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 沈?qū)?nbsp; 頁數(shù):全2冊 字數(shù):55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一) 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四日,九十高齡的父親由大哥泰來、大嫂晏章沅陪同,從臺北飛抵舊金山。沈?qū)?、沈熙帶著妻兒先一日來我家,等候一齊去機場迎接。在機場見到父親和大哥、大嫂推著行李車從海關門出來時,寧、熙兩人不自覺地跪在老人家跟前,涕淚滿面。目睹這個感人場面的中外接機人士自然地向兩旁后退,讓出一條通道容我們通過。 回到家中,風塵仆仆的父親看著年過四十,臉上已有不少皺紋的外孫寧寧,不禁想起一九四八年離開上海時,他尚不足兩歲之情景;而從未見面的外孫沈熙,得在此相見,一時悲喜交集,不能自已。父親怕勾起太多往事,連忙拿出在臺北準備的小禮物分給各孫及重孫們作為見面禮,他一面分禮物一面說:“今天不談往事,今天不談往事。沈燕當晚從亞利桑那州趕來拜見外祖父,父親稱贊她的一口標準北京話說:“你可以回臺北當新聞廣播員?!? 第二天晚上,我們在“天錦樓”為父親及大哥大嫂洗塵,灣區(qū)親朋好友四十余人赴宴,包括南開、臺大老同學,工作伙伴,以及云林禪寺的同修等。沈家三兄妹特別預先用毛筆寫了一幅紅色的條幅送給外公,字日: 春秋卅余載,離合一親情。 啼兒高七尺,天涯叩九旬。 開懷摻淚酒,擲觴話古今。 繞膝盈幾日,欣慰滿生平。 三天后,姐夫沈蘇儒自北京趕來相聚,翁婿上海一別,不覺已近四十年,如今海隅再見,人事已非,恍若隔世。蘇儒帶來一幅伯父在武漢親筆寫的百壽屏,為父親九十歲壽。父親在我們家小住數(shù)日后,即由沈熙護送至華府探視六弟龍生、國云一家,數(shù)日后,再往印第安納州看望孫兒女德興、若昭,然后飛往亞利桑那州探視四弟晉生、家麟一家,和長孫女若蕙及孫婿方和同。八月十七日返回舊金山,二十一日由大哥、大嫂親陪飛回臺北,結束為時二十八天的北美之旅。五弟范生那時正在千里之外忙著探測油田,未及趕回團聚,但五弟妹戚瑞華及二子德智、德仁,均來拜見祖父。 父親走后,內(nèi)子德順整理房間,在書桌上發(fā)現(xiàn)一疊稿紙,原來是父親這二十幾天信筆寫下的雜記,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七月二十四日下午六時半,泰來夫婦扶持我搭華航班機自桃園機場起飛,越太平洋,計飛行十一小時,降落舊金山機場,當?shù)貢r間是七月二十四日下午二時半。我在飛機上早餐,下飛機,家屬及親友相接,到達恒生家,七時晚餐,方才覺察這一天,省了半日光陰,又省了一頓午餐。 沈?qū)帯⑸蛭?,先來此候見。至晚餐頃,沈燕從杜桑趕到。沈燕自大陸出來,已七年矣。今日在此得見.悲喜交集,言與淚隨。直待二十五日下午,我為此三個外孫談話兩小時。 沈?qū)帯⑽?、燕三人是我們已故去的親姐姐琴薰的三個兒女,我是她的三弟。父親回臺后即來一信說:“我到美國走了七處,看望家里七房,四代聚談,自是海外陶家的盛事,九十壽慶的大舉?!? ……
內(nèi)容概要
這部小說是作者紀念外公和母親的傳記,也是陶氏家族的傳奇故事,更是中國現(xiàn)代歷史的縮影。
湖北黃崗官宦世家公子陶希圣,作者的外祖父,在北京大學讀書時參加五四運動,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做編輯時參加五卅運動,北伐戰(zhàn)爭時投身北伐軍,三十年代主導“中國社會史”論戰(zhàn),七七事變時在北京大學做法學院系主任,抗戰(zhàn)時期先是汪精衛(wèi)親信后為蔣介石文膽,《中國之命運》的實際作者,又曾一度為蔣經(jīng)國授課解惑,文史法經(jīng)集于一身,在學術風云與政治旋渦中榮辱浮沉的一生。
