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趙秉志 編 頁數(shù):411 字數(shù):415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趙秉志主編的《刑法評論(2012年第1卷總第21卷)》研究范圍涵蓋中國刑法、外國刑法、比較刑法、區(qū)際刑法與國際刑法等方向。主要設立“熱點研討”、“學術爭鳴”、“專題論壇”、“對談刑法”、“司法實務”、“國際刑法”、“域外法治”、“刑法學者”、“動態(tài)與信息”等欄目??d文章在選題與內容上緊密結合刑法理論和刑事法治實務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熱點問題,有的放矢,論證充分。
書籍目錄
刑罰專論
國家刑罰的意義和目的/[韓]金日秀
康德刑罰目的思想新探/邱帥萍
重提刑罰進化論的緣由及其研究現(xiàn)狀述評/龍騰云
社會·法治·國家——新時期以來中國死刑政策的嬗變與發(fā)展/劉春花 范國強
試論死刑控制和刑罰改革的關系問題——對《刑法修正案(八)》立法新動向的解讀/于靖民
理論爭鳴
揭開隱形刑法的面紗及其風險應對/孫道萃
論常識主義刑法觀與刑法專業(yè)槽的關系/胡月軍
刑法解釋目標的主觀論之提倡——以法律的合法性根基為切入/王 帥
從危險到危險犯:刑法危險理論的規(guī)范表達/劉媛媛
不可罰的不能犯與可罰的未遂犯的區(qū)分問題/林衛(wèi)星
論民族自治地方變通、補充規(guī)定與刑法追訴時效的關系/黃曉亮
立法研究
風險社會視域下我國刑法立法中的若干問題/張道許
風險社會中刑法的擴張與限制——基于刑法修正案的梳理與反思/姜金良
迷失、清源與回歸:論單位犯罪中直接責任人刑事責任之配置/謝治東
論稅收犯罪的立法模式/何恒攀
司法實務
遵從立法多判死緩:罪大但不惡極/儲槐植
危險駕駛罪的規(guī)范構造及司法認定評析/袁宏山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主體探討/郭瑋
食品監(jiān)管瀆職罪罪名質評/董文輝
域外法治
澳大利亞有組織犯罪和相關立法的概況/[澳]simon Bronitt Mark:Finnane
美國青少年司法制度及其發(fā)展趨勢/[美]Virginia E.GraJMner著印 波譯
日本的環(huán)境刑法與環(huán)境犯罪/周振杰
紀念馬克昌先生逝世一周年
馬克昌教授對刑法學的杰出貢獻/高銘暄
追憶馬克昌教授/[韓]金日秀
法學大師馬克昌先生卓越的社會活動和社會貢獻——在馬克昌先生逝世一周年追思會上的發(fā)言/趙秉志
憶與先生馬克昌的最后三面/熊選國
馬克昌:獻身法治終不悔且將暮年作青春/莫洪完
動態(tài)與信息
緬懷陳守一教授——兼及北京市刑法學研究會初創(chuàng)時期工作的回顧/周道鸞
“中加關于中國社區(qū)矯正的立法發(fā)展”項目赴加考察報告/袁彬楊雄雷小政
章節(jié)摘錄
20世紀70年代之后,環(huán)境權頻頻在不同的國際環(huán)境會議中得到強調。例如,1970年3月于日本召開的公害國際會議在《東京宣言》中明確提出了環(huán)境權的要求,“我們請求,把每個人享有其健康和福利等要素不受侵害的環(huán)境的權利和當代傳給后代的遺產(chǎn)應是一種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資源的權利,作為一種基本人權,在法律體系中確定下來”。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huán)境會議也在《人類環(huán)境宣言》中提出:“人類有權在一種能夠過著尊嚴和福利的生活的環(huán)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條件的基本權利,并且負有保護和改善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的環(huán)境的莊嚴責任?!痹谶@一目的之下,在這一期間國際社會所通過的一系列國際公約,如1972年的《防止傾倒廢物和其他物質污染海洋公約》、1973年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1985年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以及1987年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蒙特利爾議定書》等,都體現(xiàn)出了“事前預防、綜合管理”的精神?! ≡趪H因素的推動下,“超越事后處罰,走向事前預防”的理念在日本國內逐漸受到重視。例如,在日本最高法院1981年的大阪機場噪音污染訴訟案判決以及1985年名古屋新干線嗓音公害訴訟案判決之后,有的學者指出,在上述案件中,原告“雖然基于人格權與環(huán)境權提出了停止侵害的訴訟請求,但是法院判決認為”(相關噪音)并非不合法或超過容忍限度,沒有支持原告請求。法院并沒有確認憲法第25條與第13條規(guī)定的環(huán)境權可以成為請求停止侵害的法律依據(jù)。這種止步于公害法的情況,應該通過展開補充總括的事前環(huán)境管理的新的環(huán)境法予以打破”。在這一背景下,日本的公害刑法開始逐漸向環(huán)境刑法轉變。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