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中國中醫(yī)藥 作者:上海市中醫(yī)文獻館 編 頁數:282
內容概要
本書介紹擅長治療婦科難病的王大增、王輝萍、曹玲仙、李祥云四位中醫(yī)婦科專家。對各位名醫(yī)的主要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特色,尤其是名醫(yī)獨特的辨證心得,選方、配伍、用藥經驗,疑難雜癥診療體會等進行了深入的闡述。跟師臨床部分以先醫(yī)案后問答的方式體現“跟”和“做”,生動再現了名醫(yī)的臨證思辨過程,使讀者有身臨其境、隨師侍診之感。
書籍目錄
王大增
名醫(yī)簡介
學術思想
一、肝為先天,重在治肝
二、調理脾胃,培補后天
三、氣血相配,經水以調
四、重視通腑,善用大黃
五、中西結合,融會貫通
經驗特色
一、崩漏的診治經驗
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治經驗
三、更年期綜合征的診治經驗
四、先兆流產的診治經驗
五、急、慢性盆腔炎的診治經驗
六、帶下病的診治經驗
七、臨床常用方劑解析
跟師臨床
一、更年期綜合征
二、子宮內膜異位癥
三、男性更年期綜合征
四、老年性陰道炎
五、產后抑郁
六、恥骨聯合分裂
七、月經不調
八、月經過多
九、月經過少
十、經漏
十一、痛經
王輝萍
名醫(yī)簡介
學術思想
一、求本審因,詳察細辨
二、祛邪扶正,法在調中
經驗特色
一、不孕癥的診治經驗
二、閉經的診治經驗
三、經期諸證的診治經驗
四、滑胎(習慣性流產)的診治經驗
五、更年期綜合征的診治經驗
六、月經失調的診治經驗
跟師臨床
一、慢性盆腔炎
二、經行情志異常
三、陰挺
四、青帶
五、不孕癥
六、更年期綜合征
七、流產后惡露不絕
八、月經稀少
九、崩漏
十、產后頭痛
十一、經期感冒
……
曹玲鈾
李祥云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子宮內膜異位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種學說:子宮內膜種植學說、體腔上皮化生學說、淋巴或靜脈播散學說。但不論哪種學說,均不能完滿解釋內異癥的形成。可以說,內異癥的病因病理至今尚未完全被認識。根據研究發(fā)現,內異癥的發(fā)生與免疫機制有關,1980年weet提出免疫功能異常、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易使逆流入盆腔的子宮內膜種植。此外神經內分泌的異常,雌、孕激素水平的下降易使子宮內膜種植而發(fā)生內異癥。綜合上述理論,可以推測身體的虛弱、機體抵抗力的下降易發(fā)生子宮內膜種植從而導致內異癥?!吨T病源候論》日:“婦人月水來腹痛者,由勞傷血氣,以致體虛,受風冷之氣客于胞絡,損傷沖任?!泵鞒瘡埦霸涝凇毒霸廊珪D人規(guī)》云:“瘀血留滯作癜,惟婦人有之,其證則或由經期,或由產后,凡內傷生冷,或外受風寒,或恚怒傷肝,氣逆而血留……或積勞積弱,氣弱而不行。總有血動之時,余血未凈,而一有所逆,則留滯日積而漸以成癮矣。”說明肝郁氣滯、寒濕凝滯、沖任損傷等都是形成內異癥的病因。其病機與診斷規(guī)律如下。1.肝郁氣滯精神抑郁、心情沉悶、多愁善慮,致情志不暢。肝主疏泄,肝氣郁結,肝之功能失常,肝郁則氣滯,氣滯致血瘀而發(fā)痛經、瘕瘕,氣血不和而致月經失調、不孕等。情志因素能影響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的變化而致神經內分泌改變,如果腹腔液中孕激素水平下降,不能抑制有活性的子宮內膜,使子宮內膜易種植于盆腔而發(fā)生內異癥。2.寒濕凝滯經行、分娩或產時受寒,或久臥濕地,寒濕之邪客于沖任胞脈,血行不暢則痛經或瘸瘕;或素體虛弱,臟腑功能減退,陽氣不振,沖任之脈失于溫煦,血失固攝,血不循經而致月經不調或癮瘕。目前研究發(fā)現,臟腑功能低下易導致免疫功能的異常,免疫系統(tǒng)調節(jié)失控,由免疫細胞分泌一系列的細胞因子、炎癥介質等參與、促進異位內膜進一步生長和增殖而發(fā)生內異癥。
編輯推薦
《跟名醫(yī)做臨床婦科難病2》得劍上海市科委2007年度“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項口——名老中醫(yī)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傳承研究課題資助。名醫(y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是一個時代醫(yī)學成就的典型體現中醫(yī)臨床貴在實踐,讀經典是師法古人,跟名醫(yī)是師法今人上海開埠至今,滬上名醫(yī)流派之多、人數之廣、成就之高一直居于江南乃至全國前列,影響遠達海外,本叢書通過滬上名醫(yī)學術繼承人的講述,真實再現名醫(yī)的臨床思辨過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