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債權沖突解決機制研究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李磊明  頁數:230  

內容概要

李磊明等編著的《物權債權沖突解決機制研究》研究物權債權沖突這一社會現象,研究的視角是沖突解決的法律機制。本書共九章節(jié),內容包括緒論、同一物上的權利及其沖突、物權債權沖突解決機制中的司法——法官造法于中國之可行性質疑、物權債權沖突解決機制中的立法——“物權優(yōu)先于債權”的實踐價值質疑、物權債權沖突中的買受人、物權債權沖突中的勞動者等。本書給供相關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李磊明,男,1961年出生,湖南長沙市人。法學博士,高級法官。1987年畢業(yè)于長沙大學法律系。1990年至今,歷任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原經濟庭助理審判員,原執(zhí)行庭、民庭審判員,民四庭、民三庭副庭長,審委會委員兼民三庭庭長。現任審委會委員兼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先后在《中外法學》、《法學評論》、《判解研究》、《法律適用》、《澳門研究》、澳門《行政雜志》、澳門大學法學院《法學論叢》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書籍目錄

王利明教授序
魏振瀛教授序
緒論
一、關于研究對象
二、關于選題的意義
三、關于研究方法
四、本書的結構及大致內容
第一章 同一物上的權利及其沖突
一、關于“同一物”的解釋
二、同一物上的物權和債權
三、同一物上物權債權沖突
四、關于沖突的解決機制
第二章 物權債權沖突解決機制中的司法——法官造法于中國之可行性質疑
一、利益法學與利益衡量
二、發(fā)揮利益衡量功能的社會條件
三、從運用利益衡量的社會條件看中外法制背景的差異
四、研究利益衡量問題的幾點啟示
本章結論
第三章 物權債權沖突解決機制中的立法——“物權優(yōu)先于債權”的實踐價值質疑
一、對理論上的正確性的質疑
二、作為立法的法理基礎的質疑
三、作為一般條款的質疑
本章結論
第四章 物權債權沖突中的買受人
一、買受人法地位的原有見解
二、買受人是否具有物權法上的地位
三、從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看買受人的法地位
本章結論
第五章 物權債權沖突中的勞動者
一、對《破產法》第132條立法思路的質疑
二、對欠薪保障基金運行安全的憂慮
三、重新審視優(yōu)先權
本章結論
第六章 物權債權沖突中的價款返還請求權人
一、實務問題引發(fā)的思考
二、作為一般債權對待的公正性
三、價款返還請求權人受優(yōu)待的可能性
四、完善現行法的思路
本章結論
第七章 物權債權沖突中的查封申請人
一、關于查封債權人權利的學說
二、現行法上的查封效果分析之一——法律上無優(yōu)先權
三、現行法上的查封效果分析之二——事實上享有
優(yōu)先權
本章結論
第八章 物權債權沖突解決機制之善意保護制度
一、善意保護的正當性分析
二、保護范圍
三、制度變遷
四、善意保護的構成要件(一)
五、善意保護的構成要件(二)
本章結論
第九章 復原性物權變動中的善意保護問題
一、行使解除權的法律后果
二、關于無效、被撤銷的法律后果
本章結論
結論
附錄(一) 抵押權的性質與抵押物的轉讓
附錄(二) 破產程序中相互返還財產應如何適用法律
附錄(三) 工資債權與有抵押債權的受償順序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緒論一、 關于研究對象本書研究物權債權沖突這一社會現象,研究的視角是沖突解決的法律機制。本書所指權利沖突是指同一物上成立多個法律關系時,各權利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其最本質的特征是各權利人針對同一物主張權利。同一物上的權利沖突是物上權利各自可支配的“物上價值”①相互重疊,是數權利人行使權利、實現權利的不和諧狀態(tài)。本書研究中的債權是指具有物權性質,但在物權法定以及物權債權兩分的理論和制度框架下,物權概念無法涵蓋,因而被納入債權范疇的那些權利。二、 關于選題的意義(一)問題的提出同一物上的物權與具有物權效力的債權②相互沖突,在司法實踐中有集中的體現,而現行法和法學理論尚不足以提供解決沖突的方案。作者簡介李磊明,男,1961年出生,湖南長沙市人。法學博士,高級法官。1987年畢業(yè)于長沙大學法律系。1990年至今,歷任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原經濟庭助理審判員,原執(zhí)行庭、民庭、審判員、民四庭、民三庭副庭長,審委會委員兼民三庭庭長?,F任審委會委員兼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先后在《中外法學》、《法學評論》、《判解研究》、《法律適用》、《澳門研究》、澳門《行政雜志》、澳門大學法學院《法學論叢》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編輯推薦

《物權債權沖突解決機制研究》是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物權債權沖突解決機制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翻了翻一般般,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