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中國經濟 作者:白益民 頁數:375
Tag標簽:無
前言
財團無疑是日本的核心 美國企業(yè)背后的文化是個人主義,崇尚獨立性,利潤第一。當危機來臨時,美國公司總是企圖擺脫和剔除其陷入困境的產業(yè)和部門。而日本財團更加注重建立企業(yè)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形成命運共同體,共度危機,共求發(fā)展,共同抵御外部侵略?! ‘敶袌鼋洕鋵嵈嬖诿?、日兩大模式:美國是以“基金”為代表的“股票資本主義”,日本則是以“綜合商社”為代表的“公社制資本主義”。而人口眾多、資源緊張、以制造業(yè)為主的中國,在很多方面都與日本非常相似,這是中國向日本學習的現實基礎?! ≈袊嗅槍θ毡镜难芯克坪踹€只是停留在日本泡沫經濟的教訓上。人們的視點都集中在日本GDP(國內生產總值)的緩慢增長上,卻對日本GNP(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的高速增長視而不見,更沒人關注“從外看是資本主義,從內看是是社會主義”的日本模式?! 》_《世界的日本人笑話集》(早坂隆著),有一個故事:馬克思和凱恩斯在天國相遇,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兩個人因為見解不同,意見怎么也不能統(tǒng)一。只有在談一個話題時達到了一致。“真正體現了我們的理想的國家是哪個?”兩個人都同時回答說:“日本。” 有學者稱日本是“歷史上唯一成功的社會主義國家”。終身雇用制度,龐大的財團體制,對各個產業(yè)做出的細致的規(guī)定,致力于產業(yè)保護和培育的政府干涉市場,國民意識中的“一億人的中產階級”等方面來看,日本在很多方面實際上是體現了社會主義概念的國家?! ∧壳?,中國出現一種聲音,就是要在美國和日本模式之外,尋找第三條道路。但是,任何經濟模式都是經過上百年的歷史積淀而形成,是由自身的歷史和文化決定的。中國未來的經濟模式不可能擺脫東亞文化的屬性,將會更加接近經過歷史錘煉的日本模式。
內容概要
所謂“失去的十年”,其實只是在日本本土。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后,“日本株式會社”的全球性產業(yè)布局從未停歇。這個戰(zhàn)略布局需要一個大后方,就是東亞地區(qū)。這實際上還是當年“大東亞共榮圈”的戰(zhàn)略思路,只不過其時用的是刺刀,如今用的則是綜合商社的組織能力。 1997年,前三井物產戰(zhàn)略研究所研究員市川周出版了《戰(zhàn)勝中國》一書,提出了日本包圍中國的“三區(qū)域”理論。在包圍戰(zhàn)略取得成效后,2005年2月,三井物產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寺島實郎明確提出,日本應該轉而向“親美入亞”努力,從而為日本財團大舉占領中國市場吹響了號角?! ≡谌毡救丝磥?,經濟競爭是另一種形式的戰(zhàn)爭,是實現民族目標的僅次于戰(zhàn)爭的最佳手段。“商場”即“戰(zhàn)場”,“企業(yè)家”即“將領”,“工人”即“士兵”,“經濟戰(zhàn)爭”是全體國民的“對外戰(zhàn)爭”,要“內和而外戰(zhàn)”,競爭與合作一直是日本財團企業(yè)之間的主旋律。 日本國民首先將企業(yè)視為自己終身依托的歸屬團體,比如自稱“豐田人”、“東芝人”等,他們經過企業(yè)這一中介與日本政府和國家聯系在一起。有西方學者把日本社會稱為“公社制資本主義”。東京大學的佐藤康邦教授則用“從外看是資本主義,從里看是社會主義”形容這種制度?! ∵@十年來,中國經濟基本上是按照美國模式設計的。從大學的經濟教科書到整個輿論導向只講美國模式。然而從浙江企業(yè)的行為方式可以發(fā)現日本財團的影子。反過來說,日本財團模式里面會看到中國傳統(tǒng)浙商、徽商、晉商的影子。從現實看,日本模式應該成為中國模式的重要參照。
作者簡介
白益民,男,1968年出生于北京一個普通知識分子家庭; 1993-2005年,就職于三井物產(中國)有限公司;2006年,他創(chuàng)建了“超級主義者”(www.superist.com)網站,率先提出東方經濟學的理念,并推出了介紹日本經濟模式的《三井帝國啟示錄》一書;2007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的理事,并組建了“財團經濟研究室”;2008年,推出《三井帝國在行動》一書,引起經濟界對日本商社和財團模式的廣泛關注和探討;2009年,在《第一財經日報》開辟專欄,擔任《環(huán)球財經》編委,并成為CCTV經濟頻道的專家顧問;2010年,與媒體記者合著《中國反圍堵》一書,并受邀赴多家國內大型企業(yè)集團授課,為企業(yè)高管層提供戰(zhàn)略咨詢。
