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9-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姚中秋 (秋風) 頁數:52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現代中國歷史上,在激進革命與現代自由主義傳統(tǒng)之外,還存在一個保守一憲政主義傳統(tǒng)。張君勱是現代中國保守一憲政主義傳統(tǒng)的代表人物,也是其中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本書的書名即取自張君勱最為重要的著作之《立國之道》的題名。作者相信,通過發(fā)掘張君勱的立國之道,當可對現代中國的思想和政治史作出更為準確的理解,也有助于對中國文明的未來有更為親切的把握。
書籍目錄
前言 上編 理論與歷史 第一章 現代國家的構建規(guī)劃與進路 一、現代國家想象:從美國制憲者、托克維爾到張之洞、張君勱 二、立教:現代精神秩序之型塑 三、立法:現代國家的國內共同法問題 四、立憲:政府的設計與構造 五、現代國家的三種立國模式 六、立國之核心環(huán)節(jié)與歷史分期 第二章 中國現代國家構建的一個歷史線索 一、民主政體建國之儒家道德理想主義理據 二、新文化運動知識分子政治意識之“歧出” 三、民主政體建國之精神性 四、孫中山先生政治意識之駁雜 五、作為民主政體建國之正宗的梁啟超的政治意識 六、張君勱之實踐的政治家的意識 七、民主政體建國之正宗政治意識的湮沒不彰 八、現代中國立國之分期:古典時期與現代時期 下編 張君勱的立國之道 第三章 張君勱的立國哲學:唯心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 一、立國的主體意識:重新解讀“人生觀”論戰(zhàn) 二、古典立國共識的破裂與“思考與選擇”的重要性 三、折中于理智、道德與行動之間的哲學思考 四、選擇、行動與國家秩序:唯心主義的社會哲學 五、道德在立國過程中的功能 第四章 張君勱論“立國之學” 一、理性與立國政治 二、“哲學”作為整體社會秩序之學 三、政體科學之性質與方法 四、在“政治國”與“學問國”之間 第五章 立國的政治哲學:藍圖與主體 一、張君勱的現代國家想象 二、立國的主體:從人民到紳士 三、民主的古典理解與紳士的關鍵作用 四、政治家與立國者 第六章 政治地立國的典范 一、共和地立國:張君勱的國民主義 二、立國的政治性:政黨政治 三、作為過程的憲政與立憲政治的共識 第七章 作為立憲政治形態(tài)的“修正的民主政治” 一、立憲政治的完整過程:修正阿克曼的理論 二、從制憲角度修正政黨政治 三、作為立憲政治守護者的聯合政府理念 四、強行政權與對它的司法控制 第八章 中國文化的“再生”規(guī)劃 一、區(qū)分文化世界與政治世界:立國者的審慎 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現代價值 三、文化再造之主體性與會通的方法論 四、中體西學,資相循誘 五、“張嘉森主義”:現代國家的精神抉擇 第九章 結語:張君勱的立國之道 一、立國與作為一種秩序的自由:堅持立國之古典性 二、綜合價值、知識與實踐的立國之技藝理性 三、現代中國的保守一憲政主義傳統(tǒng) 四、理解“自相矛盾的”張君勱
編輯推薦
從華夏歷史的歸屬出發(fā),秋風先生對法國式自由主義或唯理主義進行了解構式的批判,賡續(xù)英國式保守自由主義的傳統(tǒng)。在他的思想中,這種審慎的自由從未中斷,張君勱的思想考察便是本書的主線。但不得不說的是因為客觀條件,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本書無意對此一保守-憲政主義傳統(tǒng)進行全面梳理,甚至無力對張君勱的思想進行系統(tǒng)研究。而是圍繞著一個主題:即作者所說的保守-憲政主義傳統(tǒng)對中國的現代國家之構建的思想與實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