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紫禁城 作者:王思治//馮爾康 頁數(shù):519
Tag標簽:無
前言
康熙是清入關(guān)建立全國政權(quán)后的第二代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有清一代凡二百六十八年。康熙在位的時間.幾乎是清代歷史存在時間的近四分之一。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君主,是“康乾盛世”的奠基人與開創(chuàng)者。明末清初,由于長期戰(zhàn)亂與災荒,社會殘破,經(jīng)濟極其凋敝。順治年間,湖廣道御史郝浴,巡按四川,他所見到的情景令人心愴:焚屠之后,一望丘墟,城廓內(nèi)外茂草橫生,滿目荒涼。蜀民死于兵火災荒者十室九空,一邑不滿三十戶,三府一州二十九縣,共有民人僅九千三百五十余口,生者長年乏食,血枯髓竭,鳩形鵠面。有可耕之田,無可耕田之民。即便是任職官員,因俸祿未給,只得以藿草野菜果腹,補綴鶉衣,“望而不知為官”。康熙即位,面對“所在蕭條”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親政后,雖軍務繁忙而又緊張,卻十分關(guān)注國計民生。他說:“自古國家長治久安之謨,莫不以足民為首務?!庇谑谴罅Τ珜И劻ヘ?,重視吏治,實施墾荒等一系列恢復和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的政策與措施。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努力,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已然是“今天下戶口甚繁,地無棄土”。湖廣、陜西,人多地少,“百姓皆往四川開墾……今四川之荒田開墾甚多?!彼拇?、云南、貴州、廣西等省.山谷崎嶇之地,“已無棄土”。而“京師近地,民舍市廛曰以增多,略無空隙?!鼻逋醭呦蚪?jīng)濟繁榮。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主要內(nèi)容簡介:康熙是清入關(guān)建立全國政權(quán)后的第二代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有清一代凡二百六十八年。康熙在位的時間,幾乎是清代歷史存在時間的近四分之一??滴跏且晃恍鄄糯舐缘姆饨ň?,是“康乾盛世”的奠基人與開創(chuàng)者。
作者簡介
書由著名清史專家王思治和馮爾康聯(lián)合執(zhí)筆。王思治,1928年生,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班畢業(yè),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史、清史。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清史研究所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學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學術(shù)帶頭人,現(xiàn)任“東方史學文庫”學術(shù)評審委員會委員、《明清論叢》編委,參與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學術(shù)工作。2005年9月,被中國人民大學授予“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著有《清史論稿》、《清朝通史?康熙朝卷》、《康熙大帝》、《兩漢社會性質(zhì)問題及其他》等書。馮爾康,1934年生,南開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畢業(yè),主要研究清史、中國社會史、史料學。