書籍目錄
第一篇 小覷日本必自斃 自序 前言 財團無疑是日本的核心 第一章 “日本第一”不是過去時 日本教訓敲響中國警鐘 日本依然世界第一 揭開“日本失去十年”的假象 日本財團不是昨日黃花 真實的日本制造 產業(yè)升級遠重于GDP趕日超美 第二章 日本財團謀劃“戰(zhàn)勝中國” 日本的“商人幕府” 日本財團巨頭如何整體作戰(zhàn) 三井財團雙重包圍謀局中國 長虹:中國企業(yè)的宿命? 三洋:被財團統(tǒng)合的離群者 第三章 隱秘布局的三井財團 隱者三井 日資卡位中國流通“國家隊” 三井財閥覬覦中國 第四章 暗中滲透的三菱財團 三菱重工的中國攻略 三菱商事在華隱筑商權 綜合商社成就超一流“母體”工業(yè)第二篇 日本是對手,更是榜樣 第五章 穿西裝的“武士儒商” 說出日本財團的“陽謀” 警惕日本對華產業(yè)戰(zhàn)爭 日本盡是“愛國賊” 第六章 日本力爭全球產業(yè)主導權 日本重啟海外收購“戰(zhàn)車” 向日本商社學習,掌握產業(yè)主導權! 商社重生貿易永遠有商機! 轉型服務利潤并非來自控制 人脈文化:信譽是商人的惟一原則 背景今昔:順勢應變,只為生存 中國急需建立產業(yè)投行 第七章 不但學美國,更要學日本 怎樣學日本,怎樣防日本 日本占據全球制造業(yè)最高端的秘密 有中國特色的“綜合商社” 第八章 “豐田模式”蘊涵“三井文化” “影子豐田”——隱蔽在豐田背后的攻城者 豐田到底是做什么的? 豐田為什么賣白薯粉第三篇 打造中國自己的產業(yè)軍團 第九章 三井物產:杰出的產業(yè)組織者 “三井”謎語 三井資本迷宮 三井物產模式透視 第十章 浙江商人學做“綜合商社” 浙江物產:三井供應鏈試驗 杉杉集團:千億綜合商社夢 學習•創(chuàng)新•發(fā)展 第十一章 超越浙商的“魯氏財團” 超越“浙商” 資本全球入軌 魯冠球欲做中國“三井” 萬向基因 魯氏財團隱現? 第十二章 中國軍團吹響“集結號” 夢系中國人自己的綜合商社 中信學做產業(yè)組織者 招商局集團:中國財團的雛形 中國企業(yè)向日本財團學習什么 實現中國的“國民共進退”第四篇 中國能超越日本嗎? 第十三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模式 日本向左,拉美向右 中國經濟的理想藍本:美國?還是日本? 日本經濟模式值得中國借鑒 第十四章 鐵是國家:全套產業(yè)鏈布局 解密日本財團體制 掌握“主導權”比爭取“定價權”更重要 巴西樣本:日本鋼鐵業(yè)如何走出去 潛伏在巴西之后的日本鋼鐵業(yè) 澳洲鐵礦石爭奪:日本財團的身影 日本布局澳洲煤礦資源演繹鋼煤攜手 日本財團如何“玩轉”印度塔塔 第十五章 怎樣解決中國農業(yè)問題 日本“海外農場”啟示錄 三井布局中國農業(yè)產業(yè)鏈 走農村的“綜合商社”之路 第十六章 誰將主導東亞經濟共同體 郎咸平說:揭秘日本財團帝國 鳳凰衛(wèi)視:日本財團的中國謀略 “東亞共同體”能否實現關鍵在于中國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到了該學習日本的時候了! 夢系中國人自己的綜合商社 倡導中國新經濟的財團機制 促進國民企業(yè)的振興與發(fā)展 捍衛(wèi)國家經濟的主權與安全 美國經濟模式通過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教科書而廣泛傳播,不僅滲透到全世界的院校,而且滲透到全世界制定政策者的思維之中,使個人自由主義、金融化、股票化成為一種近乎世界性的思潮。急于改變自己落后經濟狀況的中國,受到這一思潮的影響也頗為深入。不可否認,這十多年的中國經濟改革進程主要參照美國的模式?! 】傮w上看,與美國模式正相反,日本經濟模式是非“金融化”、非“股票化”的典范。日本儒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遺產是“生產至上”,即“造物文化”遠遠優(yōu)越于“掙錢文化”;“生產”比“掙錢”更具有價值。再加上島國貧乏的自然資源,“生產至上”的價值觀體現在日本微觀經濟各個層面。 以綜合商社和財團機制為主體形成的日本經濟制度被某些西方經濟學者稱為“公社制資本主義”。而日本學者則用“從外面看是資本主義,從里面看是社會主義”來形容日本社會的特性。