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作者:熊大經,劉蓬 主編 頁數(shù):301 字數(shù):449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學(供中醫(yī)學針灸推拿學專業(yè)用第9版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編著者熊大經。
本教材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的基礎上,根據臨床及教學實際略有調整。全書共分為總論、各論和附篇三部分??傉摪ǖ谝恢恋诹?。第一章對中醫(yī)耳鼻喉科學的概念及發(fā)展簡史作了一簡要介紹;第二至第六章,分別論述耳鼻咽喉口齒的生理功能及特點、與臟腑經絡的關系、病因病機及其辨證要點、常見治法。各論包括第七至第十一章,分別論述耳、鼻、咽喉、口齒科的常見疾病,仍采用概述、病因病機、診斷、辨證及治療、預防與調護、預后及轉歸等項討論。其中,第十一章簡要論述中醫(yī)耳鼻咽喉口齒科的常見腫瘤。將耳鼻咽喉口齒的應用解剖、常用檢查法及常用治療操作均放入附篇。
書籍目錄
總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耳鼻咽喉口齒的生理功能及特點
第一節(jié)
耳的生理功能及特點
第二節(jié)
鼻的生理功能及特點
第三節(jié)
咽喉的生理功能及特點
第四節(jié)
口齒唇舌的生理功能及特點
第三章 耳鼻咽喉口齒與臟腑經絡的關系
第一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與臟腑的關系
第二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與經絡的關系
第四章 耳鼻咽喉口齒疾病的病因病機
第一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疾病的主要病因
第二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疾病的主要病機
第五章 耳鼻咽喉口齒科的辨病與辨證
第一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科的診病方法
第二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科的八綱辨證
第三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科的臟腑辨證
第四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科常見癥狀的辨病與辨證
第六章
耳鼻咽喉口齒科治療概要
第一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病的常用內治法
第二節(jié) 耳鼻喉咽口齒病的常用外治法
第三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病的針灸及其他治療
各論
第七章
耳科常見疾病
第一節(jié)
旋耳瘡
第二節(jié)
耳帶瘡
第三節(jié) 斷耳瘡
第四節(jié) 耳瘺
第五節(jié)
耳癤
第六節(jié)
耳瘡
第七節(jié) 耵耳
第八節(jié) 耳異物
第九節(jié) 耳脹
第十節(jié)
膿耳
第十一節(jié) 膿耳變證
第十二節(jié) 耳鳴
第十三節(jié) 耳聾
第十四節(jié) 耳眩暈
第十五節(jié) 耳面癱
第八章 鼻科常見疾病
第一節(jié)
鼻疔
第二節(jié) 鼻疳
第三節(jié) 傷風鼻塞
第四節(jié) 鼻窒
第五節(jié) 鼻槁
第六節(jié) 鼻鼽
第七節(jié)
鼻淵
第八節(jié) 鼻息肉
第九節(jié) 鼻衄
第十節(jié) 鼻損傷
第十一節(jié) 鼻異物
第十二節(jié) 楊梅鼻爛
第九章 咽喉科常見疾病
第一節(jié)
喉痹
第二節(jié) 乳蛾
第三節(jié)
喉癰
第四節(jié) 喉咳
第五節(jié) 喉風
第六節(jié) 喉疳
第七節(jié) 聲疲
第八節(jié) 梅核氣
第九節(jié) 骨鯁
第十節(jié) 鼾眠
第十一節(jié) 喉癬
第十二節(jié)
白喉
第十三節(jié)
爛喉丹痧
第十四節(jié)
楊梅喉疳
第十章
口齒科常見疾病
第一節(jié)
口瘡
第二節(jié)
口糜
