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吉列爾莫·奧唐奈,[意]菲利普?施密特 頁數:121 譯者:景威,柴紹錦
Tag標簽:無
前言
亞伯拉罕 F.洛文索因為這次成果起源于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威權統(tǒng)治的轉型:民主在拉丁美洲與南歐的前景”項目,《威權統(tǒng)治的轉型》的三位共同作者邀請我做一個介紹。在我有幸擔任中心主任的七年中,“轉型”是伍德羅?威爾遜中心拉丁美洲項目最重要的工作。所寫成一套四本的叢書對一個學術上及政治上無比重要的主題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希望能點出這些重要之處,一些優(yōu)點,還有一些仍需努力的地方。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是在1968年由美國國會作為一個“活著的紀念”而立法成立的,是為了紀念美國歷史上的第二十任總統(tǒng),他的理想主義,他對民主的犧牲奉獻,他的學術成就和政治領導,還有他的國際視野,也為了紀念他對于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qū)的干預主義態(tài)度與行為。本中心支持各國學者與從業(yè)人員對國內與國際事務開拓性與系統(tǒng)性的研究討論。本中心希望能夠將學術與公共事務連接起來,就像伍德羅?威爾遜本人所作的一樣。拉丁美洲項目早于1977年就成立了,以便能夠在中心的框架內研究西半球事務。拉美項目自始便嘗試成為一座北美與拉美不同背景研究者之間的橋梁,以中心獨特的人際網絡為基礎來做比較研究,追求最高標準的學術成就,專注于適合共同合作的重要主題,以及幫助美國與拉美的意見領袖們更深入、更敏銳地理解拉美、加勒比海地區(qū)、以及它們與美國的關系。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拉美項目始終致力于確保多樣性的觀點——來自擁有不同國籍,職業(yè),領域,方法,與政治立場的人們——能夠并存,并且透過不同視角的交流來呈現復雜的問題。但是中心的走向從來不是價值中立的;雖在許多事情上意見不盡一致,中心一直以來追求的是同樣地尊重學術社群并且促進共享所有美洲國家核心價值的人們之間的交流。中心追求多樣性,而不是人工的平衡。比如說,中心向被阿根廷與古巴被流放的作家們頒發(fā)研究資金,但從不邀請那些審查言論的人。中心曾多次資助針對人權的不同觀點的研究,但從來不是出發(fā)自壓迫者的觀點。此外,中心是帶著很明顯的對民主制度、以及對在拉美恢復政治參與的偏好來資助“威權統(tǒng)治的轉型”的。由拉美項目九人學術委員會中的兩位,吉列爾莫?奧唐奈(當時在布伊諾埃里斯的CEDES)與菲利普?C?施密特(當時在芝加哥大學)提議,加上委員會主席艾伯特?賀須曼與成員費南德?亨利?卡多索的熱情鼓勵與支持,“轉型”項目于1979年成立了。我在項目的第一階段擔任協調者。隨著項目的不斷進行,我們開始考慮添加一位能夠常駐中心的成員。很幸運地,我們邀請到了任教于牛津大學、曾是伍德羅威爾遜中心成員的勞倫斯.懷海德。加入之后他便開始與奧唐奈和施密特密切合作,并最終成為系列書籍的共同編輯者?!稗D型”項目在幾個方面展示了伍德羅威爾遜中心的愿景:本項目成員皆為公認的拉丁美洲、美國、與歐洲的學術威權。本項目吸引了來自三個大陸的第一流學者的參與,并鼓勵他們在一系列有組織、相互關聯的討論與會議中互相合作。本項目著重比較分析,并且從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來分析拉丁美洲,以此加強理解。在多次研討會中,除了學者之外,更采用了經驗豐富的前任拉美與美國官員的觀點。本項目的研究成果已經透過在華盛頓舉行的研討會向各領域的意見領袖傳達。本項目成功地維持了一個在規(guī)范性理論、野心、研究走向、與實證方法之間的創(chuàng)造性張力。本項目的指導精神,如同我在第一次會議所說的一樣,從來不是一廂情愿的盲目追求,而是一種深思熟慮之后的許愿;亦即,是以一種嚴謹而細膩的規(guī)范性方法作為指引的。最后,本項目傳達了一個中心主任——詹姆斯?比爾頓博士經常強調的重點:與其對瑣碎問題作出確定的回答,不如尋找對于根本問題的暫時性答案。所有的項目成員都知道本叢書沒有完全解決在民主轉型中所包含的各種復雜問題,但是他們對于自己所作出的貢獻也都非常滿意。
內容概要
本書是吉列爾莫·奧唐奈、菲利普?施密特、勞倫斯?懷特黑德合編的四卷本《從威權主義統(tǒng)治轉型:民主的前景》的最后一卷。該叢書是研究威權政體和民主轉型的劃時代著作。本書在精辟地總結前三卷集體智慧的基礎上,提出了具有開山性質的關于政治轉型研究的范式和理論,并以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和恰當的隱喻講述了政治轉型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和不可預測的結果。
我們相信,借著表現出我們的無知,我們對悖論與抉擇的反思,還有對典型案例的轉型過程的總結,我們提供一個很有用的工具—一份地圖的幾部分——給那些今天正在探索以及那些明天將會探索的人們,一份關于從未知路線走向民主政治的地圖。
我們所有人都希望這個項目至少能夠促成一個對于學者和活躍分子而言更理性、信息更充分的討論,一個關于威權主義制度衰敗和有可能被民主制度代替的這一復雜過程中涉及到的潛力、困境,及其局限性的討論。
作者簡介
[美]吉列爾莫?奧唐奈(Guillermo A.O'Donnell)
阿根廷裔美國政治學家,圣母大學政治學和國際研究Helen