日本的精英對他們建立起了既有社會主義的國家干預特征,和民眾福利特征,同時又比正統(tǒng)的社會主義國家更靈活的制度感到自豪?! 』仡欉^去,對比中外,我們有許多東西要反省和調整。從13億人口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也并非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而是一個后進追趕先進的國家,需要根據自己的國情選擇發(fā)展道路。在經過近3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之后,我們卻突然發(fā)現,對后發(fā)國家而言,需要學習和借鑒日本的經濟模式。 ……
媒體關注與評論
如果說美歐金融巨鱷正在張開血盆巨口,悄然逼近;白益民揭示出的日本財團則如附骨之蛆,已經遍布我國重要產業(yè)的上下游。美國的長處是金融,日本的長處是制造和商貿,這兩個對手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mdash;—《貨幣戰(zhàn)爭》作者 宋鴻兵 可以說,在日本的經濟結構中,財團無疑是最為核心的內容。很遺憾的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曾對日本進行過大量的調研,到了90年代之后卻基本上沒有看到過像樣的研究。如今,白益民先生揭開了日本財團帝國的秘密。 ——經濟學家 郎咸平 中國幾乎亡于日本之手,竟從來沒有認真研究過日本,當年如此,至今還是如此??纯窗滓婷竦倪@本書吧。有這個思路有這個視角就說明這是一個真正思考了的人。中國所謂的研究日本學者熙熙攘攘,真正有本書作者水準的,幾乎鳳毛麟角?! ?mdash;—空軍上校 戴旭 最近關心中國崛起、復興了的人越來越多了,想法也越來越深入了。我覺得白益民的兩本著作《瞄準日本財團》和《三井帝國在行動》更值得一讀,因為它已經從經濟的“啟蒙”階段進入了商戰(zhàn)具體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分析階段。 ——《中國不高興》作者 宋曉軍 商場如戰(zhàn)場,中日兩個經濟體的競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當我們急切地向歐美尋求經濟良方的時候,白益民先生的適時提醒告訴我們鄰居日本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向對手學習并不丟臉,被對手打敗,還不知道是怎么被打敗的,那才叫做丟大臉。 ——鳳凰衛(wèi)視《世紀大講堂》主持人 王魯湘 日本強大的根本原因不是擁有豐田、索尼、松下這樣的制造業(yè)公司,而是擁有像三井、三菱這樣的強大財團。從這本書可以看出,作者白益民是一個富有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國人,他用敏銳的觀察和細致的分析給我們提供了一本日本產業(yè)教科書。 ——經濟學家 向松祚
編輯推薦
我們對日本了解多少?“日本第一”不是過去時!宋鴻兵、郎咸平、戴旭、宋曉軍、王魯湘、向松祚聯袂推薦《瞄準日本財團:發(fā)現中國的對手與榜樣》?! ?、拋開“GDP”的假象,透視“海外日本”,綜合評價經濟和社會指標,誰能否認“日本依然世界第一”? 2、日本從外看是資本主義,但從內看經濟體制、國民意識、貧富差距、社會福利等各種特征,怎么又是社會主義了呢? 3、脫下現代化的外衣,日本的綜合商社和財團體制,骨子里不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浙商、徽商和晉商嗎? 4、結合中國的具體條件和自身的文化基因,美國模式和日本模式,哪個應該成為中國經濟體制的參照主體? 5、中國大學經濟學課本怎么都是美國人或按照美國模式編寫的,為什么從來不提日本和韓國的綜合商社? 6、審視日本“親美入亞”的新戰(zhàn)略,到底是向中國親善,還是揮師南下,挾天子以令諸侯? 7、面對陸(產業(yè))、海(商社)、空(金融)三位一體的日本財團,中國是“引狼入室”,還是“與狼共舞”? 8、剖析日本主導的東亞共同體,是不是“大東亞共榮圈”的翻版,其時用的是刺刀,如今用綜合商社的組織能力? 9、試問誰是中國微觀經濟管理的主體?要把它交給日本的綜合商社嗎?中國人自己的綜合商社在哪里? 《瞄準日本財團:發(fā)現中國的對手和榜樣》,為你找到答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