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國際文化  作者:張紅萍  頁數(shù):344  
Tag標簽:無  

前言

上世紀的才女中,出類拔草者可謂多矣,但若論多才多藝,非林徽因莫屬矣。    上世紀的才女中,品學兼優(yōu)者可謂多矣,但若論品學貌兼顧者,非林徽因莫屬矣。    上世紀的才女中,佳話、傳奇、艷情者多矣,但若論如徽因之佳話者少矣。    上世紀的才女中,集佳話、傳奇、艷情、才藝、品學、美貌于一身者,非林徽因莫屬。數(shù)上世紀風流女子,還看徽因。    評價林徽因,僅說她的才藝、品學、美貌、佳話,并非她的全部價值,她的特殊價值在于開風氣之先,在于她在歷史的局限中盡一個女子之所能所作的努力和探索。任何杰出人物的出現(xiàn)和她的成就與價值是時代與個人結(jié)合之果,徽因也不出此屬。    論女人,不能不論及她較之男人所處的特殊時代背景,她的社會地位和處境?;找虻臅r代是中國歷史上女人的地位將變而未變之時,她幸,因為時代思潮已有所變,她之不幸,因為還不是一個婦女解放的時代,女子還為舊思想、習俗、倫理所困,不得自由。但她卻在這樣的時代夾縫中坦然地做自己,竭盡所能地努力去爭取,終于爭得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找蛞簧幸鈯^爭,得一理想現(xiàn)狀,但期間甘苦自知?,F(xiàn)代的人不理解徽因者多,至今竊竊私語者不計其數(shù)。    有關(guān)林徽因與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的關(guān)系,世人各持己見,但可有比徽因做的更好的?除這結(jié)局外可有更好的結(jié)局?知人論世,不能超越歷史,不能居高臨下,不能旁觀者清,設(shè)身處地可能更接近歷史真實。    徽因是歷史時代與個人天賦秉性所造就的。非美麗、聰慧;非出身于官宦與書香門第;非有不同尋常的父親;非父親居于上流社會;非16歲游歷歐洲,擴大見識;非與梁啟超之公子結(jié)為秦晉之好;非與徐志摩相識,非與泰戈爾相見;非教會學校熏陶;非美國留學深造,學習建筑;非梁思成忠誠愛護;非金岳霖克制呵護;非志同道合朋友的支持,沒有今日之林徽因矣。特殊的天賦、機緣造就一陽春白雪女子,百年一人矣。    徽因凸顯于眾才女之上,實因事業(yè)成就矣!中國第一位女建筑師(與梁思成齊名),中國第一位女建筑史家;國徽的主要設(shè)計者,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重要參與者;最優(yōu)秀的女詩人。這所有的成果奠定了她特殊的歷史地位。這是她在歷史上毀譽不可磨、不可抵的重要原因。現(xiàn)實、教育和學習使她懂得女人不是男人的月亮,只有與男人比翼齊飛,才能有同等的榮譽,同等的價值,才能擁有平等、自主,才有意義。    林徽因的一生,如果說有什么不盡人意者,那也是為社會數(shù)千年之思想、習俗、情理所困導(dǎo)致。而其后,當她自主意識漸強之時,她更多的是表現(xiàn)出對人的理解、善意、慈悲、包容、助力。    徽因的熱情、熱心也是她留得美名的原因,見過她的人沒有不懷念她的??上松y以十全十美,病魔跟隨、折磨徽因半生,以55歲之英年早逝,不可謂不可惜矣。    今年是徽因誕辰107周年,用這些文字紀念這位文藝復(fù)興式的才女,是我們對她最好的紀念,了解真相才是對她最大的尊重。

內(nèi)容概要

《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林徽因傳》以簡潔優(yōu)美的筆法講述了林徽因的曲折人生和情感歷程。林徽因是中國著名建筑學家,著名作家,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shè)計。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的一生經(jīng)歷了時代變遷與戰(zhàn)火洗禮,作為新時代的知識女性,她竭盡所能爭取自己的人生,以其美貌、聰慧和她在建筑、文學方面的造詣,留給后人一段難忘的佳話。