而其長女陶琴薰,作者的母親,雖貴為大小姐,卻歷經(jīng)困苦童年,九死一生,在北伐軍校度過少年時光,風雨殘存。青春歲月,她跟隨父母,于戰(zhàn)亂歲月中顛沛流離,幾度生離死別,歷盡世間苦難。在她斑駁陸離的生命中,曾見過胡適、陳獨秀、汪精衛(wèi)、杜月笙、周恩來等等傳奇人物。
作者簡介
沈?qū)?br /> 蔣介石文膽陶希圣之外孫,民主人士沈鈞儒之侄,著名翻譯家沈蘇儒之子。
美籍華人,美國之音新聞主播,美國聯(lián)邦空軍軍官學院教官。
先后出版了《美國十五年》《戰(zhàn)爭地帶》《商業(yè)眼》《美軍教官筆記》《點擊美國中小學教育》等著作。他的作品被譽為是“目前為止新移民文學中表現(xiàn)美國社會最真實、最全面的力作”。
長篇小說有《百世門風》《嗩吶煙塵》?!秵顓葻焿m》原載于《聯(lián)合報》、美國《世界日報》,發(fā)表后即引起轟動,一時好評如潮。有人稱該書“為當代的傳記文壇立下了一塊難得的豐碑”。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四日,九十高齡的父親由大哥泰來、大嫂晏章沅陪同,從臺北飛抵舊金山。沈?qū)?、沈熙帶著妻兒先一日來我家,等候一齊去機場迎接。在機場見到父親和大哥、大嫂推著行李車從海關門出來時,寧、熙兩人不自覺地跪在老人家跟前,涕淚滿面。目睹這個感人場面的中外接機人士自然地向兩旁后退,讓出一條通道容我們通過。 回到家中,風塵仆仆的父親看著年過四十,臉上已有不少皺紋的外孫寧寧,不禁想起一九四八年離開上海時,他尚不足兩歲之情景;而從未見面的外孫沈熙,得在此相見,一時悲喜交集,不能自已。父親怕勾起太多往事,連忙拿出在臺北準備的小禮物分給各孫及重孫們作為見面禮,他一面分禮物一面說:“今天不談往事,今天不談往事?!鄙蜓喈斖韽膩喞D侵葳s來拜見外祖父,父親稱贊她的一口標準北京話說:“你可以回臺北當新聞廣播員?!?第二天晚上,我們在“天錦樓”為父親及大哥大嫂洗塵,灣區(qū)親朋好友四十余人赴宴,包括南開、臺大老同學,工作伙伴,以及云林禪寺的同修等。沈家三兄妹特別預先用毛筆寫了一幅紅色的條幅送給外公,字曰:春秋卅余載.離合一親情。 啼兒高七尺,天涯叩九旬。 開懷摻淚酒,擲觴話古今。 繞膝盈幾日,欣慰滿生平。 三天后,姐夫沈蘇儒自北京趕來相聚,翁婿上海一別,不覺已近四十年,如今海隅再見,人事已非,恍若隔世。蘇儒帶來一幅伯父在武漢親筆寫的百壽屏,為父親九十歲壽。父親在我們家小住數(shù)日后,即由沈熙護送至華府探視六弟龍生、國云一家,數(shù)日后,再往印第安納州看望孫兒女德興、若昭,然后飛往亞利桑那州探視四弟晉生、家麟一家,和長孫女若蕙及孫婿方和同。八月十七日返回舊金山,二十一日由大哥、大嫂親陪飛回臺北,結束為時二十八天的北美之旅。五弟范生那時正在千里之外忙著探測油田,未及趕回團聚,但五弟妹戚瑞華及二子德智、德仁,均來拜見祖父。 父親走后,內(nèi)子德順整理房間,在書桌上發(fā)現(xiàn)一疊稿紙,原來是父親這二十幾天信筆寫下的雜記,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七月二十四日下午六時半,泰來夫婦扶持我搭華航班機自桃園機場起飛,越太平洋,計飛行十一小時,降落舊金山機場,當?shù)貢r間是七月二十四日下午二時半。我在飛機上早餐,下飛機,家屬及親友相接,到達恒生家,七時晚餐,方才覺察這一天,省了半日光陰,又省了一頓午餐。 沈?qū)?、沈熙,先來此候見。至晚餐頃,沈燕從杜桑趕到。沈燕自大陸出來,已七年矣。今日在此得見,悲喜交集,言與淚隨。直待二十五日下午,我為此三個外孫談話兩小時。媽媽說:“你怎么曉得我喜歡聽什么?”