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的紅色傳奇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團結(jié)  作者:劉育鋼  頁數(shù):27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黃埔軍校的創(chuàng)辦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之一,對國共兩黨均有著深遠及重大的意義。黃埔軍校一期學生中究竟有多少中共黨員,這是學界探究幾十年難以搞清楚的歷史問題。經(jīng)過多年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黃埔一期學生中有110多位先后加入中共。這110多位中共學生在關系錯綜復雜的第一次國共合作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在國民黨右派突然叛變革命把屠刀劈向昔日盟友的時刻,在血雨腥風和中共內(nèi)部又產(chǎn)生極“左”錯誤的第二次國共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在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的歷史轉(zhuǎn)折關頭,他們的表現(xiàn)不盡相同,最后的結(jié)局也不盡相同。但是大多數(shù)黃埔一期中共學生黨員能牢記入黨誓言,克服人性的弱點,經(jīng)受革命低潮和高官厚祿誘惑的考驗,堅定革命意志和信念,跟著黨走,服從黨的指揮,保持革命氣節(jié),在烈火淬煉下,始終是閃光的金子。

作者簡介

劉育鋼,福建泉州人,1958年生,1992年6月結(jié)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馬列所中共黨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現(xiàn)為泉州經(jīng)貿(mào)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出版過《回歸初衷:黃埔名將李量默庵之路》《魂驚上海灘:記中共早期情報安全保衛(wèi)工作》等,在公開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其中有2篇關于黃埔軍校的論文在近年的《中共黨史研究》發(fā)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致力革命敗多成少痛下決心創(chuàng)辦軍校
 1.武裝斗爭是為革命之手段
 2.組織武裝起義敗多成少
 3.從善而流 改組國民黨和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
第二章 中共全黨一齊動員 選送精英奔赴黃埔
 1.勞動者能有武器豈能任他們?nèi)绱藲⒙?br /> 2.會議決議多派同志進黃埔軍官學校
 3.選送的黨員都是中共的精英
 4.邊際效應投考黃埔軍校熱潮興起
第三章 黃埔舞臺個個楷模危難之處身手大顯
 1.蔣先云入學考試成績榜首 學術兩科冠于全校
 2.李之龍當選為國民黨黃埔軍校特別區(qū)黨部第一屆執(zhí)行委員
 3.陳賡關心愛護幫助同學和學生
 4.侍衛(wèi)總理和平定商團 黃埔學生軍初露鋒芒
 5.第一次東征英勇善戰(zhàn)
 6.棉湖之戰(zhàn)大顯身手
 7.視死如歸血灑東江
 8.平定楊、劉 陳賡、郭一予、李之龍表現(xiàn)不凡
第四章 組織功能發(fā)揮效應黨員隊伍越來越大
 1.建立中共黃埔軍校支部
 2.周恩來直接領導黃埔軍校組織
 3.天時地利人和,黃埔一期中共學生隊伍越來越大
 4.他們的經(jīng)歷不盡相同
 ……
第五章 忠實踐行三大政策 熱血澆灌主義之花
第六章 反共浪潮愈演愈烈 革命意志嚴經(jīng)考驗
第七章 跟隨中共擎舉義旗 武裝斗爭是為中堅
第八章 滄海橫流彰顯本色 大浪淘沙結(jié)局多元
第九章 征途道上也有暗箭 人間正道充滿滄桑
第十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 歷經(jīng)曲折回歸初衷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7.北伐先鋒征程路上血染著他們的姓名 通過北伐統(tǒng)一中國是孫中山振興中華的必經(jīng)途徑,也是他一直為之奮斗的事業(yè),最后因他過早去世而成為他的遺愿。對于中共來說,打倒帝國主義,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解放人民,則是她民主革命階段的主要政綱。進行軍事北伐,只要條件成熟和時機得當,則合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中共以最積極的行動響應北伐,首先主動投入。當廣東國民政府尚未正式宣布北伐,中共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葉挺獨立團已于1926年5月20日出師北伐,挺進湖南。充當先鋒。葉挺獨立團旗開得勝,在6月3日和4日的湖南安仁淥田、龍家灣之戰(zhàn)中,在唐生智部第39團一部分兵力的配合下抗擊并擊潰敵軍4個團的進攻,取得淥田、龍家灣之戰(zhàn)的勝利。 此役勝利意義非常重大,它與左翼國民革命軍第7軍鐘祖培旅的洪羅廟、金蘭寺之捷遙相呼應,扭轉(zhuǎn)唐生智部被敵進攻節(jié)節(jié)敗退、軍心動搖的局勢,堅定了國民黨中央要人出師北伐的信心。時任國民革命軍第7軍軍長李宗仁曾說:“便是我們自動人湘作戰(zhàn)的部隊已取得決定性的初期勝利之后,中央諸公,才決意北伐?!?此后到攻克武昌城,獨立團幾乎無役不從,其中如醴陵、平江、中伙鋪火車站、汀泗橋、賀勝橋、武昌城諸役。該團戰(zhàn)攻卓著,為第4軍榮獲了“鐵軍”的光榮稱號。先后在葉挺獨立團參加北伐戰(zhàn)爭的黃埔一期中共學生有: 周士第,團參謀長、代團長。 曹淵,黃埔軍校畢業(yè)后分配到教導1團任學兵連黨代表、3營8連連長,參加第一次東征。后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3師9團1營營長。中山艦事件后調(diào)任葉挺獨立團,出師北伐到廣州時接替周士第任第1營營長。 賀聲洋,葉挺獨立團成立后從黃埔軍校調(diào)任該團2營上尉副營長,后營長許繼慎調(diào)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高級政治訓練班第2大隊長,其職由他接替。時任第2營營長。 許繼慎,黃埔軍校畢業(yè)后分配到教導團任連黨代表,后任國民革命軍少校干事,參加東征諸役。葉挺獨立團成立后任首任第2營營長,后調(diào)廣州任高級政治訓練班第2大隊大隊長。醴陵之戰(zhàn)后赴瀏陽接任第2營營長。 張伯黃,第3營營長。 張際春,黃埔軍校畢業(yè)后任教導團連黨代表。第一次東征攻打淡水城時任奮勇隊隊長。第二次東征任第1軍第3師第8團黨代表。中山艦事件后離開第1軍到獨立團,時任第2營副營長。 董仲明,先任獨立團參謀,曾任第2營營長。 劉明夏,獨立團到瀏陽時任特別大隊大隊長。 孫一中,曹淵在武昌城戰(zhàn)死后接替第1營營長。 胡煥文,黃埔軍校肄業(yè)期間參加第一次東征,擔任教導2團見習排長?;貛煆V州后到東莞、寶安擔任農(nóng)民自衛(wèi)軍軍事教官。參加第二次東征,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2師第5團參謀,后改連長。“民國15年國民政府出師北伐,第4軍獨立團奉命出發(fā),為伐前驅(qū),君慨然請纓”。被任命為第3營第9連連長。

