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史說掌故漫拾

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故宮出版社  作者:樸人  頁數(shù):175  
Tag標簽:無  

前言

兩年來刊載于《自由談》雜志的拙文,累積得若干篇,刪汰之余,裒選成帙,敬承學生書局為之發(fā)刊單行本,可感也。    此書歸納成兩輯,第一輯記詩人生活,第二輯言事物掌故,各十篇。    書中所述故事,瑣瑣掇拾,必取富于人情趣味者為依歸,論斷或折衷前人之說,或提供一得之愚,考證務(wù)確鑿,征引求詳博,不忽治史謹嚴之法。    昔顏之推曰:“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述古之難如此。筆者谫陋,深愧于斯言。    樸人  一九七四年六月

內(nèi)容概要

  《大家史說:掌故漫拾》主要內(nèi)容包括:一腔心事托梅花、可解不可解的戀情、翻譯小說的鼻祖、鬼趣圖、當爐艷、古代婦女化妝、歷代球類運動等。

作者簡介

  樸人,原名王家械,1908年出生于江蘇常熟,1980年逝世于臺北。臺北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1932年6月畢業(yè)于上海光華大學中文系。先后在《光華大學》半月刊發(fā)表《紅樓夢的結(jié)構(gòu)》、《紅樓夢的背景》、《紅樓夢的思想》等,編著《國魂詩選》,并從事小說創(chuàng)作,出版《芙小姐》、《掃帚星》和《龍種》等。1949年后,于《大華晚報》等開設(shè)專欄,后結(jié)集出版《帝王生活》、《帝王生活續(xù)編》、《詩人生活》、《掌故漫拾》,得到林語堂、俞大綱等人的贊賞。并翻譯有《荒漠甘泉》、《耶穌傳》(與王鎮(zhèn)國合譯),《北海傳奇》(歐美短篇小說選)等。

