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法律基礎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張建飛,俞丹 主編  頁數:428  

內容概要

 培養(yǎng)和增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素養(yǎng),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為了普及法律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我們編寫了《實用法律基礎》這本教材。本教材重在闡述基礎法學理論和各部門法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力求系統(tǒng)性、基礎性、實用性和生動性的統(tǒng)一?! ≡诖?,對本教材特作如下說明:  1.在適用對象上,本教材主要供非法律專業(yè)的學生使用,特別適合有一定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使用。它也可以作為法學入門讀物,供普通讀者使用?! ?.在體例上,本教材在每章的開篇都設置了案例思考題,希望以此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本章的主要問題。在每小節(jié)前,設置“學習提示”欄,以設問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該節(jié)的具體學習目標。在系統(tǒng)學習部分,特意穿插了“相關知識”和“相關案例”,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并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在系統(tǒng)學習之后,列出了每節(jié)的“知識框架圖”,以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每節(jié)的內容。最后,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和思考”與“自我測試”兩個欄目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我們希望這樣的體例安排能夠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并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在內容上,本教材共分七章:第一章法學導論,主要講述法的概念、發(fā)展、分類等基礎法律知識以及法的價值、法的創(chuàng)制和法的適用問題;第二章憲法,主要講述憲法的概念特征、法治的涵義和要求、以及我國現行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三章行政法,主要講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行政主體等基礎知識以及我國關于行政處罰、行政許可等具體行政行為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行政救濟手段的基本規(guī)定;第四章刑事法,主要講述刑事法學的涵義、刑事法治的意義以及我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基本規(guī)定;第五章民事法,主要講述民法基本原則、民事主體、民事權利等基礎法律知識以及我國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合同法、公司法、婚姻法、繼承法、民事訴訟法的基本規(guī)定;第六章經濟法,主要講述經濟法的范疇、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以及我國關于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等基本規(guī)定;第七章國際法,主要講述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以及其他基礎法律知識。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法學導論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法的價值第三節(jié) 法的創(chuàng)制第四節(jié) 法的適用第二章 憲法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依法治國第三節(jié)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三章 行政法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行政行為第三節(jié) 行政救濟第四章 刑事法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刑法第三節(jié) 刑事訴訟法第五章 民事法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物權法第三節(jié) 侵權責任法第四節(jié) 合同法第五節(jié) 公司法第六節(jié) 婚姻法第七節(jié) 繼承法第八節(jié) 民事訴訟法第六章 經濟法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競爭法第三節(jié) 產品質量法第四節(jié)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節(jié) 勞動法第七章 國際法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國際公法第三節(jié) 國際私法第四節(jié) 國際經濟法參考書目

