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作者:周霞 等著 頁數:303 字數:350000
內容概要
周霞、廖穎寧編寫的《廣東全民科學素質調查評估及監(jiān)測》選取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廣東省21個地級市進行抽樣調查,并參考國內外相關成果及文獻,構建了科學素質要素模型,闡述了科學素質的形成機理和表現形式;制定了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基準,設計開發(fā)出廣東全民科學素質量表;較全面地闡述了廣東省公民的科學素質現狀,公民獲得科學技術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以及公民對科學技術的看法和態(tài)度,進而跟蹤、分析其發(fā)展變化趨勢;明確了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調查評估及監(jiān)測體系的目標與定位;提出了促進廣東全民科學素質提高的對策建議。
《廣東全民科學素質調查評估及監(jiān)測》力爭按照《廣東省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工作方案》的要求,結合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的實際情況,建立廣東省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情況的監(jiān)測評估工作體系,為綱要在廣東省的順利實施提供指導和保障。
作者簡介
周霞,三級教授,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F任職于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創(chuàng)新。擔任廣州市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第十六屆亞組委人力資源規(guī)劃專家,從化市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廣東省價值工程學會副會長,廣東省系統(tǒng)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廣州市政協第十一屆委員等社會職務。曾獲得廣東省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廣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完成多項政府、企業(yè)委托的重大、重點項目。
廖穎寧,講師,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物流管理碩士,馬來西亞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現任教于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技術創(chuàng)新。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全民科學素質內涵
2.1 全民科學素質內涵
2.1.1 國外對科學素質內涵的研究
2.1.2 國內對科學素質內涵的研究
2.1.3 定義科學素質及其內涵分析
2.1.4 科學素質模型
2.2 全民科學素質的形成機理
2.2.1 科學素質建立的基礎是基本文化素質
2.2.2 個體經歷社會化過程受到社會影響
2.2.3 科學素質轉化的動力機制
2.2.4 個體科學素質的提升有賴于實踐活動
2.2.5 形成機理
2.3 全民科學素質的表現形式
第三章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基準設計
3.1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社會環(huán)境
3.1.1 制度環(huán)境
3.1.2 經濟文化環(huán)境
3.2 制定全民科學素質基準的原則
3.3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基準的具體內容
3.3.1 基準內容的選擇
3.3.2 基準的定位
3.3.3 基準的具體內容
3.3.4 重點人群的特殊科學素質要求
第四章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調查體系的設計
4.1 國內外全民科學素質調查體系的比較研究
4.1.1 美國的“公眾理解科學技術調查”
4.1.2 歐共體國家的“歐洲人、科學和技術的調查”
4.1.3 加拿大的“VOSTS科學素質評價表”
4.1.4 印度的“ISR科學調查”
4.1.5 國際經合組織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
4.1.6 我國的公眾科學素質調查
4.2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調查指標的設計
4.2.1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測評指標的構建原則
4.2.2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指標體系建立的步驟
4.2.3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的設計
4.2.4 基于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測評指標的問卷設計
4.3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方案設計
第五章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狀況調查分析
5.1 問卷測試題的分值設置
5.1.1 數據處理方法的選擇
5.1.2 分值的選擇
5.1.3 權重的選擇
5.2 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
