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解釋與判例評注(第二卷)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法律  作者:熊偉 編  頁數(shù):273  

內容概要

《稅法解釋與判例評注》第一卷出版之后,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定位,贏得了理論和實務界的一致好評,發(fā)行上也取得了不菲的業(yè)績。第二卷延續(xù)第一卷的風格,繼續(xù)提供鮮活案例及深度評論文章,同時附錄各種原始資料,讓讀者有機會獨立判斷,為深化稅法研究、推動實務進步創(chuàng)造條件。
本卷的特色之一在于,一位美國作者和兩位我國臺灣地區(qū)作者惠賜稿件。同時,還有人評介美國稅務法院針對中國當事人的判決,這為我們觀察稅法提供了多元的素材和視角。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敞開心扉,廣開言路,我們的刊物才會越辦越活,贏得更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
本卷的另一個特色是開始出現(xiàn)觀點的爭鳴。例如,我本人和其余13位教授主張,房產(chǎn)稅改革試點方案欠缺合法性。但周剛志教授認為,雖然稅收法律主義是大勢所趨,但從實證法的角度看,國務院的做法并非沒有根據(jù)。我將這種分歧呈現(xiàn)出來,求同存異,就是為了彰顯學術民主,促進多元思考。

作者簡介

熊偉,男,湖南岳陽人,1971年2月出生,法學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稅法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11月至2005年2月,在廈門大學經(jīng)濟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在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院訪學。代表性的學術著作:《美國聯(lián)邦稅收程序》(獨著)、《稅法基礎理論》(合著)、《國際法視角下的跨國征稅》(譯著)等。在《中國法學》、《法學評論》等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50多篇,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擔任的社會兼職有:廣西省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財稅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月旦財經(jīng)法雜志》執(zhí)行主編,《財稅法學動態(tài)》主編,北京金臺律師事務所武漢分所律師。

書籍目錄

卷首語
專家筆談:房產(chǎn)稅改革試點的合法性之爭
一、如何面對財產(chǎn)稅
二、地方房產(chǎn)稅改革試點欠缺合法性
三、不能簡單地說房產(chǎn)稅改革試點不合法
四、房產(chǎn)稅改革為何如此艱難
五、房產(chǎn)稅試點的合法性與納稅人權利保護
附件:關于提請對房產(chǎn)稅改革試點進行合法性審查的建議
陳德惠律師事務所偷稅案的幾個法律難題
附件一:顧永忠、羅力彥律師一審辯護詞
附件二:顧永忠律師二審辯護詞
附件三:聶家鋒主任二審辯護詞
附件四:大連市中山區(qū)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
附件五: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
貿易便利化視角下看商品歸類中進出口商的“安全港”
關于涉稅玩忽職守罪案件的幾點思考
薪資所得與執(zhí)行業(yè)務所得區(qū)別之爭議:以林志玲遭補稅一案為中心
借用他人名義購買農地之稅捐法評價
濫用與反濫用
柏慶林逃避繳納稅款案相關法律問題
泛美衛(wèi)星公司衛(wèi)星租賃費在華納稅案分析
紐廣金案評析
江蘇A拍賣公司涉稅案的法律評析
東星航空有限公司逃避追繳欠稅案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刑事訴訟法》第42條規(guī)定,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jù)。證據(jù)有下列七種:(1)物證、書證;(2)證人證言;(3)被害人陳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5)鑒定結論;(6)勘驗、檢查筆錄;(7)視聽資料??梢?,所有的證據(jù)都只能用于證明案件事實,而不涉及如何適用法律。陳德惠的辯護人顧永忠律師之所以對大連市地稅局稽查分局出具的鑒定意見提出異議,正是因為該鑒定意見從法律上得出了陳德惠律師事務所偷稅的結論。但是不是偷稅當然不是一個事實問題,而是一個通過適用法律才能得出的結論。如果稅務機關提供的稅務認定書不涉及當事人是否偷稅,而是像遼寧省地稅局稽查局那樣僅就納稅人是否少繳了稅款出具意見,這是否屬于刑事訴訟法上的證據(jù)?如果是,又應該屬于哪一類證據(jù)?筆者以為,稅務認定書既不是物證、書證、證人證言,更不是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也不是勘驗、檢查筆錄和視聽資料,唯一比較接近的仍然是鑒定結論?!牵缜八?,稅務機關不是合格的司法鑒定機構,稅務機關工作人員也不具備司法鑒定人資格,因此,鑒定結論也不能成立。從這個角度而言,稅務認定書作為稅務行政執(zhí)法機關對案件的認識,在刑事司法程序中不具備證據(jù)效力,僅對司法機關辦案具有參考作用。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只要不涉及偷稅與否,而只涉及是否少繳稅款的稅務認定書,真的只是在進行事實評價嗎?筆者對此不以為然。事實上,應納稅款的計算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法律適用過程,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實發(fā)掘過程。例如,在計算企業(yè)所得稅時,公益捐贈款能否全額抵扣,工程款收入應該何時入賬,這需要進行法律判斷;在計算增值稅時,什么樣的憑證可以申請抵扣增值稅,哪些農產(chǎn)品屬于免稅農產(chǎn)品,這也需要進行法律判斷;在計算印花稅時,房屋預售合同是按產(chǎn)權轉移書據(jù)稅目征稅,還是銷售合同稅目征稅,這更需要進行法律判斷。這一個個的細節(jié),往往成為案件爭議的焦點,必須由法院認真審理、審慎判斷,而不能將其作為事實問題委由司法鑒定人代勞。

編輯推薦

《稅法解釋與判例評注(第2卷)》是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稅法解釋與判例評注(第二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稅法理論和案件的完美結合。
  •   案例都很經(jīng)典。
  •   寫的很不錯 深入淺出
  •   該書實際聯(lián)系理論,針對實際案例進行透徹分析,在稅法類書籍中獨具特色,是從事稅法理論研究、稅務律師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