Kellog教授,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是當代西方政治學界研究威權主義、民主化和民主理論的著名學者。他的代表作《現代化和官僚威權主義:南美政治研究》闡釋的“官僚威權主義”模式,是政治發(fā)展理論和拉美政治研究中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晚近的主要著作有《對位:威權主義和民主化論文集》、《民主的質量:理論和應用》、《國家和民主》等。由于他在比較政治和拉美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2003年,他被拉丁美洲研究學會授予終身貢獻獎;
2006年,被國際政治學會授予終身成就獎。
[意]菲利普?施密特(Philippe Schmitter)
現為美國斯坦福大學民主、發(fā)展與法治中心客座研究員、歐洲大學學院(意大利)政治與社會科學系教授研究員。他曾在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歐洲大學學院、斯坦福大學執(zhí)教多年,也曾任巴黎第一大學、日內瓦大學、曼海姆大學、蘇黎世大學等大學的訪問教授,并兼職漢堡基金會、古根海姆基金會、加州帕洛阿爾托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等歐洲和拉美地區(qū)學術研究機構的特約研究員。他的研究領域包括比較政治學、民主理論和民主化國際比較、西歐和拉美區(qū)域一體化、南歐和拉美威權統(tǒng)治轉型以及階級、行業(yè)與職業(yè)團體利益調解等。2009年,他獲得烏普薩拉大學John
Skytte獎、國際政治學會Mattei Dogan終身成就獎。
景威(譯者)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經濟學碩士,現供職紐約花旗銀行。
柴紹錦(譯者) 美國圣母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書籍目錄
原版序言
作者前言
第一章 介紹不確定性
第二章 定義一些概念(以及澄清一些假設)
第三章 揭開(以及解構)威權主義統(tǒng)治
第四章 協定之談判(以及再談判)
第五章公民社會的復蘇(以及重塑公共空間)
第六章 舉行選舉(并引起黨派之爭)
第七章 以一個隱喻總結(但并未終結)
附錄一 菲利普?施密特:二十五年時光,十五項發(fā)現
附錄二 吉列爾莫 ?奧唐奈:施密特的回顧:一些持反對意見的筆記
注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本書處理的是從已知的威權主義制度轉型到一個未知的“其他”的過程。這個“其他”可能是民主制度的重建或者是一個新的、很可能也更強大的威權主義政權的建立。結果也可能僅僅是一片混亂,就好比多個不斷更迭的政府始終無法提供任何可持續(xù)或是可預測的將權力制度化的方法一樣。轉型也有可能會發(fā)展成廣泛的暴力沖突,最終帶來超過政治層面的革命性變化。 本項目的參與者們以各自不同的視角,從每一個人自己的價值觀與觀點出發(fā),來研究手中的任務,反映了他們所面對的每一個國家與主題的特色。我們非常尊重這種多樣性,將這當作一種值得追求與學習的特色。不過,在合作中我們也試著強調三個很基本的并且共享的主題,這些主題構成一個合理的共同趨勢,這一趨勢由大量實證材料支持,而且我們并沒有預先規(guī)定任何理論上的指導。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并沒有、在這個長篇集體探索的最后也不會有一個“理論”來檢驗或應用到叢書中的案例與主題。 第一個共享的主題是規(guī)范性的,就是,民主制度的建立、恢復與鞏固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也許有些人對可能被犧牲掉的社會正義與經濟平等比較敏感,但是我們所有人都同意,某種常態(tài)的、正式的政治競爭的建立應該得到學者與從業(yè)者們最高程度的重視。 第二個主題——某種程度上也是第一個主題的延伸——包含著一個試圖捕捉轉型的巨大不確定性——包括一系列的意外與兩難悖論——所作出的努力??偸怯行r候,在倫理上與政治上,我們得面對困難的抉擇與責任。如果我們冒失到想要建立一個能解釋不確定性的理論,也只能是在一個更大的關于“未定”社會變革的討論中的一個章節(jié),在一個沒有任何指標能夠指引與預測結果的大范圍社會變革中。這種理論必須涵蓋意外與不可預測性,涵蓋缺乏可靠信息時的倉促決策,面對著不可能解決的倫理困境與意識形態(tài)混亂的事件參與者,還有當事人完全無法理解的關鍵轉折點。換句話說,必須是一個關于“不正常性”的理論,是一個可能性與不可能性、一般性與可行性同樣重要的理論。此外,局內人對于這個不正常性的理解同樣是一個會影響最終結果的因素。與象征著威權統(tǒng)治最高點的“有序”時期相比,逐漸遠離這個時期的行為會創(chuàng)造一個“失序”的印象。有些人會很懷舊地把這種印象與過去相比,卻忘記了或甚至反對那些轉型所要恢復的、過去被壓抑的東西:創(chuàng)造性,期望,自我表達,團結,還有自由。 第三個主題與第二個是連在一起的。在研究一個現成的政治制度時,我們可以依賴相對穩(wěn)定的經濟、社會、文化還有政黨的分門別類來識別、分析,還有評估那些維持現狀還有傾向改革或改變的人們的身份與策略。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對在轉型之后建立民主或多頭政治的分析方法與規(guī)范性視角,提供了一個不只是對學者,而且對政治參與者同樣有價值的視角?!? ——亞伯拉罕.F.洛文索
編輯推薦
《威權統(tǒng)治的轉型:關于不確定民主的試探性結論》是美國比較政治學必讀書目,研究民主化的扛鼎之作,探討中國問題的他山之石?!锻嘟y(tǒng)治的轉型:關于不確定民主的試探性結論》對在轉型之后建立民主或多頭政治的分析方法與規(guī)范性視角,提供了一個不只是對學者,而且對政治參與者同樣有價值的視角。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