作者簡介

張紅萍,女,學者,現(xiàn)居北京。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女性學碩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女性及性別研究。著作有:《三晉文化研究》《情有獨鐘——古今中外女作家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女人,做自己》《民國四女子》《民國四才子》《林徽因畫傳》《陸小曼畫傳》《女性生命價值的重構(gòu)——女性休閑的歷史考察》《中國女人的一個世紀》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林家有女
第二章 艱難抉擇
第三章 美國求學
第四章 曠世之戀
第五章 建筑學家
第六章 太太客廳
第七章 傾城之戀
第八章 建國以后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林家有女一林徽因,祖籍福建,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父林孝恂是光緒15年(1889)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一直在浙江做官,歷任金華、石門、仁和、孝豐知縣和海寧知州,家境富裕。林孝恂學識淵博,重視教育,在任期間創(chuàng)辦養(yǎng)正書塾、養(yǎng)蠶職業(yè)學堂,是清朝末年創(chuàng)辦新學的前驅(qū)之一。林孝恂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在杭州的家中設(shè)立家塾。家塾分國學與新學兩項,國學延請林紓主講,新學延請林白水主講。林徽因的父親、叔叔和五個姑姑在當時都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打下了國學的深厚基礎(chǔ),同時又受到新學的啟蒙和熏陶。林徽因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官宦之家與書香門第完美結(jié)合的開明士紳家庭。這樣家庭的子女,從小既注重學養(yǎng)的修煉,又注重家國志向的培養(yǎng)。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在徽因2歲那年赴日本留學。就像那個時代有志向的士紳家庭一樣,林孝恂對長子林長民寄予厚望,希望他通過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法律專業(yè)的學習,將來能在政府部門任職,并且獲得功名,對國家有所貢獻。祖父林孝恂特別喜愛長相酷似祖母的長孫女林徽因,徽因聰穎靈秀,幾乎得到全家上下的喜愛,而大姑母對她更是寵愛有加?;找蚰陜H4歲,祖父就讓她跟著表姐們,由大姑母啟蒙讀書。徽因的祖父、父親都是當時的有識之士,他們在男孩女孩的教育問題上,基本持男女平等的觀念。也許女孩將來要嫁人,但學習知識同等重要,因此徽因與表姐們的學習絕不像當時一般家庭的女子只是應(yīng)付,而是系統(tǒng)扎實的正規(guī)教育。正因為徽因從小受到來自家庭方面的國學教育,才使她打下國學方面的堅實基礎(chǔ),為日后成為著名的女詩人奠定了基礎(chǔ),家庭對徽因的教育直接成就了林徽因的詩歌事業(yè)。1910年,林長民從早稻田大學畢業(yè),學成回國?;貒螅哂羞h大抱負的林長民在家鄉(xiāng)福建創(chuàng)辦了福州私立法政學堂,擔任校長,希望通過啟發(fā)民智,改造國民,振興國家,富國強民。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fā),林長民把法政學堂交給別人管理,自己奔走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宣傳革命。改革中國現(xiàn)狀是他終身的抱負,他發(fā)起組織了“共和建設(shè)討論會”,擁戴流亡日本的梁啟超為領(lǐng)袖,并促他回國。在他看來,只有梁啟超才配做改革時代的領(lǐng)袖,從此以后,他與梁啟超互引為知己,共同為建立一個民主的國家而奮斗。1912年,徽因隨祖父遷居上海,并在那里的教會學校讀書。1913年,徽因的母親何學媛隨丈夫定居北京。1914年,徽因隨祖父來到北京,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并與表姐妹們?nèi)胗虝W校培華中學學習,一直到出國留學。