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吳漢東 等 著 頁數(shù):404
內容概要
《私法研究(第8卷)》為私法研究第八卷,設有“商事法論”、“民事法論”、“農地法制”、“外國法評譯”、“學者 學術 學派”、“經典案例”等欄目,編者選取了各具特點的文章,反映了當下新近研究熱點,重視推出對現(xiàn)實問題在研究方法上有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
書籍目錄
民事法論中國民法學六十年:1949-2009年法律行為的條件理論民法上的公共利益考物權法定在現(xiàn)代物權法體系中的定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5條的現(xiàn)實解讀論《物權法》中物權變動理論的適用及其立法特點民法典債法體系之建構——兼論我國未來民法典債法結構之設計不真正連帶債務與補充債務理論的梳理與重構——兼論多數(shù)人債務體系德國危險責任體系的生成與演進——兼及我國危險責任立法模式的選擇商事法論公司法中的公司章程——對章程含義、性質及基本規(guī)則的解析公司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參與規(guī)制的視角農地法制論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變動——基于我國農民生存權保障的視角農地法律制度的變遷與村社治理——一個歷史性的解釋框架論集體土地股份合作社法人之民法構造外國法譯評德國有限責任公司法改革——自由+靈活+債權人保護學者·學術·學派國際私法與國際民商事交流規(guī)制之沖突法論經典案例“讀者來信”案
章節(jié)摘錄
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案件!通過這個案件及上面的分析,我們至少已經可以看到幾點:當事人通過特殊的約定可以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進行規(guī)劃,并影響當事人的行為,如因為學生支付學費附加了條件,老師就不得不竭盡全力去培訓學生。同時,顯然法律行為的條件對法律行為理論是有沖擊的,就如案件所顯示的,當事人約定的條件的效果直接針對法律行為的效果,是一種自我指向的約定,以至于請求權本身都受到了限制。并且非常值得關注的還在于當事人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期望,如師父期望學生勝訴并因此要求其支付培訓報酬。這種期望能否以及如何予以保護,顯然對一個法律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大凡重要的法律制度,必有其特殊重要的功能。大凡有特殊的需要,亦必會產生特殊的制度。條件即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制度,用來滿足人類特殊的需要。
編輯推薦
《私法研究(第8卷)》編輯推薦:中文社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2008-2009)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