曾兼任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中國譜牒學會副會長?,F(xiàn)兼任南開大學社會史研究中心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學術(shù)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中心學術(shù)委員、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著有《雍正傳》、《清史史料學》、《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古人生活剪影》、《清人生活漫步》、《曹雪芹和紅樓夢》等書。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主編的話/陳捷先前言凡例康熙皇帝小傳康熙皇帝事典附錄1.康熙皇帝后妃表2.康熙皇帝諸子表(一)序齒皇子3.康熙皇帝諸子表(二)未序齒皇子4.康熙皇帝諸女表5.年代對照表6.辭條索引7.譯名對照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在拘禁索額圖時,康熙帝指出:“朕若不先發(fā),爾必先之,朕思之熟矣?!笨梢?,“潛謀大事”已然是箭在弦上之勢。同時“被牽連的人甚多”,又可窺見從者不少,故康熙先發(fā)制人,令各官與索額圖絕交,并揭發(fā)其所行所為。索額圖助皇太子“潛謀大事”,在當時有如黑云壓城籠罩著紫禁城,影響康熙朝后期政局匪淺。索額圖既死,康熙帝與太子允扔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且愈演愈烈。允扔“鳩聚黨類,窺伺朕躬,起居動作,無不探聽”??滴跛氖吣辏?708)八月,康熙帝行圍圍場,允扔每夜逼近康熙帝所居幔城,“裂縫向內(nèi)窺伺”,使康熙帝驚懼不安,“今朕未卜今日被鴆,明日遇害,晝夜慎戒不寧”。日夜提心吊膽,父子之間視若寇仇。允扔行蹤如此詭異,康熙斷定:“索額圖從前助伊潛謀大事,朕將索額圖處死。今允扔欲為索額圖報仇,結(jié)成黨羽?!痹嗜硬蝗什恍ⅲ旁鲁醵眨?708年10月15日),將太子允扔廢黜,其黨羽格爾勞、阿爾吉善(二人皆索額圖之子)、同黨暨二格等多人,“俱立行正法”。詔告天下,廢皇太子,咸使聞知,詔書有云:“向因索額圖、常泰,交通設謀,朕洞知其情,置索額圖于死,而允扔時蓄憤于心,近復有逼近幔城,裂縫窺伺,中懷叵測之狀?!惫侍又畯U乃因其欲為索額圖報仇而擬加害于父皇。太子既廢,諸皇子結(jié)黨希冀儲位,事變迭出。十月,皇長子允提囑喇嘛巴漢格隆用術(shù)鎮(zhèn)魘廢皇太子事發(fā),使康熙帝相信:“朕從前將其(允扔)諸惡,皆信以為是,以今觀之,實被魘魅而然,無疑也?!痹嗜痈M一步奏稱,向時悖亂,皆因素額圖父子煽惑,使康熙帝相信:“一切暗中構(gòu)煽,悖亂行事,俱系索額圖父子?!庇谑菍μ又畯U“甚為痛惜”,而有復立之意。但此時皇子之間爭奪儲位更趨激烈,不但皇長子允提“希冀儲位”;而“太子允扔既廢,(皇八子)允襖謀代立”,諸皇子允糖、允餓、允欐及大臣多人,俱附之。
后記
上個世紀末,爾康和王思治教授等老友共同撰寫《清朝通史》,思治兄寫康熙朝,爾康寫雍正朝,完稿之際,爾康在《清朝通史·雍正朝卷》的《后記》里說到眾友合作愉快,自家的心情樂也融融。今次與思治兄再度連手編撰,情分更濃。我們因默契有自,故而只作了最簡單的分工,即思治兄寫康熙前三十年史事,筆者涂鴉后三十一年的,成稿后各自交給遠流出版公司。筆者遂投入緊張的寫作之中。一朝之史,包羅萬象,寫起來有兩個難點,第一是本書的文字有限,難以過多的容納,于是對史事要有選擇,如何選擇?既要尊重事象本身的重要性,也要根據(jù)自身的學養(yǎng)與興趣,在這兩者兼顧之中,爾康對后一方面看得又重一些,特別表現(xiàn)在“小事典”的立目上,原則是必要、通俗和有趣,很自然地將目光放在了人物、社會事件、政事、圖書等方面,而對各種案件、民運尤加關(guān)注,此外,鑒于是在臺灣棗梨,有關(guān)臺灣史的內(nèi)容就有所關(guān)照了。有所取,就得有所失,這是常理,若以此來原諒自己,亦非爾康所樂于采取的態(tài)度。這就要說到第二個難處,歷史的方方面面,爾康不懂得的太多,時間的緊迫,又不允許去補課,所以中外關(guān)系史的事情涉及得少一些,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爾康在不止一部書的“后記”中說過,每當脫稿,是亦喜亦憂,今日此書殺青,不是喜憂參半,而是有著某種不安:深知寫作匆忙,誤失必然不少。本書類似于工具書,史實應當絕對準確,但是查閱參考文獻不夠,不能保證做到,深有憾焉!
編輯推薦
《康熙事典》:清史事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