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語教育

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作者:北京外國語大學 編  頁數(shù):100  

內容概要

  本期特稿由曾供職于美國明德大學中文學校的李愷、劉芳老師撰寫,梗概介紹丁美國在華中文教學項目十多年的發(fā)展史,并作了經(jīng)驗總結和梳理?!懊鞯率钚!蹦J剑究啻慰l(fā)稿件予以介紹評析。文中所提項目,大多帶有“明德模式”的基因,他們在國內的成功運作,最為關鍵的一點其實還是“教法”的創(chuàng)新。十多年前的國內外合作雙方教育理念的沖突,其實是因美方的堅持而延續(xù)至今。我們應向“明德”學習什么?文中所提及的中方在此類合作項目中的定位,值得我們國內同行們深思。

書籍目錄

開卷語
本刊特稿
略論美國在華中文教學項目
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培養(yǎng)
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yǎng)的四個方面
論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碩士教材編寫能力的培養(yǎng)
語言政策與漢語國際傳播
新中國的語言政策、語言立法與語言規(guī)劃
俄語:多極世界的語言
創(chuàng)建資源共享機制,加快合作網(wǎng)絡建設——論歐洲孔子學院的建設與發(fā)展
國際漢語教學透視
因材施教,活學活用——談新加坡小學華文教育
從課堂觀察結果看新加坡小學漢語教學的主要特征
英國威爾士地區(qū)漢語教學現(xiàn)狀與分析
加拿大BC省大溫哥華地區(qū)中小學生漢語教材應用淺析
瑞典隆德大學漢語教學概覽
世界漢語教育史
朝鮮時代漢語教科書研究評述
19—20世紀英國駐華使館翻譯學生的漢語學習
信息與述評
全國首屆非英語國家?guī)熧Y培養(yǎng)研討會綜述
英文摘要

章節(jié)摘錄

  3.教材內容的趣味性趣味性在教材中,特別是在海外中小學生漢語教材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在此毋需贅述。目前看來,無論從教材的內容上還是形式上,尚有很大改進空間。以大溫哥華地區(qū)中小學生現(xiàn)在使用的主要漢語教材為例,筆者認為在教材內容上有以下與趣味性相關的幾個方面比較薄弱:(1)課文內容的實用性。例如有些教材選用王爾德童話作為課文,這類課文既不實用,也不是現(xiàn)代北美中小學生感興趣的文學作品。(2)課文內容、閱讀材料以及插圖中的幽默感,這里指的是教材使用對象所認同的幽默感。當幽默感在教材中恰當體現(xiàn)時,教師立刻就會感到學生對那一部分的學習興趣大增,即使只是幾幅與課堂練習配套的幽默插圖,也會讓學生興高采烈地積極參與原本枯燥無味的語言練習。(3)教材內容及練習安排應有助于學生對漢語學習產(chǎn)生成就感。在這方面可借鑒一些已有的對成人漢語教學的研究成果,例如以學生已掌握的有限字詞和語法,編出多篇字詞重現(xiàn)率高、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文筆幽默的短文作為與教材配套的閱讀材料(吳曉燕,2005)。另外,可以隨教材提供易于安裝使用的漢字(拼音)輸人軟件,并在練習中鼓勵學生通過漢字輸人來完成造句短文。曾有多位學生家長對我表示,漢字輸入軟件幫助他們的孩子比較輕松地用中文表達自己,讓孩子們很有成就感,從而保持了他們學習漢語的熱情。(4)課文內容應反映學生的興趣而不是教材編寫者的興趣。這一點似乎不難理解,但在教材編寫實踐中常常會被不自覺地忽視(李泉,2005)。以下是筆者從所教學生們那里收集到的一些他們認為有趣的教材內容:1)當前國際上流行的文學作品中的片段。

編輯推薦

  人才培養(yǎng),探索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解析各國漢語師資培訓的現(xiàn)狀與需求  信息傳遞,及時獲取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信息,深度透視國內外漢語教學與研究情況  政策研究,研究世界各國語言學習及推廣政策,介紹我國漢語推廣政策  歷史追溯,深入研究世界漢語教育史和外國人漢語學習史,梳理歷史脈絡,借鑒歷史經(jīng)驗  新中國的語言政策、語言立法與語言規(guī)劃  略論美國在華中文教學項目  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yǎng)的四個方面。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際漢語教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