5.3 問卷調查的統(tǒng)計處理
5.3.1 統(tǒng)計軟件的選擇
5.3.2 量表的編碼
5.4 問卷調查的信度檢驗
5.4.1 Alpha信度
5.4.2 測量標準誤
5.4.3 重測信度
5.5 問卷調查的效度檢驗
5.5.1 問卷題目的項目分析
5.5.2 結構效度
5.6 廣東省公民科學素質基本情況
5.6.1 全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評定標準
5.6.2 全民了解基本科學知識情況
5.6.3 全民具備基本科學人格情況
5.6.4 全民具備基本科學能力情況
5.6.5 全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情況
第六章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群體性特征及制約因素分析
6.1 性別特征
6.1.1 科學知識層面
6.1.2 科學人格層面
6.1.3 科學能力層面
6.2 年齡特征
6.2.1 科學知識層面
6.2.2 科學人格層面
6.2.3 科學能力層面
6.3 文化程度特征
6.3.1 科學知識層面
6.3.2 科學人格層面
6.3.3 科學能力層面
6.4 職業(yè)特征
6.4.1 科學知識層面
6.4.2 科學人格層面
6.4.3 科學能力層面
6.5 地區(qū)特征
6.5.1 科學知識層面
6.5.2 科學人格層面
6.5.3 科學能力層面
6.6 戶籍特征
6.6.1 科學知識層面
6.6.2 科學人格層面
6.6.3 科學能力層面
6.7 全民行為調查
6.7.1 全民獲取科技信息渠道調查
6.7.2 全民獲取科技信息活動情況調查
6.7.3 全民參觀科技類場館情況調查
6.7.4 全民看報、上網情況調查
6.7.5 全民看電視、聽廣播情況調查
6.7.6 全民對不同新聞興趣程度調查
6.7.7 全民對不同職業(yè)的看法調查
6.7.8 全民對社會各機構威信程度的看法調查
6.8 行為特征
6.8.1 上網時間與科學素質
6.8.2 看報頻率與科學素質
6.8.3 看電視時間與科學素質
6.8.4 聽廣播時間與科學素質
6.8.5 參加科普活動或參觀科技場館頻率與科學素質
6.9 科學素質影響因素分析
第七章 廣東省實施《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監(jiān)測體系設計
7.1 監(jiān)測體系的設計
7.1.1 監(jiān)測評估的意義
7.1.2 監(jiān)測評估的目標
7.1.3 監(jiān)測評估的組織機構
7.1.4 監(jiān)測指標體系設計的原則
7.1.5 數據的收集和計算
7.1.6 常用監(jiān)測評估方法
7.2 確定監(jiān)測的內容
7.2.1 監(jiān)測評估指標的類型
7.2.2 監(jiān)測評估指標體系的框架
7.3 監(jiān)測指標的設計
7.3.1 確定監(jiān)測指標
7.3.2 數據處理和分析
第八章 提高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的對策建議
8.1 基于戰(zhàn)略高度普及科學技術
8.1.1 經濟社會發(fā)展離不開技術創(chuàng)新
8.1.2 科學普及與技術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
8.1.3 科學普及的重點是提高人的素質
8.2 組織構建科普工作大聯合的格局
8.2.1 完善科普工作制度
8.2.2 加強《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的協調
8.2.3 繼續(xù)開展“科技進步活動月”“讀書月”活動
8.2.4 建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表彰獎勵制度
8.3 積極推進《全民科學素質綱要》落實
8.3.1 未成年人科學素質培養(yǎng)的對策
8.3.2 提高農民科學素質的對策
8.3.3 提高城鎮(zhèn)勞動人口科學素質對策
8.3.4 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對策
8.4 切實提高廣東全民科學素質水平
8.4.1 進一步完善科普政策法規(guī)
8.4.2 加大政府對科普經費的投入
8.4.3 抓好科普基礎工程建設
8.4.4 建立與完善科普人才體系
8.4.5 發(fā)展經營性的科普產業(yè)
8.4.6 攻克一批支撐科普產品的公共技術和核心技術
8.4.7 充分發(fā)揮大眾媒體的科技傳播功能
8.4.8 加強科普的對外合作與交流
8.4.9 建立科學素質定期調查機制和有關考核制度
附錄1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調查問卷(Ⅰ)
附錄2 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調查問卷(Ⅱ)
編輯推薦
周霞、廖穎寧編寫的《廣東全民科學素質調查評估及監(jiān)測》是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重大軟科學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全書共分八章,內容包括:緒論,全民科學素質內涵,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基準設計,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調查體系的設計,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狀況調查分析,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群體性特征及制約因素分析,廣東省實施《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監(jiān)測體系設計,提高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的對策建議。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