第三節(jié)
口癬
第四節(jié)
牙痛
第五節(jié)
牙癰
第六節(jié)
牙咬癰
第七節(jié)
牙宣
第八節(jié)
唇風
第十一章 耳鼻咽喉口齒科常見腫瘤
第一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科常見瘤癥
第二節(jié) 耳鼻咽喉口齒科常見癌癥
附篇相關知識
第十二章 耳鼻咽喉口齒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第一節(jié)
耳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第二節(jié)
鼻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第三節(jié)
咽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第四節(jié)
喉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第五節(jié)
口齒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第十三章 耳鼻咽喉口齒的常用檢查法
第一節(jié)
耳的檢查法
第二節(jié)
鼻的檢查法
第三節(jié)
咽喉的檢查法
第四節(jié)
口齒的檢查法
第十四章 耳鼻咽喉口齒科常用的治療操作
第一節(jié)
耳科常用治療操作
第二節(jié)
鼻科常用治療操作
第三節(jié)
咽部常用治療操作
第四節(jié)
口腔常用治療操作
方劑名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5)眩暈伴耳流膿,多系膿耳變證。如為初病,膿黃,耳痛劇,多為肝膽火熱蒸灼耳竅;如久病,膿清稀,多為脾虛濕困;若膿呈豆腐渣樣且臭穢,多為腎元虧損,濕毒內困之證。 6.耳癢耳癢可發(fā)生于耳郭、耳周及耳道內等部位??偟膩碚f,癢是風的見癥,是由于風盛所致,或風熱,或風濕熱,或風寒,或血虛生風化燥。 (1)耳癢而痛者,多屬風熱,熱邪偏盛;耳癢而麻脹者,多屬風寒,寒束肌表,血脈凝注,陽氣不達所致。 (2)耳癢局部紅腫、糜爛、滲出脂水,多為風熱濕邪為患。 (3)耳癢局部皮膚增厚、粗糙,上有痂皮或鱗屑而干燥者,多為血虛肌膚失養(yǎng)而致。 7鼓膜異常鼓膜異常主要從鼓膜的形態(tài)、色澤變化及鼓膜穿孔的位置進行分析。 (1)鼓膜形態(tài)色澤變化鼓膜的形態(tài)、色澤變化,反映臟腑的寒、熱、虛、實等病理變化。 ①鼓膜微紅,周邊血絡顯露,耳微脹痛,多為耳脹或膿耳初起,風熱之邪外襲。 ②鼓膜鮮紅,血絡滿布,耳劇痛,多為膿耳,肝膽火熱上蒸耳竅;若見鼓膜外凸,有小黃亮點,為膿耳火熱熾盛,腐蝕鼓膜,化腐釀膿。 ③鼓膜呈橘紅色,外凸,透出液平面或有氣泡,系鼓室內有積液,多為濕濁內聚所致;鼓膜色藍,外凸,多為瘀血內聚耳竅。 ④鼓膜增厚或萎縮,有鈣斑,色灰白,混濁少澤,常見于耳閉或膿耳之病久者,或年老體弱者,多為氣血不足、鼓膜失養(yǎng)之證。 (2)鼓膜穿孔 ①外傷性穿孔 穿孔多不規(guī)則,邊緣不整齊,有血跡,鼓膜或有充血。 ②膿耳穿孔穿孔大致可分為緊張部穿孔、松弛部穿孔和邊緣部穿孔。緊張部穿孔多呈圓形、橢圓形,穿孔邊緣光滑,常為肝、膽、脾、肺等臟腑受邪氣侵擾,風、熱、濕邪上犯耳竅所致。松弛部或邊緣性穿孔,常有膽脂瘤形成,多為腎、脾虛損,邪毒蘊結,腐肌蝕骨而成。膿耳急性發(fā)作,鼓膜穿孔較小,多屬實證、熱證。膿耳日久穿孔較大,多屬虛證或虛實夾雜證。 二、鼻病的常見癥狀辨證 鼻病的常見癥狀包括鼻塞、鼻甲異常、流涕、頭痛、鼻癢、鼻衄及嗅覺障礙等。 1.鼻塞、鼻甲異常鼻塞是鼻腔與鼻竇疾病的常見癥狀,鼻塞與鼻甲異常有一定的關系,故一并論述。臨床上鼻甲腫大較甚,則鼻塞較嚴重;鼻甲腫脹較輕,鼻塞亦較輕。此外,鼻中隔偏曲、鼻內涕多或有腫瘤也會引起鼻塞。注意鼻塞的輕重緩急,鼻塞的特點,鼻黏膜及鼻甲的色澤、形態(tài)等。 (1)鼻塞初起,鼻黏膜紅腫,全身伴風熱表證,為風熱邪毒犯表;若鼻內黏膜淡紅腫脹,全身伴風寒表證,為風寒外邪侵襲。常見于傷風鼻塞。
編輯推薦
《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第9版):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學》可供中醫(yī)學、針灸推拿學專業(yè)學生使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