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金城老中醫(yī)五十年臨床經驗集粹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作者:金宇安 編  頁數:207  

內容概要

  本書立足臨床病案,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了屠金城老中醫(yī)的以脾胃和溫熱病為中心的獨特的辯證思維方法和臨床獨到的用藥組方經驗。書中立論不多,病案記敘精詳,旨在使讀者循其治跡。掌握其要領。本書內容翔實,深入淺出,是廣大中醫(yī)藥臨床工作者的重要參考書。

書籍目錄

溫熱病
內傷發(fā)熱
外感
咳喘
心悸
水飲
胸痛
失眠
盜汗
神志病
郁證
頭痛
眩暈
耳鳴耳聾
口眼歪斜
中風
胃痛
反胃
嘔逆
黃疸
脅痛
腹痛
……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三診:又服7劑后,觸之硬塊稍軟,脅痛減輕可任輕觸,陰莖痛減,自感腹部脹氣且竄。屠老認為,癥積已動,氣血流暢,但不調為是。遂再處方:生牡蠣30g(先煎),制鱉甲15g,炙雞金12g,川厚樸10g,大腹皮10g,鹽橘核12g,臺烏藥9g,川楝子9g,元胡索9g,焦山楂30g,桃紅各12g,全當歸15g,赤芍12g,吳萸炒黃連6g。四診:14劑后,積塊較前稍小且軟,觸之不痛且滑動,腹脹氣竄好轉。上方加減再進六十余劑,積塊消失,疼痛已蠲。按:屠老認為,瘧疾有寒熱,外感之疾亦有寒熱。但不同的發(fā)作形式是:外感寒熱同時出現,而瘧疾寒熱是寒熱不同時出現,是寒熱往來,交替出現,類似《傷寒論》中的少陽證,但不同的是瘧疾發(fā)作有時,定時定點,這也是瘧疾與外感以及少陽證三者不同的鑒別要點。由于病理機制各異,治療施藥亦異。外感一般用以辛溫或辛涼解表之法。如桑菊飲,銀翹散,或麻黃湯等。少陽證病在半表半里之間,非辛溫辛涼所能及,當以和解表里為治,小柴胡湯主之。瘧疾之治要根據寒熱之多寡,熱多寒少為溫瘧;熱少寒多或但寒不熱為牝瘧;但熱不寒為癉瘧;瘧母為反復發(fā)作,其特點為脅下有結塊。溫瘧癉瘧當以甘寒生津,救陰清熱之法,方如青蒿鱉甲湯;牝瘧當以辛溫開竅,芳香化濁之法,方如達原飲;瘧母當以疏肝和脾,化積消痞之法,方如鱉甲煎丸、截瘧七寶飲加味。另外在具體服藥方法上,也是應當注意的。瘧疾定時發(fā)作,服藥最好的方法是,投與尚未或即將發(fā)作之前30分鐘左右,此邪由里達表之時,最宜中病,收效最佳。如若延治或誤治,病邪深伏于里,不但很難治愈,而且會反復發(fā)作形成瘧母,損傷肝脾二臟,甚或數年之后再發(fā)。為防止瘧疾留連不除,最根本的是一方面按時服藥,一方面精心調護,切勿在即將痊愈之際,過于暴飲暴食肥甘厚味、辛辣茶酒之物,以免“病遺食復”。

編輯推薦

《中醫(yī)藥暢銷書選粹?名醫(yī)傳薪:屠金城老中醫(yī)五十年臨床經驗集粹》是由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屠金城老中醫(yī)五十年臨床經驗集粹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本書立足臨床病案,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了屠金城老中醫(yī)的以脾胃和溫熱病為中心的獨特的辯證思維方法和臨床獨到的用藥組方經驗。
  •   老中醫(yī)一輩子的臨床經驗總結,好好學習,定有提高!
  •   非常好的臨床經驗,值得借鑒。
  •   要臨證好,就要多學習老中醫(yī)的經驗
  •   屠氏為北京四大名醫(yī)孔伯華弟子,有孔氏風格,其經驗值得研習,參考。
  •   書本質量不錯,只是內容不是很完善
  •   買吧,不用等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