。

作者簡介

  孫寶文,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F(xiàn)任中央財經大學科研處處長,教育部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學位委員會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常務理事。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2009年被評為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近年來,主持完成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北京市社科規(guī)劃項目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出版著作《網絡虛擬貨幣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供應鏈伙伴關系研究》;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電子商務系統(tǒng)建設與管理》和《電子政務》。在《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中國管理科學》、《中國軟科學》等期刊發(fā)表論文數十篇。研究成果曾獲北京市第九屆、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以及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以服務為導向的電子政務實踐領域的困境剖析
 第二節(jié) 新公共管理思潮與電子政務理論研究
 第三節(jié) 本書的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的目標體系研究
 第一節(jié) 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的定位研究
 第二節(jié) 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目標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第三節(jié) 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的目標體系研究
 第四節(jié) 結論與討論
第三章 電子政務網站公共服務能力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jié) 文獻回顧
 第二節(jié) 網站公共服務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的案例研究
 第三節(jié) 網站公共服務能力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第四節(jié) 網站公共服務能力影響因素的比較研究
 第五節(jié) 結論與討論
第四章 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一節(jié) 文獻回顧
 第二節(jié) 信息資源共享影響因素的案例訪談
 第三節(jié) 信息資源共享影響因素研究模型的建立
 第四節(jié) 數據收集
 第五節(jié) 數據分析
 第六節(jié) 結論與討論
第五章 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過程的博弈分析
 第一節(jié) 文獻回顧
 第二節(jié) 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博弈模型
 第三節(jié) 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博弈仿真分析
 第四節(jié) 結論與討論
第六章 面向公共服務電子政務治理的理論溯源
 第一節(jié) 電子政務治理概念的提出及其主要研究問題
 第二節(jié) 文獻回顧
 第三節(jié) 電子政務治理的概念和理論框架界定
 第四節(jié) 電子政務治理作用分析
 第五節(jié) 電子政務治理模式、結構、機制的探討
 第六節(jié) 電子政務治理有效性研究
 第七節(jié) 結論與討論
第七章 面向公共服務電子政務治理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jié) 電子政務治理作用的調查研究
 第二節(jié) 電子政務治理模式的案例研究
 第三節(jié) 電子政務治理有效性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第四節(jié) 結論與討論
第八章 服務導向的電子政務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第一節(jié) 電子政務績效評價的研究背景
 第二節(jié) 國外電子政務績效評價研究
 第三節(jié) 國內電子政務績效評價研究
 第四節(jié) 服務導向的電子政務績效評價模型構建
 第五節(jié) 國家稅務總局電子政務網站績效評價實證研究
 第六節(jié) 結論與討論
第九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一節(jié) 研究的主要結論和政策框架的提出
 第二節(jié) 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管理體系建設的政策建議
 第三節(jié) 跨部門并聯(lián)審批業(yè)務改進的構想和實例分析
 第四節(jié)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不足之處和進一步展望
附錄
 附錄1:2008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狀況調查問卷
 附錄2:網站公共服務能力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
 附錄3:政府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的訪談提綱
 附錄4:政府信息共享的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
 附錄5:電子政務實施成效關鍵影響閑素的凋查問卷
 附錄6:電子政務治理模式的半開放式案例訪談問卷
 附錄7:電子政務治理有效性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
 附錄8:國家稅務總局電:子政務網站績效評價的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我國治理理論專家俞可平(2000)在《經濟全球化與治理的變遷》認為,治理一詞的基本含義是指在一個既定的范圍內運用權威維持秩序,滿足公眾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種不同的制度關系中運用權力去引導、控制和規(guī)范公民的各種活動,以最大限度地增進公共利益。從政治學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過程,它包括政治權威的規(guī)范基礎、處理政治事務的方式和對公共資源的管理,特別關注在一個限定的領域內維持社會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權威的作用和對行政權力的運用?! ∷螘詡ィ?005)認為,政府治理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公共事務的治理,該定義具有兩重含義:一是政府治理涉及政府、社會、市場三個實體;二是政府治理的最終主體是國家,客體是社會公共事務,而且這里還隱含著一個前提——政府對自身的治理,前一種治理是外部治理,后一種治理是內部治理?! 】梢妼τ谥卫淼母拍?,各國學者莫衷一是,對它的概念也大多是描述性的,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仍能看到以下幾點共同之處:一是強調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合作,強調自上而下的管理和自下而上的參與相結合;二是強調管理主體的多樣性;三是在管理性質上強調政府對公民的服務;四是在管理技術上強調引入市場機制。因此從起源看“治理”屬于政治學的范疇,它就是“政府治理”的代名詞,并且主要用于宏觀層面與國家公共事務相關的管理活動和政治活動中。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面向公共服務的電子政務管理體系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是為了做論文準備買的書。感覺上比較深,沒怎么用到。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