培華教會中學由英國人開辦,教師全部啟用外國人,授課全用英語,這為徽因后來去英國游歷和美國留學打下了扎實基礎(chǔ)。徽因所受的西式教育,家庭沒有一定經(jīng)濟實力的孩子是無法享受的,一個女孩能在這樣一流的學校就讀近10年之久,非一般家庭所能為。多年以后,徐志摩的第一位妻子張幼儀回憶過去自己的不幸婚姻時,不無感慨地說,假如她也能受到像林徽因那樣的教育該多好,那樣的話,也許徐志摩就不會看不起她。因此那個時代一個女子能夠受到最好的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徽因在那個時代的女子中是最幸運的,因為她有開明的父輩,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得以成為那個時代的佼佼者,從小就脫穎而出。在北京培華中學的學習安定而充實,由表姐們陪伴的徽因快樂而幸福。12歲的徽因看起來純潔天真,卻已經(jīng)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美麗少女了,父親看著自己聰慧美麗的女兒別提有多高興、自豪了。林長民是立憲派的領(lǐng)袖,在張勛復(fù)辟期間,支持段祺瑞討伐張勛復(fù)辟,1918年段祺瑞任總統(tǒng)后,任命林長民為司法總長,梁啟超為財政總長,這兩個志同道合、情意相投的知己成了同事,切磋學問,共商國事,長相往來。徽因的個人才智、家庭環(huán)境、社會地位、教育背景令人羨慕,她本該是一個不諳世事、快樂無憂的少女,可我們從徽因少女時代的照片看,比之表姐妹們,她的氣質(zhì)略帶憂慮,這一氣質(zhì)使她變得沉郁寡歡,甚至心事重重?;找蛩鶓n在于母親,如棄婦般的母親的眼淚讓徽因明朗的天空夾雜了朵朵愁云,這愁云倏忽飄過徽因心間,投下了陰影。這陰影此后在徽因選擇丈夫的問題上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陰影,使她日后將她自己的家庭置于一切之上。過去,年輕人的婚姻全由父母包辦,即使開明士紳家庭也不例外?;找蚋赣H雖然后來貴為司法總長,但他的婚姻也是父母包辦的。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為他挑選了一個妻子,多年未有子出,父親又為他挑選了第二個妻子,即徽因的母親何雪媛。母親出生商人家庭,沒有受過教育,脾氣性情也不乖巧,不得丈夫?qū)檺?,也不招大家庭的喜歡。結(jié)婚8年才生下徽因,后來又生了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但不幸夭折。父親嫌母親愚昧無知、性情頑劣,又沒有給他生下兒子,因而再娶了一個更年輕漂亮的妾。年輕的太太不僅漂亮可愛,還懂得如何討好丈夫,因此父親與妾和她所生的四個兒子、一個女兒住在寬敞明亮的前院,而被棄的母親和徽因則住在逼仄陰暗的后院。當前院傳來迎來送往的歡聲笑語時,此時徽因和母親則顯得落寞而憂傷。父親與母親長期分居,父親很少到母親的后院里來,倒是徽因常常喜歡到前院去與弟弟妹妹玩耍。這令母親大為不快,為此常常責備訓斥徽因,讓徽因左右為難。徽因愛父親和弟弟妹妹,又恨父親對母親的無情?;找驉圩约旱哪赣H,但恨母親的不爭氣。母親與徽因在各個方面都不相同,她是她最親的人,但又是她最不喜歡的人。家庭生活的這一幕影響了徽因的一生,促使她在日后的歲月中爭取獨立自主,不受人擺布。父親死后,徽因和母親一直生活在一起,但她們常常意見不和,徽因曾寫信給費慰梅說:“最近三天我自己的媽媽把我趕到了人間地獄。我并沒有夸大其詞。頭一天我就發(fā)現(xiàn)我的媽媽有些沒氣力。家里彌漫著不祥的氣氛,我不得不跟我的同父異母弟弟講述過去的事,試圖維持現(xiàn)有的親密接觸。晚上就寢的時候我筋疲力竭,差不多希望我自己死掉或者根本沒有降生在這樣一個家庭……我知道我實際上是一個快樂和幸福的人,但是那早年的爭斗對我的傷害是如此持久,它的任何部分只要重現(xiàn),我就只能沉溺在過去的不幸之中?!?這是徽因在幸福、美滿的一生中最大的苦痛和煩惱。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徽因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女人的地位將變而未變之時,她幸,因為時代思潮已有所變,她之不幸,因為還不是一個婦女解放的時代,女子還為舊思想、習俗、倫理所困,不得自由。但她卻在這樣的時代夾縫中坦然地做自己,竭盡所能地努力去爭取,終于爭得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張紅萍

