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故宮出版社 作者:周南泉 編 頁數(shù):341
內容概要
本書講的齊家文化玉器只是一個命題,而民間藏齊家文化玉器則是一座寶庫。它的內涵遠比我們已有的認識要豐富。盡管我們對它的詮釋還需要時間,但毫無疑問的是正像本書所提供的各式玉器那樣,它所閃爍的熠熠光輝,卻是十分耀眼的!作者周南泉等樂見有更多學界專業(yè)人士和玉文化愛好者去挖掘,去探討,給齊家文化玉器相關問題一個更圓滿的回答。借《民間藏中國古玉全集》齊家文化玉器卷的出版,寫下這些文字,以作分論。
書籍目錄
出版前言
凡例
總序
齊家文化玉器
圖版目錄
圖版
中國玉器史簡表
章節(jié)摘錄
齊家文化玉器對中國古玉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將齊家文化玉器與黃河中游的陜西廟底溝二期文化、陜西龍山文化(特別是陜西神木石峁龍山文化類型)、山西陶寺文化和豫西龍山文化中的一部分玉器以及四川廣漢三星堆、成都金沙遺址出土部分玉器相比較,會看到如下情形:陜西神木石峁、新華出土玉器中的刀、斧、鉞、圭、璋、璜、璧、聯(lián)璜璧和琮,長安出土的玉璧、玉琮;山西襄汾陶寺、芮城清涼寺出土的玉璧、琮、鉞、璇璣、聯(lián)璜璧等,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的大玉刀、大玉璋和嵌松石銅飾牌,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玉器中的部分刀、璋、璧和金沙遺址出土玉器中的部分刀、鉞、戚、戈、璋、璧、琮等,與齊家文化玉器,其形制、紋飾或如出一轍,或明顯屬齊家文化玉器風格。其中,大部分玉器的材質也與甘、青和寧夏出土的齊家文化玉器材質相同?! ↑S河中下游地區(qū)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高度發(fā)達,于是不少學者認為是河南、陜西原始文化“西進”,影響了甘、青地區(qū)原始文化。玉器也當如此。但若我們整體分析豫陜仰韶文化與隴東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豫陜龍山文化與馬家窯晚期文化一齊家文化,則不會簡單地得出如此結論,而會感到中國史前文化的發(fā)展軌跡應是更為復雜。史前玉文化和文明初創(chuàng)階段玉文化也是如此??脊艑W已證明,“新石器時代中原地區(qū)始終沒有大量用玉的習慣,這與南方的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及北方的紅山文化形成反差”。同樣,中原乃至黃河中下游也不是早期玉器制作最發(fā)達地區(qū)。從其年代上說,齊家文化與黃河中下游龍山文化相當,在夏王朝的年代范圍之內而略靠前,早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遺址。從其地理位置上說,齊家文化雄踞黃河上游以至中游部分地區(qū),東南則是由岷江河谷溝通的成都平原。因此,齊家文化與黃河中下游和川西北地區(qū)有聯(lián)系、有影響,是很自然的。這些事實似乎還可能得出另外一種結論:齊家文化玉器并非是“西進”的結果,而可能相反,是甘、青東部地區(qū)為中心的玉文化,外延與影響了黃河中游及成都平原的玉器制作的進程,甚至其后玉文化的發(fā)展?! ∠拇蟮纳獭⒅?,是中國古代社會制禮作樂的禮制時代。玉禮制是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考古出土的商、周早期的玉禮器,已經(jīng)不少,只是多為小件器。與來自甘、青東部及外延區(qū)豐富的民間藏玉,有較大距離。在民間玉器藏品中,齊家文化玉器和后齊家玉器(新石器時代晚期),玉禮器占有很大比重,且種類豐富。周人和先周文化發(fā)祥于隴東。周滅商是周人在他的“老家”——隴東,準備了必要的物質基礎與精神基礎的結果。對于“周因于殷禮”,無可厚非。但甚或可說:“周禮”是整理先周文化發(fā)源地的“禮”和中原為中心的“殷禮”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恐更為確切?!吨芏Y》中涉及玉器“六瑞”的圭、璧,“六器”的璧、琮、圭、璋、琥、璜,在齊家文化玉器中多已成熟。齊家文化玉器奠定了西周玉禮制的基礎?! ?hellip;…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間藏中國古玉全集 新石器時代編 齊家文化 卷二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