編輯推薦

  本系列教材特色  這是一套面向法學專業(yè)本??茖W生的入門級教材?! ∽髡叨酁閷W養(yǎng)深厚的資深教師,為教而寫,注重教學的實用性和學生的接受度。  摒棄晦澀的理論說教,緊密結合我國現行法律制度和司法實踐,強調知識點的傳授和應用。  語言風格平實準確,簡潔明了但言之有物。非法學專業(yè)的讀者也可從中受益。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實用法律基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guī)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guī)范。因此,它是一門專業(yè)性非常強,涉及面非常廣的社會科學。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中國法治化進程的加快,法律已不再是法學家、律師、法官等法律專業(yè)人士的專利,它已經成為與每個人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東西,因此,學法、懂法是每個公民都應具備的態(tài)度和技能。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法律,特別是合同法、婚姻法、保險法、證券法,甚至與之相關的刑法知識,為規(guī)避經濟活動中的各種法律風險,同時優(yōu)化自身知識結構,我選擇了自學法律,通過兩年來的學習,效果非常良好,主要體會如下:
      一、高度重視,持之以恒,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自學的最大的優(yōu)點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安排學習時間,但同時,也會出現因種種原因而自我妥協,把當天的學習內容不斷往后推的懈怠現象,其結果是最后課程越積越多,根本無法消化,從而影響了學習的實際效果。因此,從一開始必須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要清醒的認識到學習絕不是為了一紙文憑,而是為了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為自己今后的發(fā)展多開一扇大門;要認識到選擇自我學習的原因是時間所迫而這種學習本身的自由松散。因此,要堅定自己當初的選擇,從內心深處重視學習,把網絡學習當成真實的課堂,嚴格按照老師制定的課程和進度安排開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做到當日內容,當日學習,當日消化。在學習方法上,要變填鴨式的被動學習為認真思考、學以致用的主動學習。比如,在學習合同法的時候,除了記憶合同法的每一個條款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外,還應該針對每一條的條文規(guī)定,尋找或者自我設計相關的案例進行佐證,以此加深記憶,深化理解。比如,在學習訴訟法中有關管轄的時候,除了準確記憶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的條文規(guī)定外,還應該分析具體規(guī)定背后的法理依據,只要掌握了法理基礎,才能從繁雜且容易混淆的條文纏繞中解脫出來??傊?,只有從態(tài)度上重視,才能去主動的學習,只有主動的學習,才能尋找方法,探索技巧,改善學習效果,提升學習質量。
      二、根據法律專業(yè)特點,制定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法律專業(yè)和其它學科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它的規(guī)范性。法律的調整對象包括了社會生活中各個方面,因此,體系非常龐大,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門別類。同時,它又是一門專業(yè)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這一學科實際上是由無數的專業(yè)術語和規(guī)范化的程序所構成。因此,法律雖然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但非經系統(tǒng)學習,一般是很難掌握的。如此龐大規(guī)范的學科,要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完成系統(tǒng)學習,沒有科學有效的方法是不可能實現的。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和學習者本人特點相適應的方法,就法律學科本身,我覺得以下學習方法或可通用。
    (一)識別整個法律體系中的重點、難點和基本點,按照了解、掌握、運用的邏輯順序有針對性的學習。眾所周知,法律思想博大精深、法律體系龐大,內容豐富。對于一個起點比較低的初學者,要在兩年時間內達到法律專業(yè)工作者的水平,這是很不現實的。因此,只有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學習之初,可以參考工具書和網絡課程中的提示,對于基本的法律框架(如實體法與訴訟法的分類、區(qū)別、鏈接點;憲法、刑法、民商法、行政法、國際法等重要的部門法分類及區(qū)別)、基礎性的法律概念(如刑法中的故意與過失,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與犯罪終止的區(qū)分,假釋與緩刑等,民法中的侵權法、物權法與債法的區(qū)別等),這些是最重要,最常用,最易混淆的內容,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準確記憶,更要學會比較和運用。對于其它內容,比如小的部門法,或者不常用且較生僻的概念,只要簡單的了解一下即可。只有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學有所獲。
    (二)比較是學習法律知識最重要的方法。法律體系中,同一部門法中有非常相似的內容,比如法理學中的法律規(guī)范、法律規(guī)則、法律規(guī)定;刑法中的故意與過失,終止與中止,民事訴訟法中的簡易程序與一般程序;刑事訴訟法中的自訴與公訴;被害人、自訴人、公訴人等;公司法中的債權與股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等知識點。而不同的部門法中,也有非常相似甚至概念相同但內容不同的東西。比如,三大訴訟法中都有一審、二審和審判監(jiān)督程序,但在啟動程序的時限、主體,管轄法院等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這些內容都是非常重要,且容易混淆。但如果采取比較的方法,在學習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通過發(fā)散式的思維方式,通過橫向的比較分析,既同時學習了好幾個知識點,又加深了理解,避免混淆。
    (三)案例分析和及時測驗,既能鞏固知識,又增加了學習興趣。除了規(guī)范性外,法律還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學習的終極目的就是實踐應用,法律更是如此。每學習完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可以參閱與該知識點相關的經典案例。法律條文是死的,是相對不變的東西,而實踐中的案例卻是動態(tài)的,是形形色色的,每一個案件的處理,不是生搬硬套法條,而是在綜合分析動機、后果、時間、地點、主體實際情況及證據等因素后,經過邏輯推理而達成的最終意見。隨堂的練習和測驗,對重要的知識點能夠從不同角度進行考查,可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同時,案例和練習,還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學習法律知識的過程中,有時候因條文本身的枯燥乏味,有時候因遺忘、混淆,往往會出現煩躁、厭學情緒,這時候,鮮活的案例分析和及時的測驗可以改變這種精神狀態(tài)。
    三、學以致用,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深化學習
    雖然法律是一門規(guī)范性和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通過學習,即使我們沒有法學家和律師那樣精通,但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思維方式,熟悉了最重要的法律條文和最常見的法律糾紛及解決途徑,那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法律也能夠成為一項非常實用的工具。在學習法律以前,我對銀行工作中大量的合同簽字,冗長的合同條款很不理解;對諸如“保險標的”、“合同風險”、“免責條款”等這些法言法語也一知半解;在“協商、調解、仲裁、司法”這些解決糾紛的途徑中如何選擇最優(yōu)途徑也不得而知。因此,面對客戶的詢問,總感覺心有余力不足。在學習相關知識后,我試著用法律的思維方式思考工作中的問題,試圖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為客戶答疑解惑,在實踐中,有時候感覺到自己對相關知識理解的深度遠遠不夠,這又激發(fā)我進一步的深入學習。總之,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的循環(huán),既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并不斷督促自己戒驕戒躁,享受學習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法律知識博大精深,今天的學習僅僅是個開始;好的方法不勝枚舉,我的幾點體會僅僅是滄海一粟。我會繼續(xù)學習,不斷總結方法,加深理解,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

  •   里面的很多案例為近年發(fā)生的熱點案例,對于初學者了解法律很有啟發(fā)。
  •   挺好的,看了好幾遍
  •   內容一般,質量差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