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損害賠償制度比較研究

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王軍  頁數(shù):364  

內(nèi)容概要

術書在第一章探討了侵權損害賠償?shù)闹鲌岳碚搯栴}。其中所有的論題,部是同際上研究侵權法的著名學者普遍關注的,具體包括:侵權損害賠償?shù)暮x、原則和功能,可賠償?shù)膿p失,抽象損失與實際損失,損害確定性的證明,受害人因侵權而獲益的后果,以及非補償性賠償金這些研究,大量地填補了我國原有研究的空白。
本書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別涉及侵權損害賠償?shù)娜齻€具體領域:對人身損害的賠償、侵權導致死亡時的賠償干和對財產(chǎn)損害的賠償。對這些領域的研究,是在參閱了豐富的比較法文獻的基礎上完成的。所涉及的對象,細膩而繁雜。其中的一些問題,盡管已鮐為新近生效的《侵權責任法》所涉及,但由于該法條文的概括性,本書的研究使許多空缺得到了填補。

作者簡介

王軍,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F(xiàn)為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法學院院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法學組成員、全國法律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周法學會國際經(jīng)濟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jīng)濟貿(mào)易仲裁委員會資深仲裁員、商務部中國企業(yè)境外商務投訴服務中心法律顧問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侵權損害賠償?shù)暮x、原則和功能
  一、侵權損害賠償?shù)暮x和本課題的研究對象,
  二、侵權損害賠償?shù)脑瓌t
   (一)完全補償原則的含義和影響
   (二)完全補償原則的作用
   (三)完全補償?則的例外
  三、侵權損害賠償?shù)墓δ?br />   (一)補償功能
   (二)返還利益功能
   (三)預防功能
   (四)懲罰功能
   (五)心理撫慰功能
   (六)確權功能
  四、實際恢復原狀與金錢賠償
  五、實際履行與金錢賠償
  六、我國侵權法上相關制度的構建
   (一)關于侵權損害賠償?shù)脑瓌t
   (二)關于侵權損害賠償?shù)墓δ?br />   (三)關于金錢賠償和實際恢復原狀的關系
   (四)關于實際履行與金錢賠償?shù)年P系
 第二節(jié) 可賠償?shù)膿p失
  一、侵權法上的損失
   (一)“損失”和“損害”的不同含義
   (二)“損害”與“可賠償?shù)膿p害”
   (三)筆者采納的語義
  二、區(qū)分可賠償損失的意義
  三、各國定義可賠償損失的一般模式
   (一)奧地利的“一切不利”模式
   (二)德國的“列舉和排除”模式
   (三)“無統(tǒng)一定義”模式
  四、決定損失的可賠性時應考量的因素
   (一)受保護利益的性質(zhì)
   (二)加害人過錯的程度
   (三)因果關系的遠近
  五、我國侵權法上相關制度的構建
   (一)如何定義“可賠償?shù)膿p失”
   (二)決定損失的可賠償性時應考量的因素
 第三節(jié) 抽象損失與實際損失
  一、概念和意義
   (一)實際損失和抽象損失的概念
   (二)區(qū)別實際損失和抽象損失的意義
  二、關于實際損失和抽象損失的司法實踐
   (一)要求證明實際損失的判決
   (二)僅要求證明抽象損失的判決
  三、適合認定抽象損失的情況
   (一)未來的難以確切計算的損失
   (二)加害人的不?得利
   (三)有行為即有損害結果
  四、對抽象損失賠償?shù)南拗?br />   (一)受害人不擬支出的費用
   ……
第二章 對人身損害的賠償
第三章 侵權導致死亡時的賠償
第四章 財產(chǎn)損害的賠償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五、我國侵權法上相關制度的構建(一)采納非補償性賠償金制度的必要性如上文所述,大陸法系國家從總體上說并沒有采納懲罰性賠償金制度。作為大陸法系的成員,我國有關侵權法的法律、法規(guī)中也沒有在整體上采納此種制度以及其他的非補償性賠償金制度。1994年生效的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笨梢钥隙ǖ氖?,該條所認可的“增加賠償?shù)慕痤~”屬于懲罰性的賠償金。這一規(guī)定開創(chuàng)了我國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先河,使懲罰性賠償成為我國法律認可的民事責任方式的一種。2008年,在我國發(fā)生了震驚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該品牌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物質(zhì),造成了很多食用該產(chǎn)品的嬰幼兒死亡或患上嚴重疾病,而該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者顯然是在知道食用該產(chǎn)品會損害身體健康的情況下,由于受商業(yè)利益的驅(qū)使而將其投放到市場中的。這不能不引發(fā)我們對這樣一些問題的思考:我國現(xiàn)行的有關侵權法的法律、法規(guī)中包含的民事責任制度,是否不足以遏制此類故意侵權行為的發(fā)生?我國應否在未來的侵權法中,加入懲罰性賠償金制度以及其他的非補償性賠償金制度?我國應當在什么程度上采納這類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新近生效的《侵權責任法》在第1條中明確地將“制裁侵權行為”作為制定該法的目的之一,這表明了對于情節(jié)特別惡劣的侵權行為可以進行懲罰的立場。該法第47條進一步規(guī)定:“明知產(chǎn)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chǎn)、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這是對第1條表明的前述立場的具體貫徹。

編輯推薦

《侵權損害賠償制度比較研究:我國侵權損害賠償制度的構建》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侵權損害賠償制度比較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細心閱讀,才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博大精深
  •   起初是被書名和漂亮的封面吸引住的,讀后就愛不釋手。對得住長長地名字,確實如同作者自己交待的那樣,大量的彌補了空白!類似的著作太注重理論的敘述,在部分問題上甚至不具有理論及邏輯自洽性。學術主要目的是為實踐尋找依據(jù)及建立本領域的完整體系,必然有一個從無到有,繼承吸收學習的過程,這一過程在本書上可以看得到。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不同學科背景的作者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思路!初學者不要看了,很難上手,弄不好就在這套理論中迷路了。有幾年民法學基礎的可以學習學習。反復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