書籍目錄

第一輯
一腔心事托梅花
可解不可解的戀情
翻譯小說的鼻祖
唐伯虎與《三笑姻緣》
錢牧齋與柳如是
名列貳臣的吳梅村
鬼趣圖
當爐艷
蔡文姬《悲憤詩》
前后蜀兩花蕊夫人
第二輯
古代婦女化妝
談宦官
茶·酒·煙
衰老與長生不死之藥
從兩味家常肴饌談起
博戲掌故
談瓷
歷代球類運動
直把杭州作汴州
北宋汴京夢華
……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內(nèi)臟的移植接種 近年來,報章宣傳醫(yī)學上移植內(nèi)臟器官的神奇手術(shù),如病患者的腎臟或心臟,其敗壞到了無可治療的程度,可以把別人健康的腎或心,用極繁復的手術(shù),移植到病人體內(nèi),使之發(fā)揮功能,像他本人天生的一樣。 但別人的臟器移植到了另一人體內(nèi),卻會發(fā)生一種排拒作用,起先那器官在一個時期或能活動如天生,但過了一段時期,短則數(shù)天,長則數(shù)星期,甚或數(shù)年,終因排拒作用而移植的器官失卻作用,病者生命也就不能延續(xù)。 器官移植,目前似乎尚在試驗階段,沒有完全成功。這是醫(yī)學上神乎其技,極專門,也是極奧妙的問題,絕不是外行所能了解其究竟或說得中肯和明白的。 不過數(shù)十年前傳說,清季光緒甲午(1894)狀元張季直(謇)于民國初年,曾進行過類似的移植手術(shù)。因聞青春腺的接種可以返老還童,其時他年已七十多歲,商得他所居原籍南通當局的同意,在一個死囚臨刑之前割下睪丸,由上海請來的德籍醫(yī)生替他接移植種,接種之后,果有一段時期身體健旺,但就在那一年,因心臟衰弱而去世。 季直晚年自號嗇庵,人稱之為嗇翁,嗇翁死于民國十五年(1926),年七十四歲。移植接種,是無法證實的傳說。假使真有過這個手術(shù),推測約為逝世那年之事。不過,移植手術(shù),到今天還在試探階段,何以半個世紀之前,即能行之有效,是不是早有此一發(fā)明呢? 一般人都知道睪丸是性腺,因為風傳移植睪丸,于是有人就拉扯到嗇翁與沈壽(雪君)的一段戀愛史。然而沈雪君早在民國十年(1921)病故于南通嗇翁家濠陽小筑的謙亭,如果嗇翁真有移植,則距雪君逝世,蓋已五年。不免成了“謠傳’’的推演與引伸。 然而,嗇翁與雪君的不尋常關(guān)系,說者甚盛,雖所說不一,有的也不乏佐證,決不能以“謠傳”二字了之。 寸針細縷天才奪化 沈雪君為姑蘇美人,慧質(zhì)天生,精于刺繡,寸針細縷,花鳥人物,山水風景,濃淡疏密,天才奪化。有時臨摹古今名畫法書,氣韻生動,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針黹絲線,竟能超過筆墨或彩色的藝術(shù)效果。 她生于光緒元年(1875),父親早逝,幼年隨寡母拈針習繡,便已精到。清廷在江南設(shè)有織造官員,為宮闈采購綢緞及繡品,挑選甚精,沈家所繡,往往中選。二十歲的時候,她嫁了浙江山陰舉人余覺?;楹箝|中生活,男讀女繡,初尚融洽,但雪君好潔成癖,體又嬌弱,以為男女之事,最為不潔。閨中談畫論繡,有說有笑,但丈夫燕婉之求,則拒之于千里之外。她始終沒有生育。 余覺為人名利心甚重。光緒三十年(1904)慈禧太后七旬萬壽,商于雪君,繡了十六幅大屏風,可以聯(lián)綴并立,其中包括花卉佛像及摹名家山水書法,經(jīng)江南督撫呈進,余氏夫婦也循海道晉京,聽候內(nèi)旨。 繡屏大受慈禧激賞,傳旨進觀,萬壽那天,與百官命婦,一體賜宴。并頒賜福壽字各一幅,渥邀恩寵。余覺為了紀念這榮恩異數(shù),自己更名為“余福”,雪君更名為“沈壽”。清政府接著奉諭在京設(shè)繡工機構(gòu),派余覺做經(jīng)理,以雪君為總教習。 不久,意大利王后華誕,清廷為了國際禮儀交往,慈禧命雪君摹意后相片,針繡四尺后像。雪君細心著手,半年竣工。色澤勻洽,細及毫芒,并且顧及西洋畫法的光線明暗,神情飛動,不愧藝術(shù)杰作。送去之后,觀者贊賞,嘆為絕作,雪君“繡圣”之名,遠播異域。 意后稱道之余,并賜雪君以鉆石時表一枚,鉆鑲寶星一座,意幣二十萬里拉。 為了養(yǎng)病獨居謙亭 雪君初識張嗇翁,是在宣統(tǒng)二年(1910)。嗇翁以江蘇咨議局長,主辦南洋勸業(yè)會,展覽各省工藝品,雪君有作品陳列,并受聘為繡品審查長。 嗇翁甲午(1894年)中狀元,年已四十二歲,那年恰巧丁憂,回了南通原籍。因為朝政的復雜,他甚少興趣,于是在南通興辦實業(yè)及教育,舉凡紗廠、輪船公司、墾牧、漁業(yè)諸事以及各級學校均逐年次第興辦,張其韻先生譽其為“中國近代地方建設(shè)之第一人”。 辛亥革命,民國肇造,袁世凱做了總統(tǒng),張嗇翁當了幾個月的農(nóng)商總長。辭職后再返南通,一心辦他的實業(yè)和教育,民國五年(1916)創(chuàng)設(shè)刺繡學校,邀雪君赴通主持。 雪君結(jié)束了在天津所辦的刺繡傳習所,和她丈夫及其丈夫的姨太太,應(yīng)邀南下。 她任刺繡學校的教務(wù)長,余覺被聘為國文教員兼庶務(wù)主任。嗇翁并以“有斐館”安頓雪君與余氏眷屬。 此時雪君年逾四十,嗇翁生于咸豐三年(1853),也六十多歲了。雪君身弱多病,也許因為教務(wù)繁劇,不久患了血崩之疾。嗇翁為了她的養(yǎng)病,布置她離開丈夫,獨居“謙亭”。

編輯推薦

《大家史說(第2輯):掌故漫拾》是20世紀70年代著名作家樸人先生的著作?!洞蠹沂氛f(第2輯):掌故漫拾》由黃肇珩先生作序,以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的趣事軼聞、風俗掌故為依托,包羅中國古代各種各樣的歷史人物,風俗掌故,從而生動地展示了中國古代的歷史人物、社會生活面貌?!洞蠹沂氛f(第2輯):掌故漫拾》是一本針對大眾的歷史讀物,對于有志于了解中國古代歷史人物和社會生活的讀者,可謂是不可不讀之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家史說掌故漫拾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喜歡歷史,從此做起!
  •   歷史上一些名士軼聞異趣
  •   但價格。。。書價真不便宜啊
  •   內(nèi)容還是不錯的,不過成書時間夠早的,基本是古董翻新了,好在所敘更古,雖與當代有些脫節(jié),但還不太嚴重,不在乎銀子的可以收藏一本。
  •   這套書真不錯,閑時讀讀,有趣。
  •   樸人是臺灣的學才。有人說:中央臺的百家講壇算什么,樸人老早就寫成書了。意思是說百家講壇講歷史通俗易懂,那樣子的模式其實是向別人學來的。
  •   紙質(zhì)很好看著舒服,喜歡這個系列的書,大家之作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