后記

黃埔軍校崛起于上世紀20年代初的廣州黃埔島,在大陸創(chuàng)辦了23期,后在臺灣繼續(xù)辦學,培養(yǎng)了許許多多國共軍政人才,被譽稱為東方的“西點軍?!薄|S埔軍校的人和事沉浮在近現(xiàn)代中國歷史之中,涉及炎黃子孫的千家萬戶,筆者在講課中提到黃埔軍校,一位剛?cè)雽W的高校女生居然告訴我:“我外太姥爺是黃埔學生”;筆者在臺灣桃園慈湖參觀蔣介石靈柩置放處,不經(jīng)意開了一聲玩笑說“蔣校長,您好”,警衛(wèi)居然問我“你是黃埔?guī)灼诘摹?。黃埔軍校是溝通海峽兩岸的精神橋梁,是能對接起隔閡幾十年海峽兩岸同胞許多共同語言,是許多炎黃子孫百講不厭的話題?!饵S埔一期的紅色傳奇》的寫作只是黃埔軍校史記中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把先后加入中共的黃埔一期學生的歷史初略地給予披露而已。盡管如此,在參考或擷取行家的研究成果之外,還是嘔心瀝血,付出大量的勞作,除了查資料寫作,還到過不少主人公的家鄉(xiāng)搜尋資料和考證史實。在成書過程中得到了許多熱心人的幫助,特別要記住的是: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陳宇研究員、中共廣東省委黨史辦原主任曾慶榴教授、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陳予歡同志、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室陳漢彪先生、河北省南皮縣委黨史辦韓樹軍同志、中共湖南省委黨史辦原主任胡錦昌同志、耒陽市委黨史辦李運生同志、醴陵市檔案史志局李衛(wèi)東同志、湘潭大學曹木清教授、湖南省民政廳雙擁辦張姝同志等。團結(jié)出版社張陽同志大力支持給予出版,泉州經(jīng)貿(mào)學院陳偉峰、小易、小陳、小吳等同志幫助打印書稿及其他工作,值書稿付梓之際,特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書中涉及的人和事很多,當事人全都不在人世了,海峽兩岸的有關資料尚未公開,因此許多史實尚未一一澄清。這使筆者力求的客觀準確難以達到。但筆者是以嚴肅客觀,公正準確的態(tài)度寫作的。有些觀點僅是筆者的一家之言,如有不妥不敬之處,請批評指正。對參考的資料作者也不能一一知照和感謝,請有關作者及其家人海涵!    作者劉育鋼    2011年4月20日于福建泉州

編輯推薦

《黃埔一期的紅色傳奇(110多位先后加入中共的黃埔一期一生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旅)》視角獨特地寫出了這幾位人物的另一番故事?!饵S埔一期的紅色傳奇(110多位先后加入中共的黃埔一期一生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旅)》兼具客觀思辨性和故事性,耐人尋味,引人深思。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黃埔一期的紅色傳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黃埔一期的紅色傳奇”第49頁“槍支”寫成“槍枝”,第93頁蔣介石訪蘇應是1923年,書卻寫成1924年,這倒底是什么原因。
  •   很好的一本書,讀后很有意思的,下次還來買。
  •   了解那個年代的歷史!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