黃詠琦說:“要不我怎么算是你最要好的朋友呢。我當然曉得。你忽然最喜歡《流浪者》,這張唱片還是我跟你一起去買的,忘了嗎?”媽媽笑笑,打開唱機蓋,扳了一下開關,看著她喜歡的那張唱片轉動起來。她輕輕拿起唱頭,移動過來,又輕輕放到唱片上。聽得喳喳聲響起,兩秒鐘后,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樂曲飄蕩在小屋里。媽媽走過去,輕輕把房門關好,然后回到床上,仰面躺著,兩手枕頭,閉著眼睛,靜靜地聽。小提琴委婉的歌聲,訴說著云層下面荒蕪的大地,大地上漂泊者孤獨的身影?!扒澳晟赵诒逼竭^,”媽媽忽然睜開眼,望著天花板,輕聲自語般地說,“廚子老邢給我們做抻面,可好吃了。我從來沒有吃過比老邢做的面更好吃的面了,他一定有秘方。去年生日在武漢過,躲在防空洞里,日本飛機來空襲了好幾回。今年生日想不到會在香港。我可真算是流浪人?!秉S詠琦說:“你去過那么多地方,我真羨慕你呢?!眿寢屨f:“逃難又不是度假,有什么可羨慕的。我情愿一直住在北平,上北京大學?!秉S詠琦說:“那我怎么能認識你?!薄岸际侨毡救?,我恨死日本人了?!眿寢屧诖采献鹕?,說,“盧溝橋事變,我們一家逃難,從北京,走煙臺,到濟南,下南京,歷盡艱辛。日本人占了南京,我們只好回武昌,又西上成都。然后又從成都到昆明。坐長途汽車,穿山繞嶺,顛簸搖晃,經(jīng)海防,過安南,到河內(nèi)。沒幾天,又轉到香港。一年里都在流浪,好不容易,才算在香港安居幾個月。我可真不要再跑來跑去,讓我把高中讀完了才好。我想爸爸也不想再離開香港,到處跑了?!秉S詠琦說:“辛苦是辛苦,可是你見多識廣。”媽媽重新躺下,枕著兩臂,說:“安南人拜樹神,樹上掛滿彩緞,街上五色繽紛。泰來恒生常想拉下那些彩緞來玩,但是絕對不敢?!薄拔襾斫o你包花紙?!秉S詠琦一邊說,一邊站起打開衣柜,從高處架子上取下一卷花紙,又從抽屜里取出剪刀。媽媽看到,接著說:“法國人怕安南人造反,管制安南人用鐵器,商店賣東西包裝都用玻璃割繩子。我們看了覺得好玩又奇怪,我隨身帶的小剪刀也不敢當眾使用?!秉S詠琦一邊聽,一邊拿起裝耳環(huán)的小盒子在花紙上比著,小心翼翼地裁紙折疊。媽媽繼續(xù)說:“從安南坐船到香港,我們幾個整天在甲板上跑。范生兩歲,兩條小腿兒,跑得賊快。晚上到船上餐廳吃飯,走到門口,一個船員擋住,不許他進餐廳。他身上衣服太舊,船員認為是坐底層統(tǒng)艙的,混到餐廳來吃飯。我拉著范生的手,急得踱腳,也說不清。最后姆媽從餐廳里跑出來找,看見我們兩人在門口跟船員吵架。媽媽掏出船票給船員看,確定范生是官艙船客,才讓進餐廳。我瞪眼,那船員也不肯道歉。流浪人可憐哪?!秉S詠琦不說話,繼續(xù)包著小盒子,聽到媽媽在床上翻了一個身,回頭看看,媽媽趴在床上,不再動了。小盒包好了,流浪者的哀怨還在空中回旋纏繞,黃詠琦收好所有的紙張剪刀,轉頭看看,媽媽仍趴在床上,臉埋在枕頭里,靜靜不動,她又聽迷了。可是再仔細看,她兩個肩一聳一聳的,好像在哭。
媒體關注與評論
故事從民國初年陶希圣與妻子的婚姻開始。大家族里的人情冷暖、女性的悲慘處境,與陶希圣一生在窮困中掙扎、初露風芒的歷程,以及后來的政治生涯,在沈?qū)幑P下流利交織,娓娓道來。這里面所有事情,全部都是真實的。 ——臺灣《聯(lián)合報》 讀了這部書才感覺到,這些人真的活在這部書中,活在那段歷史里。 ——《世界日報》
編輯推薦
《嗩吶煙塵(套裝全2冊)》不僅是一個母親的血淚傳奇,更是中國現(xiàn)代歷史的縮影。 她的父親是陶希圣,她的丈夫是沈鈞儒的弟弟、著名翻譯家沈蘇儒,三代人的輾轉沉浮。兩大家族的恩怨糾葛,一個國家的百年滄桑。華語文學暢銷書榜圖書聯(lián)經(jīng)文學暢銷書榜圖書 美洲世界書局暢銷書榜圖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