編輯推薦

《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林徽因傳》是最精美的林徽因傳記,一代才女的曲折人生和情感歷程。附贈林徽因詩文精選集和林徽因私人相冊光盤,全面收錄了林徽因的精選文字和各個時期的珍貴照片,極具收藏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9條)

 
 

  •   以前只是聽說了‘生女當如林徽因’便對這位女子產(chǎn)生好奇,讀了林徽因傳對她的一生更深入的了解,羨慕,喜歡
  •   林徽因 一代傳奇女子!
  •   文字很簡潔,介紹了林徽因的一生
  •   給朋友買的,看后非常喜歡,是他想要的那樣直接敘述林徽因生平的傳記。
  •   客觀的描述,糾正了以往我們印象當中的許多誤解,把一個真實的林徽因完整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   喜歡林徽因的親們看看挺好的!
  •   很喜歡,喜歡林徽因本人。
  •   相識于人間四月天,那首著名的詩,和她身邊的才子們,讓我對他充滿好奇,原來不過如此,財富、顯赫的家室,外加心靈的自由,她的追求一如我們的追求。
  •   作者用很樸實的字句,向人介紹著那位像人間四月天的女子。
  •   很精美,喜歡!
  •   好美,很喜歡有驚喜,才兩天就收到了,贊。
  •   書挺好看。。。
  •   覺得很值
  •   精典之作!超級喜歡
  •   所謂的風雅,暗香浮動月黃昏
  •   好書,一口氣看完。還想找一些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看。
  •   美麗與智慧的化身
  •   淡淡的憂傷,古代的氣息!
  •   一直想買一本關(guān)于林徽因的書,偶然看到了這本,首先吸引我的是書的名字,喜歡蓮花,又是她的傳,所以下了單。書拿到手幾乎一氣呵成,更加喜歡上林徽因,她的才氣,她的情愫,她的思想書中娓娓道來,讓我驚嘆怎么會有這樣的奇女子,出身容貌才情都讓人欽羨,試想如果生在當下,她會不會更加活得瀟灑,她的才情會不會更加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她生命最后的幾年,面對病痛的折磨,她寫下的詩讓人看了不禁落淚,為什么上天讓人這么憐惜的她經(jīng)受這樣的不公,真是造化弄人!林徽因似一朵蓮花,蓮謝,但蓮蓬結(jié)下的果實卻久久的保存下來,有如她在建筑業(yè)上的成就,在我看來她的學識,她的成就不次于她的丈夫,只因為她是那個時代的女人,是女人就甘心做了他的助手,只因為是女人?
    隨書還贈送的林徽因的詩,很好!
  •   幫同事買的,我本人對林徽因沒什么感覺。同事說內(nèi)容還不錯
  •   她的文采就是好啊
  •   外包裝很好看,內(nèi)容也還可以,vcd不怎么樣,其他還不錯。
  •   裝幀設(shè)計還算精美,但是內(nèi)容只是大致的涉及林徽因的生平經(jīng)歷,太過平凡的書籍。
  •   書的質(zhì)量一般,其中一本封面封底居然還掉顏色,文字挺大的,每頁空的地方也挺大的,這樣書看上去倒是不薄,可是內(nèi)容卻沒那么多~~~
  •   可能寫得有些濫了,沒有什么新意
  •   沒感覺吧。也沒什么經(jīng)典的東西,她就是出身好,所受的教育都是一流的。旁邊的朋友也都是一流的。
  •   書來了,看了一下,外面竟然壞了,外面壞就算啦,里面贈送的光盤還懷了,這是神馬情況?。。。?!無語。。。。。。。。
  •   這個數(shù)寫的沒有條理,看過別的林徽因傳之后就覺得真的很差。。。
  •     昨晚有些頭暈,看著電腦屏幕就覺得有些喘不過氣來,于是便找室友拿了這本圖書館里借的書,權(quán)且作為小說消遣。
      說起來,林徽因這個名字算是耳熟能詳了,然則對她的故事卻是只二三,這番閱讀下來對這個人的了解多少還是有些加深了。不知是否是審美問題,我并不覺得這個女子有過人之美,故而之前我也一直不太明白這樣一個女人是如何引得彼時三個名人為她傾心,而今我才恍然大悟:是她的才學,她的思想引來了眾人的傾慕。
      容貌固然可以使人著迷,讓人悅目,但總歸是不長久的,隨著時光的流逝無論是多精心的維護也總會一步一步凋零。而才學和思想則不同,它們不會伴著歲月消逝,反而能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沉淀在靈魂的最深處,即使到了人老珠黃之時也能使你散發(fā)出奪目的光輝。與其在鏡子面前為新添的兩條皺紋而嘆息,還不如埋頭書本去領(lǐng)略古今中外的各種風情。
      記得前兩日同陽陽聊天時他曾提到說:“我深知人脈的重要性,但實力展現(xiàn)之后,人脈自然會來?!北藭r的我多少還有些疑慮,但現(xiàn)下總覺開朗許多。曾經(jīng)一度模糊的夢想,一度追求的生活的輪廓也逐漸清晰了起來。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不是讓他人欽佩或羨慕,而是讓自己欽佩的,擁有足夠多知識找到自己的信仰并好好堅持下去的人;而我所追求的的所謂平靜的生活,不是意味著平庸而流于世俗,而是不去勾心斗角爭權(quán)奪利,疲于周旋在各色人物之間,對上阿諛對下欺壓,過得心累。
      
      ps
      書中提到的徐志摩,讓我不經(jīng)意想起曾經(jīng)認識的一個人。許是因了我不懂詩的緣故,在我眼中他也稱得上是一個詩人。以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思想,或誠摯或生澀。在我眼里,他善良、單純,有著詩人一般的多愁善感和敏感脆弱;會孩子氣的任性妄為,也會像君主一樣獨斷專制;對自己的信仰虔誠而真摯。雖再不能聯(lián)系,但總歸是會有些擔憂,最怕見他垂頭喪氣的樣子,更不愿他一蹶不振。即使如此,關(guān)系已斷再說什么也是枉然,擔心也好,憂慮也罷,不過只是平素閑下來記起這個人時,兀自的幾聲嘆息而已。
      
      pps
      本是作為消遣看的,讀下來也并未覺得此書有何精致之處。但畢竟給了我這些感觸,所以往上提了一星。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